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84章 雁过拔毛,兽走要留皮【求订阅啊】
夜间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今天对马周来说,绝对是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因为他觉得自己,才刚逃出狼窝,又入了虎穴。


        

明明来长安是避难的,结果处处都是难。


        

如今,刚刚还让自己旁听狠辣毒计的太子,现在竟将自己五花大绑的绑在了柱子上。


        

自己到底是遭了什么孽啊!


        

这到底是什么太子啊!


        

“说,你刚才冒犯我爷爷,这笔账怎么算?”


        

李承乾唬着小脸,一脚踩在凳子上,把玩着短刀问道。


        

“太子,我都说了八百遍了,都是误会,是误会啊!”马周欲哭无泪地道。


        

李承乾眉毛一挑:“你说误会就误会,那还要法律干嘛?那还要军队干嘛?照你这么说,我捅你一刀,也说是误会?”


        

“我”


        

马周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一旁正在跟李渊吃东西的岑文本,笑呵呵地道:“太子,我看要不这样,将他送官府得了,就治他个不敬太上皇之罪,如何?”


        

“那这不敬太上皇之罪,会是怎么个判罚?”


        

“还能怎么判,顶多就是个杀头!”


        

“啊?”


        

马周吓了一跳,连忙看向李渊:“太上皇饶命啊!我真不是故意的!”


        

“呵呵.”


        

李渊笑了笑,觉得颇为有趣,便笑着道:“不是故意的,那就是有意的咯?”


        

“这这这”


        

马周被三人弄得一阵无语。


        

却听李承乾笑道:“现在给你两条路,要么我们送你去官府,生死由命,要么跟我们去江陵,将功赎罪,你选哪一条?”


        

闻言,马周瞬间反应了过来,原来太子是想招揽自己,想到这里,不由埋怨似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道:“太子天资过人,何必戏弄在下?这条路,臣还有的选吗?”


        

“哈哈哈!”


        

李承乾三人轰然大笑。


        

一旁的杜才干也笑了起来,心说这人还不傻。


        

不过,太子为什么要将这人带到江陵呢?没感觉他有什么与众不同啊?平平无奇,长得也没有自己高大威猛!


        

“来福,给马助教松绑,带他去洗漱一番,再来见我们!”


        

笑声过后,李承乾便吩咐来福将马周带了下去。


        

而关于马周,李承乾了解最多的就是‘治世名臣’四个字。


        

什么是治世名臣?


        

说实话,这种人,几乎每朝每代都有,他们掌握的都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道。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能够较好的处理公务,理清国家大事。


        

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子,就能开创太平盛世。


        

虽然马周不在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但李世民对马周,绝对是待之如妻妾。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天不见到他,心里就空落落的。


        

由此可见,马周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但马周也不是一入仕途就平步青云,牛逼哄哄的那种能臣。


        

因为出身寒门,即便再有才华,也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所以,马周自从当了博州助教之后,就开始放荡不羁,白天上班摸鱼,晚上借酒消愁。


        

偶尔骂几句上司煞笔,也是家常便饭。


        

可日子久了,上司也忍不了他了,就对他百般羞辱,气得他远走博州,奔赴长安,投到了大将军常何门下。


        

后来,又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李世民发现其才能,最终走向了人生巅峰。


        

可以说,没有李世民的赏识,就没有马周这位‘治世名臣’。


        

而能在去江陵的路上巧遇这位‘治世名臣’,李承乾自然不会将他拱手送给李二陛下了。


        

毕竟,做人呢,凡事都要主动点,积极点。


        

雁过拔毛,兽走要留皮,看到人才就要挖墙脚。


        

更何况,那东宫班底,还需要有人填充,而马周,就是东宫班底的最佳人选之一。


        

至于其他的人选,李承乾倒也不急。


        

因为李二陛下现在估计还在打朝廷官吏的主意。


        

不解决李渊留下的那帮武德老臣,他是没办法安排更多对他有用的官吏的。


        

所以,这时候在李二陛下四周捡漏,最合适不过了。


        

却听李渊冷不防地道:“承乾,你去了江陵之后,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吗?”


        

“江陵乃南方重城,水陆发达,尤其是进入巴蜀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我大唐立国之后,江陵一带,成了我大唐重要的粮食产地。所以,我此去江陵的首要目的,就是粮食!”


        

“粮食?”


