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315 喜悦
夜间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将这纸给白组长送过去。”


        

“是!”


        

余则成在纸条上写下一个数字,递交给跟随的人员,随即,带人往下一家走去。


        

“田二牛,马丽萍,冯衡,单权民.”


        

大队部,墙壁前。


        

随着白玲念出一个个人名,前面数人迅速找到相应位置,然后在下面用粉笔画‘正’字。


        

看着又长又短的‘正’字,白玲的目光来回巡视,似要找到些许不同。


        

另一边,杨小涛袁老师以及郝平川带着人却是来到了小坪村外试验田。


        

站在田边土垄上,放眼望去,那毁坏的稻田尽是寂静和荒芜。


        

从镇上到这里,这一路上杨小涛可是看过许多稻田,那些稻田里禾苗长得翠绿,一簇簇,一层层,远远看去就跟一个个方格似的,彷如一副风景画。


        

可眼前,数个稻田一片片的扑倒,周围水稻田被毁,满眼凄凉。


        

曾经茁壮的稻苗,现在成了狼藉。


        

地上铺满了被打散折断的稻苗,一片片被磨损得毫无生气,跟周围的稻田比起来,就像是一张油彩画被抹去一片,留出空白一般。


        

周围站着几名警卫,此时地里面,还有人在收拾稻田。


        

这些,都是杂交水稻的研究员。


        

袁老师站在一旁,悲伤难掩。


        

脱下鞋子,袁老师一步步走进稻田中,伸手捡起一株稻苗,原本翠绿的叶子粘上了污泥,禾干更是被踩断。


        

袁老师伸手想要将折断的禾苗归正,可每次扶好之后,禾苗又会倾斜。


        

脊梁断了,怎么扶都没用。


        

袁老放下这株禾苗,然后向着前方走去。


        

杨小涛将鞋子递给郝平川,然后挽起裤脚跟在后面,几人没有说话,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说。


        

跟着袁老师来到一处稻田,指着前面一片狼藉的景象,“这里,就是不育雄株的栽种区。”


        

“可惜!”


        

此时里面的学生见到袁老师来了,纷纷过来。


        

不少人脸上还带着泪痕。


        

“袁老师,一株也没剩下!”


        

领头的女孩脸上沾着泥水,手上拿着两株稻苗,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哭腔。


        

“袁老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这,这好不容易找到的,为什么就给咱毁了啊。”


        

“是啊,为什么,我们可是为他们好啊。”


        

“袁老师,余华怎么样了,有没有事?”


        

“对啊,余华师兄好了吗?安姐陪着吗?”


        

一群人想不通,围在袁老师身边大声问着,还有人关心余华的安危。


        

袁老师看着众人,随即开口说着,“余华还在医院中,不过大夫说没有事。”


        

“至于这什么,我也不知道。”


        

说到这里,看向一旁的杨小涛,对着众人介绍道,“同学们,这位是杨小涛同志。”


        

“也是我国第一位在基因杂交领域上,获得外国专家承认的,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杨小涛同志。”


        

“同时,也是咱们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中的,技术组组长。”


        

几人目光立马扫向杨小涛。


        

对于杨小涛,同为杂交实验的一员,对于杨小涛这名字可不陌生。


        

他写的那片杂交玉米的论文就在他们研究所宣传栏上贴着呢。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将论文上的观点和过程说出来,并且加以理解。


        

尤其是,安然跟余华曾经去四九城听过杨小涛的课,许多新奇理论更是倍崇。


        

“同学们,你们好。”


        

杨小涛露出和煦的笑容,看着面前数人,年纪跟他差不多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来给你们答案。”


        

杨小涛走到一旁,捡起一根折断的禾苗,再次来到跟前。


        

“你们知道,若是这禾苗长成后,接下来,会怎样吗?”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禾苗,与优势禾苗进行杂交,从而获得优势稻苗,这里面,很可能就有我们需要的,高产水稻。”


        

“谁能告诉我,现在的普通稻田亩产是多少?”


