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98章 太上皇圣训:陛下再犯蠢,回去收拾你!【求月票】
夜间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李世民并不算是一个很勤政的皇帝。


        

虽然他在历史上是一位明君,但跟历史上那些勤政皇帝相比,还是有些不如的。


        

平常时候。


        

他一般工作到酉时前后,就会去丽正殿,或者去某个后宫妃子的寝殿耕地。


        

但是今天,已经过了酉时了,他还一直待在两仪殿,没有任何耕地的心思。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最近的糟心事太多了。


        

虽然他采用了李承乾的治灾办法,但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这倒不是他不相信李承乾的能力,而是对李承乾的能力,产生了担忧。


        

作为一个父亲,看到儿子有出息,这本该是一件令他高兴的事。


        

可发生了那晚的那件事之后,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毕竟儿子跟自己父亲一起合伙坑自己,换作谁都会很难受。


        

不过,难受归难受,儿子的好办法,该用还是得用,主打的就是一个公私分明。


        

“陛下。”


        

无舌悄悄走了进来,见李世民正在书案上练习写字,遂小声地呼唤了一句。


        

“有消息了?”


        

李世民故作淡定地继续练字,耳朵却竖了起来。


        

“陛下英明,左仆射按照陛下的办法治理灾情,很快便控制了乱象,如今运往长安的粮队,络绎不绝,关中灾民更是对朝廷感恩戴德。相信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就可以重新调整粮价到正常水平,减少朝廷的支出了。”无舌笑着说道。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转瞬即逝,然后依旧淡定地放下手中的毛笔,平静地抬头说道:“告诉左仆射,粮商赚他们该赚的钱,只要不违法,就别为难他们,明白吗?”


        

“明白。”


        

无舌讪讪地陪笑了两声,这才离开了两仪殿。


        

而李世民则如释重负的吁了口气,准备回后宫放松一下。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又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南阳刺史邓戎,上奏陛下亲阅!”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哑然一笑:“这个邓戎,消息未免来得有些晚了吧?不过,忠心可嘉!”


        

说着,他便摆手示意那名官吏,将邓戎的奏折送进来。


        

“陛下.”


        

“念吧,朕练字练久了,懒得看了。”


        

其实他就是想装个未卜先知的逼,因为他知道邓戎奏折里会说什么,无非就是李承乾的治灾办法如何牛逼,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自己的政绩,最后邀功请赏,赞美太子。


        

可是


        

当那名官吏展开奏折,准备念读的时候,脸色‘唰’的一下就变了。


        

“怎么了?”


        

李世民见那名官吏愣在那里,冷哼一声,淡淡地道:“是不是南阳治灾的办法,跟朕治灾的办法一样啊?不过区区小计而已,谁都能想到,有什么值得夸赞的?”


        

“呃,不是这样的陛下,是”


        

“是什么?”


        

“陛下您还是自己看吧”


        

那名官吏连忙跪伏在地,然后双手将奏折举过头顶。


        

李世民眉头微皱,然后有些狐疑的接过奏折,展开查看。


        

只见奏折上赫然写着十五个大字:太上皇圣训:陛下再犯蠢,回去收拾你!


        

李二陛下先是这个表情:


        

Σ(°△°|||)︴


        

然后是这个表情:


        

(╯°Д°)╯︵━


        

“岂有此理!!!”


        

甩掉奏折之后,李世民怒不可遏,脸色一阵变化,最终将目光落在了那名官吏身上,冷冷地问:“你看到了?”


        

“臣臣臣”


        

那名官吏魂都快吓飞了,说话都有些结巴:“臣不明白陛下在说什么,臣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


        

“哼!”


        

李二陛下冷哼一声,眼神凌厉如刀,然后一字一顿地道:“聪明的人,往往都能活很久,你明白吗?”


        

“明明明明白,臣明白,臣今天就没来过陛下这里”


        

“滚!!”


        

李二陛下愤然挥袖,这名官吏就连滚带爬的离开了两仪殿。


        

与此同时。


        

长安城内的某个豪华会馆。


        

几名换上华服的五姓七望官吏,正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其中那名王家官吏,满脸不屑地道:


        

“我还以为陛下真筹集了一百万石粮食,原来不过是虚张声势,利用高价,吸引了周边的闲散粮商!”


        

“可是,这一招,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真的很出其不意啊!”


        

另一名崔家官吏,感慨道:“毕竟我们五姓七望,也控制不了所有的粮商!”


        

“就算控制不了所有的粮食,我们也要狠狠赚他一笔,否则难消心头之恨!”


