就爱电子书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外箓
夜间

叩问仙道

        

道人神色坦然。


        

“道友若是应下,无须做任何事,即可收获贫道的感激,事后贫道定会登门道谢。若道友密告我的对头,他们此次至多坏我好事,不可能留下我,而道友从此便多一个仇家,孰轻孰重,相信道友能够衡量。”


        

“你在威胁我?”秦桑双目微眯。


        

道人张了张嘴,刚要说什么,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灵剑一震,瞬间在身遭连斩八剑。


        

八道剑光凌厉非常,但只在道人身边斩出一尺便化作道道剑气,接着无数剑气和虚空一触,竟一道道消失不见,不知敛藏去了何处。


        

道人凝视秦桑,语气听不出喜怒,“不意道友还精通用毒之术,此毒好生玄奇,贫道虽未见过此毒,也知令其侵入体内恐凶多吉少。幸好贫道在化剑之道有些造诣,一剑可化万象,否则很难察觉。”


        

被道人识破手段,秦桑的表情没有变化,心中暗暗惊异。


        

方才发觉有人偷袭,他便催动毒珠,暗中放毒,此毒乃是嗜血瘴灵的本源之毒,自是不凡。


        

不料这么快就被道人发现了。


        

秦桑感觉到毒中多了一种无形之力,应是道人灵剑化遁其间,与毒素合流,甚至隐隐有将毒素分化、夺走的趋势。


        

要知道,此毒可是源自一头五变灵虫,虽然是虫尸。


        

此人剑术之玄妙,实属秦桑平生仅见,至少在元婴期的同道里,秦桑没见过能和此人匹敌之辈。


        

青竹前辈如果没有殒落,修至元婴期极致,或许能勉强触及这种境界。


        

这令秦桑的警惕又加重了几分。


        

此毒其实是用作试探。


        

秦桑已经暗中准备好天绝荡魂神针,想了想终是收起神通,默催毒珠。


        

虚空中的毒素纷纷收回。


        

万一神针落空,便是鱼死网破之局。


        

对方受到牵绊,不代表用不出全部实力,秦桑自忖以他现在的状态,不宜与顶尖强者生死相搏。


        

倘若真是一场误会,在看不到好处的情况下动手,实属不智之举。


        

除此之外,秦桑还有一层顾虑。


        

星谷是他如今寻到的星元之力最浓郁的地方,即便不能令他直接突破,日后请动他人相助,也可在星谷施法,平添一分成功的几率。


        

尚不知星谷是怎么形成的,他和道人放开手脚一战,很可能会破坏这处宝地。


        

见秦桑收了神通,道人含笑点了下头,掐了个剑诀,灵剑自虚空中倏然而现,不知从何处游出,飞入袖囊。


        

接着,道人轻弹一指,一道流光飞向秦桑。


        

秦桑鼓动真元接住,见是一枚金令。


        

“道友若寻贫道,在鹤鸣山触动金令中的禁制即可,”道人简单说了金令的用法,并立下誓言。


        

秦桑随意收入千钧戒,淡淡道:“只怕贫道所求之物,道友拿不出来。”


        

“哦?”


        

道人来了兴趣,“不妨说来听听?”


        

秦桑审视道人一眼,似在思索什么,片刻后问道:“敢问道友是何派高人?”


        

他想要什么?


        

毫无疑问,当然是法箓!


        

在此界,受箓才能修行。


        

以这道人的修为,在门派里地位定然很高,如璇玑门,门内仅有一位化神期门主。


        

不知此人有没有资格动用宗坛,给外人授箓。


        

道人微微摇头,“非是贫道不敢在道友面前泄漏出身……贫道无门无派。”


        

无门无派?


        

秦桑眉心微蹙,“道友是道庭仙官?”


        

道庭势力何其庞大,他听都没听过的势力敢追杀道庭仙官?


        

“谁说贫道必须是道门中人?”


        

道人反问了一句。


        

他自称贫道,却声称不是道门中人,听起来有些古怪。


        

秦桑却明白道人这句话的意思,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词——散修!


        

此界竟有散修?


