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一纸千金 > 第两百三九章 升职加薪(补更)
夜间

一纸千金

        

酱肘子漆七齐一边嬉皮笑脸地嚼着麦芽糖和同届新人打招呼,一边伸手撩起竹帘进燎房。


        

竹帘起,两张一老一少的冷酷扑克脸,同时出现在眼前。


        

麦芽糖被吓得顺着嗓子眼,滑到胃里。


        

「咳咳咳——咳咳咳——」


        

七七七手攀在门框上,快要把肺都咳出来了。


        

燎房静默无声。


        

隔了片刻,周二狗燃烧尽半辈子的智慧,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企图帮七七七解围,「你咳得这么厉害还来上工!」


        

「」真是又勤奋又努力,不愧是这批新人里第一个有杠杠的!」


        

「啪啪啪——」周二狗热情地为七七七鼓掌!


        

郑二也兴高采烈地跟着鼓掌。


        

显金:...世界上总有一个朋友,能闻懂你全部的屁。


        

「愣着干嘛?要进来就找个地方站着!」李三顺指使漆七齐,气不太顺地转过头,语气发沉,「各就各位,再来一次!三成半稻草及七成半树皮,纸胶粘稠三分,第一次开始!」


        

幸得绩溪作坊当初建了十几个纸浆池子,本意是作为陈记的实训基地,显金将好几处没有用的房舍拆掉才支撑她把场面铺得这么大,当初瞿老夫人前来,对她的布局很不解,甚至闲言闲语说了两句「手上有了两个铜板子就乱蹦,好好的地方敲了修,修了敲...」


        

如今看来,每一步棋,只要用心下,总有将军的一天。


        

为了做出更符合试卷的纸张,显金甚至叫来营造坊,将其中一个大水池重新分割,用砖瓦在内部分裂堆砌成九个小池子,每隔一个小池子放满纸浆,相邻的格子足以容纳两个人相对站立。


        

相当于显金做了个小型实验池,可以节约纸浆的投入,也可以减少更换纸浆的时间,也节省了做纸匠人的精力。


        

若在前世,显金只会觉得「一张纸罢了,又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还搞什么试验呀?」,大概会怀着这样的心态投入商道。


        

如今见证了匠人与岁月交织辉映,方成就这一方如薄蝉翼、如青玉盏的宣纸。


        

显金只想每一种品类、每一个机会、每一张纸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总要留一点什么给后世。


        

她将来自千百年后的思想,如墨入海般投入这个时代。


        

同样,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个时代也回馈于她对文化、对匠人精神、对信仰的敬畏。


        

随着李三顺号角吹响,众人各就各位,李三顺和周二狗掌帘,用的是特制正方形卷帘,二人捞纸的动作驾轻就熟,在纸浆槽里左荡一下,右荡一下,纸浆便沉淀到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宣纸由无形变为有形,卷帘铺开一层湿润均匀的纸浆落在地面的竹架上。


        

郑二郑大喊了声号子,「咚」地一声将巨石块轧在纸浆片上。


        

待水分榨干,赵德正飞快地将那一层纸浆剥离开,右手拿着天然松针刷将那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刷在,高温的石灰焙表面进行烘干。


        

晒纸的工序被简化。


        

纸张小,并不考验晒纸人的技艺,赵德正正反两刷子把宣纸刷在了火墙上,火墙的高温让宣纸迅速烘干,同时也将捞纸过程中的猕猴桃藤汁蒸发掉,以免纸张日后发黄。


        

显金走近火墙,伸手捺起纸的一角,指腹摸索片刻后,拿指尖沾了滴水,撒在纸张的边缘。


        

水在纸上迅速晕开,没一会儿就晕成了一朵生花。


        

这种纸,米芾应该很喜欢...


        

米芾并不喜欢用施胶后的纸,「纸不用胶巩,不肯于绢上作一笔」。毕竟「米点山水」是他的招牌——做山水画时,一笔行千里。


        

画画写字搞艺术没问题,但


        

是应试教育做卷子就太晕了。


        

指定要坑死几个掌握不好下笔力度的考生。


        

显金摇摇头,苦笑一声,「要被骂死。」


        

李三顺蹲在燎房外,猛地抽了口旱烟,「不做生宣,做熟宣吧!」


        

周二狗冲口而出,「熟宣要刷明矾,纸张遇矾水,易黄易碎不易保存,几十年就脆了!」


        

要保存得久,就只能用生宣。


        

要符合显金不晕染、硬朗韧性的要求,就只能是熟宣。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老李头蹲着抽旱烟,远看过去,像只郁闷的烟囱。


        

周二狗紧蹙双眉,双手抱胸,也陷入了深刻的思考。


        

郑二靠着周二狗后背,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纸的种类,很多。


        

生宣、熟宣、半熟宣,这就是三个大类,这是由制作工艺决定的分类;又因原料比例的不同,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皮三个大类...


        

更别提什么玉版、澄心、夹棉、粉笺...无数个分支小类,细细算来,恐有上百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类,是自唐宋时期积累下来的,属于前人的智慧。


        

而这几年的创新出品,很少。


        

近几年的宣城,大家好像都陷入了瓶颈期,宣纸的创作止步不前,再难出新。


        

宣城三大家,恒记归咎于内斗,白家归咎于落后,陈家归咎于志不在此。


        

三大家尚且如此,小作坊又如何突破?


        

为什么刻丝山海经系列宣纸会掀起如此剧烈的风潮?只因这些年,新品太少太少了...


        

显金在沉默中,扫了眼燎房的诸位。


        

李老头手上功夫硬,脚踏实地,但不敢新;赵德正敢新,但这么十几年,早在陈家温水煮青蛙煮掉了冲劲;


        

狗爷忠诚义气,执行力强得一批,但...但他现在应该正在思索晚饭吃什么;


        

郑二估计正在给狗爷加菜。


        

显金眨了眨眼,在心里叹了口气,如果一个团队中,始终没有敢新的想法和人才,那这个团队飞升会一直差口气。


        

「如果...在生宣上...打一层蜡呢?」


        

一个声音响起。


        

显金的目光落在酱肘子漆七齐身上。


        

漆七齐靠在竹子上,单手摩挲下巴,一边思考一边开口,「可以先将普通的生宣砑光,再打一层蜡,这样墨无论淡或浓,墨色都不易洇开,这样可以避开刷矾,纸张也更便于保存。」


        

「但是有个缺点。」


        

漆七齐抬起头来,扯出一抹哭笑不得的笑,「我们会很累,很累很累的那种很累...」


        

李三顺一下就听懂了。


        

显金轻轻点头。


        

刷矾是化学手段,运用矾酸填补纸张纤维空隙;砑光和打蜡是物理手段...需要大量的人工。


        

人工。


        

是这个时代,最强的优势。


        

显金轻声开口,「先试。」顿了顿,「如果可行,七七七升一级,加一条杠。」



一纸千金》是作者:董无渊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