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204 这个我擅长啊
夜间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杨小涛回到办公室,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合金小组继续铜合金的研究。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东西的出现就是个意外,而且还是非常昂贵的意外。


        

意外,就代表着不可控。


        

他可不想再浪费那么多资源去赌这个意外发生的几率。


        

何况,给他的报告中,那些比例参数都是一个范围值,要是一个个实验过去,那消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但,黄老也说了,一机部里面有这种铜合金,但不多。


        

这还是通过特殊渠道从东南亚和香江那里弄来的。


        

至于联盟那里,自从蘑菇蛋爆炸后,对方也考虑到载体的缘故,立马对特殊金属进行了控制。


        

不仅是联盟,就是加盟国也到了命令。


        

所以,这些金属的获得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机部这么大的摊子,不可能一直向机械厂倾斜资源了!


        

杨小涛也清楚,装甲运输车的重要性还排不上号。


        

起码冉父正在做的事,就比这个重要。


        

但重不重要也是相对来说的,比起冉父他们,甚至比起郑主任的飞机来说,这装甲运输车确实不重要,但对他们机械厂来说,这款发动机就很重要。


        

可这铜合金岂是这么好做的?


        

这其中配方,可不是好弄的。


        

要不然,钢铁厂里也不会用解放前的配方生产钢铁了。


        

啪嗒


        

啪嗒


        

杨小涛在桌子上敲打着手指,一旁娄晓娥看着杨小涛,不敢出声打扰。


        

“配方?配方!”


        

“不就是试错吗?”


        

“这个,我擅长啊。”


        

这一刻,杨小涛突然笑了。


        

他虽然对钢铁,对什么合金不太熟悉。


        

但他有系统啊。


        

虽然系统不能直接给他正确的配方,但可以试错啊!


        

只要配方的用料没有搞错,后面的数据不就是个概率问题吗?


        

这容易啊。


        

有了系统,杨小涛最擅长的将概率问题转化为数字排序问题。


        

而这,就是杨小涛的办法啊。


        

想起前世偷同桌的日记本,上锁的日记本,回家躲在屋里用笔一个一个的列着三位数组合,最后不还是破解了嘛?


        

然后第二天…


        

良久,娄晓娥突然看到杨小涛不再敲打桌子,反而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只是看上去,那笑容里充满了苦涩!


        

随后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张纸,收起表情,认真的看起来。


        

娄晓娥一脸的糊涂,却没上前打扰。


        

此时,杨小涛看的正是老道递交上来的陈永森关于意外做出来的铜合金报告。


        

上面按照配料表的方式将自己实验中可能的材料和数据列出来,看了会儿才拿起电话。


        

“我是杨小涛,管厂长吗?”


        

电话那头是钢铁厂的管志勇听到是杨小涛立马点头,“杨总,我是管志勇!”


        

“管厂长,帮我找一下研究组的陈永森!”


        

对面管志勇立马点头,然后让秘书出去找人。


        

同时将钢铁厂最近的情况汇报。


        

安仲生离开去了西北后,钢铁厂并没有停止转炉的改造工作,最近又改装好了两座八十吨的平炉。


        

不仅如此,现在钢铁厂还承担了外出指导任务,尤其是一机部下属的钢铁厂,现在都要进行转炉的改造,他们钢铁厂作为第一个成功吃了螃蟹的人,自然要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杨小涛听了也是鼓励一番,让钢铁厂再接再厉,同时还要做好安全设施,不能马虎大意。


        

等了没一会儿,陈永森匆匆跑进来。


        

得知杨小涛找他后,陈永森就放下手头工作,一路小跑过来。


        

同时心里有些忐忑,不会是他们小组浪费材料的事被上级知道了吧。


        

来之前徐宁等人脸上的担忧他可是看得清楚呢。


        

“杨总!”


        

管志勇将电话交给陈永森,便走到一旁。


        

“陈永森嘛?”


        

“是,是我!”


        

另一边,杨小涛看着报告上的数据开口询问,“我看了你的报告!”


        

“上面有许多数据并不准确,你用的是范围值!”


        

“我想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可以改动的,你心里能够拿的准的数据!”


        

陈永森一听这个,并不是找他们的事,当即松了一口气。


        

随后想了会儿,这才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下。


        

杨小涛拿着铅笔在数据单上修改着,随后挂断电话。


        

陈永森挂断电话后,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杨小涛为啥关心这些数据,却不让他继续研究。


        

有些没头没脑的。


        

不过,回到研究基地将情况说了一遍,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随即更加卖力的投入到钨合金的研究当中。


        

自从挂断电话,娄晓娥就发现杨小涛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两天!