        

杨小涛突然开口询问,周围人互相看看,最后还是最先说话的女孩开口,“杨老师,现在一亩好的水浇田能产三百多斤,稍差一点的两百多斤吧。”


        

“好,不错。”


        

夸了一句,杨小涛面色变得严肃,“等我们将高产水稻搞出来,这产量,增加至少会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甚至翻一倍都可能。”


        

“那时候,种一亩相当于一亩半的产量。”


        

“不要觉得不可能,因为高产玉米已经证明了,亩产翻倍是常事。”


        

“而且在这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培育出更好的超级水稻,到时候亩产千斤也有可能。”


        

“所以伱们觉得,这么利国利民,这对革命建设有重要意义的粮种,敌人会放任我们做出来吗?”


        

周围人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愤怒。


        

“杨老师,他们太坏了,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啊。”


        

“这样做,还是不是华夏人了,简直就是一群忘本的畜生。”


        

“是啊,心太坏了,自己不要好,也不让别人强,我们民族就是被这种自私自利的小人带坏了。”


        

几个人破口大骂。


        

在他们想来,不论是立场如何,这对民族未来有意义的事情,不支持也就是了,怎么能破坏呢?


        

杨小涛在一旁听了,对他们的想法不做评价。


        

只能说,太单纯了。


        

“同学们,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


        

杨小涛止住众人愤慨,随后看着前方的稻田。


        

“我们现在需要尽快找到没有被破坏的禾苗,哪怕只有一株,也是希望。”


        

“对,同学们,赶紧找一下。”


        

袁老师反应过来,看向一旁毁坏的稻田,心里升起一点希望。


        

“对对,我们去找。”


        

“赶紧找。”


        

随着话音落下,几人迅速散开向着几处稻田跑去。


        

哪怕只找到一株,就行。


        

杨小涛也跟袁老师分开,往一旁的稻田走去。


        

而此时,小薇已经在稻田中穿梭,寻找着能量最充足的禾苗。


        

来到稻田,杨小涛对头伸手在地上寻找,趁机将小薇招到跟前,询问情况。


        

小薇咻咻的交流一会儿,杨小涛眉头皱起。


        

在小薇眼中,这些稻苗被毁坏的时间太长了,不少禾苗已经枯萎,失去了生命力。


        

“能不能用你的能力救活?”


        

“咻咻!”


        

小薇低着头,在断根的禾苗上荡秋天。


        

“不能吗?那这事,棘手了啊。”


        

原本杨小涛想着让小薇出手,救治好几株稻苗,虽然不多,但也能保留一份元气。


        

让实验继续进行下去。


        

可现在,小薇明确表示,不行。


        

一来,这里的禾苗已经丢失大量能量,甚至出现了枯萎,即便是她强行将能量加入其中,让禾苗起死回生,但因为不了解雄性不育的机理,万一能量将其填充,致使最后长出来的种子,不能遗传其雄性不育的形状,那乐子可就大了。


        

搞不好还会给实验小组带来困扰,让他们的研究方向出现错误。


        

这也是杨小涛考虑的。


        

水稻不像是玉米。


        

玉米的各个机制,小薇早就滚瓜烂熟。


        

但这水稻,真是头一遭啊。


        

“算了,你帮忙找找,有没有能救活的。”


        

咻~~


        

小薇嘴里答应着,然后快速在稻草叶子下穿梭。


        

而此时,众人已经认真的寻找‘漏网之鱼’,可惜,找了半个多小时了,太阳已经斜横在半空中,阳光炙烤着大地。


        

“没有,我们这没有。”


        

“我也没发现,这些人太缺德了,还用镰刀割断,真是欺人太甚。”


        

几个学生仔细找了又找,但没有一个完好的禾苗,心里烦躁的很。


        

袁老师在一旁捶着腰,神情凝重。


        

这一趟仔仔细细的找下来,他也是没有收获。


        

尽是些断掉毁掉的禾苗。


        

而且在这块稻田中,他还发现了其他田地的禾苗。


        

