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闵福德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听到魏明的翻译,大家都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于是魏明又整了几段,比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实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他跟闵福德一唱一和,配合的极好。
可没想到除了闵福德这种专业托儿,竟然还有自来托儿。
一个看上去跟闵福德年龄相仿的白人男子从人群中走了过来,他有些激动地用德语道:“他说的没错,鲁迅是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我们应该了解他的作品,不过你刚刚有句翻译我觉得还需商榷……”
见魏明好像听不懂,他又用英文说了一遍,然后开始跟魏明论道。
这时魏琳琅冒出来对困惑的魏平安道:“他是柏林自由大学的汉学教授沃尔夫冈·顾彬。”
魏平安知道柏林自由大学属于东德,他问:“这不会是你找的托儿吧?”
魏琳琅:“我跟他不熟,他纯粹是出于对鲁迅的热爱,不过我是想过找他翻译你侄子的作品。”
魏明跟顾彬也不熟,这位未来的欧洲三大汉学名家现在还比较年轻,虽然他看不上以莫盐、余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文学,但非常崇拜鲁迅。
他曾把鲁迅的部分文章翻译成德文,90年代的德文版《鲁迅全集》也是他主导完成的,听到有人聊鲁迅就都忍不住蹦了出来。
随后魏红又搬了把椅子,魏明和顾彬教授用英语交流起了鲁迅文学。
两人都是鲁学行家,说的激情澎湃,让现场听众颇为心动,愈发确定鲁迅是中国文坛顶牛顶牛的存在。
几位德国出版人都有些动心,魏琳琅不为所动,她手上能动用的权限已经基本都用在魏明身上了。
而且《鲁迅全集》多达十六部,还有很多书信,翻译难度太大,可能几年十几年内都搞不定,全集翻译显然不如择其经典作品进行翻译。
后来还是顾彬看到了一个自己相熟的德国出版人,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两句,他当即决定跟中方签合同。
魏明有些困惑,问顾彬教授说的啥。
顾彬笑道:“我说鲁迅先生逝世于1936年。”
这话对出版人很有吸引力,因为这意味着1986年之后就不用给作者及其家属版税了,版权法只保护到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之后就可以随便印发了。
不过美国最近改成了死后70年。
也就是说还能收五年的版税,五年时间德文版《鲁迅全集》翻译肯定是完不成的,所以相当于出版方将来能凭空省掉一大笔支出。
而顾彬成功劝说,大概也帮自己谋到了一张长期饭票,他的译者版税还能收到他死后50年呢。
在后面书架旁的个别中方代表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觉得小魏失策了,《鲁迅全集》没啥油水啊。
但魏明觉得能让鲁迅作品走向世界,这本身就是成绩,而且这个自己熟悉,就由鲁迅文集打头阵了。
除了德国出版人,还有一些国家对鲁迅作品产生了兴趣,他们还想再听听,再聊聊。
然而魏明把他们支给了负责具体业务的刘局,自己还得上新品呢。
“接下来的这本书厉害了,它是今年的新书,两个月前出版的时候曾在中国出版界和文化界引起地震!”魏明语言夸张地拿起一本书。
梅琳达念了出来:“《傅雷家书》?魏明老师,这位傅雷我不太熟悉,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魏明喝了口茶:“大家都知道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吧?”
“这谁能不知道。”
“我一个英国人都知道。”
“世界文坛巨匠!”
“那是我们法国最伟大的家!法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你该不会是想说他是中国的巴尔扎克吧?”
大家哄堂大笑,气氛轻松而热烈,他们都等着魏明介绍。
“不不不,傅雷其实是我们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法译中领域的第一权威,是他让中国人认识了巴尔扎克,认识了罗曼罗兰,认识了伏尔泰,中国人能领略法国文学巨匠的巅峰作品都要感谢他,可惜他在十几年前已经自杀过世了。”
听到是翻译家,大家兴趣少了一大半,然而听到是自杀,观众们的好奇心又被吊了起来。
非自然死亡啊!
而且又是十几年前,十几年前不正是中国在闹嗡嗡嗡吗,难道是?
