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977章 两弹元勋,不要蛮干啊!(二合一章)
夜间

重生1977大时代

        

两位领导就这么坐在方言的诊室门口,身边没有任何随行人员。


        

也就是说,院里的领导都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


        

方言见状不禁有些犯难,和之前的来访者相比,他们实在低调得过分。


        

此前接到通知时,方言本以为就算不兴师动众,至少会有工作人员陪同,没想到两人不仅结伴而来,还连车都没坐。


        

定了定神,方言走上前。


        

他虽在前世各种报道和书本上见过这两张面孔,却必须按规矩装作初次见面,按照要求,绝不允许询问对方身份,即便待会儿进了诊室,也不能打听具体职位和工作内容,这是必须严守的纪律。


        

快到门口时,坐着的两位也注意到了方言。


        

那位长脸谢顶、身着军绿色军装的五十多岁男子,轻轻碰了碰身旁穿中山装的国字脸同伴,无声示意方言来了。


        

“方大夫吧?”穿军装的男子站起身,朝方言打招呼。


        

是时候展示演技了。


        

“您两位……”方言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疑惑。


        

穿军装的男子说道:


        

“我们是中物院的人,约了时间今天过来找您看病。”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日常医用品的订单,想要找您聊聊。”


        

方言一听,赶忙上去握手:


        

“哎哟,是你们呐……怎么就您两位过来的?”


        

两人都和方言握手后,谢顶穿军装的男人说道:


        

“这不是单位里的同志都忙嘛,我们两个就过来了,这首都我们也算熟悉,协和也是来过的。”


        

“轻车熟路的就不用人带路了。”


        

方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哦,原来如此。”


        

接着打开门说道:


        

“那两位请进,我先给领导打个招呼,通知一下您两位来了。”


        

“要不然他们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


        

“行。”两人点点头,跟着进入了方言的诊室里面。


        

看到方言还要去打水倒茶,两人本来还想拒绝的,结果方言让他们等一下,自己马上就回来。


        

两人也不好拒绝,只好坐着,等着方言打好水之后再回来。


        

方言出去过后也没去其他的地方,先把暖水壶里打好了开水,然后回到了房间里给二位泡上茶。


        

接下来才对着他们说道:


        

“不知道怎么称呼啊?我汇报的时候也好说的姓氏给领导。”


        

两人对视一眼,穿军装的中年人对着方言说道:


        

“我姓朱,他姓邓。”


        

“其他的,我们就不能说了。”


        

“明白。”方言点点头。


        

然后让他们两人在这里喝茶,自己便直接跑到楼下去找院长汇报情况。


        

听到两人已经到了方言的诊室外边,院长也有些惊讶。


        

看个病,还流行搞突然袭击了?


        

于是他跟着方言上了楼。


        

见到之后,他们明显是认识的,乐呵呵的打了招呼。


        

院长对着他们抱怨:


        

“来了也不说一声,还偷偷摸摸的过来。”


        

穿军装的朱同志说道:


        

“哎呀,就是过来看个病嘛,而且今天就我们两个人,不用搞的那么兴师动众的。”


        

“就是……谁想到你还在外边等呢。”一旁的邓同志也说道。


        

院长摆摆手,对着他们问道:


        

“上次的方言给你们生产的那些药怎么样?院儿的同志们还算满意吧?”


        

朱同志说道:


        

“挺好,已经都发下去了。”


        

然后还看了一眼方言:


        

“我们这次来还打算找方大夫定制一批。”


        

院长一听,这很明显是很满意啊,当即说道:


        

“呀,是嘛……那中午一起吃个饭?”


        

面对邀请,朱同志摇摇头:


        

“算了算了,不吃了,事情办完就得回去,院儿里的各种杂七杂八的报告都还堆着没看呢。”


        

“我也是,现在还有项目在手里。”邓同志同样如此。


        

院长听到后点点头:


        

“行,那我也不留你们了。”


        

说罢他对着方言讲道:


        

“方言你瞧完病后,过来通知一下,我找人送他们回去。”


        

院长对着他们问:


        

“派个车送你们回去,这总行了吧?”


        

朱同志说道:


        

“你看你,搞的这么客气。”


        

院长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


        

这时候方言说道:


        

“院长,要不我送他们两位回去吧?”


        

院长闻言,想了下:


        

“……也行!”


        

朱同志说道:


        

“不麻烦方大夫吧?”


