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153、举荐贤才
夜间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再说一遍,不是没听清,而是想再做一次确认。


        

赵都安对此驾轻就熟,记得上次也是在这座亭中,当时坐在他这个位置的,还是袁立。


        

他只配立在一旁,给他们端茶倒水。


        

但这次,坐在这里的,已经是自己了。


        

“遵命……”他不急不忙,又原话复述了一遍。


        

这次,女帝确认了。


        

她抿了抿嘴唇,因帝王掩饰心绪的本能,下意识收敛了一切的外在情绪。


        

但心头泛起的种种惊讶,做不得假。


        

“方才回宫的宦官不曾提及这件事。”


        

她稳了稳心神,重新从棋盒中,将那一粒漏掉的棋子捞了出来,攥在掌心。


        

似乎以此获得一些掌控感。


        

赵都安说道:


        

“因为那位公公走得早。其实,若非实在巧合,我等待的证据恰好到了,今日也没法做到这点。”


        

徐贞观说道:“朕要知道前因后果。”


        

赵都安早打好腹稿,何况早在公堂上讲了一遍。


        

当即娓娓道来,从最开始的薛家后人入手,一直到意外因“王山”这个人,与反向调查他的周丞对上,再干脆顺水推舟,完成了这套连招,一举将周丞斩落马下。


        

故事很长,女帝听得很专注。


        

她听故事的时候,晶莹的耳廓会微不可见地前倾,目光一眨不眨。


        

偶尔会突然打断,询问一些细节。


        

甚至于,连两人交替落子对弈都没耽搁。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了,”


        

良久,赵都安讲述完毕:


        

“此事中,我的两位同僚颇为辛苦,袁公出力甚大,没有他们,只凭借臣一人,万万做不到这些。”


        

他甚至没忘了一起请功,都是上辈子写稿子练出来的肌肉本能。


        

竟是这样……竟然还可以这样……竟然能这样……


        

徐贞观心头涌起千头万绪。


        

既有对赵都安手段的惊奇,更有对周丞当年犯下罪恶的愤怒。


        

起初,她给赵都安下达命令时,说寻找罪证。


        

却也没想到,会牵扯出这样大的一桩旧案。


        

不只是没想到,赵都安能从这个角度入手,明修栈道,将周丞诓骗进了这個局。


        

毕竟,谁能想到,他主动入狱这件事,还是个“局中局”?


        

莫说周丞了,哪怕是提前得知情况的她,也以为“苏红玉”一案,就已经是赵都安为了完成任务,布下的一个圈套了。


        

这个圈套,已经很妙,足够令她满意。


        

可直到现在,一切揭晓,才明白,她以为赵都安在第三层,实则在第五层……


        

苏红玉一案,只是拿来掩护真正杀招的一记佯攻……


        

只能说一句,周丞输的,不冤!


        

此外,她更不曾想到,肩负司法公正的“九卿”,先帝托孤的大臣,竟胆敢做出这种欺君大案!


        

若说,徐贞观开始要对付周丞,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心中多少还有些许,对这位顾命大臣的愧疚。


        

那么现在,当得知周丞当年犯下的事后,便只有愤怒。


        

“好一个狗胆包天!好一个瞒天过海!”


        

徐贞观难掩怒意,面庞如罩寒霜,她站起身,好似在金銮殿上:


        

“如此奸佞,竟然好端端活到现在,令薛琳那些官员,死后蒙冤十年!”


        

附近宫人见状,惊恐瑟瑟,不知为何天子动怒。


        

“陛下息怒,”赵都安起身,劝道:


        

“先帝昔年为王震蒙蔽,才有此错案,陛下您又才登基不久,不曾察觉周丞这种人真面目,也不意外。”


        

他的话还是太委婉了,事实上,老皇帝压根就是昏聩,昏庸。


        

在位时依仗宦官,权力被李彦辅为首的内阁稀释,外头放任八个亲王做大。


        

驾崩之后,还引得两个儿子血拼,兄弟相残……哪怕女儿登基了,留下的也是一堆烂摊子……


        

简直绝了。


        

“赵卿不必多说,”女帝摇了摇头,压下怒火,杀气腾腾道:


        

“这次,你做的很好,周丞既已被擒,想必这时袁公已朝宫中赶来了。


        

薛琳一案翻出来,牵扯不会小……哼,依朕看来,上行下效,大理寺只怕已经从上到下都烂了,该都抓起来查一查!”


        

赵都安想了想,忽然道:


        

“臣倒以为,大理寺里也不是没有好官。比如有个叫鲁直的评事,似还不错。”


        

徐贞观看了他一眼,意外道:


        

“那个曾上奏折弹劾你的小官?朕记得,你上次抓五十八人,唯独他没有行贿给你。”


        

言外之意:这不是你的仇人吗?


        

咦,你这么关注我的吗?这细节都知道……赵都安笑了笑,说道:


        

“举贤不避亲,既是个清廉刚正的官,便不该受牵累。”


        

“哪怕与伱有仇?”