没错,是的,跟老舍先生情况差不多。
但魏明没有立即揭晓傅雷的死因,而是转回傅雷家书的内容。
“这部书包含了傅雷对艺术、人生、教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它既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导,也是一位智者对后人的启迪。”
接下来魏明从几个方面推销这部书。
首先强调这部书的教育意义:“可惜了,如果我爸早点看到这部书,我不至于连大学都考不上的,这部书简直就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傅雷认为‘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魏平安苦笑:“这小子,你爹没看这书也没耽误你成大作家啊。”
魏琳琅却道:“你不知道,现在家庭教育的图书可是新的市场热点,随着美苏争霸,各国工人的待遇大幅提高,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庭,所以家庭教育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
本来听到魏明在讲鲁迅,而已经基本把鲁迅重要作品都翻译出来的日本出版商兴趣乏乏,可是当魏明讲起家庭教育,不仅日本人,就连韩国人都停下了脚步,竖起了耳朵。
而刚刚赶过来的龚必扬更是直接翻起了《傅雷家书》的样书。
接着魏明又从研究东亚家庭和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了这部书的价值,几个专门做东亚文学翻译的出版人也陷入了沉思。
最后,魏明终于讲到了傅雷的死因,一听果然如此,而且还跟儿子有关。
家书中还有他临死前段时间写给儿子的信,这套家书对了解那段历史也极有价值,大家兴趣更甚。
当然,这部书翻译上的难度,以及真实的傅雷傅聪父子的关系魏明是只字不提,只说优点和看点。
很快龚必扬拿下了繁体版和英文版版权,还有几个欧洲国家对该书产生了兴趣,开始跟刘副局以及三联书店的负责人潘耀明聊了起来。
中国方面的人员都看得目瞪口呆,这魏老师也太能说了吧,还能让这些话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还如此有煽动性。
而且带货效果确实显著啊!
接下来魏明拿出的这部书叫《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毕业于北大哲学系,这也是一部新书,一经发布就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美学热潮。
魏明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评价:“这部书非常超值,因为它是中国美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的集大成者,买一部相当于买四部!”
梅琳达捧哏道:“这么厉害!”
随即她打开这部书,露出里面精美的铜版纸插图,并邀请那些外国人一起欣赏,大家都认同地点头:“好美!”
这部书的定价很高,在国内卖1.9元,魏明厚厚的一大部《人间正道是沧桑》才卖1.8元呢,《美的历程》贵就贵在插画上。
《美的历程》分为十个篇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潮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因为外国人最熟悉中国的唐朝,魏明就直接从第七章“盛唐之音”讲起,从从刘希夷、张若虚到初唐四杰,再到李白杜甫。
有些时候魏明直接就是原文朗诵,因为还没有现成的翻译,或者有但他不知道。
盛唐除了诗歌,还有书法,魏红早就把他的全套装备准备好了,魏明当场展示了一篇狂草书法,混乱张狂中蕴含美感,当然,跟书中插图上显示的草书经典还是有极大差距的。
随着魏明对中国美学的科普,顶级出版社兰登书屋在一众感兴趣的英文出版社中拔得头筹。
口干舌燥的梅琳达拿起魏明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继续!
白天付出了这么多口水,晚上梅琳达肯定要加倍补回来的。
不过魏明忙到十点钟才回酒店,他在忙着选品呢。
因为这半天带货效果很好,销量额成绩喜人,而且书展反馈也好,在各方强烈要求下,魏明决定明天上午下午再搞两场,给家人们谋谋福利。
等十点回到家,魏明又开始搞梅琳达,一个亿啊一个亿!
~
他们正轰轰烈烈地搞着,国内,华侨公寓的龚樰醒了,春梦了无痕,有的人几个亿几个亿地吃到饱,而她只能在梦里品咂一番那种滋味。
看了看时间,虽然还早,但龚樰想表现好一些,给家人们准备早饭。
结果许淑芬预判了她,比她起得更早,这会儿正在厨房忙活呢,龚樰只能无奈打下手。
过了一会儿大舅妈从外面回来了,她预判了许淑芬,起的更早,并去外面买了些菜,家里的冰箱都快空了。
等外婆也醒了,早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时大门从外面打开,传来魏解放的声音:“淑芬儿,楼下那是谁的摩托车啊停咱们旁边?还那么气派。”
许淑芬和龚樰同时探出头去,当看到龚樰,老魏怔住了,然后赶紧跑去洗手间洗了把脸,拢了拢头发,他刚从熊窝窝里出来,有点埋汰。
“龚樰同志,你咋来啦?真是蓬荜生辉啊!”
老魏有些手足无措,别看他对上刘小庆谈笑自如,但龚樰不一样啊,这是可能当儿媳妇儿的明星啊!
