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辞金枝 > 第376章 宝物
夜间

辞金枝

        

乾清宫的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烟花爆竹燃烧后的味道。宫中过年就是这样,从小年后一直到元宵节,每日乾清宫前都会燃放花炮。


        

辛柚神情舒展步入乾清宫,向兴元帝行礼。


        

兴元帝有些意外。


        

他以为阿柚多少会带些情绪。


        

“免礼赐座。”


        

内侍搬来锦凳,辛柚默默坐下。


        

“阿柚。”


        

“臣在。”


        

“除夕家宴上,委屈你了。”


        

辛柚眼中浮现惊讶:“已经过去了,臣都忘了。”


        

这话让兴元帝后面的话说不出口了。


        

本来安慰过阿柚,他还要叮嘱阿柚以后与母后对上忍让一些,母后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再提这些,反而显得他揪着不放。


        

“太后嘴硬心软,你不要放在心上。”


        

“是。”辛柚应得很干脆。


        

她当然不会把那老太太放在心上。


        

“那家宴以后可不能不参加。”兴元帝见辛柚不像赌气答应的样子,又道。


        

辛柚抬眸对上兴元帝的眼,语气十分平静:“觉得臣不该出现在宫中家宴上,这是太后的意思。”


        

好不容易有了光明正大拒绝的理由,她傻了才会再答应。


        

“太后只是说两句——”


        

“顺从太后心意,太后心情才会好。”


        

这话实在没法反驳,兴元帝只好含糊过去,心道以后再说。


        

辛柚懒得再纠结这个话题,说起一直考虑的事:“陛下传臣进宫,臣正好有事禀报。”


        

兴元帝正了神色:“什么事?”


        

他不觉露出君主对臣子时的神态,辛柚看在眼里,反而乐见。


        

先不说是否答应她的提议,至少对她要说的话认真对待。


        

“新政虽好,也有弊端。”


        

兴元帝一愣:“弊端?你仔细说说。”


        

“摊丁入亩,多地者多缴税,想必今年税收就能见到成效。”


        

兴元帝点点头。


        

他学问不高,算术这门却颇有天赋,早就逼着户部尚书一起悄悄推算过,对新政试点将要收上来的税银很是期待。


        

“那弊端又是什么?”


        

“弊端不在眼前,而在将来。”


        

“将来?”兴元帝望着眼神明亮的少女,突然想起她说服自己推行新政时的话。


        

那时她便说,眼下积弊不深,又有开国之君的威慑,现在不推行新政,难道要留给子孙么?


        

“你担心以后推行新政不力?”


        

辛柚摇摇头:“这方面担心也没用,人的想法是最不确定的。”


        

兴元帝明白这话的意思。


        

就算他力推新政,又怎么保证子孙后辈呢?


        

“新政之下,无地者不必缴税。百姓没了这个制约,生养孩子的数量恐怕翻倍不止。”


        

兴元帝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


        

经历了战乱后新建起的王朝,可是缺人口的。


        

“现在是好事,但田地产出是一定的,等过上两三代,人口数量超过了田地供养力,那就可能出乱子了……”


        

兴元帝听着辛柚解释,脸色变了。


        

他听明白了,这是有可能的!


        

不,几代后,这一定会发生!


        

兴元帝心头震撼,辛柚轻轻抿了抿唇。


        

新政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许多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其实没必要提。而她之所以特意点出来,是为了把海禁这道国策撬开一道口子。


        

当然,她不会明着劝放开海禁。等尝到海外的好处,人的想法自然会变。


        

“阿柚,既然你提到新政的隐患,那是有应对之法了?”兴元帝很快反应过来。


        

辛柚迟疑了一会儿,才道:“娘亲曾对我说,海外有一农作物,可作主食。这种作物可在贫瘠之地耕种,产量极高——”


        

兴元帝听到能在贫瘠之地种植,兴趣就来了,待听说产量极高,急忙问:“产量多少?”


        

辛柚顿了顿问:“我们谷物亩产多少?”


        

农是国之根本,对这个数据兴元帝烂熟于心,当即道:“田地不同,南北有别,亩产平均在两三石之间。”


        

说完后,兴元帝试探问:“阿柚所说作物,莫非能达五六石?”


        

若不能翻倍,就谈不上产量极高了。


        

辛柚弯唇:“能达数十石。”


        

“多少?”兴元帝直接站了起来。


        

“您没听错,此作物亩产能达数十石。”


        

兴元帝一屁股坐下,伸长脖子往辛柚靠近:“阿柚,海外一亩与我们的一亩,计量是不是不一样?”


        

辛柚一笑,语气肯定:“就是按咱们的一亩大小算。”


        

这下兴元帝彻底坐不住了,起身来回踱两圈,干脆走到辛柚身边:“阿柚,这世上当真有产量这么高的作物?你可不能哄朕!”


        

“臣岂敢欺君。”


        

“这作物叫什么?”


        

“名叫甘薯。”


        

“甘薯?”兴元帝念着这陌生的名字,心头一片火热。


        

若真有这种作物,不管味道如何,至少百姓不会饿肚子了!


        

辛柚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甘薯产量极高,足以解决多年后新政造成的人口激增而粮食不足的难题。”


        

“好好好,真好啊!”兴元帝又开始转圈了。


        

没有一个君主不愿看到治下人丁兴旺,人本身就是最好的资源。


        

辛柚适时提醒:“但这作物在海外。”


        

兴元帝脚下一顿,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海禁之策,还是他定的。


        

到现在,他依然觉得开海弊大于利。


        

“朝廷不定期会派使臣出使周边诸国,以扬国威。今年若有出使计划,可以悄悄安排一些人负责寻找甘薯。”


        

“悄悄?”兴元帝不解。


        

“这等产量高,不挑地力,可作主食的作物,想来拥有此物的国家定会视为珍宝,轻易不让流出。”


        

辛柚一解释,兴元帝不由点头。


        

这话没错,要是大夏有此宝物,异邦人想带回国,他定会砍了异邦人的脑袋。


        

兴元帝沉默片刻,问:“这些都是你娘对你说的?”


        

“是。”


        

兴元帝再次陷入了沉默。


        

与禁止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不同,朝廷与海外的交流并没停下过,时而会派人出使诸国,也会招待前来大夏的异国来使。


        

大船和水兵都是现成的,如果海外真有阿柚说的甘薯,太值得去寻找了。就算找不到,等于是正常出使一趟,也亏不到哪里去。


        

兴元帝很快下了决心:去!



辞金枝》是作者:冬天的柳叶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