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 第331章 阅兵
夜间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正永十四年,九月十八日。


        

拓跋无垢独身返回云梦泽,对家族族人进行商榷,同时带来了大量关于仙女峰、苍龙峰,以及大虞仙朝各色待遇的情报。


        

整个拓跋家族所有修士,都被正永帝的大手笔所震惊。


        

若真的如正永帝所计算,每月给加入修士所下发的俸禄灵石,都要远超他们拓跋家族的库存!


        

为此,族中剩余修士,对于此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甚至连重伤不起,早已如风中残烛的拓跋无锋也出面进行讨论。


        

正永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拓跋无锋拖着重伤的身躯,开口道:“正永帝雄韬大略、圣明睿智、广纳贤才、心怀天下,倒显得我等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昔年老夫被奸人蛊惑,不得已出手刺杀于正永帝,却被正永帝所折服。”


        

“这,便是帝王的心胸!”


        

“此番条件,对于我等修士来说,亦是一个机缘。”


        

“我拓跋家族,愿意整体并入大虞仙朝!”


        

正永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拓跋无垢、拓跋无影两大拓跋家族练气后期修士率先到达京城。


        

后续家族人口,正在海军的协助下,缓慢迁移。


        

初步计算,大约两个月时间,便可全部完成搬迁。


        

而就在这段时间内,天星子亲自出马,前去寻找熊罡、玄机子两位修士。


        

经过一番彻夜长谈之后,三人纷纷做出了决断。


        

数日后,皇宫深处,一处名为‘轮回殿’的宫殿落成。


        

由郑毅派遣大量禁军、尚武司武者重兵守护。


        

同时,玄机子也是亲自驻守此地,用以守护。


        

初次开启,共有二十六盏魂灯被送入到了轮回殿内。


        

这十八盏魂灯,分别是:天星子、玄机子、熊罴三位练气后期前辈。


        

徐凤雄、石小峰、童涛、郑承文、卢清儿、夏侯玲、戴姝、梅姑姑、陈海等九位弟子。


        

拓跋青樱、崔夏冰、月蝉、庄玉衡、东云婕、东云妤、灵音公主、杨柳青等八位嫔妃。


        

以及最新加入大虞仙朝的拓跋无垢、拓跋无影、拓跋灵韵、赵青山、拓跋灵山、王小鱼六位拓跋家族修士。


        

二十六盏。


        

便是这十余年来,郑毅麾下的所有身负灵根,且以及踏入修行之道的修士了。


        

在他的命令下,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者,全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丝魂力,从而凝聚成了魂灯。


        

自此之后,这群人,才算是真正的忠诚于他!


        

除了王安世。


        

不知为何,那王安世身负灵根,身上也有灵气波动,但是却不是修士,无法分出魂力,点燃魂灯。


        

实在是古怪。


        

不过正义并不担心,以王安世的为人,他还是很信任的。


        

当然了,郑毅相信,不管是暗影卫、还是后宫嫔妃、亦或者是他从测灵大典中寻来的孩童,都是百分之百忠诚于他的。


        

只有拓跋家族,忠诚不明,才会以此种手段,来控制他们。


        

自此之后,但凡想要加入大虞仙朝之修士,必须献出魂力,凝聚魂火,才可获得他的新任、才可获得大量俸禄。


        

不愿意献出魂力者,只能是当成普通属下来看待。


        

当然了,初期是这样设定的。


        

等大虞仙朝真正建立,势力庞大之后,便可挑选固定人群,献出魂力,凝聚魂火。


        

只有身份、天资、灵根、地位高超之人,才有资格以魂力凝聚魂火。


        

普通修士,只能是算作普通手下,并无资格献出魂力,凝聚魂火!