也就是说,这里面的禾苗,并不都是不育系的。


        

不知道是这些人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中乱扔搞的。


        

总之,这些混进来的禾苗,为增加不育系禾苗增加了难度。


        

几人在袁老师身边抱怨着,而不远处的杨小涛,同样直起身来,看着手中被他拾起的禾苗,一根根存在着缺陷。


        

无奈的放到一旁土垄上。


        

就在杨小涛准备放弃的时候,心里头传来小薇的呼唤声。


        

杨小涛不动声色的往右边走去。


        

很快就在小薇的指引下来到一处水井前,然后往下望去。


        

瞬间就看到半米直径的水井里,水面上竟然飘着三四根稻苗。


        

咻咻~~


        

“什么?这些稻苗能量完好?确定吗?”


        

咻咻!


        

“跟稻田里的禾苗一样吗?”


        

咻咻!!!


        

杨小涛听到小薇的解释后,立马转身对着不远处喊道,“袁老哥,这,这边。”


        

听到杨小涛的呼喊,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郝平川,拎着两双皮鞋啪啪跑过来,“咋了,咋了?”


        

身后袁老师也跑过来,迅速来到进口前。


        

学生们也涌过来,一个个抻着头往下看。


        

“这,这是禾苗?”


        

“快,快捞上来啊。”


        

袁老师惊喜的喊着,说着就要伸手下去,却被一旁的杨小涛拉住。


        

“老哥,你够不着。”


        

袁老师听了回过神来,可看着水里的禾苗,心中着急。


        

杨小涛看看左右,最后定格在一个少年身上。


        

“这位同学,你来一下。”


        

这人身体消瘦,个头也不矮,听到杨小涛叫他赶紧凑上前。


        

“同学,你也看到了,这井口不宽,而且挺深的。”


        

“如果你信的过我,我把你放下去,拿住禾苗后,再拉上来。”


        

“杨老师,我愿意。”


        

杨小涛刚说完方法,这人就坚定的回答,说着还对袁老师点点头,周围同学也传来鼓励的眼神。


        

袁老师长长嘴,客套的话说不出,最后只能回以肯定的眼神。


        

“好,放心,一定没有问题的。”


        

一旁郝平川也凑过来,活动着手腕,“对,我老郝在,你放心下去。”


        

说着,少年直接趴在井口,在众人担忧与期待的目光中,杨小涛双手拉着右脚,郝平川双手扣住左脚,两人慢慢往里面送。


        

“手电筒,谁有手电筒。”


        

袁老师喊着,不远处的警卫听了立马跑过来送过来一个手电筒。


        

等少年完全进入水井后,手掌终于够到了水面。


        

袁老师趴在一旁,手电筒连忙打下去。


        

“抓到了,都抓到了。”


        

下面传来少年的声音,杨小涛跟郝平川对视一眼,瞬间用力,将少年迅速的拔出来。


        

“看看,还好,有根,没有断。”


        

“找到了,没错,这样子,跟不育株一样,这就是不不育株啊。”


        

袁老师双手捧着四根水稻苗,整个人都变得亢奋起来。


        

仿佛久旱逢甘霖,仿佛迷路的人看到了家的灯光。


        

“快,赶紧找地方种上。”


        

“不,回基地,回基地种上。”


        

袁老师喊着,也顾不得跟杨小涛说话,赤着脚就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笑着。


        

杨小涛在后面笑着,一步步往前走。


        

而一旁的郝平川揉着胳膊,看着杨小涛轻松的模样,很是费解。


        

这最后拉的时候自己根本就没用力,完全是杨小涛一个人拉上来的。


        

“这家伙,劲不小啊。”


        

“老郝,快点,咱们去村里看看。”


        

杨小涛看着袁老师几人呼啦上车往基地跑,也没跟上去。


        

“好,马上。”


        

而此时,在大队部外站立的白玲,目光盯在一个只有三道线的名字上,脸色冷厉。


        

(本章完)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是作者:八零阿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