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090章 外公的兄弟何佑?来自国外的说客!(月票加更3.6K)
夜间

重生1977大时代

        

方言这边终于讲解完,然后就听到有人在会议室门外敲了敲门。


        

“谁在外边?”会议室的同学纷纷朝着门口看去。


        

平常这个时候院长打过招呼,不让医院的人来打扰他们。


        

除非是有急诊之类的事情,需要叫方言,医院才会过来找人。


        

而且今天听着这敲门声也不像是有什么急事的样子。


        

靠门边最近的杨景翔走了过去,一把将门给打开,然后他就看到了门口的廖主任和他身后站着的一帮人。


        

杨景翔是见过廖主任的,看到人后他愣了一下,然后赶忙对着廖主任招呼道:


        

“廖主任!”


        

“开会学习呢?”廖主任笑呵呵的说道。


        

杨景翔点头,有点紧张的说道:


        

“总……总结上午的经验呢。”


        

说完对着里面方言说道:


        

“方哥,廖主任来了。”


        

方言当然早就看到了门口的廖主任,他对着廖主任挥了挥手说道:


        

“您今天不是有回国的侨商需要接待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廖主任笑呵呵的带着身后一众人走进了会议室,对着方言说道:


        

“我这不是带着人过来了嘛。”


        

说完他侧过身,让身后几人走到和自己一排,接着对方言介绍到:


        

“这几位都是从国外回来交流的中医。”


        

“有,大马回来的,美国回来的,还有英国回来的,他们都是在国外用中医扎根立足并且弘扬光大的。”


        

廖主任刚说完,就有个穿着西装带着眼镜的中年人接过话茬说道:


        

“廖主任客气了,不过就是用手艺在国外混口饭吃而已,还是比不得咱们国内的好啊。”


        

“最近咱们国内的方大夫,那不仅是在华人圈,就连带着西医圈子里面,都有好多人知道他,这次我回国就之前,就有老外的医生说了,让我问方大夫要个签名。”


        

“西医的斯普特尼克危机,在外国的人的影响力那可真是大的不行,加上最近的一些报纸上,还有日本人想办法来交换秘方却因为态度傲慢,没有成功的事儿,都已经在国外传开了。”


        

方言赶忙拱手说道:


        

“您夸奖了,有些媒体上的事儿都是经过添油加醋的。”


        

虽然香江那边的稿子都是方言他们公司发出来的,但是这里肯定是不能认的,谁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敌是友。


        

所以方言也装作一副无辜的样子,应对这试探性的交谈。


        

他本来以为这次回来的就只有英国那边姓何的老爷子,结果没想到今天回来的人这么多。


        

扫视了一圈众人后,方言看到了一个长相和自己外公照片有六七分相似的老爷子,看起来头发花白,但是眼里精气神还是很足的,方言立马推断这位就是自己要找的何老爷子了。


        

不过在这个场合,方言没有急着去询问,而是对着廖主任问道:


        

“廖主任,还不知道这几位高姓大名?”


        

“不知道能不能介绍一下。”


        

廖主任听到方言的话,当即心领神会,说道:


        

“这位叫叫何佑,是英国回来的老中医。在伦敦唐人街“保和堂”主理人,专攻儿科,二战期间赴英行医,因用桂枝汤加减治愈多名肺炎病童获侨领支持。”


        

说完队伍里,那个叫何佑的老爷子,对方言拱了拱手:


        

“方大夫,久仰大名!”


        

“上次我那个没治好的病人,我让他回国来找您,没想到您还真的治好了,嗐,我老头子给您添麻烦了。”


        

方言听他这么说,回了一礼然后说道:


        

“何老爷子您客气了……”


        

“您说的是闫自强的孩子闫斌吧?”(见955章)


        

何佑对着方言说道:


        

“对,就是那个在英国治疗了好久都没效果,回国没多久时间就被你治好的寒湿痛弊。”


        

方言说道:


        

“那个和首都的气候有关系,英国那边的气候比较湿润潮湿,治疗起来当然要慢一些,我们这里相对干燥清爽,所以治疗后见效也就快一些。”


        

何佑老爷子乐呵呵的说道:


        

“方大夫真是谦虚了,老夫也是家传好几代的儿科,知道这里面的治疗难度。”


        

“这要是没点本事,还真是没这么容易见效。”


        

听到老爷子没提起关于外公何休的事儿,方言也没有把话题往这个方向引,客气了两句过后,就听着廖主任介绍起了其他的人。


        

大马那边回来的中医叫做林文峰,今年四十出头。


        

代家族三代在大马经营中药堂,祖父为躲避战乱移居槟城。


        

林氏在当地以治疗热带湿瘟如登革热、疟疾后遗症闻名,擅用南洋本土草药如东革阿里配伍中医经方。


        

他黑黑瘦瘦的,对着方言说道:


        

“我读过报纸上,西医对方大夫的报道,我们南洋的华人圈都因为方言大夫扬眉吐气了,就是因为那句西医的斯普特尼克危机,我们那边的中医生意好了起码三倍,这次我回来,不光是我自己想见见方大夫,还代表着大马的中医,要感谢一下方大夫。”


        

“我们打听到方大夫喜欢中医古籍,所以这次我们搜罗了不少的海外的古籍带回来,都放在酒店,就等今天晚上您过去的时候,我在当着所有侨商的面交给您。”