        

秦桑灵光一闪,意识到他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


        

自他落入此界,接触到的第一个修士就是道庭仙官,从中茂治一路到此,所见所闻,无处不在道庭掌控之下,一切秩序井然。


        

此界六天故气肆虐,修行必须依靠法箓,连妖修也是如此,秦桑本以为这里没有散修的生存空间。


        

道人之言,让秦桑重又想起进入具山治后的种种经历,其实之前就有疑点了。


        

鹤鸣山乃是具山治最大的一座仙城,处在漩涡的中心,明面上的守卫却不算严密。


        

他为了能接受道庭的法召,试着用之前伪造的身份在道庭留下灵契。


        

他伪造身份是为乘坐大挪移阵,没有太用心,不料轻易通过审查,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审查。


        

秦桑原本认为道庭是顾忌另一大势力阴天宫,或者道庭内部随时准备放弃此城。


        

对道庭而言,重建一座仙城乃是举手之劳。


        

现在看来,很可能是故意放松,给道门之外的修行者留一个口子。


        

道庭之外的势力不知实力如何?他们又怎么解决修行的难题?


        

是否也要向道庭求取法箓?


        

若是如此,自己求取法箓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转念之间,秦桑联想到很多,颔首道:“贫道确实没有料到,道门之外,还能出现道友这般高人。”


        

道人抬手一指外面,道:“道友应是刚到具山治不久吧,此间风景和道庭双治大异其趣,道友多待些时日就能看到。”


        

秦桑点头,他现在一门心思为渡劫做准备,这次出发确实有些仓促。


        

“贫道只是好奇,道友从何处获得受箓的资格?”


        

道人大有深意看了秦桑一眼,“在具山治,并非全是道门天下,道门之外亦有能授箓的法坛,但到你我这等境界,只能求诸道庭。我辈的难处也在于此,欲得法箓难上加难,否则便要止步于此,修行之路可谓步步维艰,不像道友乃道门正宗传人,功行一到即可受箓,前路光明。”


        

果如秦桑所料,此界修士,无论是否出身道门,必须受箓。


        

道人无意间为秦桑指明了另一条路。


        

但秦桑需要化神期位阶的法箓,按道人的说法,必须去求道庭,而获得受箓资格不是件容易的事。


        

秦桑想了想,正要追问,道人却是脸色一变,拱手道:“对头又在秘术寻找贫道,贫道必须立刻闭关,免得被找上门来,望道友恕罪。用不了几年,贫道应能解决身上的麻烦,到时再和道友把酒言欢。”


        

秦桑微微皱眉,便收了话头,他可不想卷入无谓的争斗里。


        

另外,他问的越多越可能露怯,不妨先回去仔细打探一番,如今有道人提供的信息,便能有的放矢,应该容易些。


        

想及此处,秦桑微一拱手,御起遁光,向地洞之外疾驰而走。


        

道人脚踩在水面上,目送秦桑离去,徐徐沉入水底。


        

地洞内逐渐恢复平静,只有水流潺潺。


        

出了星谷,秦桑回望一眼,不再停留,径直返回鹤鸣山。


        

回想和道人的一战,虽然仓促,也有不小的收获。


        

后天木人碑的威力没让他失望,坚定了他继续精心参悟此术的决心。


        

即便以后修为尽复,此术也能大幅提升战力。


        

途中并未遇到什么意外。


        

秦桑顺利返回鹤鸣山。


        

入城之后,秦桑仍是做两手准备,勤修不辍,并通过道人提供的信息打探消息。


        

如此数月,终于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秦桑确认了一件事,具山治的宗门,明面上尊奉道庭,自称道门,实则未必是道门传承。


        

这些门派虽非道门,多少和道庭有些联系,道庭和鬼方国针锋相对,没有哪个势力能保持中立,不倒向道庭就要与妖魔为伍。


        

具山治也有散修,但也不是全无跟脚。


        

道门之外确实有法坛可以传箓,且条件不像道门那么苛刻。


        

但据秦桑打探到的消息,这些法箓至多只能支撑修士修炼到升玄法位,也就是元婴期,且大多存在缺憾,正是道门所称的外箓。


        

那道人显然察觉出秦桑的真正修为了,侧面证实此人的实力。


        

查到这些后,秦桑试着接触了一个名为陶恒山的门派。


        

若他愿意用功德交换,想来不难获得受箓资格,但随着他对法箓的了解越来越多,反而又迟疑起来。


        

道门法箓包罗万象,受何种法箓,便要结何种箓坛。


        