        

“呵,臣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徐贞观没吭声,美眸看向他的神色,愈发不同了,似再一次刮目相看:


        

“朕知道了。你先留在宫中,等朕处置完这些事,再……唤你说话。”


        

说着,许是想到了上次留赵都安在宫中,二人在汤泉宫那边,银针灌顶的一幕。


        

女帝转回身时,白皙的脸颊似乎掠过一抹绯红,一闪即逝。


        

……


        

……


        

就在赵都安入宫,满心期待,等女帝再召唤的同时。


        

关于三司会审的结果,也如涟漪,在京城扩散开。


        

赵家。


        

“夫人,小姐,大理寺衙门咱们根本进不去,莫说进入,只要靠近便会被驱赶,那姓钱的女官差,不是说了,会审结束,会来家里送信。”


        

内院,老管家苦口婆心,阻拦想要出门的主母。


        

附近,其余赵家仆人也都聚在这,神色哀戚,气氛压抑。


        

几日功夫,尤金花整个人憔悴了许多。


        

眸子遍布血丝,那是整日失眠的体现。


        

旁边,搀扶她的赵盼,尖俏的下颌也好似又瘦了些。


        

少女同样面庞晦暗,秋水般的眸子里,是浓浓的担忧,这时也劝道:


        

“娘,管事说的对,若有进展,大哥的下属肯定会来报信的。”


        

尤金花没有血色嘴唇嗫嚅:


        

“可为娘实在放心不下,若是你大哥真出了事,可怎么好……”


        

美妇人眸中隐有泪花,神色哀婉。


        

前几日,得知赵都安被捕后,尤金花便鼓足勇气,找去了诏衙梨花堂。


        

却也只得知,赵都安不会在狱中被用刑。


        

至于是否能出来,结果如何,无人知晓。


        

而随着谣言四起,舆论风向明显愈发不利,尤金花整日在家以泪洗面,赵盼也闷闷不乐,整个赵家人心惶惶。


        

“娘,不会的,他上次不也没事么,这次肯定也会逢凶化吉。”


        

赵盼说的,是庄孝成一案的时候,少女从怀中拿出母女两个缝好的香囊,勉强扯出笑容:


        

“肯定没事的,咱们给他的礼物都还没……”


        

这时,家门外传来马蹄声,一家人忙抬头,尤金花等不及,牵着女儿朝门口小跑过去。


        

就看到钱可柔翻身下马,圆脸上带着笑容,不等母女二人询问,便报喜道:


        

“赵大人已洗脱罪名,乃是被人诬陷,如今已无罪释放了!”


        

尤金花瞪大美眸:“当真?”


        

赵盼呼吸一紧,少女整个人明亮起来。


        

钱可柔笑道:


        

“当然,非但如此,大人还反手将诬陷他的大理寺卿状告了,如今外头都在议论这事呢。”


        

赵家仆人面面相觑,一扫阴霾。


        

……


        

……


        

东城,生着一株大柳树的胡同内。


        

今日私塾只上了半天,中午的时候,孩童们便散去了。


        

“小姐,车备好了,这就出城吧。”


        

福伯将屋门锁了,朝坐在院中的薛暄说道。


        

她今日没有穿女式儒生袍,换了一身白裙,脚下的几个竹篮中,是准备好的香烛纸钱。


        

满是书卷气,柔柔弱弱,脸皮很薄的落魄小姐抱着一只酒坛,从走神中回到现实。


        

“恩”了声,与福伯一同出门上了那辆驴车,朝城外走去。


        

今日,是薛琳的祭日。


        

也是十三年前,那批一同上了秋斩刑场的正统年冤魂们的祭日。


        

“小姐,早上老奴听说,今天好像是那赵都安被审的日子。”


        

福伯赶着驴车,忽然说道。


        

薛暄一身孝服,抱着酒坛坐在板车上


        

——带车厢的马车是昂贵的东西,她只能向邻居借来驴子拉的板车出城,去郊外的坟头。


        

那日赵都安登门后,她着实紧张了许久,但没过两天,就得知赵都安入狱。


        

主审的好像又是当年诬陷冤杀了父亲的那个周丞。


        

薛暄到现在,都没明白赵都安来问那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但隐约觉得,与他入狱有一些隐秘的关联。


        

许是那些肮脏的朝堂斗争吧……薛暄想着。


        

许是因都是三司会审,都是周丞主审的缘故……莫名对那个魔鬼般,以孩子性命威胁她开口的赵都安生出一丝同情。


        

当然,也只是一丝而已,薛暄对于赵都安这种声名狼藉的奸贼恶霸,只有厌恶和恐惧。


        

“外头都说那赵都安活不成了,如此一来,也不会再来找小姐的麻烦了。”福伯挥舞着鞭子,轻轻抽打小毛驴。


        

薛暄抱着酒坛,轻声道:


        

“福伯,你说他所谓的那个,奸杀女子的罪名,是真是假?”


        

福伯惊讶道:“小姐觉得不是真的?可外头都传的有鼻子有眼。”


        

薛暄摇了摇头,说道:


        

“我也不知道。以那人坏名声,做出这种事应该也不稀奇,但……主审是周丞,便也说不好。”


        

福伯沉默,知道她联想到了当年的冤案,轻轻叹了口气。


        

这是他这些年竭力避免提到的话题,毕竟已经是那么多年前的事。


        

前几日,赵都安来问,他心中还升起一丝丝盼望,想着或许这件陈年的冤案能有昭雪的一天。


        

但如今……那个赵缉司自身难保,便也……罢了。


        

“驾!”福伯挥鞭。


        

忽而,街道上只看到远处一群官差蜂拥而至,为首的两个,竟十分眼熟。


        

对方直奔小驴车前,将主仆二人逼停,继而,在薛暄和福伯紧张惶恐的目光中。


        

海棠迈步,越过张晗,笑着对他们说道:


        

“我们又见面了,恩,赵缉司让我替他,向你带个好。”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是作者:十万菜团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