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心累的司马光
夜间

我在现代留过学

        

司马光在延和殿的对奏,很快就传出了宫。


        

文彦博听说后,就摇了摇头。


        

“这司马十二……怕是要撞个头破血流喽!”


        

文彦博可是从地方到朝堂,都走了好几遍的人。


        

他可太清楚,下都堂宰执、元老共议代表着什么了?


        

这代表,两宫和天子,都没有站在他司马光这边!


        

这是在给反对派加油鼓劲——好好干!


        

原因?


        

两宫要是支持,为何要下都堂,还要请元老商议?


        

当场决定就好了!


        

像这种诏书文字上的问题,直接喊个中书舍人,命其就地修改,然后用印下达到中书省就可以了。


        

现在绕这么大一圈,下都堂宰执和元老商议。


        

明摆着就是告诉其他人——我其实不大信得过这个人,所以你们大家都来议一议。


        

“父亲……”文彦博的儿子文贻庆在旁边问着:“您不看好司马相公?”


        

文彦博道:“若他司马君实,能有两宫支持,那老夫自然看好他!”


        

“可如今,两宫明显因为前些时日的上书,至今还在气恼着……”


        

“可儿听说,少主是支持司马公的呀!”文贻庆说道:“司马公有少主支持,难道其他人还敢不给少主面子?”


        

文彦博听着,都快笑出眼泪来了。


        

他看着文贻庆傻傻的天真模样,觉得让这个傻儿子继续当清贵武臣,果然没有错!


        

“难道,少主不支持司马公?”文贻庆傻了,他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到任何少主不支持司马公的线索。


        

司马公一入京,少主就钦赐御笔手书勉力,口呼:司马师保。


        

其后殿上,也是礼敬尊崇。


        

今日在两宫都犹豫不决的时候,正是这位少主出言,支持了司马公。


        

“好好当汝的閤门通事舍人吧!”文彦博叹道:“不该汝关心的事情,汝就不要去关心!”


        

“儿子知道了……”


        

看着文贻庆离开的背影。


        

文彦博又是叹息一声!


        

虽然他也不知道,那位少主到底支不支持司马十二。


        

但是,那位少主张口就是‘父皇叮嘱……’,闭嘴就是‘父皇言……’。


        

你司马光居然还想着尽罢新法?


        

没发烧吧!


        

差不多得了!


        

市易法已经废了,均输法虽未明文废除,但也就剩下个转运物资的空壳。


        

堤岸司的扑买已经从城外转移城内。


        

韩绛那边,已经在检讨役法,又在对保甲法进行改革。


        

京东榷法大半也都要罢废。


        

保甲保马法,被明确为恶法,已经立刻废除!


        

人家都主动做到这一步了,再想着、纠缠着完全废除。


        

既不合理,也太过霸道。


        

即使那位少主现在因为年纪小,不会想到这方面去,他长大了后就必然会这么想。


        

到时候,你司马十二或许已经埋到黄土里去了。


        

可伱的儿孙,整个司马家族的子孙,却得平白受累。


        

……


        

夜色深深,章惇骑着马,他的元随在前面提着灯笼开路。


        

远方的街巷一个个灯笼,都已经被人挂起来了。


        

灯火阑珊,人流涌动,依旧如白昼一样热闹。


        

甚至比白昼还要喧哗!


        

毕竟,如今已经入夏了,汴京城会越来越热,而晚上则夏风吹拂下,提着灯笼,与二三好友,漫步汴河堤岸之下,一边走一边买些吃食,已经是汴京人的日常生活了。


        

像马行街、州桥夜市还有大相国寺旁边的那几条甜水巷,以及武学和文宣王、武成王庙后面的几条街巷,年头到年尾,几乎都是日夜不休,灯火之盛,宛如天上星辰。


        

“省佐!省佐……”身后,传来马蹄声。


        

章惇回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是刚刚升任吏部右司员外郎的刑恕。


        

而和刑恕同日迁任的,还有高家的高遵惠。


        

作为门下侍郎,章惇很清楚,刑恕的举官荐书是谁写的?


        

文彦博!


        

所以,刑恕神通广大真不是瞎说。


        

“和叔啊……”章惇微笑着跳下马,迎上了刑恕。


        

刑恕到了章惇面前,也下了马,拱手道:“今夜竟是有幸,遇到了省佐出门……”


        

章惇笑着道:“某只是想起了一个故友,所以去看了看……”


        

刑恕抬起头,看了看头顶的漫天群星,然后道:“今夜月色不错,不知某可有幸与省佐同行?”


        

章惇点点头,道:“能与和叔同行,某之幸也!”


