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2312 别人不行,我可以
夜间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大年初一,众人早早起床。


        

杨小涛领着孩子在院里转了一圈,老洪也在院里转着,这种生活他很喜欢。


        

就是有点想家里人。


        

在胡同里转了圈,杨小涛就回到四合院,在家里准备饭菜。


        

老洪没去处,就在杨小涛家里过年。


        

李洪峰则是去了刘怀民家。


        

如今年过了,也要回宿舍,也代表着新的一年,工作即将开始。


        

中午时候,九部的主要人员都来了,苗苗领着端午几个在门口迎接,压岁钱又是不少。


        

杨小涛整了一桌饭菜,一行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小涛,你说的重点三项,机床我见了,化工老徐这边也有进展了,但你说什么计算机,这玩意不见你动作啊。”


        

杨佑宁今天带着自己收养的闺女过来,如今正跟苗苗在外面玩耍。


        

同样的经历,让她们在一起有很多话说。


        

杨小涛给李洪峰倒酒,然后拿起桌上的鸡爪子啃着。


        

这是从系统兑换栏里兑出来的,泡椒的那种,辣的很。


        

不过这嘎嘣脆的鸡爪子,让老洪李洪峰等人很是喜爱。


        

他下手晚了会,盘子里就剩一个了。


        

“马上就弄。”


        

杨小涛啃着鸡爪,随意说着。


        

李洪峰知道九部的三大重点,也对计算机好奇,便继续问道,“你打算咋弄?”


        

见李洪峰也问起来,身边徐远山、王国栋几个也都看着他,便笑道,“计算机研究,咱们的韩主任已经在做了。”


        

“只是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杨小涛想到跟韩三凤了解的情况,心里就是无奈。


        

如今国内虽然制造出来了计算机,但使用的都是大型晶体管,虽然韩三凤正带人进行集成电路的研究,但因为国内经济、科技基础的限制,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许多实验,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就是说,如今的计算机还是卡在集成电路上。


        

所以,想要发展计算机,就要先将集成电路做出来。


        

对此,杨小涛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高纯度硅。


        

这系统给予的正是时候。


        

杨小涛打算新年开始,就研究超纯硅。


        

众人见杨小涛突然愣住,都是好奇。


        

最后还是李洪峰推了下,杨小涛这才回过神来。


        

见桌上几人都看着他,便笑道,“刚才想了些事情。”


        

随即坐直身体,“我打算先把基础夯实了,再推动计算机的研究。”


        

“基础?咱们要咋做?”


        

“用机床吗?”


        

陈宫好奇着,杨小涛真想给这位竖起个大拇指。


        

用机床研究超纯硅,这位是真的勇。


        

可偏偏桌上的人还都觉得没啥问题。


        

杨小涛知道对他们讲有些对牛弹琴,便只是说道,“不用机床,呃,也不是不用机床,不过用的不是咱们的机床.”


        

可能是喝酒喝的有点多,众人听起来都是晕头转向的,不过觉得杨小涛应该是胸有成竹,要不然也不会说这么多。


        

“我要做的,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就是放电路的板子。”


        

“电路,懂不懂?就是一种,一种.电流,电压懂不懂?”


        

“算了!”


        

杨小涛不想多说,只是说了句,“接来下来计算机的研究会走上正途,这件事将是咱们九部的绝对核心。”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都有种我们不清楚,但感觉很上档次的样子。


        

然后,一起将这个话题岔开。


        

实在是他们跟杨小涛不在一个层次上,没法交流啊。


        

不过老洪、徐远山等人都明白,自家这位年轻的老大,心里头藏的东西,太多了。


        

连计算机都知道啊。


        

还有啥是他不会的?


        

中午饭吃完,众人这才散去。


        

杨小涛则是领着老婆孩子去了趟西花园,给大姐他们拜个年。


        

当然,带着孩子去就是收压岁钱的。


        

家里老人不在,唐明月也不在,所以就跟大姐她们说说话,端午几个在院里玩了会。


        

半下午的时候,一家人离开,然后杨小涛又带着去了大伯家里。


        

上次来的时候,杨小涛看着炉子不透气,家里煤不多。


        

后来他让周奎带人来帮忙,如今再来,果然屋子里很热乎。


        

大伯见到杨小涛能来很是高兴,伯母见到冉秋叶一群孩子,更是开心。


        

这个年,他们老两口过得,怎么都有些冷清。


        

如今来了这么多人,家里登时热闹起来。


        

杨小涛陪着大伯坐到晚上,冉秋叶跟伯母在厨房里忙活。


        

杨小涛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跟大伯说了下,尤其是九机部的事情,大伯听了很是欣慰。


        

“九机部是试点,你要好好干。”


        

大伯笑着,然后又说道,“等过些天,我也要出去工作了。”


        

杨小涛一愣,看大伯脸上带着的笑容登时一拍大腿,“太好了,大伯。”


        

“我去做饭,咱们今晚好好喝一杯。”


        

杨小涛刚说完,厨房里就传来冉秋叶的声音,“伯母,您看,他又要喝一杯。”


        

“这几天可是顿顿喝啊,每次都喝一身酒味。”


        

伯母听了立马说道,“对对,这喝酒跟吸烟一个样,都得控制。”


        

杨小涛悻悻的坐下,然后跟大伯都露出苦笑。


        

一个喝酒,一个吸烟。


        

这下好了,都被家里人管住了。


        

初二,杨小涛上午去黄老几人家里走了圈,下午就回来总部,准备开始工作。


        

初三,中午去了冉父家。


        

又是一番热闹。


        

初三过后,九机部便正式开始工作。


        

办公室里,杨小涛拿着直升飞机发动机设计图,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两天,终于将直升飞机发动机给做出来了。


        

虽然耽误了几个月,可好歹是做出来了。


        

而且凭借这次设计,杨小涛又获得了五千学分,这让自己的学分再次突破到五位数。


        

想到这里,杨小涛就拿起电话,给金陵航空学院打过去。


        

“是程副院长吗?我是杨小涛。”


        

杨小涛说完,对面愣了片刻,然后立马笑着说道,“杨部,杨部过年好啊,还没恭喜您呢,过年好,过年好。”


        

“程副院长,过年好啊。”


        

杨小涛也客气一句,随后就听程副院长道,“杨部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在金陵听到九部的消息,也是震撼。”


        

“不过想到您的能力,又觉得这是上级的英明决策啊.”