        

那状态怎么说呢,嗯,就是不断的在写数字。


        

甚至将用过的废纸拿出来,不断的写写画画,然后用完了,就让她处理掉。


        

娄晓娥也看过上面的数字。


        

除了竖着一排的鬼画符看不懂外,后面都是一排排有规律的数字。


        

这东西,说是计算吧,也不像,因为根本就没有计算符号,连个加号都没有。


        

她也问过杨小涛这是干嘛,杨小涛却是说了个什么数字游戏,她也不懂,不过这看上去,确实像是儿戏。


        

而就是这种儿戏一般的行为,杨小涛却是乐此不彼。


        

以至于,办公室里的废纸都用完了,她不得不拿出时间来,用橡皮擦点重复利用。


        

这件事后来被刘怀民知道了,也过来看了问了,但答案跟她的一样,刘怀民也办法。


        

若不是最后刘书记说工作太忙,让杨小涛分担一些,估计他能在办公室里待一整天。


        

在刘怀民的要求下,杨小涛只能将这件事放缓,将工作重心就转移到发动机的生产上。


        

虽然最后的成品没有做出来,但八缸发动机已经取得成功是不争的事实。


        

为此,泉城汽车厂的刘德辉得知后,立马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杨小涛据实告诉后,当即喜不自禁,更是说了近期会来一趟机械厂,商讨重卡,比黄河重卡还重大的卡车。


        

对此杨小涛并没有拒绝,因为先前派来的人已经在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始设计了,杨小涛抽空去看了下,还不错。


        

起码比起代青钢他们的装甲车要靠谱的多,看上去像个卡车。


        

……


        

沪上汽车厂。


        

车间中,一款模样与全通三轮车相似的三轮车正在紧张试车。


        

金书记站在人群中,对着年前的中年人小声交谈着,看双方不时露出的笑容,说明氛围很是不错。


        

他面前的中年人是一名留着中分,穿着笔挺的西装,面色淡然。


        

这人是金书记特意邀请的嘉宾,外贸的晴干事。


        

也是国内负责西北交接任务的干事之一。


        

为了将这位请来,金书记可是动了不少关系。


        

为的,就是今天的试车。


        

只要晴干事看得上,就有机会送国外去试试。


        

对此,金书记是忐忑中又充满期待。


        

两人身后,一干人等,也是激动表情。


        

自从研制出汽油发动机后,沪上汽车厂就思索着如何更好的利用这款发动机,让沪上汽车厂的声誉再次提高。


        

于是,众人商讨过后,就将目光放在当下对国家外汇有重要帮助的三轮车身上。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现在的汽油发动机生产效率不高,无法满足现有汽车的需求,此外就是自主研发的汽油发动机与现有汽车设计之间并不适用。


        

虽然在设计之初尽量保证“原模原样”,但生产过程中总有修修补补,最后的成品就是这样。


        

所以,想要这款发动机放在汽车上,要么修改发动机的设计,要么修改汽车的设计。


        

这两个,哪一个修改都是伤筋动骨,汽车厂不敢做这个决定。


        

而重新设计一款适合发动机的车子,自然不用考虑这么多。


        

何况三轮车他们不是没见过,甚至红星机械厂的全通车也搞来一辆,还专门拆卸研究一番。


        

也就那样,凭借他们汽车厂的专业性,研究出来不成问题。


        

至于第二个原因,纯粹是个人私心。


        

他们作为汽车厂,屡屡被一个机械厂压过一头,哪能服气?


        

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既然对方的三轮车很好,那他们就做出更好的三轮车。


        

如此既是跟随国家建设的脚步,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当然,他们也想借助这次东风,提高国内的影响力。


        

还让国人看看,他们汽车厂的真正实力,不是那些突然蹿红的小厂能够比拟的。


        

正是有这方方面面的考虑,他们才将大量资源倾斜到三轮车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设计,制造。


        

而今天,就是他们沪上三轮车试车的日子。


        

为了这一天,金书记强打着刚刚痊愈的身体来到现场,除此之外还邀请的几位重要的嘉宾。


        

此时,在这里,沪上汽车厂的所有领导,以及前来广开的嘉宾都在等待着,一旁还有蓄势待发的宣传部门,同样等着创历史性的一刻出现。


        

“厂长!”


        

就在众人等待中,前方现场,技术主任来到姜厂长身边,点头说道,“准备完毕,一切都检查过了,没有问题。”


        

姜厂长用力握紧拳头,看了眼面前的三轮车,随后点头走向金书记身前。


        

“已经准备妥当。可以了!”


        

金书记听了点头,随后看向一旁,“晴干事,你看…”


        

“金老,您是主人,客随主便,我都行!”


        

金书记笑着,然后对姜厂长点头,随即试车开始。


        

在众人眼中,面前的三轮车开始启动,然后在司机的操纵下驶出车间。


        

众人跟着来到外面空地上,金书记带着众人登上高台,远远看着。


        

很快,负责测试的技术人员开始下场测试。


        

(本章完)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是作者:八零阿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