道门三大流派里的龙虎坛,其实是偷师妖箓,力道修士自不需要安定元气。


        

秦桑只能修兵马坛或金印坛。


        

两相比较,他更倾向于金印坛。


        

如此,他须结合自己现有之物,好好考虑修持何种法箓,以期能够在受箓之后尽快铸就箓坛,并尽可能挑选一个最契合自身的。


        

化神之下的法箓,非是秦桑急需之物,即使没有法箓,他在元婴期也罕有敌手。


        

难题是如何在道庭获得受箓资格。


        

等秦桑接触道庭才能知晓,但可以肯定,要想获得道庭认可,必须来历清白,经得住审查。


        

而这恰恰是秦桑缺少的。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点,其实不然,在道门外获得身份比混入道门容易多了。


        

得到这些信息,秦桑暗忖谋取受箓资格需从长计议,时间并不充裕,不如先好好考虑如何在炼体之道突破,更有希望。


        

他在仙城找了间洞府,全神贯注修炼《天妖炼形》。


        

引六天故气入体,淬炼肉身,和星元之力相辅相成,还有化龙池灵液提供助益,修炼速度远超以往。


        

倘若没有心神迷乱之忧,此界无疑是力道修士的福地。


        

短短五年,秦桑便觉进境神速,如同经历了一次蜕变。


        

在这期间,秦桑也不是双耳不闻外间事。


        

施宣等人经常将各种消息送进来,秦桑自己也时不时接触各方势力,尽可能了解这个世界。


        

这一日。


        

一道蓝光飞入洞府,在秦桑面前显化出一张灵符,灵符破碎,几行消息映入秦桑脑海。


        

片刻之后,秦桑睁目,面露沉吟之色。


        

他在道庭留了灵契,只要在仙城有落脚之地,便可让道庭将法召发来。


        

如今他已明白,道庭颁布法召,也有主动放出好处、安抚外间势力的目的。


        

此界环境特殊,道庭不拉拢,无异于将他们推向鬼方国。


        

同时,那些棘手之事也可以交由外人去做,一举两得。


        

当然,法召也不会涉及真正的机密。


        

灵符带来的是道庭新颁布的法召,有一则引起秦桑的注意。


        

法召上有言,若能完成,可获得道庭一位洞玄真人的信物,用此信物,能请这位洞玄真人出手一次。


        

不过不是对敌,这位洞玄真人擅长丹道,颇有名望,能请他出手炼丹,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洞玄真人相当于化神修士。


        

秦桑等的就是这种法召,他的想法是用法召的奖励作为交换,通过道庭请动璇玑门门主。


        

能换取化神修士出手对敌的法召,危险性必然极高,而这种恰到好处。


        

他请璇玑门门主为自己施咒,引星元灌体,差可比拟请此人炼丹。


        

当然,若有足够的功德,也有机会请动璇玑门门主,但那就是他去求人了,对方若不应允,他也无可奈何。


        

且这五年间,他为尽快提升,在道庭换取灵药,功德已经用去不少,积攒功德免不了到处奔波,影响修炼。


        

另外,秦桑还要给天目蝶准备青霜丹,提前交好一位丹师不是坏事。


        

秦桑不再迟疑,立刻离开洞府,直奔道庭。


        

颁布此法召的是北极驱邪院。


        

秦桑快步赶到,分出神识探入牌坊,见法召还未被人揭去,神识一触,前方顿时出现了一条小径,通往一座黑色大殿。


        

行至殿前,殿门自行开启。


        

秦桑迈步而入,见一道人端坐殿内,此人不苟言笑,令人望之生畏。


        

视线扫过此人身上的装束,秦桑打了个稽首,“见过九天游奕使。”


        

九天游奕使在北极驱邪院是正五品官衔,比都坛主还高一级。


        

观此人气息,已有元婴后期修为。


        

游奕使审视秦桑,“道友愿接下这道法召?”


        

秦桑点头,“贫道是有此意,但有一个要求。”


        

“请讲。”


        

“若贫道完成法召,可否用信物换取那位前辈出面,请璇玑门门主做一件事。”


        

游奕使并未刁难秦桑,思索道:“道友稍待,需问过那位前辈的意愿。”(本章完)



叩问仙道》是作者:雨打青石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