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263章 人在香江,薅秃东洋
夜间

1982从香江开始

        

资金链断裂?


        

听到翟远讲出这个荒唐理由时,叶志明差点被一块鱼生卡住喉咙。


        

“你钱花去哪里?”


        

自然选择号现在收入虽然不及当初,但每天返航,分给翟远的钱也有上百万,一个月轻松过千万。


        

比印钞机差不了太多。


        

而且是纯现金流。


        

此时佳禾尚未上市,坊间估算大老板邹汶怀的身价差不多有3亿港币。


        

但真让他拿几千万现金出来拍一部戏,邹汶怀同样要四处找投资人揾现金,自己短期绝筹不出这笔钱。


        

翟远去年身价估值1亿,却是实打实的能拿出1亿。


        

可惜这笔钱都被他短短月余时间败干净。


        

“是喔,钱花去哪里?不过是养了香江和东洋两个社团,然后搞搞地、建建厂、拍拍电影……”


        

翟远主动帮叶志明倒了杯啤酒,挠头笑道:“挑!我都不知原来自己做过这么多事,怪不得最近腰酸背痛,总之赌船赚得这点钱完全不够花。”


        

叶志明沉默的盯着翟远,似乎在分辨他话里真假。


        

可仔细琢磨下来,吃独食也是这家伙的秉性,除了自然选择号需要他这个站在台前的股东,其他生意翟远从不肯分润给外人,李嘉城都有几个股东在一个锅里吃饭,翟远直接连锅端走摆在自己家厨房。


        

这种王道的风格,风险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怪不得资金链会断。


        

老实讲,叶志明有那么一瞬间,贪婪心差点盖过理智。


        

如果趁现在,低价从翟远手里买来自然选择号赌船的股份,以后这条船就是自己一家独大。


        

旅游、博彩、洗米一条龙,再不用考虑面前这个年轻股东的感受。


        

“赌船拿去银行做抵押,审批很麻烦。”


        

叶志明抿了下嘴,回头看了眼不远处正靠在栏杆前,吹着海风的叶雨卿。


        

他扭过脸望向翟远说:“你手里的股份无谓拿去银行,否则万一将来蚀本,赌船凭空多出个银行空降的大股东,我接受不了。不如这样,我私人拿八千万出来算借给你,等你周转过来再本息奉还喽。”


        

说完又补充一句:“八千万不少啦,外面说我是十亿身家钻石叶,其实我的钱都套牢在西贡那座离岛上面,考虑下?”


        

翟远问:“要不要打张欠条给你?”


        

叶志明眼神像在看无耻之徒:“八千万呀!挑你连欠条都不想打?除非明天就同我妹妹入赘结婚,改姓叫叶远又或者叶敬远就随便你!”


        

翟远笑着举起酒杯跟他碰了下,一饮而尽。


        

将杯子顿在桌上,翟远用拇指刮去嘴角啤酒花,望着叶志明说:“八千万太少,你拿一亿二千万出来,我同你签个合同,如果今年春节前这笔钱不能连本带息还给你,我赌船上全部股份归你,大家江湖再见。”


        

叶志明挑眉盯着翟远,迟迟没有开口。


        

一亿两千万,扣掉所有开支,按赌船目前的赚钱速度,跑一年差不多就能赚回来。


        

但鬼知道这一年里又有什么事发生?


        

他用力嘬了下牙龈,问:“打算拿这笔钱做什么投资?我好歹也被人称呼一声商界桥王,讲出来帮你参考下。”


        

“你这是关心我还是关心自己?”


        

翟远半开玩笑的说了句,靠在椅背上点起支烟,没有太多隐瞒:“香江市场太小,百分之九十的钱都流进地产和股市,我工厂建起来以后,打算换到东洋玩一铺,提前过去收收风。”


        

这话说的过去。


        

亚洲四小龙现在足够红了吧?加起来比不上一个东洋。


        

此时东洋号称钱多到能买下整个美利坚。


        

上亿港币在香江是一笔巨款,进了东洋市场可能的确只够布局。


        

但叶志明还是看出来翟远没说实话。


        

“虽然你讲的半真半假,不过也算给了我一个理由。”


        

叶志明双手捧着脸搓了两把,用力呼出口气:“这么大笔钱转账手续很麻烦,一个礼拜吧,一个礼拜之后钱应该能到你账户。”


        

翟远说了声多谢,主动拿起酒瓶帮他把酒添满。


        

他笑着问对方:“要不要跟我去东洋市场玩这一铺?”


        

叶志明略一犹豫,摇头道:“算啦,我都快五十岁年纪,早就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人老了就会念旧,不想在离开香江奔走,况且别忘了我还有个离岛等着搞开发,就算赚不到钱,将来依旧是离岛岛主,黄药师听过未?”


