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 第487章 矛盾初见端倪
夜间

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全自动生产线好不好?当然好,但它有一定的前置技术要求,前期投入很大,需要日常维护。


        

效率确实高,但用途相对单一。


        

而牛马工人呢?虽然效率远不如生产线,但简单易得、价格低廉,而且稍微培训就能让他们去生产另一种东西。


        

如果仅从起步阶段来看,邱庆鸿的办法还真是挺合理的。


        

先拼命挖燃料、储备物资,确保严寒到来的时候所有人有吃的、能御寒,然后大家一起当牛马。


        

等科技树推进到一定程度之后,在逐渐用更加高级的自动化生产机械来替换硅基人工。


        

“好,那咱们就按照这个目标开始大干特干吧!”


        

确定了大方向,沈广也就可以放开手脚操作了。


        

他一连拍下了好几个采矿机,分别开采不同的资源,然后又牵出几条传送带,把矿产运送到冶炼炉或者仓库中。


        

而后放一批初级制造机,建造各种有用的零件和建筑。


        

“嗯?这两条线怎么还打架了。


        

“飞一根线吧。”


        

沈广直接搭了个桥,让一条传送带穿过另一条传送带时,从上方越过。


        

邱庆鸿则是看着自己屏幕上不断开展的建设计划,嘴角微微抽动。


        

简直是没眼看。


        

这也太不讲究了吧!


        

咱就是说这个生产线,真的不能规划得好看一点吗?


        

这种游戏产线的摆放还是很有讲究的,不只是美观的问题,还会影响效率。


        

传送带输送物资是有速率上限的,所以传送带拉得越远,运输速度就越慢。


        

而且,不同产线生产时需要几种不同的原料,有些多有些少,如果不能很好地规划传送带的速度,就很容易产生卡壳的问题,一边的材料堆积了,另一边的材料还迟迟送不来。


        

更何况生产线搞得越清晰,后面排查起来就会越容易。


        

如果乱七八糟、很多建筑单元混在一起的话,到时候捋顺一跟生产线的源头都能把人给累死。


        

这可都是血的教训。


        

但沈广显然压根没有什么规划,就是东一坨、西一坨地放,然后需要了就拉一根飞线,毫无美感可言。


        

邱庆鸿简直看得脑仁疼。


        

就像是在强迫症患者面前,在原本整齐划一的线条中,随意地画几条不规律的曲线。


        

真是酷刑。


        

邱庆鸿其实很想说,早知道这样让我来当执政官不好吗?


        

我肯定给你摆得立立正正的。


        

但是沈总主动要求扮演执政官,那也不能说什么了。


        

邱庆鸿憋了半天,说道:“沈总这生产线摆得……


        

“真是相当艺术啊!


        

“这天马行空的,很有创造性,还兼顾了实用,相当节省资源。


        

“有沈总在,这建设目标肯定能轻松达成。”


        

沈广将信将疑:“是吗?我也就随便一摆。那可能好的设计都是心有灵犀吧。”


        

邱庆鸿点头:“对对,我和沈总心有灵犀。”


        

建设活动继续进行。


        

邱庆鸿发现自己作为元首,其实也是可以稍微插手一下建设的。


        

简单来说就是,遥控指挥。


        

虽然不能直接上手,但可以语音或者打字。


        

这游戏本身是有聊天系统的,可以连麦,也可以直接打字聊天。当然,也可以选择屏蔽掉对方的发言。


        

此外,元首玩家也可以在地图上打各种各样的标记用来提示,这个是没法屏蔽的。


        

于是邱庆鸿就尝试着进行指导。


        

毕竟这种毫无规划的建设,他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了。


        

“沈总,你看,这边的这片区域本身矿产资源很多,不管是用来燃烧的能源矿还是用来给硅基小人吃的矿都不少。


        

“咱们可以把这里规划成主要的居住区。


        

“一方面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采暖,另一方面也可以储备足够的食物。


        

“至于铁矿石和工厂区,完全可以建得远一点。


        

“这样一来,即便极端的灾害来临,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人民拉到庇护所里边,维持温度和食物。


        

“至于这一片,我觉得可以预留出来,用作产业升级。


        

“哎,对,沈总,这两个区域再离得远一点,咱们得提前为工业区的扩张留下空间。”


        

邱庆鸿小心翼翼地提示着,但没想到还是引起了沈广的反感。


        

“好了好了邱总,我这有自己的规划,你还是主要做好你的工作。”


        

邱庆鸿无奈:“好嘞沈总。”


        

但其实,这游戏就是这么设计的,元首和执政官的工作量本身就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执政官那可真是一刻不停,每一秒钟都有事干。


        

不管是拉生产线,又或者是应付一些应急的情况,都需要进行操作。


        

但元首就不一样了,在最初经过计算、确定发展目标之后,他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


        

除了少数必须要元首进行的操作之外,其他时间都无所事事,只能看着执政官忙活。


        

偏偏元首又不能亲自上手另外拉一条生产线,闲的没事干,可不就只能疯狂指挥了么?


