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 第二百七十三章 他早就开始准备了
夜间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许队听到后,惊讶道:


        

“你是说韩连武已经知道万博的藏身点了?”


        

他后面还有一句话没问出来。


        

那就是:你有什么根据?


        

这样的话,他已经没有资格问了。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用嘴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自打成立这个专案组,于大章安排的每一步都井然有序,没有一丝差错。


        

面对这样的人,质问的话实在说不出口。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么。”


        

于大章知道他要问什么,索性直接回答道:


        

“除了万博,其余的十一个人都遭到了报复,无一幸免。”


        

“就连死的那个,墓碑都被踹了好几脚,还被浇了一泡尿。”


        

“你就没发现嫌犯复仇的成功率太高了吗?”


        

经过他的提醒,许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依旧没想明白。


        

“韩连武当过兵,而且还是特殊兵种,对付普通人自然是绰绰有余。”


        

许队分析道:


        

“再加上提前侦察,掌握了被害人的动向,成功率高也说得过去。”


        

不得不说,他说得有一定道理。


        

可要是在现实中发生,那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


        

讨论案情就是这样,对每一个观点都要尽量提出合理性怀疑,并一一进行解释。


        

“作为刑警,而且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你要是嫌犯,能做到他这样吗?”


        

于大章盯着许队问道:


        

“或者说,你能做到成功率百分百吗?”


        

这不是在抬杠,而是换位思考。


        

他是让许队套用嫌犯的身份去思考问题。


        

之前于大章已经做过这样的假设了。


        

答案是:做不到。


        

九个被害人,没有一个是傻子。


        

连续九个全成功了,而且还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首先一点,必须要对这九个人足够熟悉才行。


        

只提前准备几天,肯定是不够的。


        

果然,许队只是稍做思考就给出了答案:


        

“不行,两三个还有可能,连续九个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成功,主要是时间不够。”


        

没错,就是时间。


        

于大章早就对此做过推断。


        

嫌犯不是临时起意,他琢磨这帮人不是一天两天了,估计在部队服役的时候就已经动了心思。


        

心里装着仇恨,他自然会想办法搜寻那些人的信息。


        

也正是对那些人足够了解,所以才会如此顺利。


        

那这个准备的时间就要向前延长,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三年。


        

他早就有把握让那些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是一直没有动手而已。


        

“如果在动手之前给你三年的准备时间呢?”于大章再次问道。


        

这一次,许队只是稍作微思考了一下,便点头说道:


        

“这个时间足够了,三年调查九个人,我有信心掌握他们的全部信息,在我眼里,他们将无所遁形。”


        

说完之后,他立刻反应了过来。


        

“你是说……”许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韩连武早就做了准备,如果真是这样,万博给自己准备的安全屋,在他眼里就是个笑话!”


        

有句话说的好。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在于大章看来,这起连环断指案,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猫戏老鼠的游戏。


        

此时的万博就像一只被吓破胆的老鼠,躲在洞里瑟瑟发抖。


        

而韩连武则像老猫一样,在洞口不停徘徊。


        

“部队服役十一年,他也是有人脉的。”


        

于大章继续分析道:


        

“断指案看似是韩连武一个人做的,可实际上有些消息不是他能打听到的。”


        

“男人三大铁里,战友情是排在第一位的,帮忙打听消息很正常。”


        

在座的都是刑警,一听就明白了他话里的含义。


        

帮忙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就非得是和韩连武一起去抓人。


        

打听消息、帮其藏匿、帮助寻找,这些对于韩连武来说都是有效协助。


        

甚至还有可能,有人帮助韩连武对那些人进行一对一盯梢。


        

这样的帮助,和同案犯没区别了。


        

还有一点于大章没说。


        

万博被吓破胆了。


        

他藏起来后,有足够的时间提醒其他人,哪怕是用写信的方式,时间也是足够的。


        

可他却没这样做,于大章能想到的原因就两个:


        

1,万博不想暴露自己。


        

2,他根本就没打算阻止。


        

甚至他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复仇的那人中途会被警方抓到。


        

散会后,于大章再次开车赶往锡城。


        

三天的抓捕都没将韩连武缉拿归案,说明他的藏身点不在人口密集的市区。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好奇。


        

大隐隐于市,混在人群里不是更容易藏匿吗?


        

首先,你得知道“大隐隐于市”这话是东晋时期提出的。


        

而现在是2014年。


        

城市里到处都是监控,除非是躲在屋子里不出来,不然一个人脸识别就能将其锁定。


        

天网监控系统在2006年开始普及,到了2014年早就实现了智能化。


        

智能到什么程度呢?


        

用事实说话。


        

2018年4月,四大天王中的学友哥,在J省举办了一场六万人的演唱会。


        

就在他演唱时,几名警察来到舞台中央带走了一个人,霎时间,观众一片哗然。


        

事后经证实,该男子是网上在逃的一名犯罪嫌疑人。


        

六万人的演唱会现场,人员够密集了吧,不还是一抓一个准。


        

就是因为该男子在检票口被监控人脸识别,警方同步收到了信息。


        

还有一位国外BBC的记者来我国采访时,对天网系统很好奇,于是发出挑战的请求。


        

我们接受挑战,并将他的人脸信息录入到当地的市民系统,然后再将他设为嫌疑人。


        

结果挑战开始后,仅用了七分钟就将那名记者给抓了。


        

所以,在如今这个科技智能化时代,大隐隐于市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反而是近郊或者农村,这种没有实现监控覆盖的区域更加的安全。


        

到了锡城,于大章直接来到韩连文家。


        

敲开门,还是那名妇人。


        

于大章这次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地问道:


        

“这几天韩连武有和家里联系吗?”


        

“没有。”妇人摇摇头,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几天前你刚来过的。”


        

真话……于大章得出判断后,又问道:


        

“韩连武的朋友你认识吗?”


        

“之前见过两个。”妇人想了想,说道:


        

“小武曾带过两个人来家里吃饭,说是他的战友,不过就见过一次,算起来得有一年多了。”


        

滴水不漏!于大章心中暗赞一声,点点头。


        

既说了真话,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随即他从包里拿出笔和本子,翻到空白页,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写了上去,并在号码下方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


        

于大章撕下那页纸,递给妇人:


        

“如果你见到韩连武,或者他和家里联系,你只需要将我的电话告诉他就行。”


        

说完他还不忘补充一句:


        

“对了,如果他是通过电话联系的家里,别忘了把我的名字告诉他。”


        

(本章完)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是作者:胖又没吃你家大米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