        

两人于是牵着马,在章惇元随们的簇拥下,转道到了汴河的一个僻静堤岸旁。


        

远方的虹桥上,行人川流不息。


        

夜色下的汴河,河水潺潺,微波粼粼,倒映着天山群星。


        

刑恕远望着这一切说道:“汴京夜景,实乃天下奇观,就是不知省佐还能欣赏几日……”


        

章惇笑而不语。


        

刑恕的套路他太懂了,当年,蔡确就是这样被刑恕唬的一楞一楞的,硬是不敢收拾刑恕这个吴充昔日的心腹,相反还和刑恕从此建立了密切关系。


        

都堂上有传说,据说是刑恕用手段让蔡确相信,大行皇帝很看好他刑和叔。


        

刑恕见着章惇不按套路来,也不气馁,继续说道:“省佐难道不知道,若是司马相公的求直言诏,在都堂上通过了……那省佐也就该请郡出外了……”


        

章惇笑了:“那又怎样?”


        

大宋政坛上,来来去去,上上下下是常态。


        

他又不是王珪,会傻到一直留在都堂,留在朝堂上。


        

那样的话,要么迟早人厌狗嫌,要么就只能学王珪,做一个三旨相公,当一个泥塑的土地。


        

何必呢!


        

恰恰相反,章惇早就做好了出外的打算。


        

原先他想去熙河路,但现在高家和向家人要去,章惇就明智的排除了熙河。


        

尽管,章惇其实很好奇,少主把高公纪和向宗回送到熙河。


        

到底要做什么事情?


        

但他的理智战胜了好奇心。


        

和外戚沾边,没有好下场!


        

刘昌祚打仗那么厉害,都差点被高遵裕坑死了。


        

刑恕楞了一下,百试不爽的招数,居然在章惇这里碰了壁,他只能讪讪的笑了笑,道:“难道省佐,真的对此无动于衷……”


        

章惇轻声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某便不愿又能如何?”


        

这下子轮到刑恕急了,他连忙说道:“省佐何必气馁?”


        

“都堂之中,尚有韩相公坐镇……”


        

“都堂之外,还有群贤相助!”


        

章惇微笑着,看着刑恕的脸。


        

刑恕也终于发现,自己上当了!


        

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


        

索性也不再装了,直接和章惇说道:“不瞒省佐,某是受人之托,来给省佐带话的……”


        

“嗯?”


        

“还请省佐,都堂之上,坚持正气,不可叫宵小得逞!”


        

“哦!”章惇点点头,拱手道:“这是自然!”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大行皇帝被遇之恩,某必当竭力报答!”


        

刑恕拱手再拜:“省佐高义,某钦佩!”


        

……


        

目送着刑恕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章惇牵着爱马,缓缓向前。


        

“有趣!”他说着。


        

“刑和叔是代表谁来的?”


        

“文彦博?”


        

“还是高家人?”


        

无论是谁,都太有意思了!


        

想到这里,章惇就在心中,对少主的那一步神来之棋,赞叹不已。


        

两宫外戚往熙河路一放,整盘棋就全活了!


        

虽然章惇自己也不知道,少主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出于纯孝而为。


        

他认真回忆着当日少主取堂薄时的种种细节。


        

他仔细想着……


        

那日殿上少主虽然不停地问着向太后。


        

可他最终,却略过了过去经常用来安置外戚的那些美官。


        

信手一点,就恰好点在熙河。


        

有意?无心?


        

实在是难以评断!


        

但有一点很明确:自那以后,攻守之势异也!


        

如今都堂上,韩绛的施政,没有受到太多阻扰,就是最好的证据。


        

旧党的元老们,甚至都因此出现了分裂!


        

想要明哲保身的,想要和司马光分庭抗礼的都出现了。


        

而想当初,这些元老陆续入京时,可是气焰高涨,团结一心。


        

现在,却是连文彦博,都开始满足于平章军国重事的待遇,也满足于役法出于他和韩琦首倡的荣誉。


        

……


        

司马光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他如今住的官廨。


        

他今日出宫后,就去拜访了韩维、冯京、孙固、张方平等在京元老。


        

寻求这些元老在都堂上的支持。


        

虽然所有人都答应的好好的。


        

都说:君实之议,实乃君子之言,老夫无有异议。


        

可是……


        

真到了都堂上,他们还会这样支持吗?


        

或者支持了,但也只是支持而已。


        

所以,司马光真的有些心累。


        

甚至有些求去之念了。


        

国事繁琐,天下艰辛!


        

就连那些元老们,都在动摇!


        

很多人满足于现状!


        

张方平就在送他出门时说:“君实,如今保马法将罢,市易法已罢,役法正在修订,据说青苗法也要重新检讨……”


        

“不如等等看,看看韩子华究竟会如何做?”


        

这种妥协避让,这种见好就收的投降主义,让司马光怒不可遏,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这就是人性!


        

差不多就得了!


        

先落袋为安,再去考虑其他,不要太刺激新党,若真的是惹毛了新党,闹出乱子也不好!


        

好在……


        

司马光想起了今日殿上,少主的那一番话。


        

为政者,要让人说话!


        

他知道,少主是主持他的!


        

这让他重新燃起斗志!


        

而且,吕晦叔,最多还有十来日,也会入京,届时……


        

有吕晦叔在,新党群小,也该识趣了!


        

(本章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是作者:要离刺荆轲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