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248.机械少年:多慢才算慢
夜间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依旧是中速,王小虎轻松自如地演奏着他的考级练习曲。


        

车尔尼55。


        

渐渐地,他流畅地演奏让每一个为他担心的人都渐渐忘了为他担心这件事。


        

王小虎的演奏速度虽不快,但是每一个音都是扎实的。


        

弹得也.规范了?


        

乍得这么认真一听,再稍微回想一下,对比上一次安静聆听王小虎弹琴的场景,几个孩儿心里都有一种感觉,王小虎好像在他们没有察觉到的地方也发生了一点变化。


        

从前王小虎坐在钢琴前演奏时不是这种感觉。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从前王小虎弹琴给人一种横撑直撞的感觉,但现在有一种淡淡的文雅。


        

说他文静了,好像也不是,可音乐就给人一种小溪流过的从容感。


        

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王小虎弹完录音要演奏的芭蕾舞曲。


        

刘丰瑞内心os:牛的牛的


        

马可内心os:666啊


        

小北内心os:哇哇哇


        

小车内心os:棒。


        

季洋内心os:帅!


        

听完王小虎的演奏,李安怎么说呢,他为王小虎感到高兴。


        

大概每个老师都有过那样一段经历,那段经历里总有一个最让人头疼的小家伙,老师们总希望有一天这个小家伙能如何如何。


        

不过李安也不敢太高兴,谁知道这个兔崽子哪天忽然又给你爆个大雷。


        

再说一点小成绩而已,在他对王小虎的定义中,王小虎但凡稍微用点心,这都是洒洒水的事。


        

嗯——总体来说,还行你吧,


        

李安内心os:就这么着吧,你小子可别指望我怎么夸你,还有你这谢幕鞠躬动作,整得自己和舞台大师似的,别这么潇洒行吗?


        

只见王小虎骚气地抬起上半身,自认为优雅地下了台,不对,回到了墙根坐下。


        

众孩纷纷向王小虎投去‘嗯!’的目光,像是打了一场胜仗。


        

可偏偏老师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三号考生马可入场。”


        

众孩:马可加油!


        

马可的步伐没有刘丰瑞有气势,也不如王小虎优雅,就像是被老师叫上讲台,走路的时候两只手轻轻地摩挲着裤边。


        

不知是不是在擦手汗。


        

他停到钢琴前之后,自然地转过身,“各位考官老师好。”


        

鞠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稍息的站姿,右脚外侧处于伸出状态,导致他鞠躬的模样大概看起来有点像中世纪欧洲宫廷中的某种礼仪。


        

意识到这一点的马可收回右脚重新再鞠一躬。


        

礼毕落座,调整琴凳高度。


        

马可个头可没有王小虎高,所以他必须把王小虎使用过的琴凳的高度调高很多,才能让自己找到舒服的演奏姿势。


        

一个琴凳挑调了大概有十五秒,他也没觉得自己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调好之后耸耸肩,将呼吸调整至最佳,双手垂至双腿等待起来。


        

“降E大调与c小调。”季洋随机抽查。


        

果然,参照王小虎刚才被抽查到的A大调音阶,他就感觉自己会被抽到降E大调。


        

两条音阶分别是他和王小虎弹得最熟练的,他知道师姐是担心他们弹不好挨刺儿。


        

谢师姐。


        

还算顺利地完成了音阶演奏,马可接着弹起了他的练习曲。


        

断奏练习曲,H.贝尔蒂尼曲。


        

“噹—”


        

一枚轻巧的si音在马可指尖跳跃中升起,接着左手按下一组柱式和弦,右手蹦豆子般的奏出一连串六个音的上行音阶。


        

小调音阶偶忧郁而散发着淡淡的暮气,像秋日清晨的阴天,给人以萧瑟感。


        

而连续的调跳音又带着一种小而挺拔的生机感。


        

就在此种感觉中,马可完成了他的练习曲,用时一分二十四秒。


        

速度可谓是有够慢。


        

但是他清楚只有在这个速度中,自己才能把失误率降到最低。


        

老师说过,提速是技术的最后一步。


        

他特别喜欢这句话,不是因为他可以钻这句话的空子。


        

是这句话给他一种说明书般清晰感觉,简单的一句话,他就明白了提速的正确步骤。


        

提速是技术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说,没有把速度之外的其他技术要素彻底掌握之前,提速都是一个错误步骤。


        

这感觉太酷了。


        