        

他说到这笑了两声,又望向甲板另一边的叶雨卿:“其实我这个妹妹不错啊,人又靓身材又好,她只比我儿子大四岁,全家人从小宠着可能性格有些骄横,不过我看跟你很合得来。”


        

翟远赞同点头:“是啊,阿卿是个好女仔。”


        

叶志明等了几秒,没等到翟远的下文,笑着骂了一句:“我去找律师拟合同,你个扑街即刻同我签字落手印,最好这次让你在东洋蚀大本,以后这艘赌船就彻底姓叶!”


        

…………


        

是夜。


        

自然选择号的一间豪华客房里。


        

翟远收了叶志明一亿两千万,指导起叶雨卿来更为用心。


        

“嗱,这个‘行’字不要咬的太准,是这样唱的,天青色配烟云,随云海上行嗯呃~”


        

翟远骚气十足的拖起长音,看的叶雨卿直起鸡皮疙瘩。


        

叶雨卿在床上笑得打滚:“这个发音太奇怪,我学不出来。”


        

翟远一看自己叫的这么用心,她居然还敢耻笑,当即扑上去把叶雨卿压在身下。


        

唇齿相交之间,地上衣服散落的到处都是。


        

叶雨卿身上很快只剩下一套闷骚的紫色蕾丝边内衣,即便躺在床上,也把胸壑束出条雪白深邃。


        

“笑我?今晚学不会这首歌让你下不了床!”


        

“你行不行啊偶像~”


        

叶雨卿舔舐着翟远的耳朵,呼出热气挑逗。


        

翟远忍不了一点,把她的蕾丝底裤拨开,摆出个瞄准射击的姿势。


        

“唱!”


        

“天青色配烟云,随云海上……哈啊行~”


        

“错了重来!”


        

“天青色配烟云,随云海上……嘶哈行~”


        

“又错!”


        

“天青色呃啊!我还没唱到那一句。”


        

“我的……”


        

翟远的唱功课一直开到夜半。


        

叶雨卿累的如软泥般瘫在床上。


        

好在总算学会了如何用独特嗓音,演唱这一首《青花瓷》。


        

后世陈小姐这个版本的《青花瓷》堪称‘红得不得了’,周彗敏适合温温柔柔唱原版,叶雨卿这个小姣婆就太适合这首青楼风尘版。


        

原曲的基础上加入大鼓等乐器编奏明朗节奏,很聪明的选择直接从副歌开唱,加上还不错的广府话填词。


        

翟远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叶雨卿这首歌发布之后,在市井街头更红过周彗敏的原版。


        

点解?


        

市民又不是各个音乐人出身,当然更中意这种风格。


        

叶雨卿靠在翟远胸口撒娇说:“好累,你抱我去冲凉。”


        

翟远点了支饭后烟:“我也很累,歇一歇再去。”


        

叶雨卿不满的哼了声,受不了自己身上湿了又干的汗水,撑着胳膊从床上站起来,准备去浴室洗一洗。


        

翟远自下而上望着她粉腻的身材,咧嘴笑了下。


        

叶雨卿这时候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夹起双腿凶巴巴道:“望咩啫~”


        

“冇。”翟远吐出口烟圈:“我见到只蛤蜊吐白沫嘛~”


        

卫生间里传出哗哗水响。


        

翟远靠在床头,捋了捋思绪。


        

“叶志明这边筹到一亿两千万,1024和九一娱乐估值也不知有没有一亿,加上元朗那块地皮再抵押出去……”


        

他粗略算笔账。


        

这次应该能筹4亿港币左右。


        

最主要1024是从招毅夫手里承租来的戏院,贷不出多少钱。


        

“4亿,还是有点少,不过应该够进场玩一铺。”


        

翟远抽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头按熄,冲着灯火喷出条烟龙。


        

今夕是何年?


        

1985年4月初。


        

后世粗通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一年,如日中天的东洋,即将迎来衰退的导火索。


        

翟远不才,上一世看过一本集阴谋论之大成的书——谓之《货币战争》,正经玩意儿没学到,但对这个时间节点印象颇深。


        

等今年过去,东洋要不了几年就会酝酿出一个超级泡沫。


        

翟远要在这个泡沫形成之前,筹足全部身家。


        

all in日元。


        

…………


        

叶志明说是一周。


        

实则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搞定手续。


        

翟远一份截止春节前的赌船股权转让合同,换来账户上一亿两千万的本金。


        

坐在九一娱乐的办公室里,翟远用力亲了口手上的汇丰银行本票,由衷感慨一句。


        

“感谢宋老师带我入行金融业!将来买你一百套《货币战争》!”


        

宋某兵的《货币战争》一书,传播度最广的,或许就是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等资本龙头的相关阴谋论。


        

可不得不说,这的确也是一本很容易让人对金融市场产生兴趣的爽文。


        

上一世翟远就是看了这本书,触类旁通又在大学期间读了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与行天丰雄合著的《时运变迁》,辜朝明的《大衰退年代》,俞天任的《大泡沫》等书籍。


        

那时候读这些书只是开阔眼界。


        

但现如今,俨然成为翟远手中七大武器之首。


        

要你命3000!


