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就爱电子书<>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 > 176章 逍遥游

176章 逍遥游(第1页)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

与“大”

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

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

“无用”

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逍遥游表达的是一种无拘无束、悠闲自得地畅游于自然和社会的意愿。

这是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一个方面。

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有其所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御风而行的列子,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的理想的逍遥游是“无所待”

,即如篇中所写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

的神人。

神人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也不凭借任何外力而自由自在地在自然和社会中畅游。

而做到不依赖于外物的根本又是“无己”

,无所作为,即对他人无用,才能保全自己,消除物我对立,在“无何有之乡”

获得绝对自由,达到真正的“逍遥”

的境界。

这种哲学和人生观带有唯心的、虚幻的色彩。

如何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逍遥游的主旨,庄子在开篇中就用了浓烈奇诡的笔墨,描写传说中的大鸟:鹏。

鹏有“不知几千里”

的辽阔身躯,击水三千,扶摇九万,心志高远,自由自在。

很多人把它当成孤傲不凡的象征。

然而即使是大鹏,想要翱翔天际,也是需要借助一定条件的:要有展翅的空间,要积聚一定的风势。

人也是如此,再有天赋的人,若不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也难以成长为“才”

;再优秀的人才,若得不到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只能落得黄钟弃毁的下场。

因此人若想成功,除了要注意修炼自身的能力,还要充分借助外在的条件,如大鹏一般,借助风力,傲游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