        

李渊与岑文本微微一愣,满脸不解。


        

他们想过很多李承乾去江陵的目的,却从未想过,李承乾去江陵是为了搞粮食。


        

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唐接下来的几年,会面临多严峻的挑战。


        

不仅有雪灾,还有旱灾,还有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


        

而粮食,在灾害面前,绝对是大杀器。


        

所以,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不过,有些事情,李承乾无法说明白,只能言简意赅地道:“反正,我的目标就是解决我大唐百姓的温饱问题!”


        

在李承乾看来,大唐盛世的蓝图里,绝对不是万国来朝,也绝对不是商业高度繁荣,士子歌功颂德而百姓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场景。


        

别看后世将‘贞观之治’吹得多厉害,其实,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


        

而真正解决温饱问题的,还是咱们后世的新国。


        

“可是,想要解决大唐百姓的温饱问题,并非易事,太子心中有什么章程吗?”


        

岑文本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好奇地问道。


        

李承乾微微一笑,打趣道:“岑先生虽是读书人,但平时应该不怎么读史书吧?在历史上,某些短暂的年月里,百姓还是能吃饱穿暖的!”


        

“哦?”


        

岑文本眼睛一亮,不由较真了起来:“殿下若说奇谋妙计,在下可能不擅长,但说读书,在下还是读过不少史书的,可从未见过太子所言的盛况!”


        

“不是你没见过,而是你没在意。”


        

李承乾笑了笑,然后看了眼李渊,又道:“其实,历朝历代,刚刚开国的几十年里,百姓的日子其实是最好的,虽然不一定能达到吃饱喝足的程度,但也差不多。”


        

岑文本仔细回想,发现李承乾说的还真的是这样。


        

每个朝代开国之初的百姓,日子过得都不算差,就拿现在的大唐来说,如果百姓的日子过得无比艰难的话,别说打东突厥,就是渭水之盟的财物都交不齐。


        

而且,每朝每代立国之初的几十年,都会出现盛世,这就间接说明了,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只不过,几十年的盛世之后,国家就会走向败亡。


        

仿佛命中注定一般。


        

“武德年间,虽然连年征战,但百姓们的日子,并不是那么难过,至少比起隋朝末年,要好很多。”李渊有些自得的插了一句嘴。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说爷爷,咱们都是明白人,你就别自吹自擂了好吧?


        

隋朝那是怎么亡的,你还不清楚吗?


        

可不是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啊!


        

“既然开国这几十年,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那太子为何还要解决温饱问题?”岑文本继续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笑着摇头道:“这两个其实并不冲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只是相对而已,就像一个窝头,在闹饥荒的时候,可以救人,而在太平盛世,也能填饱肚子。”


        

“你总不能说,窝头拿来没用吧?”


        

“这”


        

岑文本与李渊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却听李承乾又道:“我为什么要拿江陵的治权,就是想拿江陵做个试点,开辟一条救国之路,让大唐百姓的好日子,不止几十年。”


        

当然!


        

有句话他没有明说!


        

这时候在朝廷里搞政治斗争,是最没有前途的,因为你无论怎么折腾,都在别人的规则圈子里。


        

世家门阀为什么能掣肘李二陛下?


        

就是因为人家手里有东西。


        

那么,李承乾来江陵的最终目的,肯定也是要有自己的东西。


        

“好!好志气!我孙儿好志气啊!”


        

李渊听到李承乾的话,抚掌大笑,满脸欣慰。


        

本来他以为李承乾的小脑瓜子里,满是阴谋诡计,现在看来,他心中还装着天下,装着黎民百姓。


        

这样的人,绝对可以成为真正的明君。


        

不过,就是年纪太小了,否则拼了这条老命,我也要回去干二郎!


        

“可是,为何几十年之后,国家会走向败亡呢?难道与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有关?”


        

“或者说”


        

话到这里,岑文本下意识看了眼李渊,然后小心翼翼地接口道:“或者说,与昏君频出,贪官污吏横行有关?”


        

李承乾想了想,摇头道:“我觉得,国家经历几十年的盛世之后,会走向败亡,与昏君,明君的关系不大。”


        

“啊?这是为何?”


        

岑文本满脸诧异:“不是说,明君兴国,昏君亡国吗?太子殿下何以说,王朝的兴衰与帝王是否贤明,关系不大?”


        

“承乾,不可胡说!”


        

刚刚还赞赏李承乾的李渊,听到李承乾违背这个时代常识的言论,顿时皱起了眉头。


        

很明显,这样的言论,对他们来说,有些划时代了。


        

只见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道:“因为,真正有关系的是土地!”


        

“土地?”


        

李渊与岑文本脸色一变。


        

这一点,又是他们没想到的一个地方。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是作者:王蜀蜀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