        

资金链断裂?


        

洒洒水啦~


        

东洋的《广场协议》一签,我现在all in的日元分分钟翻倍收回来!


        

还能趁着泡沫兴起这几年时间,把东洋的支柱产业薅秃。


        

翟远手揸银行本票,二郎腿翘在桌上,心里嚣张的想着:“将来写本网文,书名就叫《人在香江,我特么薅秃东洋!》。”


        

后世有一个在简中互联网流传度甚广的阴谋论。


        

说《广场协议》是埋葬东洋经济的根本原因。


        

这玩意儿就跟说徐少强老师勾结无线背刺亚视(丽的),拍完《天蚕变》罢工的阴谋论如出一辙,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强行关联在一起。


        

徐老师当年为什么不拍云飞扬?


        

因为亚视《天蚕变》爆红之后,高层要求他临时再演三十集。


        

但彼时徐少强已经跟一家电影公司签了片约,时间上有冲突难以兼顾,于是在这家电影公司的支持下,他与亚视对簿公堂。


        

从头到尾都没有招氏什么事,但招六叔后来还是被自媒体扣了个黑锅在头上。


        

讲无线和亚视为了个演员互相博弈,更容易吸引眼球嘛!


        

鬼知道跟亚视抢徐少强的电影公司叫什么名字?


        

但是翟远知道。


        

这间电影公司名叫缤纷影业,前两年刚刚倒闭歇业,老板是叶志明。


        

完美闭环!(澄清一个徐老师生前的谣言)


        

《广场协议》同样也不是埋葬东洋经济的根本原因,充其量只能算导火索之一。


        

二战以后,四十几个国家代表在美利坚布雷顿森林的旅馆,举行一场联和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形成以黄金美元储备为主的固定汇率政策,号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其后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期间,美利坚为了不让东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打通中、苏、日一条线,直接给东洋派订单,让他们有机会向美利坚出口战时物资。


        

原本你偷袭我珍珠港、我给你扔小男孩的两个国家,转眼又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而东洋也借此机会,慢慢形成了以出口为主体的经济体。


        

结果就是美利坚养虎为患。


        

东洋抓住机会,与西欧联合出口,美利坚这边仗一打完,国内的黄金美元储备差点被东洋抽干,敲骨吸髓。


        

美利坚当时就不干了,直接耍流氓宣布单方面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又试图用控制石油定价搞个石油美元出来。


        

可惜巨额贸易差形成之后,再想补救为时已晚。


        

1985年,美利坚又出新招。


        

打算通过将自家美元贬值的方式,以刺激出口减少进口,还强行拉着日、德、法、英四国贸易伙伴,在纽约的广场饭店达成协议,五方联手抛售美元让其贬值。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广场协议》。


        

翟远觉得,彼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


        

美利坚代表在餐桌上叼着雪茄,指着其余四国代表威胁道:“听清楚!单单美元贬值还不行,你们四家的货币必须升值帮我缓解压力,否则我就抽你们丫的。”


        

东洋第一个滑跪,然后是德国。


        

因为美利坚是他们两家最大的客户。


        

《广场协议》自然没有让东洋的泡沫经济崩盘,因为等协议签完过去五年,到了九十年代,东洋的经济泡沫方才暴雷炸开。


        

而恰恰在这五年里时间里,成为东洋经济最癫狂过火、最如日中天的时期。


        

协议签订后,日元升值,对东洋人来说无疑象征着大国崛起,市民财富感和自信心爆棚。


        

那段时间,荷里活八大电影公司索尼大手一挥买了三个、东洋人看到美利坚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和帝国大厦修得不错,直接全款买回来姓日、夏威夷旅游胜地也没能幸免,几乎所有地皮都被东洋人买进口袋……


        

可惜终究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东洋政府在最有钱的时候昏招迭出。


        

钱太多了怎么办?


        

降息往外放呗。


        

于是各大企业把政府当提款机,结果放出去的钱全部流入地产和股市这类投机市场。


        

货币一旦脱离实体,立刻形成泡沫。


        

等东洋政府察觉到不对劲,再想把钱收回来时已经来不及,而且还形成一批因为欠钱太多,不敢让对方轻易倒闭的超大型僵尸企业,继续消耗东洋的元气。


        

后续东洋政府又通过疯狂加息的操作,遏制日元外流,结果直接导致吹到天上的泡沫炸开,经济彻底暴雷。


        

以至于之后三十年过去,东洋经济都不曾好转。


        

“东洋足足五年的泡沫经济,最后剩下一地鸡毛,就只捧出来一个孙正义还是韩裔,属实是热钱到手都不会花。”


        

翟远将这一时期的脉络梳理一遍,轻轻扣动桌案,微眯起双眼琢磨:“五年时间,不知我能从东洋薅多少羊毛下来,如果我薅得足够多,说不定将来东洋经济停摆不止三十年喔……”



1982从香江开始》是作者:泡杯雅木茶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