        

程副院长一连说了五六分钟,而且还不再重复的,不过杨小涛听着很是受用。


        

并且对直升飞机发动机的事情只字不提。


        

等程副院长稍稍停歇,杨小涛才开口谦虚道,“都是大家帮衬,要没有大家帮忙,我也也是独木难支啊。”


        

“不不不,火车想要跑得快,还得有火车头来加速,您就是火车头,九部在您的带领下.”


        

“咳咳!”


        

杨小涛连忙打断,这要是说下去,估计今天不用干别的了。


        

“程副院长,我们说正事。”


        

“你们需要的直升飞机发动机做出来了,我这就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电话里传来一阵嘎吱声响,然后就听到程副院长略带惊喜的声音,“杨,杨部,您说啥?”


        

“您,您,您帮忙做出来了?”


        

如今,他们之间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杨小涛一步登天后,他就以为这发动机的事就此黄了。


        

却不想,人家一直都记着啊。


        

“对,已经完成了,前一阵因为太忙,所以耽误了下。”


        

杨小涛有些歉意的说着,哪知程副院长听了却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不不不,您不用这样说,您能帮忙,我们,我们就很高兴了,很高兴了。”


        

“您不用让人送,我去四九城,我亲自去四九城。”


        

程副院长有些激动的说着,“我亲自去表示感谢。”


        

挂断电话,杨小涛有些无奈。


        

不过这件事也算是有了结果,省了件心事。


        

将HXZ-1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图整理好后,杨小涛就让娄晓娥将其送到研究院中进行存档。


        

刘丽雪跟娄晓娥听说这是直升飞机发动机设计图都,脸上的惊讶再也掩饰不住。


        

这就完成了?


        

看杨小涛风轻云淡的样子,两人都有些无语。


        

这时候她们充分明白那句话,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


        

两人离开后,杨小涛便再次拿起电话。


        

“韩叔,我,杨小涛。”


        

“你有空没?”


        

“好!”


        

挂断电话,杨小涛又给安仲生打过去,很快两人陆续走进办公室。


        

“杨部!”


        

两人走进来坐在一旁,随后打着招呼。


        

杨小涛起身坐在一旁,“坐坐,这次有件事找你们。”


        

说着拿起水杯给两人倒水,然后拿起一份文件递给两个人。


        

“你们看一下。”


        

韩三凤拿起资料打开,安仲生也凑上前看着。


        

“高纯度硅生产计划书。”


        

安仲生开口念着,然后脸色狐疑。


        

可韩三凤却是精神一震。


        

因为这什么高纯度硅,他一直都在研究啊。


        

他一直都想搞出来啊。


        

只是这些年下来,一直都没有动静。


        

七机部那里的投入更是打了水漂,那钱花的,钱老看的都心疼。


        

如今杨小涛将一份高纯度硅的计划书给他,说明九部也要投钱了啊。


        

之所以是高纯度硅,而不是超纯硅,这是杨小涛考虑到现如今的基础设施,觉得超纯硅不太合适,于是就降低难度,改为高纯度硅的研究。


        

韩三凤没有往后看,抬头认真说道,“杨部,这高纯度硅的生产,可不容易。”


        

“先前七机部的时候,就花费大力气研究,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理清思路,研究还停留在纸面上呢。”


        

“杨总,这,我觉得咱们九部刚刚开始,这事得从长计议!”


        

韩三凤诚恳地的说着,安仲生也明白韩三凤的意思,知道这啥高纯度硅的研究很费钱,而且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总而言之,就是不合算。


        

杨小涛听出韩三凤的担忧。


        

估计也是被七机部的抠抠搜搜影响的。


        

“你们别光说,往后看看。”


        

杨小涛指着后面他们手上的资料,抬头示意着。


        

两人见此,便继续往后翻。


        

前面是关于高纯度硅的研发生产安排,这点两人都没有觉得奇怪。


        

可翻到一半,韩三凤的脸色就变得凝重了。


        

因为这上面已经涉及到高纯度硅的提取方法。


        

眉头皱起,扭成川字。


        

然后一页页的看着,心里的震惊越发严重,可心头的疑惑越来越多。


        

这些步骤,这些数据,感觉就像是经过实际检验似的,可国内什么情况他还不知道?


        

就是国外,也不敢说一定能够做出来。


        

况且,这东西在哪个国家里都是机密啊。


        

高纯度硅,绝对是开启电子工业的里程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可这么完整的实验步骤,杨小涛是怎么得到的?


        

难道是他,自己设计的?


        

仔细看来,这上面的提取设计,好像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难道,真是杨小涛做出来的?


        

脑海中突然想起郑双燕跟他聊起杨小涛时说过的一件事。


        

当年制造蘑菇蛋的外壳,杨小涛就私下里说过一句话,‘别人做不到的,不代表我杨小涛做不到。别人不行的,我可以。’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是作者:八零阿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