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03章 都不寒碜
夜间

重生2004:独行文坛

        

张潮的答辩直播观众们看懂了吗?大部分没看懂。毕竟涉及了大量的中文专业知识和术语,就算是热爱文学的大学生,也就能听个囫囵懂。


        

张潮的答辩直播观众们觉得好看吗?“好看”。专业内容虽然看不懂,但是一场答辩直播满足了多方面的好奇心:


        

吃瓜群众,看到了中国最高学府毕业生“出炉”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张潮书迷,看到了自家“爱豆”在镜头前挥斥方遒、舌战群儒的风采;


        

大学生们,见证了同龄人完成了一个让绝大多数毕业生心惊胆战的挑战;


        

对很多人来说,这可比看几个造型古怪、唱歌跑调的小女生在台上蹦蹦跳跳有意思多了。


        

中国人对于“文化”和“教育”是有天然的向往和崇拜的。今年的2月份,厦大教授易钟天在CCTV10的“百家讲坛”节目“品三国”,就引发了收视热潮,让“百家讲坛”继阎崇年的“正说清十二帝”以后再次辉煌。


        

5月份,于秋雨给第12届青歌赛做“文化评委”,专门给选手提一些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文史问题,在问答过程中做一些知识普及。被认为了那一届青歌赛让人印象最深的环节。


        

张潮在6月份的这场直播,不仅意外地承接了易钟天、于秋雨的节目热度,而且还开辟了个新赛道。


        

相比于易钟天、于秋雨那种学者式的单方面灌输,毕业答辩这种“朝堂问对”的形式,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有一定的代入感和互动性。


        

观众听到答辩指导老师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感到棘手的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代入到张潮的角色当中,为他的精彩回答而喝彩。


        

至于那些稀奇古怪、艰深玄奥的学术表达,听不懂就听不懂吧。周杰伦的歌不看歌词能听懂的比例比这还低呢——距离和误解都能产生美。


        

但是还是有个有责任心中文专业大学生认为张潮管杀她就要管埋,在优酷、PPS等平台上传了第一个讲解视频——


        

【嗨,大家好,我是“小篮子说中文”,一枚小小的中文系在校生,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所学专业的知识。我们先来看下这段视频……】


        

【张潮同学在这段回答中提到了一个名词叫“艺术真实”。虽然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是“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作家在他假设或者虚构的情景中……】


        

【燕大的钱立群教授在提问中问到张潮如何看待王小波的“雅”和“俗”。文学中的“雅”“俗”,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雅俗内涵是不同的,并且也不是两个绝对对立的概念,而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变换彼此的边界……】


        

【张潮同学在这个片段里,为我们阐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规训社会”。这个名词来源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他考察了历史上权力运作的三种方式……】


        

兰婷足足录了4个小时,才勉强剪辑出这40分钟的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她才知道面对镜头时,人的压力会有多大——何况是直播。


        

而视频上传以后效果却惊人的好。兰婷虽然是带着口罩录的,但清秀的眉眼、甜美的声音还有专业的讲解,让这个视频在短短24小时里,两个平台的点击量就超过了10万人次,PPS更是把“小篮子说中文”放到了首页。


        

第二天她还在上课,PPS的内容运营负责人就通过她注册时填写的邮箱,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让她尽快更新的强烈愿望,并提出最好是在PPS独家更新,不要再发优酷网。


        

兰婷直到晚上开电脑上网才收到这封邮件,登时脑子就有点懵。网络时代这种猝不及防就让你红的机制,确实会让人措手不及。


        

她心怀忐忑地给张潮发了个短信,把事情简单说了下,询问她该不该把这个视频系列做下去。


        

很快张潮就回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短信,不仅鼓励她继续做下去,而且还给她提供了如何让内容更丰富、更多样的建议,可以让“小篮子说中文”在讲解完自己的答辩直播以后,还能够稳定的更新。


        

出名么,不寒碜!


        

另一边,燕大中文系系主任办公室里——


        

“CCTV10问能不能以后每年毕业季都搞一次答辩直播?”


        

“什么?无聊!不搞!”


        

“PPS网问往后两天还有没有同学的答辩可以直播的?”


        

“什么?幼稚!没有!”


        

“马桶台问能不能合作策划一个毕业答辩真人秀节目?”


        

“什么?荒谬!不行!”


        

“人家说,可以给咱们中文系优厚的赞助与广告分成,出台的……出镜的老师都有费用?”


        

“嗯?是哪个台这么说来着?”


        

“人家还说,如果咱们中文系不愿意,他们就去找燕师大或者南大、复大的中文系了。”


        

“……你告诉他们,具体可以谈……但是节目不能娱乐化,基调要严谨、学术。马桶台太娱乐化了,还是和CCTV或者那个PPS多聊一聊。”


        

“好嘞!”


        

燕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如敏教授看着助理出了门,身子往后一靠,忍不住袭来的疲倦感,伸手捏了捏眉心。这个张潮,仿佛有种魔力,一件本来十分简单的事,只要是围绕着他发生,瞬间就变得功利……有经济效益起来!


        

不过这也是给系里、给老师们谋点福利嘛,不寒碜!


        

答辩结束两天后的晚上,张潮正在和宋嘉一块吃饭,接到了一个来自福海的电话——


        

“儿砸,今天有出版社的人找我了!”


        

“嗯?”


        

“说要和我约稿,给我出本书。”


        

“……什么书?”


        

“一本专门写你的书——出版社说,书名都给我起好了。”


        

“叫啥?”


        

“《儿子张潮》。”


        

书名一出,张潮寒毛都竖起来了。连忙问道:“……你答应了!?”


        

“没呢。这个出版社我觉得有点‘不正’,他们编辑说书可以让人帮我写好,我只要署个名就行,他们想下个月就出。”


        

张潮:“……”


        

“我就想,我堂堂厦大中文系毕业生,自己还写不得?你这两手,还不都是……还不大部分是我教的。”


        

张潮琢磨了一下,问道:“老爸,你是不是也想写点东西了?”


        

电话那头,张潮父亲明显有些“羞涩”起来,讷讷地道:“……这不是十几年没写,手痒了吗……再说了,你妈给的零花钱,太少了……”


        

张潮笑道:“老爸,你想出书,我可以帮你联系出版社,保证比那家靠谱。不过就别写我的成长史了,高三以前我也没啥特别的。


        

但是有个题材,我觉得既是你擅长的,又有很多素材,而且挺有价值的,销量我估计也不错。”


        

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激动起来:“什么题材?”


        

张潮缓缓说出一个书名:《我教儿子写作文》。


        

给老爹赚零花钱么,不寒碜!



重生2004:独行文坛》是作者:长夜风过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