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009章 执棋者
夜间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卿怎么看?”


        

未央宫,宣室殿。


        

手上端着茶汤,小口小口嘬着,分明殿内并不见第二道身影,天子启也还是仿若自言自语般开口发问。


        

片刻之后,又追问道:“朕怎么觉得~”


        

“荣这小子,似是长开了些?”


        

听闻这一问,藏身于殿侧帷幔之后的黑影才明白天子启的意思,稍一思虑,便斟酌着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臣记得皇长子年幼时,曾有卜士为之卦算,言:命不久,勿善终。”


        

“平日里,皇长子也多以温良、贤善之面示人,从不曾与人争执,亦或恶言相向。”


        

“如今……”


        

“呃,似有了些血性?”


        

便见天子启笑着摇摇头,像是戏谑,又隐约带些得意道:“泥人尚有三分火气~”


        

“更何况龙子凤孙?”


        

“——阿姊这般欺小,又被阿武见面就是一呛,一顶‘不孝’的帽子险些就被扣上头。”


        

“都到了这般地步,若那小子连这点脾气都没有,那朕倒是该好好查查:是哪家庶民黔首的血脉被误抱进朕的未央宫、被朕错认成皇长子了?”


        

闻言,那黑影稍一思虑,便也点下头。


        

城外发生的事,自不可能逃过天子启那双被百官称之为‘慧眼如炬’的眼睛。


        

这不,人都还没入宫,消息就已经送到了天子启这里。


        

得知刘荣在被刘武指责‘过早脱下孝丧’时,非但没有唯唯诺诺的认错,反而把梁王刘武怼的手足无措,方寸大乱,天子启其实是有些得意的。


        

毕竟是自己的血脉,尤其还是颇具特殊意义的长子;


        

在听到旁人打算欺负儿子时,儿子非但没吃亏,反倒还欺负了回去!


        

别管占不占理,但凡是做父亲的,就都会心下暗爽。


        

就好比后世,那些宁愿乐呵呵赔人医药费,也不愿愁眉苦脸给儿子上药的父亲一样:天子启也同样希望自己的血脉,能有这种略带些野蛮的强势。


        

只是想到刘荣的母亲栗姬,天子启暗下又是一声轻叹,旋即便将话题从刘荣身上转移开。


        

“梁王那边,可有什么不妥?”


        

对于皇长子刘荣,帷幔后的那道黑影显然也不敢多说——终究事关储位,稍有不慎,便很可能会犯了忌讳,轻则人头落地,重则宗族销户;


        

但当天子启问起梁王刘武时,那黑影话语之中,却全然不见对宗亲诸侯、太后幼子、皇帝手足的尊敬。


        

“馆陶主的盘算,梁王并不曾知晓。”


        

“此番入朝,梁王也确实是哀痛难忍,才执意入朝奔丧。”


        

“只平日里,梁王身边的文人墨客,于忌讳之事多有非议。”


        

“——梁王闻之,模棱两可……”


        

闻言,天子启稍眯起眼角,陷入一阵短暂的思虑之中。


        

对于刘武这个弟弟,天子启并不担心。


        

——早在先帝还不是汉天子,而是住在衡阳王宫里的代王时,这一母同胞的兄弟二人,就已经情比金坚了。


        

当时,吕太后临朝称制,天下之事皆决于吕氏之手。


        

而代国地处北境苦寒之地,又直面草原上的外蛮:匈奴人。


        

对于位处边墙的戍边王,当时掌控朝堂的吕氏,也基本只遵循一个准则:要钱要人,你是心高气傲;边墙有变,你是生死难料。


        

说白了,就是长安朝堂绝对不会对边墙的戍边诸侯,提供哪怕一丝一毫的支持,戍边御敌所需的粮草、军械、兵员,都完完全全由戍边王自己解决。


        

在不提供任何支持的同时,又要求戍边王确保边墙安稳、确保大股蛮骑,不会出现在长城以南。


        

要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燕、代等戍边王自是有苦难言;


        

偏偏彼时,吕太后又已经开始巧立名目,挨个点杀太祖高皇帝的子嗣,图谋多腾出几个诸侯国,好遍封诸吕子侄为王侯。


        

于是,为了避免落人口实,同时也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代王刘恒颁下了自己人生中唯一一道王令:在代国,凡是官府收上来的税赋,都直接送到北墙做军费,一枚铜钱、一粒粟米都不允许截留。


        

那么,问题来了:税赋都用作戍边军费了,王宫里这一大家子人怎么办?


        

答案是:堂堂代王刘恒,于王宫中亲自下田种地,填饱妻儿老小的肚子;


        

宠姬窦漪房,则于殿室内养蚕、织布、缝衣,解决这一大家子的衣着。


        

——窦太后的眼疾咋来的?


        

还不就是早年摆弄针线,又不舍得点灯……


        

即便年幼得立为储君,如今又贵为汉天子,天子启也绝不会忘记那段缺衣少食,和弟弟刘武同吃一碗粟粥、换着穿一件衣服的艰苦岁月。


        

天子启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弟,那就是個被捧着养大的‘厚道人’。


        

想要什么东西,根本不会去思考计谋、计策,而是会毫不顾忌的直接伸出手:皇帝哥哥/太后母亲,弟弟/儿子想要这个东西,你们给我弄来吧!


        

至于皇位?


        

如果天子启当真愿意立皇太弟,刘武或许可能说不定~还真有胆子接;


        

但举兵造反,甚至是养寇自重,是万万不可能的。


        

“既然阿姊还没和梁王说起过此事,那就再等等看吧。”


        

“看看梁王得知此事,会是个什么反应。”


        

“——左右不过嘴上说着不要、不敢,暗地里乐开花来,还偏要等朕再三言劝?”


        

“呵……”


        

很显然,对于自己这个弟弟的天真烂漫,天子启也有着足够明确的认知。


        

但天子启也同样明白:弟弟这般耿直,却还能在皇家生存,甚至到了如今,坐拥梁国千里封土,究竟靠的是什么。


        

——在过去,是皇帝老爹,皇后母亲,以及太子哥哥;


        

如今,变成了皇帝哥哥,太后母亲……


        

“母后那边,还是……?”


        

意味深长的一语,只惹得黑影连连摇头,甚至非常不符合自身形象的发出一声叹息。


        

“臣想尽办法,也还是无法在长乐宫,钉下哪怕一枚钉子。”


        

“想来,太后毕竟掌椒房多年,宫里这些个弯弯绕,太后早已驾轻就熟?”


        

本就对此没抱太大希望,听到意料之中的应答,天子启只微微点下头。


        

“罢了;”


        

“事不可为,便莫强求。”


        

“若让母后察觉,再因此和朕生了嫌隙,可就得不偿失了。”


        

黑影躬身拱手,默然领命。


        

又静默片刻,见天子启似是没有其他事要交代,正要离去,便闻天子启幽幽道出一句:“皇长子那边,派人盯着点。”


        

“莫让那小子刚养出来的血性,坏了朕的大事。”


        

·


        

“老二老三,也顺带盯着些吧。”


        

“这仨混小子,那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是作者:煌未央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