        

方言有些惊讶,没想到这林文峰这么讲究,他说道:


        

“林先生您真是太客气了。”


        

林文峰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如果能从上面改善出什么医术,还请不要忘了我们大马的中医们。”


        

方言点点头,如果真是能够让他悟到什么,他当然不会藏私了。


        

老实讲见识过了这么多的侨商,大马的侨商是方言感官上最好的一批,就比如老周,老胡,他们都是那边的。


        

接下来就是刚才穿西装戴眼镜,对着方言一顿夸的那位。


        

“这位是Michael Chen,中文名字叫陈麦克。”


        

“十年前从香江赴美旧金山开设针灸诊所,推动加州针灸合法化的华裔领袖之一。因治疗美式橄榄球运动员的韧带损伤受主流媒体关注,诊所被当地报纸称为“东方魔法屋”。”


        

陈麦克的名字让方言想到了赵本山的小品,他差点没绷住。


        

对着这位陈麦克说道:


        

“陈先生你好!”


        

看到方言对自己笑容灿烂,陈麦克感觉自己最受待见,优雅又不失礼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年纪轻轻就有这种成就,以后可不得了,我刚才还听说了,瑞士那边已经有人打算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提名你参加诺贝尔医学奖的评选了。”


        

“哈?”方言一怔。


        

“诺贝尔奖?”


        

上次亨利.海姆利希就和自己说过,只要拿出肺间质纤维化的秘方就可以让以前的诺奖获得者提名。


        

结果自己没答应怎么瑞士的什么人又冒出来了。


        

“是我听说的。”一旁一个看起来高高瘦瘦,大概五十多的中年人突然开口回应道。


        

这时候廖主任还没说话,一旁的何佑就对着方言说道:


        

“这位是,黄启明教授,利物浦大学中医学讲师,目前致力于将《伤寒论》方剂转化为英式颗粒剂。”


        

“之前成功调理一位伯爵夫人的慢性荨麻疹,在上流社会很受欢迎。”


        

说完还补充了一句:


        

“他是我的朋友。”


        

方言恍然,他没想到1978年的利物浦大学已经有中医讲师了。


        

感觉自己接受能力已经够强了,结果还是小看国外的发展情况。


        

不光是方言就连教室里的其他人也惊讶,英国人居然还要学中医。


        

怪不得他们要在国内这边进口道地产区的中药材呢,原来是和红茶一样。


        

方言这下就对这些教授和何老爷子起了戒备心。


        

上次在香江的时候,他可是被英国的医药公司的人追过,这事儿是有五师兄薛震的情报亲口证实过的。


        

而且利物浦大学本来就是带着点官方性质的,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方言都该戒备小心的。


        

方言和黄启明彬彬有礼的打了个招呼,然后才询问:


        

“不知道是瑞士的谁想要提名我?您又是怎么知道这回事儿的?”


        

黄启明面色不变,推了推眼镜,然后就说道:


        

“这个提名信息,是我最近在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院的汉斯·穆勒教授 Prof. Hans Müller那里间接听闻的。”


        

这个人名方言听着有些耳熟,但是想了下又对不上号。


        

诺奖得主有这位?


        

就在方言思考的时候,黄启明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穆勒教授是免疫学领域的资深学者,也曾作为世卫顾问访问过华夏,对国内的中医药事业印象深刻,他现在是在瑞士巴塞尔大学任教,也在兼任世界卫生组织的临时顾问。”


        

“他是专注于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的权威。这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普遍难治如风湿病、某些肾病、肠道炎症等,效果往往有限且副作用大。”


        

“七十年代中期,他曾作为WHO顾问短暂访问过国内。在那次访问期间,他了解到华夏正在进行“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的工作,并实地观察了中医针灸、中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特别是对一些西医效果不佳的慢性病的治疗。虽然当时未必见到国内的中医高手,但留下了“中医可能对免疫调节有独到之处”的印象。”


        

“他对您近期在重大疾病治疗上取得的突破,特别是结合传统智慧解决现代医学难题所展现的非凡价值,给予了极高评价。”


        

“他认为,您的这项成就开创性地运用中医整体观和经络理论,成功治愈了西医束手无策的肺纤维化等重症,不仅挽救了许多生命,更以其可重复、可验证的临床效果,颠覆了传统认知,为未来医学研究开辟了极其宝贵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中医药的范畴,具有划时代的普世价值,完全符合诺贝尔奖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者’的宗旨。”


        

“因此,穆勒教授正在积极筹备相关的提名材料,有意于今年9月提交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您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候选人。他强调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提议,是出于对您卓越贡献的真诚认可,并且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他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本意并非炒作,而是考虑到作为提名人的责任和透明性。他非常希望在正式启动流程前,能够获得中方、特别是您本人的知悉与原则上的理解。”


        

“他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并委托我——作为同在海外传播中医文化的同行,以及老友的关系,如果能有机会见到您,就先代为传达这份善意和敬意。他本人也表达了对您深深的钦佩,并非常期待未来能有正式交流的机会。”


        

说客!


        

正宗的说客!


        

方言在他说完的时候,就给这位黄启明打上了标签。


        

PS:月票又多了200,再欠大家4000字。


        

更完这章欠大家27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重生1977大时代》是作者:凤山鹤鸣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