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吾父耶和华 > 第25章 双头鹰旗,还能打多久?
夜间

吾父耶和华

        

词源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很多词汇在历史的推进中,演变出了各色不同含义,见证历史的演变。


        

就比如说——拜占庭。


        

在后世的史学家口中,他们将如今这个时代的东帝国,称呼为拜占庭帝国。


        

其是在16世纪后,被欧洲历史学者广泛使用,用于区分“古典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希腊化的东方帝国”。


        

但这个时代的帝国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为“罗马人的帝国”也就是罗马尼亚。


        

至于“拜占庭”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Βυζντιον,这是一个地名,指的是建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古城——拜占庭城。


        

传说中一位名为拜扎斯的希腊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最初的城市,也就有了拜占庭城这个说法。


        

而后君士坦丁大帝,来到此地建立起新罗马,从狄奥多西二世皇帝(408年-450年)时起,人们又逐渐称新罗马为“君士坦丁堡”。


        

至于拜占庭一词,也被保留了下来,甚至于在英文中衍生出“复杂繁琐的”、“官僚主义的”意思。


        

可见,这个时期,东帝国在西方人眼中,可谓是充满了各色的负面印象。


        

阴险、复杂、官僚、歹毒、背信弃义……


        

当然,西方人在希腊人看来,也同样有着诸多负面印象。


        

野蛮、异端、贪婪、鲁莽、背信弃义……


        

这些负面印象,并没有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加而变少,反倒是在帝国衰落的过程中,被愈发强化。


        

当然了,那些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陈年旧账,倒不至于影响今天,盖里斯同阿莱克修斯·科穆宁间的会面。


        

毕竟,这位阿莱克修斯,自幼成长于格鲁吉亚宫廷,希腊语都说不利索,对待东帝国的情感,可谓是相当复杂。


        

而盖里斯,也并非什么典型的拉丁人。


        

当盖里斯率领着多达三百来人的庞大随从队伍,快要抵达阿莱克修斯的军营时,阿莱克修斯也给予了盖里斯国王一般的礼遇。


        

阿莱克修斯亲自军队中的将领,在军营外半里格便主动迎接。


        

甚至于还有乐队吹奏号角,以示尊重。


        

当这一系列复杂的欢迎仪式结束后,盖里斯也在阿莱克修斯那带着格鲁吉亚人腔调的希腊语中,被引领着进入军帐。


        

关于这次的会面,阿莱克修斯其实早有期待。


        

早在他还于格鲁吉亚熟悉军队的时候,自己的姨父大卫·索斯兰,便向他告知了盖里斯的事情。


        

某种意义上来说,耶路撒冷王国同格鲁吉亚王国之间,已经就特拉比松地区的归属,达成了共识。


        

这对于他阿莱克修斯来说,也是好事。


        

毕竟这意味着自己将少一位敌人,多一位朋友。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阿莱克修斯这位年轻人,也始终观察着盖里斯。


        

盖里斯的肤色比他想的要深一些,似乎是在黎凡特地区居住的久了导致的。


        

此外,盖里斯虽然未顶戴王冠,没有什么咄咄逼人的气势,但行事风格却格外从容不迫,可以说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该站在哪里,该说什么样的话,该用什么样的礼仪……


        

这种气质,反倒是让阿莱克修斯始终有些不好判断对方心中的想法。


        

要知道在他心目中,盖里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


        

一方面盖里斯通过迎娶了“麻风王”的妹妹,得到了耶路撒冷国王的头衔。


        

一方面他却并不在自己的国土上治理国家,反倒是到处传播“教义”。


        

就他所知,现如今的罗马已经将盖里斯的教派定义为了异端,先前的十字军本是要对他发动的。


        

但正教会在这方面又显得很暧昧,包括格鲁吉亚正教会在内的大多数正教会,并没有就耶路撒冷的巨变发表什么言论。


        

甚至于塞浦路斯正教会,更是坚决站在了耶路撒冷宗身后,奉盖里斯为塞浦路斯元首。


        

君王与教士两个身份,在盖里斯身上发生了奇妙的糅合,以至于阿莱克修斯从未想过世上会存在这种人。


        

盖里斯同样观察着阿莱克修斯,这位年轻人的相貌倒是比较典型的希腊人,可其行事细节上,却似乎有着大卫·索斯兰的影子。


        

只能说,就确实是如传闻一般。


        

在这样相互观察,相互试探的过程中。


        

盖里斯率先开口。


        

“特拉比松不足为惧,我想知道你到底是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因何而存在的。”


        

阿莱克修斯被呛到了,盖里斯上来的这一句话,就把他问到了一个原先他并未考虑过的问题上。


        

在阿莱克修斯的理解中,这次二人见面,无非是谈一下联军如何组织,如何攻城,又如何分配利益。


        

可国家因何而存在?


        

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


        

国家不就是国家吗?


        

见阿莱克修斯一言不发,盖里斯自然清楚这位年仅19岁的年轻人,确实是从未考虑过这些。


        

“我那我换一个问题,国家是由什么组成的?”


        

这不是阿莱克修斯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自己的姨母塔玛拉女王曾经问过他相同的提问。


        

当时,他给出的回答是“国家是能养活我和士兵的地方”,然后他便感受到自己的姨母流露出了一丝失望以及相当难言的情感。


        

而这一次,他自然不会重复先前那个错误,转而答道:“国家……是由人组成的。”


        

“确切说是由土地、军队、城墙、教会……还有承认君主权威的人组成。”


        

再一次,阿莱克修斯感受到了那种一丝“失望”。


        

从年龄来说,盖里斯如今31岁,比之阿莱克修斯,大了12岁,他却确实谈得上是这位年轻人的长辈。


        

“如果你真是如此设想的话,倒也正常,不足为奇。”


        

接着,盖里斯便略过这个话题,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你觉得在安纳托利亚这片土地上,单凭特拉比松一地,能足以长存吗?”


        

“又或者说,在如今这个帝国江河日下的世代,双头鹰的旗帜,你觉得到底还能飘扬多久?”



吾父耶和华》是作者:千翅万瞳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