她来这里是儿子的意思吗?是要确定关系了吗?
龚樰:“叔叔您叫我小雪就行。”
“那是咱儿子在友谊商店新买的,他留了信儿,说旧的给你骑。”
许淑芬解释了一下,又把昨天请龚樰过来的缘由说了一遍,然后问老魏:“你怎么一大早回来啦,人家不管你饭啊?”
“咋不管了,还要请我当正式工呢,让我也训训那些熊崽子,”老魏又吹起来了,“我这不是惦记着家里吗,跟云云小梅说了没。”
魏明舅妈道:“说了,小梅说等会儿就来接我们过去,也让他妈妈歇一歇,人家是文工团的领导,这段时间净忙着给他们做饭洗衣服了。”
许淑芬招呼大家上桌边吃边聊,早饭还是相当丰盛的,看的大舅妈都不习惯,这京城的日子过得太好了,想到女儿也过上了这种日子她就高兴。
后面还有更高兴的,梅文化竟然借了一辆吉普车来接她们去小住,那叫一个风光。
这会儿龚樰已经骑着自行车回去了,家里就剩魏解放和许淑芬两口子,他们闲不住,于是骑上心爱的小摩托车去了一趟四合院看看猫狗。
还是摩托车快啊,感觉没一会儿就到了。
一路上两人的话题都围绕着龚樰展开,这孩子漂亮温婉,又不显得小家子气,接人待物都很舒服,太招老两口喜欢了。
老魏寻思:“这段时间也没见儿子跟朱霖走得太近,是不是咱们误会了,小明就小雪这么一个啊?你看他两部戏都是跟小雪合作的,对朱霖可没这么热乎。”
许淑芬也开始自我怀疑和否定,自己仅凭计生用品和工作证就判断儿子跟朱霖的亲密关系,是不是有些武断了?
许淑芬道:“今天大嫂和娘在,小雪还是有些拘谨,我也没好意思提她和小明的关系,那要不咱们再找个机会请她吃个饭,就咱们仨。”
“可以啊,要不就在这四合院吧,今天你收拾收拾,这好久没住人了。”
许淑芬:“那你干啥?”
老魏把银杏的项圈和牵引绳找出来:“我再去动物园转一圈。”
“去动物园带狗啊?”
“带它见见世面呗,你说它为狗一生,大半辈子都在这宅院里,没见过老虎狮子豹,多亏啊。”
许淑芬:“那你牵好喽,别让它成了老虎狮子豹的菜。”
见主人要溜自己,银杏兴奋地上蹿下跳,这段时间小梅和彪子轮流给它和警长带饭,但因为家里店里都忙,也没空溜它,可把它憋坏了,憋的脑袋都大了。
老魏把银杏抱起放在摩托前面,然后一溜烟去了燕京动物园。
银杏:不是说溜的吗,坐车也算溜?
~
作为提出了“南龚樰北朱霖”的第一人,刘振云的文章大火,最近拿到了不少转载稿费,于是决定请女友郭见梅潇洒一把。
当看到老莫餐厅的时候,郭见梅以为又要吃俄餐了,结果刘振云拉着她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旁边燕京动物园门外。
郭见梅:“这里都来多少回了,那些动物我都快要认全了。”
“你看这是什么!”刘振云嘿嘿一笑,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物件。
“啊,相机,你买相机了!”
刘振云:“梅子啊,你还是不了解我呀。”
“你找谁借的?”
“嘿嘿,找梁左师哥借的,他们快毕业了,他就求谌荣老师给他买了一台,准备过段时间班里去香山看红叶的时候拍照用,结果被我捷足先登了,回头再请魏老师帮忙给咱洗出来,就出个胶卷钱。”
郭见梅崇拜地看着这个老登,动物园来过好几次了,但还没在这里拍过照呢。
两人买了票快步进了动物园,郭见梅道:“先去看熊猫吧,等中午温度上去它就不出来了。”
刘振云:“熊猫馆怎么这么多人啊?”
郭见梅:“熊猫馆哪次不人多啊,而且今天还是周日。”
“不对劲,这次格外的多。”
他们到了那边根本挤不进去,但是也看到熊猫了,因为熊猫上树啦!
熊猫馆确实有棵大树,不过那树挺高的,一般熊猫就是用来蹭痒痒。
但现在这只半大熊猫不仅上了树,还大模大样地站在树杈上啃甘蔗!