        

方言说道:


        

“不麻烦,我上午就只有你们二位接诊。”


        

两人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神后,朱同志点了点头:


        

“那行。”


        

院长听到事儿聊妥了,当即说道:


        

“好了,你们看病吧,我就先走了。”


        

两人对着他回应道:


        

“好,慢走。”


        

“下回见。”


        

等院长走了后,方言回到自己的诊台,重新拿了个新的医案本子,这东西待会儿写好了要让他们自己带走的。


        

写好封皮后,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两位谁先来?”


        

朱同志看了看一旁的邓同志说道:


        

“老邓你先看。”


        

邓同志点头:


        

“好,我就不客气了。”


        

接着他就坐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看着眼前这位,他就是之前自己说的那位遭受过两次核辐射的大佬。


        

他1924年六月出生在安徽怀宁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今年1978年4月份,也就是还不到五十四岁。


        

他从小就展现出很强的学习天赋,5岁开始在北平读小学,1940年前往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念完高中。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昆明文正中学和培文中学任教,后担任北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8年秋,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仅用23个月就完成博士论文,于 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年仅26岁,被称作“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同志谢绝了留在国外的丰厚待遇,毅然回国。


        

当年,他进入华夏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后面的故事之前就讲过了,在1979和1980他两次遭受到核辐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问题,1985年8月,情况严重选择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之后又进行了两次手术。


        

1986年4月,他强忍病痛与于同志合作完成了对核武器工程将来规划的《建议书》。


        

同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享年62岁。


        

方言还记得,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曾公开表示,自己的偶像是这位,看到他便能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华夏脊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称他为:


        

“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他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为后续国家培养土生土长的年轻科研人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今天见到这位,方言也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


        

上辈子在教科书里,在电视剧电影里,在各种国防故事中,都有他的身影。


        

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这会儿他看起来还很年轻,眼神很有力量,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


        

甚至连科学家常见的眼镜他都没有戴。


        

视力起码应该很好。


        

方言定了定神,对着他问道:


        

“邓同志是什么地方不舒服?”


        

“胃。”他说道。


        

“详细说说。”方言拿起钢笔对着他说道。


        

邓同志整理了下思绪后,说道:


        

“事情还要从前段时间我从外地回来说起,当时我刚回来几天,就感觉肚子疼,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就知道肯定是在外边喝了冷水惹上虫了,然后我就找卫生所拿了点驱虫药,吃了过后排了好几条蛔虫出来,但是肚子依旧很不舒服看,并且脚上出现了淤血,后来我就去找医生看了下,他们说是过敏性紫癜,给我又开了药,我吃了过后,淤血倒是没有了,但是感觉这肚子上的痛转移到胃了。”


        

“然后我又去找了医生,他们又给我开了打虫和胃药,吃了过后也没见好转。”


        

“虫也没出来,胃也还是隐痛。”


        

“本来我打算再去找医生看看的,结果最近院儿里有人找到这里看过病,说是效果很好,喝了一副药就感觉到效果了,特别是我那个两个搭档,非要让我必须来看看,不来都不行……”


        

方言停下笔,好奇问道:


        

“谁啊?”


        

邓同志说道:


        

“就是上次找你看过病的,老周和老于,哦,就是和你爸在清华一个班的那个老周!”


        

方言恍然,笑到:


        

“哦哦,明白了!”


        

听这个意思,他们用了自己的药,应该是效果让他们服气了。


        

接着方言对着他问道:


        

“您能仔细说说,现在身体是什么感觉吗?”


        

“就比如平时是什么感觉,吃过饭是什么感觉,是怎么样的痛,刺痛,钝痛?是长时间的痛,还是只是特定时间?或者是突然一闪而过的痛。”


        

邓同志想了想,说道:


        

“有些胀,时轻时重,我也没感觉有什么规律在里面,不过吃过饭后痛的会比较明显,疼起来的时候除了胃,还有牵扯到两边肋骨边,不过这也不准,有时候饭前饿狠了也会痛。”


        

方言点点头,又问道:


        

“还有其他什么症状吗?”


        

一边说他还一边把这些东西都记录在了医案上面。


        

邓同志说道:


        

“吃东西不香,不想吃,嗳气,还有感觉莫名的累,睡了一晚上起来都累,以前没有这种感觉的。”


        

方言问道:


        

“恶心呕吐吗?”