        

“没用的,等关中粮食积累到一定数量,朝廷肯定会出面平价,这一次,是我们输了。”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认栽了?”


        

“这”


        

听到这话,众人都默然不语。


        

片刻,却听一名李家官吏,语气凝重地道:“最近这些日子,京官,州官,都在长安,人心惶惶,只因右仆射那什么考核,裁减!”


        

“依我之见,比起商贾的利益,朝廷的官吏份额,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


        

“对对对,这才是我们该关心的!”


        

郑家官吏急切附和道。


        

卢家官吏看了眼郑家官吏,淡淡道:


        

“我听说,右仆射为了这件事,在陛下面前立了军令状,说,如果长安城里的官吏再乱,他就请辞右仆射,吏部尚书之职!”


        

哗!


        

全场哗然!


        

有的人满脸兴奋,欲言又止。


        

有的人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崔家官吏将他们的表情,动作,尽收眼底,然后悠悠的叹了口气,道:“你说这考核前,有这么多事,这考核后,还是这么多事,又何必考核呢?”


        

“说的是啊,升迁,考核一下,无可非议,这日常为官,哪里需要考核!”


        

“是啊,来来来,喝酒!”


        

“依我之见,这做官,靠的不是考核,靠的是咱们五姓七望这样的人脉!”


        

“不错不错,天下官吏,皆出咱们五姓七望才好!”


        

推杯换盏间,众五姓七望官吏大谈特谈,完全没将其他世家大族放在眼里。


        

半晌之后,崔家官吏又感慨似的道:


        

“虽然这次官吏考核,对我们五姓七望的官吏,影响不大,但我们还是要让陛下知道,这大唐的天下,可不是太原李氏一家之天下!”


        

“所以。”


        

说到这里,顿了顿,环顾几人道:“我想为这件事,添一把火,你们觉得咋样?”


        

几人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却听王家官吏,笑吟吟地道:“崔大人,你们崔家乃天下第一名门望族,此事,当由你拿主意啊!”


        

“呵呵,你们王家也是名门望族,难道就没想法吗?”


        

“这”


        

王家官吏迟疑了一下,沉吟道:“这贞观新朝,也未见得就需要什么改动。也幸亏还没有大改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没错,如今的朝廷大事,是赈灾,召集官吏考核,这不乱上加乱嘛!”


        

“对对对,万一东突厥再来生事,那是乱上加乱,再加乱!”


        

“呵呵。”


        

崔家官吏闻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再起话头,又道:“我听说,当年秦王府,天策府的那帮人,想自己人出头!”


        

“我也听说,好像是右仆射的主意!”


        

“右仆射是陛下的大舅子!我知道!”


        

“那你知不知道,长孙皇后并不喜欢他这个哥哥干政,说不定这个事儿,陛下其实不明白!”


        

“你不是在外州做官吗?这消息倒是很灵通啊!”


        

“做官不就是听来听去,说来说去吗?尤其是到了长安,消息就更灵通了,差不多都知道了!”


        

此言一出,众人深以为然,紧接着,气氛再次陷入沉默。


        

直到那位王家官吏,若有所思地打破沉默:“这么说,右仆射是要换自己的人?”


        

“我听说,裴司空最近跟右仆射斗得不可开交,估计就是为了这事!”郑家官吏接口道。


        

崔家官吏看了他一眼,笑道:“武德的人换上贞观的人,裴司空自然不会让步!”


        

“可是,外戚干政,这向来都是乱源啊!就没一个人跟陛下说吗?”


        

“我听说,没有!”


        

“京师都议论成这样了,应该是民意!”


        

“既然没人上告陛下,我们何不让人上书陛下?”


        

听到这话,众五姓七望官吏心头一震,不由齐齐看向说话的崔家官吏。


        

却见崔家官吏笑道:“无论是贞观的人,还是武德的人,他们斗得越厉害,我们就越有利,不是吗?”


        

“可是,这要是被陛下追查起来,不好办啊!”王家官吏有些担忧地道。


        

卢家官吏冷笑道:


        

“呵,他们那些人,早晚都会被撤,不如让他们死前帮我们蹦哒几下!”


        

“好主意!”郑家官吏抚掌一笑。


        

李家官吏眼珠子一转,环顾几人,似笑非笑地道:“我说,如果武德的人被赶出朝堂,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妙啊!”


        

众人眼睛大亮,不由举杯相庆。


        

就连之前在粮商那里吃亏的不爽心情,也都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


        

李唐不过十余载,也敢不伏案我们这些数百年世家的皮鞭之下?反了天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是作者:王蜀蜀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