        

就在郑毅处理诸多修士魂火,组建大虞仙朝时。


        

间或通过轮回宝鉴碎片查看白芷蕊的时间中,慢慢流逝。


        

正永十四年,十月初一,青龙黄道,太乙星,天贵星,利有攸往,所作必成,所求皆得。


        

大吉。


        

这一日,早在半个月前,就有无数百姓从各地赶往京城。


        

北方幽州、滨州,西方雍州、凉州等,东方青州、冀州,尤其是南方江州、扬州、荆州等地,更有无数百姓涌入。


        

早在一月前,就有朝廷准备举行阅兵一事传出。


        

此事乃破天荒地头一遭,大虞立国三百余年,还从没听说过何为阅兵。


        

不过如今大虞,携平定天下大乱之功发布阅兵仪式,当即便引起了天下注意。


        

不止是大虞百姓,还有大虞周围一些小国,亦是派出了大量使团,前来参观。


        

同时,一个个队伍也在天星子的指挥下,携带重礼前往大虞各州,转往一些深山老林、名山大川中行进。


        

随行之人,除了带有大量各色礼物外,最重要的还有隐藏在队伍中的五十颗灵石,以及天星子的手写书信。


        

这些队伍的目的,便是大虞境内诸多修士家族所在之地,或者散修聚集之地。


        

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召集大虞境内的所有修士。


        

十月初一。


        

天生刚亮,无数百姓便从京城二十个不同城门处蜂拥涌了进来,全都朝着皇宫涌去。


        

还好郑毅早已预估了这种情况,安排了大量禁军和五城兵马司士士卒于各处街道维持秩序。


        

同时还早在皇宫门口,尤其是阅兵仪式举行之地,建造了大量临时座位、竹棚等,以供诸多百姓、官员等前来观礼。


        

当然了,此次涌入晋城的百姓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至少也有二十余万人。


        

在加上京城原本的百姓,数量更多。


        

人山人海,亦无法来形容此次盛况中的人群。


        

皇宫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无数百姓按照禁军的指挥,分批涌入到了不同的观礼位置。


        

此时阅兵仪式还并未举行,但城墙外已经有大量禁军士兵在站岗。


        

而在白星观礼前方,便是诸多特意为外国使节、官员、尚武司、军方、其他州郡代表等特殊人群准备的观礼台。


        

“哇!好多人啊!”


        

“做好多天前,就有不少外地人涌入京城,京城的客栈这几天可是吃的满嘴流油啊!”


        

“啧啧啧,我大虞第一次阅兵仪式,当然有很多人来啊!”


        

“陈兄,阅兵仪式是什么?”


        

“我也不知晓,不过我叔父是在兵部当差的,按照他的说法,此次阅兵仪式可是由陛下亲自指挥、徐大将军统领的仪式啊!”


        

“陛下?徐大将军?”


        

“话说,徐大将军族人那事处理了吗?”


        

“嘘……小点声,那事连陛下不是都说过不追究了么……”


        

“今日举国同庆,不要乱谈国事!”


        

“唉今日出门有些早,都没吃什么,这会有点饿了……”


        

“那边有卖吃的。”


        

“真的?”


        

“包子!热气腾腾的包子!”


        

“炊饼~炊饼!”


        

诸多百姓议论,吵闹不休。


        

而在他们前面,观礼台上坐的达官贵人人群中,也是在低声议论着什么。


        

“听说此次阅兵仪式中,会有修真者现身!”


        

“果真?”


        

“千真万确!老夫有族人在尚武司内当值,尚武司有不少人都被那仙师借走,也不知道是做什么事去了。”


        

“仙师啊……若真能见到仙师,实在是我等三生有幸啊!”


        

“陛下真乃千古一帝,居然能招揽这么多仙师!”


        

“唉可惜啊,陛下也是一位修真者,听朝中大臣说,陛下已经大半年没上朝了!”


        

“嘘……噤声!”


        

“陛下所为,有朝中衮衮诸公处理,我等安心等待就是了。”


        

“对对对,典礼马上开始了……”


        

另一边,诸多其他小国使节或震撼、或恐惧、又或者不屑的看着周围人群,以及远处巍峨高耸的皇宫。


        

其中人数最多者,当属武国使节了。


        

“哼!区区大虞,人再多又如何?在我武国百万铁骑之下,也只能乖乖龟缩黑山关,哈哈哈~”


        

“大虞百姓,不过是两脚羊罢了,我武国勇士随时都可取其性命!”


        

“呵呵呵……整个大虞中,能称为‘英雄’者,只有徐牧军一人!”


        

“可惜那徐牧军不知好歹,我武国女帝想要将其招为夫婿,甚至以王爵相赐居然也被其拒绝,实在可恶!”


        

“此次大虞举办什么‘阅兵典礼’,不过是狐假虎威、哗众取宠罢了,待我等探查清大虞虚实,便是我武国南下之时!”


