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剑道余烬 > 第二章 归山
夜间

剑道余烬

        

树叶如流火,飘飞掠带出阵阵金芒。


        

“这……就是【月隐界】?”


        

褚因仰起脸蛋。


        

她早就听说过【月隐界】。


        

父皇当年就是在这里遭遇意外……


        

大褚各大宗门都有“洞天福地”,皇族自然也不例外。


        

皇城之中,这些皇族权贵的“私人洞天”,大大小小有近百座。


        

十年前那场变故之后,【月隐界】便迎来封锁。


        

再也无人能够踏入此界。


        

这座洞天,伴随着父皇的死去,沉寂破灭,只剩下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字。


        

“这里不是【月隐界】。”


        

陈镜玄温声道:“这是我的‘洞天’。”


        

褚因怔住了。


        

“您的洞天?”


        

她不敢置信地看着一旁先生。


        

“在当年那场意外发生前,我曾受邀去过一次【月隐界】。”


        

陈镜玄笑了笑,道:“刚刚我跟你说的那些,都是你父亲一字一句对我说的……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这些构想,千古罕见。如果他现在还活着,想必大褚一定不会是这个模样。”


        

褚因喃喃道:“所以……父皇死后,您在自己洞天之中,重现了当年【月隐界】的景象?”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推演。”


        

陈镜玄望着巨树,轻声说道:“当初的【月隐界】,是言辛先生帮忙搭建的。没人比他更清楚,如何驾驭这四条龙脉,他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全都传授于我,这十年来,我便以【浑圆仪】的天命金线,不断推演,复刻,试图还原当初【月隐界】的源木。”


        

褚因再次感受到了震撼。


        

所谓“偷天换日”,也不过如此。


        

“这世上唯一安全的‘洞天’,大概就是这里。”


        

陈镜玄柔声说道:“你弟弟,就生活在‘源木’之下。”


        

褚因顺着视线望去。


        

无数金灿枝叶垂落之处,隐约矗立着一座木楼。


        

或许是外界的震颤。


        

又或许,是血脉的感应。


        

一位黑衣少年郎,杵着伞剑春风,缓缓推开木楼竹门,他站在金灿丝线飘拂的流萤之下,望着这边。


        

“去吧。”


        

陈镜玄拍了拍褚因的肩头,柔声道:“他就在那。”


        

……


        

……


        

金叶翻飞,随风飘摇。


        

白鹤振翅,轻鸣九霄。


        

自玄水大比之后,大穗剑宫不再封山,开始招收弟子。由于“剑气讯令”的推行,真隐峰需要大量人手,金鳌峰执法者的数量也不太够用,对于山下凡俗而言,能够拜入大穗剑宫,便是一桩天大的缘分,哪里还敢奢求拜入哪座山峰?哪怕是被小舂山收下,当做杂役,也算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混得再不济,至少也能拿到一本炼气心法,修行个三年五载,即便炼气失败,去到山外,货真价实也是大穗剑宫修行过的“仙师”,此后随便找座小城,无论去到哪家酒肆,店小二都得恭恭敬敬喊上一声“剑仙大人”,送上二两好酒,一碟牛肉。


        

此刻。


        

一辆马车行驶于山路之上。


        

马车不大,却是挤了十多个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都是前往剑宫参加试炼,也几乎都是没什么身份,没什么家室的江湖游侠。


        

但凡兜里有些银两,也不会选择这种方式上山。


        

环境虽然拥挤。


        

但氛围却是极好。


        

江湖人聚在一起,总要聊些江湖事。


        

“诸位,你们听说最近‘江宁’的事了么?”


        

“老掉牙,早传遍了,甭提……耳朵听得起老茧了。”


        

“嘿嘿,今儿要说的,不是谢志遂这狗东西通敌叛国的故事。”


        

一群年轻人中,坐着一个衣衫破烂,发丝稀疏的邋遢老头。


        

这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老头,摇晃着二郎腿,使得本就不宽裕的车厢空间雪上加霜。他攥着酒葫芦,抿了一口,笑眯眯道:“若是诸位不嫌弃,老朽给诸位说说,这谢真被江宁王出卖,深陷铁骑包围之后的故事!”


        

谢真二字出口。


        

车厢里众人的注意力,均被吸引过去。


        

谁不知道这位玄水新主?