        

邓同志摇摇头:


        

“没有。”


        

方言写好后,想了下,又问道:


        

“大便成型吗?什么颜色?”


        

邓同志说道:


        

“不成型,但是也不是稀的,也不算便秘,颜色不知道。”


        

“明白……”方言点了点头。


        

又问到:


        

“每天大便次数呢?”


        

邓同志说道:


        

“一两次吧,我尽量控制上厕所的次数,研究还挺忙的。”


        

方言写好记录后,又问到:


        

“您吃的什么药能给我瞧瞧吗?”


        

邓同志说道:


        

“我没带上身,不过我记得那个叫……左旋咪唑还有胃舒平。”


        

说罢他还补充了一句:


        

“左旋咪唑是打虫的。”


        

方言说道:


        

“嗯,我知道,它是抑制蛔虫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虫体能量代谢受阻而麻痹的,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作用。”


        

“除驱虫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


        

“另外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是中和胃酸缓解胃痛的,属于是抗酸药,看来西医是认为你吃打虫药引起胃酸过多了。”


        

听到方言的话,邓同志有些惊讶的说道:


        

“你还会西医呢?”


        

方言笑着说道:


        

“对常见的药物懂一些。”


        

邓同志恍然:


        

“哦,原来如此……”


        

方言对他说道:


        

“对了,你张开嘴我看看舌头。”


        

邓同志闻言,张开嘴把舌头吐出来,让方言观察。


        

方言看到舌质红,苔薄白。


        

然后方言又对着他说道:


        

“手拿上来,我把下脉。”


        

邓同志配合方言,把手放在了桌子上,方言开始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诊脉。


        

主要是他不知道,现在的邓同志还有没有其他什么问题,把脉就格外仔细。


        

现在学了这么多诊脉的手法,还有古籍医术,方言虽然还没有达到诊脉就能把全身所有问题都一下看清楚,但是基本也能摸个七七八八的。


        

方言检查一番后,左右手都是脉细弦。


        

面色正常,体型稍微有些消瘦。


        

方言接着又离开座位来到邓同志身边,对着他说道:


        

“我按下您身上,痛的话,你就给我说。”


        

“好!”邓同志点点头,靠在椅子上,解开自己中山装,露出里面的衬衫,等着方言按下。


        

方言试探性的在好几个地方按下后,都没有发现问题,这才开始按下他的上腹部,这时候他说道:


        

“这里有感觉了!”


        

方言问道:


        

“只是一个点,还是一片?”


        

邓同志说道:


        

“一大片!整个上腹部都有轻微的压痛感!”


        

说完还在上腹部比划了一圈。


        

“整个?”方言问道。


        

“嗯。”邓同志点了点头。


        

然后他也有些紧张的问道:


        

“这是什么情况?”


        

方言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


        

“您这胃部胀痛是否伴有一种灼热感?”


        

邓同志一怔,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有点吧……你这突然问我,我自己也不太确定了。”


        

方言说道:


        

“那就是不太明显,对吧?”


        

邓同志点头:


        

“嗯,应该是不明显。”


        

方言又问到:


        

“这个疼痛是否随您情绪波动加重呢?就是越烦越感觉痛的厉害!”


        

“会!”邓同志点头。


        

方言听到后,在医案上写道:肝气犯胃。


        

接下来方言又问道:


        

“那食用油腻食物后症状是否加剧?”


        

“我吃的很清淡。”邓同志回应到。


        

“……”方言无语,但是点了点头。


        

想了下又问到:


        

“空腹时饮用温水能否缓解症状呢?”


        

邓同志摇摇头:


        

“痛起来的时候,根本不敢喝水。”


        

方言又问到:


        

“早上起床的时候除了累,还会感觉口苦明显吗?”


        

邓同志点头:


        

“有这感觉!”


        

方言又在医案笔记上写上:胆热上扰。


        

方言又问:


        

“近期工作很忙是吗?”


        

邓同志点头:


        

“忙!特别忙!”