就像他酷爱的拼装模型,每一步都等按照严格的步骤来,要从若干组件里先找到最重要部分,然后依次拼装,在若干次的重复之后,最后才能拼装起一个整体。


        

所以马可宁愿被老师刺儿两句,也不想跳过某一步骤。


        

哪怕有70%的概率,他能成功地用更快速度弹出,然后得到老师的欣赏目光。


        

即便得到了老师的欣赏目光,这也会让他产生某种生理上的不适。


        

因为他知道再让他弹一次,他可能就会出bug了。


        

马可讨厌bug。


        

行力所能及之事,背谱完练习曲,马可从琴板上拿起考级教材,大大方方翻到了他的考级乐曲曲目。


        

摆置谱架,看了约三四秒,接着不紧不慢弹了起来。


        

慢速仿佛一直是马可指下的标配,但不得不说,听这孩子他弹琴你总会让人有种很放心的感觉。


        

就好像他的演奏永远置身于演奏本身之外,像一段不会出错的程序,偶尔出点错也不会让人觉得如何,有一种机械美感在其中。


        

李安绝对不是再为马可描墨添彩。


        

带过那么多孩子,马可这种类型他确实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孩子非常喜欢在课堂中提问,有时都到了钻牛角尖的地步。


        

但李安一点也不烦,马可不像王小虎,同样多的问题,王小虎总是七问八问,问的还竟是和上课无关的问题。


        

而马可的问题不会脱离他所讲的内容,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极强,非常有画面感,导致他在马可的问题中也时常会陷入思考。


        

有一次遇到谱面标有“Adagio”这个速度标语时,他问马可这是什么意思,马可说好像见过,但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本该是在孩子乐理一级考试中就要掌握的内容。


        

于是李安重新给马可梳理了一遍的速度标语,并告诉马可这个术语叫做“慢板。”


        

马可问:“老师,慢板有多慢?”


        

李安当时本能回答道,“每分钟56到65拍。”


        

通常孩子听到这个答案,心中会产生一个大致的感觉,多数不会再问下去了。


        

就像数学老师说,1+1=2。


        

“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记住啦!”


        

“1+1等于几?”


        

“2!!”


        

但是马可接着又问,“老师,多慢才算慢?”


        

李安本能地又要用56-65的速度来给马可定义,可他停了下来。


        

多慢才算慢?


        

这个问题触仿佛触及到他的灵魂深处,抛开后人为其加上去的定式速度,那么,到底多算才算慢?


        

换种方式问,贝多芬的“皇帝”第二乐章是慢板,肖邦的第一钢协第二乐章也是慢板,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乐章也是慢板。


        

三位身处不同时代的伟大作曲家所要的慢,莫非真的是一致的吗?


        

三位为音乐献出毕生的音乐巨匠心中所要表达的慢,莫非真的是一致的吗?


        

他没办法信。


        

恍然间,此时再回想起当时的上课画面,李安的脖颈上再次密布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听着马可慢条斯理的演奏,李安心中不禁再次发问。


        

多慢才算慢?


        

当莫扎特在乐谱开头写下“慢板”的时候,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一吸之间,k.414第二乐章慢板开头的弦乐部分再次萦绕在他耳边。


        

幻想中的弦乐弓子所渲染出的情感让他仿佛置身于夕阳下,转身便辉映在一个暖阳而微云的午后。


        

多慢才算慢?


        

问得实在是太好了。


        

李安仿佛找到了一个更加充满期待感的答案。


        

或许他有必要再找方永波聊聊了。


        

眼前马可已经站了起来,李安放下腿直起身,到嘴边的“弹得很好”被咽了下去,转成了一声咳嗽。


        

他本想给予马可一点特别的鼓励,五个孩子里,他对马可之间的课外互动是最少的。


        

不是他不喜欢马可这个孩子,相反他很欣赏马可平日里的淡然性格,看似对什么都不关心,话遇到不感兴趣的话题从来不多说一句,但是这都只是表象。


        

马可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


        

无论是加入四号钢琴教室那天随手掏出的一把牛肉粒,还是安慰林果果时掏出的全部牛肉粒。


        

或许他就是不喜欢讨论他不感兴趣的话题,不像刘丰瑞什么都能参与进去说两句。


        

或许他也害怕自己弹得慢被老师批评,但他还是选择自己力所能及范围。


        

随手一粒牛肉粒,就是他想说的全部。


        

选择能驾驭的速度,就是他做事的风格。


        

这样一个孩子,不值得一个鼓励吗?