        

谢玄衣亲传弟子,忍辱负重,在书楼修行十载,一朝出世,石破天惊。


        

力压离国纳兰秋童,登顶天骄榜。


        

北海陵破碎。


        

气运倒流。


        

按理来说,如今乃是不折不扣的黄金盛世,天下英雄当如过江之鲫,可自谢真出现之后,这天下风流,他一人便独占八斗。


        

“老先生,这个新鲜,不妨讲讲?”


        

一个年轻人来了兴趣,连忙恭敬开口。


        

老头挑了挑眉,意味深长道:“萍水相逢,即是缘分。可这世上向来是听故事易,说故事难……就像是去画舫赏花,去勾栏听曲,总没有白嫖的道理。”


        

说到这,众人心中已有不祥预感。


        

“一两碎银。”


        

老头伸出一根手指头,笑眯眯道:“在座诸位拼一拼,凑一凑,应该问题不大。”


        

“老家伙,你狮子大开口啊,怎么不去抢?!”


        

先前恭敬的年轻人瞪大双眼。


        

一两银。


        

这什么概念?


        

“一共十人。一人出一百文即可。”


        

老头环视一圈,笑意依旧。


        

“太贵了!”


        

另外一位江湖游侠皱眉道:“一百文,你这故事,值这么多钱么?”


        

“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老朽虽然没什么本领,但每日都随马车,前去剑宫真隐峰,来来回回,去了数十趟。”


        

老头挑了挑眉,幽幽说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穗剑宫招收弟子不问出身,不问来历,只要能够通过试炼……便可以拜入山门之中。前阵子老朽听说,真隐峰招收弟子的考官换人了,新任考官是谢真的师弟,如今江宁这场风波闹得纷纷扬扬,所有人都在声讨谢志遂,却是无人知晓谢真下落。整个大穗剑宫,上上下下,都在搜罗消息,这位考官已经放出话了,但凡有人能够提供梵音寺使团出使离境的消息,便酌情考虑拜山之事。”


        

这番话说完。


        

车厢陷入寂静。


        

几位年轻人面面相觑。


        

正当几人正在纠结,犹豫,要不要咬牙放血之时,坐在靠窗位置的一个黑衣年轻人开口说话了。


        

“只要一两银?”


        

所有目光挪向靠窗位置。


        

这个时候,众人才想起来,原来这喧嚣热闹的车厢之中,一直有这么一个安静沉默的人物存在。这辆马车已经行驶十数里了,这个年轻人似乎从未开口说过话,因为相貌平凡之故,也从没有人留意到他的存在。


        

“一两银,童叟无欺。”


        

老者再次笑着开口,只不过话音刚落,就被打断。


        

黑衣年轻人变戏法似的取出了一两银,丢了出去。


        

……


        

……


        

谢玄衣返回褚国之后,便以莲花令传递了自己的“平安讯息”。


        

知晓他平安无恙。


        

掌律放下了心,整个剑宫也安定了许多。


        

紫青宝船停靠在江宁后。


        

谢玄衣没有停留看戏,而是就此离开,一路北上,返回大穗剑宫。


        

这一路。


        

谢玄衣走得很慢,他刻意以“众生相”隐去面容,行走在自己曾经的故乡之中,江宁仍是江宁,故乡不曾变化,但故人尽数消失,此地已没什么值得留恋之处,最终他选择在一座偏僻小城,坐上马车,慢悠悠向着大穗剑宫荡去……


        

然后,便有了这么一出闲戏。


        

谢玄衣倒是没想到,给出一两银后,他竟真的听到了自己在栖霞山拼杀铁骑的故事,这老头倒还真有些本事,栖霞山那一战,除了当事人自己,也就是梵音寺使团诸僧看见了。这家伙像是亲眼目睹一般,说得惟妙惟肖,让人身临其境。


        

车厢里所有人都听得怔住了。


        

故事尘埃落定。


        

一两银的故事,停在谢玄衣拼杀铁骑,杀出豁口的关键时刻。


        

“后面呢?”


        

坐在谢玄衣身旁的年轻人,不知何时取出了一袋瓜子,磕了一路,此刻眼巴巴看着老头,已经准备伸手从兜里摸铜钱了。


        

这故事,听得上头。


        

他倒是愿意打赏些铜钱,听个结局。


        

“没了。”


        

老头两手一摊,诚恳开口。


        

“没了???”


        

这几人一阵火大,好家伙,胃口吊起来了,这就没了!


        

“别介啊,老朽也是道听途说……”


        

老头早就将一两银揣进深兜,此刻摆出一副能耐我何的滚刀肉姿态:“当时我就听到这。”


        

“后面呢,谢真死了吗?”