        

这也就是沈广是现实中的上级,邱庆鸿才不得不闭嘴。


        

如果是两个地位平等的玩家,元首玩家怕是不可能忍得住。


        

肯定会不断地在地图上打标记,然后打字给出指导建议。


        

而且元首玩家理直气壮啊,我是元首,凭啥不能指挥你?


        

更别说那些本来就更擅长玩这种游戏的元首玩家了,看到执政官摆出了稀烂的生产线,很难控制住自己不说话。


        

但执政官肯定也不服:你行你上啊!


        

最开始你自己要选元首的。


        

你就在那动嘴皮子,然后脏活累活全都我干,凭什么?


        

不知不觉间,矛盾就产生了。


        

邱庆鸿已经隐约意识到,如果让两名玩家来玩这游戏,恐怕会爆发出远比此时更激烈的争吵。


        

但……能怎么办呢?这似乎正是《星辰计划》核心玩法的一部分。


        

他隐约对这款游戏有些担忧,但看到沈广正玩得起兴,也不太好意思提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虽然第一次定下的指标没有完成,但问题也不算很大。


        

毕竟定这个指标的时候并没有可参考的数据,所以邱庆鸿就随便定了一个。


        

虽然没达标,但看起来这颗彗星上的硅基生命发展得也还不错。


        

所以作为领袖的邱庆鸿也就自然而然地没有选择“审判执政官”,而是宽恕了执政官,继续建设。


        

突然,会议室里的一位员工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说道:“哎,沈总,邱总,我怎么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啊?


        

“右上角的那个指针,是不是升高了?”


        

邱庆鸿和沈广愣了一下,各自看向右上角的指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解锁,右上角的信息栏位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过大体上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除了各种资源的产量、储量、发电量、时间之外,还有环境的温湿度等数据。


        

挺多数据都没啥用,因为根本看不出变化。


        

就拿温度来说,在最初级的科技解锁之后,这玩意就能查看了,但一直都在零下50度左右。


        

最初的时候还略微有些波动,而后就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平稳期。


        

邱庆鸿看了看温度数据,发现跟最初相比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


        

“没看出明显的升高吧?


        

“而且这个温度是环境温度,我们建造的工厂在燃烧能源的时候,也会让周边的环境温度提升。


        

“毕竟之后为了对抗严寒,我们还准备了专门用于取暖的设备。”


        

然而他看了一眼笑而不语的魏成杰,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难道说……


        

“哎!对啊!


        

“这温度上升其实很不正常啊!


        

“坏了沈总,咱们搞错了!”


        

沈广此时还没太懂:“怎么搞错了?”


        

邱庆鸿解释道:“我们现在不是在远离恒星,而是在靠近恒星啊!”


        

原本邱庆鸿没想太多,他看到温度有所波动,还以为是工业生产的温度造成的。


        

但此时突然意识到:在没有建设大型取暖设备的情况下,光是工厂区的能源怎么可能让维持这么高的温度?


        

这本身就不合理!


        

这说明彗星并不是在远离恒星,而是在靠近恒星!


        

沈广还是有些没懂:“但是如果我们在靠近恒星的话,那温度不应该极速升高才对吗?”


        

邱庆鸿摇头:“当然不是啊沈总!


        

“虽然距离恒星越近、温度越高,但别忘了两点:第一,我们此时是在慧核里面,而不是在彗星的外表面,这里的温度环境相对稳定一些;第二,彗星表面有大量的冰、干冰、尘埃、甲烷之类的东西,冰和干冰最多。


        

“所以彗星才会有彗尾。


        

“当向着恒星行进的时候,这些冰会发生升华作用,变成长长的彗尾,但也是因为它们的升华,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所以,温度没太大变化,反而说明我们正在靠近恒星……”


        

沈广当场无语:“那岂不是说我们科技树彻底点错了?接下来应该准备应对高热而不是严寒??”


        

邱庆鸿有些尴尬地点头:“是的……我这就改规划。”


        

情况一下子变得尴尬了起来。


        

原本的科技都是往严寒那个方向去准备的,现在全都不能用了。


        

虽说有一些科技是可以同时应付严寒和酷热,但这种科技消耗的资源比较多,而且短期内也研发不出来。


        

所以此时想要转向,时间瞬间变得紧迫起来,各种资源也出现了明显的缺口。


        

沈广叹了口气:“我说邱总啊,你是元首,这种问题你不能搞错啊!


        

“方向错了,我们前边不是全都白忙活了吗?


        

“你说你本来也没啥事干,怎么连这种事情都还得别人提醒。


        

“要不是别人提醒,怕是等这里温度明显上升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虽然现在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邱庆鸿尴尬地点头:“是,沈总,我的问题……”



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是作者:青衫取醉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