        

相反,李安知道马可最近这一段的练琴在家能练琴的时间非常少。


        

本身这次集训班马可妈妈是不太想让马可参与,原因无他,因为马可七月份的安排已经太满了。


        

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对比其他几个孩子,马可的七月和平时开学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马可妈妈担心儿子太累,可最后马可还是来了,其间没有请一次假。


        

然后今天背谱演奏了练习曲,看谱完成了乐曲。


        

李安作为老师,不该给孩子一个肯定吗?


        

他该给。


        

但是他又不能给。


        

他不想让马可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不想让最后这名进来的孩子觉得自己还像个“外人”。


        

这里是四号钢琴教室,在李安心里,马可早已是这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


        

当然,“四号考生于小北入场。”


        

小北能感觉到老师的情绪在马可弹完发生两个了变化,不过被叫到名字的时候冲也没敢冲着老师露出她的小酒窝。


        

接棒马可来到钢琴前,小北甜声道:“各位考官老师好。”


        

鞠躬的模样说不出的乖巧。


        

落座调整坐姿。


        

季洋见小北准备好了,“D大调音阶与b小调。”


        

这不实锤了?


        

嗯?


        

季洋老师?


        

李安望向季洋,季洋吐了吐舌头。


        

前天下课小北亲口和李安许愿,‘老师,保佑考官一定要抽到D大调音阶啊。’


        

这后天的愿望今天就提前实现了。


        

还有王小虎的A大调,马可的降E大调。


        

李安就看这么看着季洋,眼神也不凶,不过嘴角也没噙着笑意。


        

心里却在笑说,你不会真当我每天都不看打卡视频吧?


        

李安可以说完全掌握着每个孩子每天的练习内容,除了不知道怎么就把谱子背下来的王小虎。


        

随着小北的音阶进入尾声,李安也收回了对小季老师的“审视”目光。


        

重新看向小北,弹得不错。


        

虽说弹了自己最擅长的,但能在众目睽睽指之下高质量完成就很棒了。


        

李安相信,即季洋抽了其他的音阶,小北也能顺利弹下来。


        

这就是我们学习态度最认真的小北。


        

小北不能保证把每一条都弹得多好,但是,只要老师布置了,哪怕以六十分的及格标准完成,她也会拼尽全力。


        

就以最近这一周的打卡视频为证,王小虎虽然每太起得最早,打卡视频里弹得也不错,可从没有一次是把考级所需要的完整内容从头到尾弹一遍。


        

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小北。


        

考级前的这最后七天,每天从音阶第一个音开始,到乐曲最后一个音结束,一个音都没有落下。


        

这就是我们的小北北。


        

所以李安对小北考级曲目的演奏情况了解得最及时、最清楚,此时此刻他可以说是非常放心。


        

不出他所料,小北连续背谱演奏了练习曲、乐曲,以及录音曲目。


        

练习曲错了一个音,乐曲错了一个和弦,录音曲目全对。


        

单说考级,如果小北后天能发挥到这个程度,那可就太好了。


        

顺利完成录音曲目,小北轻轻吐了口气,收手起身。


        

鞠躬。


        

在小伙伴们的点赞目光中回到了墙根下。


        

小北刚坐下,就看向车琳,目光里带着一点不确切询问。


        

小车轻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悄悄伸出大拇指。


        

小北心里踏实了。


        

‘琳琳加油’,是小姐妹之间的亲密口型。


        

“第五位考生车琳入场。”


        

此刻李安的声音再没有情绪大家也不会多害怕了,因为大家弹得都很好。


        

而最棒的马上就要登场了!


        

小车放下谱子起身,走到钢琴前抚琴转身。


        

“各位考官老师好。”


        

鞠躬。


        

再没有多余的动作,坐到钢琴前用最快速度调整好坐姿呼吸。


        

片刻。


        

季洋:“降G大调与降e小调。”


        

众孩已经忍不住了,尽管知道这是模拟考场,但他们早已带入了紧张情绪。


        

尽管他们知道车琳没有问题,但这可是六个降号啊。


        

下一秒。


        

仿佛一道闪电般的上行音阶噼噼啪啪地从书房上空划过。


        

门外八万伸长前爪卧了个懒腰,接着又懒洋洋地趴下。


        

它还以为怎么了,小场面而已喵。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是作者:莫扎特别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