        

方言点点头,写上了:肝郁致病诱因。


        

接下来方言又问了,每天工作时长,吃不吃腌制熏制食品,还有睡眠质量,运动习惯。


        

总之在邓同志看来,方言比他看过的所有中医西医都要麻烦。


        

简直就像是要把他全身检查一遍似的。


        

接着,方言迅速进入辨证状态。


        

邓同志主诉胃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疲倦,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既往有蛔虫感染史,虽用驱虫药及抗酸药,疗效却不理想。


        

从症状看,疼痛集中于胃脘,且随情绪波动加重,此为典型“肝气犯胃”表现。舌红提示有热象,苔薄白说明湿邪不重;脉细弦则契合肝郁脾虚病机。结合其在中物院高压工作环境,肝气郁结日久,横逆犯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司,进而引发诸症。


        

这并非方言主观臆断——根据此前接触的同批次科研人员诊疗结果,肝郁气滞是他们的共性问题。目前需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同时需完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驱虫药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抗酸药虽暂时缓解症状,却未能根治肝胃不和的根本病机。此外,虽核辐射尚未发生,但考虑到其未来职业暴露风险,可在处方中酌加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提前干预。


        

看到方言一直都没说话,一旁的朱同志站到了方言身后,看到了他写的那些医案笔记。


        

都是刚才和邓同志对话里获取到的内容。


        

就在他要问的时候,方言已经再次唰唰的写了起来。


        

邓同志看了看站在方言背后的朱同志,又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我这问题很大?”


        

方言停下笔,说道:


        

“哦,不太大,但是有发展成其他病的可能,我还需要考虑下怎么给您开药才行。”


        

“哦……”听到这话,邓同志他微微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也来到了方言身后,看着方言写起了东西来。


        

他看到方言对他的病机演变分析写着:


        

蛔虫感染(外邪),驱虫伤正(药物副作用),肝郁化火(情志压力),横逆犯胃,脾失健运,气血两虚。


        

看着这一堆毛病,邓同志张了张嘴,所谓的不太大,好像也还是挺大的。


        

方言这时候停下笔,看着站在自己左右的两位说道:


        

“不用紧张,真没事儿。”


        

邓同志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看看……就看看你到底是怎么开药的。”


        

方言也只好让他们看了。


        

接着他写道:


        

结合邓同志的症状、舌脉及病机分析,辨证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兼气血两虚,治疗需以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和胃止痛、益气养血为核心。


        

写完后,方言就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柴胡 12g: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肝郁主药。


        

香附 9g、川芎 9g: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缓解两胁胀痛。


        

黄连 6g、吴茱萸 3g:黄连清泻肝胃之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两药配伍辛开苦降,止胃痛、嗳气。


        

白芍 15g、甘草 6g:缓急止痛,柔肝护胃,缓解胃脘痉挛性疼痛。


        

茯苓 15g、白术 12g:健脾益气,运化水湿,改善食欲不振、疲倦。


        

陈皮 9g、半夏 9g:和胃降逆,止呕化湿,减轻腹胀、嗳气。


        

当归 12g、丹参 15g:养血活血,改善气血两虚,丹参兼具抗氧化作用。


        

黄芪 20g: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防止免疫功能下降。


        

延胡索 12g、川楝子 9g(金铃子散):增强行气止痛之力,缓解痛势剧烈或灼热感。


        

煅瓦楞子 30g(先煎):制酸止痛,替代胃舒平的抗酸作用,避免长期使用西药损伤脾胃。


        

黄芩 9g、竹茹 12g:清泻胆火,和胃止呕,改善晨起口苦、胃热上冲。


        

枸杞子 12g、女贞子 12g:滋补肝肾,,减轻对肝肾精血的耗伤。


        

写道最后方言有顿了顿,加了个:


        

绞股蓝 15g、灵芝孢子粉 6g(冲服)。


        

看到这里,邓同志提醒到:


        

“诶,这个怎么没写作用?”


        

方言之所以没写,就是因为这两味药在现代研究显示,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及抗辐射作用,方言是实在想不到办法才加进去的,之前其实已经加了黄芪增强免疫力,但是他知道不够,所以又加了这个进去。


        

方言说道:


        

“这两个可以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不过是冲服才行,不能拿去开水里,温度一高就没效果了。”


        

方言也没撒谎,这两药确实是这个作用。


        

接着方言又说道:


        

“你们容易生病就是抵抗力太低了,回头我再给你们弄点增强抵抗力的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到:


        

“另外你们上班也得注意,不要一上头就……就蛮干……其实很多问题,也不用赶那一天两天的进度!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眼前这位可就是为了第一手数据,啥防护都没做,遭到了辐射。


        

邓同志闻言,有些莫名其妙,解释道:


        

“方大夫,科学工作是严谨的,我们从来不蛮干!”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重生1977大时代》是作者:凤山鹤鸣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