        

年轻人有些急眼。


        

“那肯定活着!”


        

老头翻了个白眼,指了指不远处的剑宫山门:“要是谢真死在大离,剑宫还能是这副模样?纯阳掌教和通天掌律,不得把沅州捅破天啊?”


        

“这怎么活?”


        

年轻人傻眼:“这么多铁骑围着,怎么就活过来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诸位若有机会,拜入大穗剑宫,不妨亲自去找小谢山主打听。”


        

老头笑眯眯行了个揖。


        

马车停下。


        

前面就是大穗剑宫山门,真隐峰的接引使者就在不远处等待……接下来就是大穗剑宫的入山试炼。


        

年轻人纷纷离了马车。


        

老头却是未曾挪动分毫,他大大咧咧展开手臂,准备独自一人,享受着这宽大车厢。


        

接下来他要搭着这趟马车,返回原处。


        

“咦?”


        

老头眨了眨眼。


        

车厢里,所有人都离去了,除了这个黑衣年轻人。


        

“谢真的故事,说得不错。”


        

谢玄衣抛出第二枚银,平静道:“说故事不容易,这是赏你的。”


        

“嘿,多谢公子……”


        

老头接过银两,用牙咬了咬,道了声谢,而后诧异问道:“公子这般有钱,跟咱们这帮穷酸鬼挤在一起作甚?”


        

车厢人多,声音嘈杂,气味难闻。


        

老头掀开车帘,指了指外面飞过的白鹤,啧啧感慨道:“只要花上十两银子,就能让真隐峰仙师,亲自骑乘白鹤前来接引。即便试炼失败,也会载你归乡,这么一出,十里八乡都倍儿有面。”


        

谢玄衣笑了笑:“那样太招摇。”


        

“招摇不好么?”


        

老头咧嘴道:“多少人这辈子都想招摇这么一次呢。”


        

谢玄衣摇了摇头,并不多言,只是又抛出第三枚银。


        

这一次。


        

老头没收。


        

“公子有钱,也该省点花。”


        

他不再歪斜坐着,而是认真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整个人的气势也逐渐变了。


        

“皇城司在天下布置‘蝇瞳’,混入市井之中。”


        

谢玄衣缓缓说说道:“书楼自然不会坐视不管,陈镜玄接手之前,言辛便在大褚四境,资助乞儿,培养暗探眼线。书楼一半以上的暗探,都是从微末中搜寻而来,这些没机会读书的人,反而成了书楼在世俗中凝聚的,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阁下眼力很好啊。”


        

老头如临大敌,他放出神念,却看不穿这年轻人的深浅。


        

等等……


        

一个念头忽然升起。


        

不等老者继续开口。


        

“江宁王的惩处还未下来。”


        

谢玄衣微笑说道:“仁寿宫不见动静,这场风波正在逐渐隐去,书楼不会坐视不管,无论如何,都要煽风点火,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此次出使,剿杀敌贼的战果宣扬出去。这个故事,是不是再过几天,就会风靡大江南北了?”


        

老头眼神一亮,小心翼翼试探道:“小谢山主,您回来了?”


        

“是我。”


        

谢玄衣平静道:“这故事你从哪得来的?”


        

“书楼暗探,人手一份。”


        

老头咧嘴笑了,带着些许自豪意味道:“您说得没错,再过几日,这故事就要传遍四境,届时山主您与离国铁骑厮杀的彪悍战绩……大褚街巷,人人尽知!”


        

谢玄衣伸手揉了揉眉心。


        

人前显圣。


        

这事儿,别人或许感兴趣。


        

可活了第二世,他还真没多大想法……不过,这也是书楼造势所需。


        

想要让江宁王尝到“痛楚”。


        

江宁这把火,就需要燃得更大一些。


        

“对了。”


        

老头见小谢山主神色并不开心,连忙补充道:“书楼暗探分发任务之时,上面交代过,这个故事是由一位姓铁的大人编纂。”


        

“姓铁?”


        

谢玄衣怔了怔,旋即眼中流露出一抹欣慰。


        

能够知晓栖霞山战况如此清楚者,只有当事经历人。


        

那一日。


        

沅州铁骑围杀栖霞山。


        

他拼尽全力,引走铁骑,遣散使团。


        

梵音寺僧人死伤惨重。


        

铁瞳也不知所踪。


        

如今这个故事流传出来,想必是铁瞳活着逃了出来。



剑道余烬》是作者:会摔跤的熊猫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