        

几个武国使节根本不顾周围人古怪的眼神,还在那里大声谈论着什么。


        

周围其他小国的使节,下意识就远离了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不愧是大虞,百姓也太多了吧!”


        

“听说他们军队的人数更有百万之众,还有火器……”


        

“嘶……火器!就是那种一日能灭一城的恐怖存在?”


        

“不错!武国的黑山关,就是靠着大虞火器打下来的,如今整个黑山关固若金汤,武国调动了数十万骑兵,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啊……”


        

“我听说大虞此次居然派兵前期卫国了……”


        

“此事我知晓,好像是卫国国君崩逝,卫国三子连同先王王后一同发动叛乱,登基为王,同时迫先王世子。”


        

“那先王世子在几个忠贞之士保护下逃到了大虞,恳请大虞出手相助!”


        

“啧啧啧,卫国坐落于群山之内,山路难行,历史上大虞曾经两次在卫国折戟沉沙,不知道此次……”


        

无数人在观礼台上下议论着,语气、神情兴奋无比。


        

而在皇宫城墙之上,在无数人的簇拥下,郑毅也是缓步走来。


        

在他身侧,则是皇后卢琳儿。


        

背后亦有其他嫔妃跟随,很快便来到了城墙主坐之上。


        

“臣等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为首郑玄岳和徐牧军的带领下,文武百官当即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而这呼喊声,也随着风声传到了城墙之外,被城墙外的禁军、百姓听见。


        

霎时间,又是一道道呼喊声,从百姓群中传来。


        

“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数百姓或跪下,或者因为地方太小原因不得已拱手行礼,山呼万岁。


        

就连观礼台上的大量皇亲国戚、氏族官员、他国使节等等,亦是跪地行礼。


        

“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伴随着风声,一路传播了很远很远。


        

而坐于龙椅上的郑毅,此时也是微微点头。


        

居高临下,望着跪倒在地的文武百官、以及数十万百姓,心中不禁也是有些自信和满意。


        

曾几何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影子,朝不保夕。


        

当时的他,怎么会想到,会一步一步走到如今?


        

大虞皇帝,当今天子,受世人敬仰,被无数百姓拥戴?


        

从此可以证明,他才是真正的天选之人,真正的皇帝!


        

“诸卿平身!”


        

“多谢陛下!”


        

“多谢陛下……!”


        

“徐卿。”


        

“陛下,臣在。”


        

“阅兵一事,准备的如何了?”


        

“回陛下,均已准备妥当,只等陛下您下令。”


        

“好……!”


        

郑毅起身,卢琳儿紧随其后,之后则是文武百官,鱼贯踏入了城墙。


        

伴随着郑毅的出现,城墙外无数白星全都下意识的停下了议论的嘴巴,遥遥望向郑毅。


        

在法力的支持下,郑毅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皇宫,甚至是整个京城内。


        

以下是一篇古时候皇帝祭祀天地时的祭文示例:


        

“正永十四年,时在中秋,朕躬率群臣,敬谒天地,以陈薄奠。”


        

“仰瞻苍昊,俯察厚土。天地之大德,孕育万物,化育群生。朕承天命,君临天下,兢兢惕惕,夙夜忧勤。”


        

“今兹祭告,祈愿上苍:风调雨顺,时和岁丰,仓廪充实,黎庶康宁。愿神明佑我邦国,灾疠消弭,战火永息,边疆宁谧,四海清平。”


        

“朕当励精图治,施行仁政,选贤任能,以惠万民。敦崇礼教,化育风俗,使民知礼义,行孝悌,敦亲睦邻,共享太平之福。”


        

“伏惟天地神明,鉴朕之诚,垂怜赐福,永保吾邦昌盛,祚运绵长。”


        

“唯于今日,以阅兵一事敬告天地,以显我大虞雄威,天地共胜!”


        

话音刚落,又是无数声音响起,山呼万岁。


        

“万岁!”


        

“万岁!”


        

“陛下万岁~!”


        

“万岁!!!”


        

郑毅回身道:“徐卿,此次阅兵,你为指挥官,由你来指挥吧。”


        

“喏!”


        

徐牧军神色恭敬,上前道:“阅兵仪式……开始!!!”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是作者:一钱青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