树都跟着摇晃~
郭见梅还是第一次看这么熊的大熊猫,催促刘振云道:“赶紧拍照啊!”
说不定就是遗照了呢,还是黑白的。
“啊?这是给咱俩拍的,给它拍多浪费啊。”
“你看它多好玩啊。”
两人正聊着,突然传来一声爆喝:“你给我下来!”
伴随的还有汪汪汪的狗叫声。
正是老魏来了,还没给银杏安顿好,就听说钢蛋上树了,还上的很高。
钢蛋还是给老爹面子,下了一半,坐在树中间的树杈上,然后慢悠悠把甘蔗啃完了。
老魏也不再劝它,而是直接把苹果往树上扔,钢蛋接住就能吃了。
看大熊猫在树杈上捞苹果吃,动作滑稽可爱,游客们再次笑了起来。
而刘振云两人挤到了前面,已经认出了老魏。
“魏叔!”刘振云挥着手,惊奇道,“你怎么在这里啊?”
“哟,小刘,小郭,来玩啊,我最近搁这儿上班呢。”
他见刘振云拿着相机,小声对他道:“你俩先去转转,等中午钢蛋忙完了让你们拍个合影,记得在那边等我。”
一听能跟大熊猫拍合影,两人兴奋地直跺脚。
等他们转了一圈,来到了约定好的地方等老魏,结果在那里看到了一大两小。
“吕编您好,哎呦,这不是咱们的小影帝喜子老师和著名音乐家乐乐老师吗!”
刘振云贫着嘴,而郭见梅看到这兄妹俩就想到了《妈妈再爱我一次》,眼眶都有些发涩。
刘振云他们走后,吕晓燕带着一双儿女也过来看大熊猫,周末嘛,这里是个好去处,没想到意外碰见了在这里工作的大伯(bai)子。
咱动物园里有这人脉,于是他们也等着老魏开后门,让他们跟钢蛋近距离合影。
等着老魏开门的这段时间,吕晓燕跟刘振云他们说起了法兰克福书展的事。
“你们看今天的《文艺报》了吗?”吕晓燕问。
“没有啊,发生什么事了吗?”
《文艺报》上报道的是法兰克福第一天的情况,都是刘杲副局长传真回来的消息。
“你们可以买来看一看,说的是魏明的作品火爆法兰克福,第一天售出的版权数量和金额冠绝全场100个国家的三万种图书,像《动物凶猛》有的被打包买走,有的被分拆买走,一天之内为国家赚了数十万美元的外汇。”
郭见梅惊讶地张着嘴,一天,几十万,还是美元!
倒是刘振云云淡风轻道:“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那可是我们魏老师。”
实际上他心跳在猛烈加速,娘嘞,换成人民币不得破百万啊!
俺们村都还没万元户呢,人家魏老师已经百万元户了!
可见文学真的有搞头,真的能让人衣食无忧,这更坚定了刘振云勇闯文坛的决心。
这时门开了,一只黄色大狗头探了出来。
“你们进来吧,别让人看见。”老魏招呼一声,五个走后门的快速进去,喜子先是抱着银杏,这狗实在松软。
“大哥,你还不知道吧,小明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大杀四方了呢!”
“哟,有信儿传回来啦,你展开说说!”老魏拿出小本本,记得很认真,等晚上吃饭这都是跟小雪的谈资啊,她肯定也惦记着小明。
等从动物园出去后,吕晓燕带着儿女又跑了趟书店,了解刚刚上架的第二期《童话大王》的销售情况。
上个月《童话大王》+《儿童文学》的总销量超过了之前的《儿童文学》,说明中长篇童话和短篇分开之后对出版社是有利的。
而这次吕晓燕直接把首印册数定为30万册。
据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反响非常好,尤其是大娃降世,小朋友们看了都很喜欢。”
《葫芦兄弟》第二篇,人形态的葫芦娃终于登场了,魏明亲自执笔的大头造型很得人心,力大无穷的设定和最终被擒的手段也很发人深省。
同一时间,把晚饭准备妥当的许淑芬拨通了龚樰的那个电话。
“喂,是我,许阿姨啊,晚上来家里吃饭吧,我和小明爸爸都在,北池子四合院你记得怎么走吧。”
“哦,记得记得。”朱霖疑惑地回了一句~
……
(2月份1000月票、2000月票加更!晚上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