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296章这就是one piece!!【求月票】
夜间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旨,李靖将军领旨!”


        

二月的第一场朝会,李世民就对李靖颁布了圣旨。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依旧有人满脸郁闷。


        

而这个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原左仆射,现任太子少傅萧瑀。


        

其实,萧瑀不是不能明白李世民对李靖的心思,而是觉得李世民这样做,有点双标的味道。


        

毕竟一个皇帝若双标,对臣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他们这些在朝堂上治国的大臣,因为立功的机会很少,所以只能按部就班的奉行皇帝的命令,不能犯错。


        

这就好比张蕴古,明明之前干得好好的,结果因为一个案件没有解释清楚,差点被李世民直接杀了。


        

而李靖则因为立了大功,获得了李世民的谅解。


        

实在让人有些郁闷。


        

不过,就算萧瑀对李世民的双标感到有些郁闷,也丝毫不影响李靖站出来的果断。


        

只见他在圣旨宣读的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道:“臣领旨!”


        

却听宣旨太监高声道:“大唐皇帝敕曰:改封李靖将军为兵部尚书,贞观四年,二月三日。”


        

“臣谢恩领旨!”


        

李靖恭敬行了个礼,便准备站起来。


        

就在这时,那名宣旨太监又高声道:“兵部尚书领旨!”


        

“嗯?”


        

李靖微微一愣,不由身子一顿。


        

因为改封他为兵部尚书这件事,他事先是知道的,但这道新的旨意,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他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名宣旨太监又拿起一份新的圣旨,再次高声道:“兵部尚书跪下领旨!”


        

“这”


        

李靖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跪了下去。


        

却听宣旨太监继续高声道:“圣旨,大唐皇帝令,李靖听旨,加封李靖为代国公,授左光禄大夫,赏赐绸缎一千匹,增加食邑至五百户!”


        

“什么!?”


        

众臣听到这旨意,整个人都惊呆了。


        

特别是萧瑀,更是如遭雷击。


        

他怎么也想不到,明明应该被审判的‘谋反’嫌疑人,居然会被李世民如此厚待。


        

这已经不能用双标来形容了!


        

这简直就是不公平!


        

然而,就在他义愤填膺,准备愤然进谏的时候,李世民却淡淡一笑;“代国公为我大唐解决了心腹大患,使我大唐北方安定。纵使有些小误会,也无伤大雅,当得起朕所有厚待!”


        

“臣,谢过陛下!”


        

李靖躬身一礼,旋即缓缓回到队列。


        

众臣一阵无语,全场落针可闻。


        

这时,李世民又笑着道:“诸位大臣,前几天,朕让你们写的奏折,你们都写了,朕也看了。今日,咱们就做个决断吧!”


        

说完这话,他便扭头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来主持吧!”


        

“是!”


        

李承乾平静地应了一声,然后抬手朝房玄龄示意道:“中书令,你先来吧!”


        

房玄龄闻言,立刻持笏走了出来,躬身道:“启禀太子殿下,臣归纳总结了一部分改革方案,请太子殿下决断!”


        

“好,中书令且说!”


        

“通过诸位大臣上奏的内容,我们基本确认了以下改革。”


        

“一,重要地域保留,扬州,凉州,太原和幽州四大都督府。”


        

“二,在沿边设置两级都督府,如中级都督府和一般都督府。凉州,是中级都督府,其他是一般都督府。保留十个,原来的四十个,一概取消。”


        

“三,改车骑府,骠骑府为折冲府,由统军负责训练军队。”


        

“四,设置一定的地域,叫地团,没有兵部的命令,不能擅自离开地团。”


        

“五”


        

听到这一条一条的改革,众臣不由互相对视,交头接耳,有不少大臣甚至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期盼他能说两句。


        

但李世民却始终保持沉默,眼观鼻鼻观心,漠不关心。


        

“好了!”


        

眼见众臣交头接耳个没完,李承乾十分果断的就拍板道:“既然诸位大臣对这些改革没意见,那就下个月开始执行吧!”


        

“太子殿下且慢!”


        

就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作为反改革先锋的尉迟恭,第一个站了出来,持笏道:“臣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中书令,此次改革,取消都督府的军队,大概有多少万人?”


        

“中书令请回答。”


        

李承乾抬手示意了一下,房玄龄立刻答道:“据目前的军队人数估算,大概有二十七万人!”


        

“什么!?”


        

众将军一阵哗然。


        

只见尉迟恭再次持笏道:“那敢问中书令,国家的军队一次性裁减了将近三成,国家以后还怎么防御外敌?”


        

“是啊陛下!臣也以为,改革不宜过快,当循序渐进!”程咬金也跟着站了出来。


        

但他却没有向李承乾进谏,而是直接朝李世民进谏。


        

很明显,在这些将军心中,李承乾虽是主持改革的人,但真正能决断的,只有李世民。


        

可李世民听到程咬金的进谏,依旧不语,而是扭头看向李承乾。


        

意思也很明显,你先来拿主意,我再决断。


        

这让众臣的目光,也随着李世民看向了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微微蹙眉,旋即一脸平静地道:“裁减军队,并不意味着会削弱国家的力量。”


        

“是啊,诸位将军的顾虑,我们都考虑过,裁减的军队,只是暂时先安置在地方,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募兵制的方式,重新征召。”


        

房玄龄闻言,立刻随声附和道:“而且,我大唐现在很缺劳动力,将他们安置在地方,也能提高生产!”


        

“那剩下的军队,交由谁管理?”秦琼冷不防地问道。


        

房玄龄看了他一眼,又笑着解释道:“按照以前的制度,是由各卫大将军管理军队,但现在不一样了,将军不再管理军队,包括地方刺史,也不管理军队。全部由折冲府的统军管理,每个统军下辖一千人。”


        

“这么说的话,将军和刺史只能在作战的时候与统军配合?其余时候,士兵们全部由统军负责?”


        

“是的!”


        

“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改革,士兵们会同意吗?”


        

常何忍不住追问道:“他们以前是跟着我们这些将军的,我们彼此也熟悉,信任,突然将他们分开,由其他人统领。甚至直接原地解散,会不会太残忍”


        

此话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的不满情绪,全被调动了起来。


        

而这些不满情绪的矛头,也全指向了李承乾。


        

虽然他们都知道改革这件事,只有李世民能决断,但他们不敢将不满的情绪表达在李世民身上。


        

俗称,柿子要挑软的捏。


        

而李承乾,就是他们眼中的软柿子。


        

“常何!”


        

就在众臣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地开口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


        

此话一出,常何顿时精神一振,也不再去看李承乾,当即朝李世民跪地道:“陛下,恕臣斗胆,臣觉得这样的改革,士兵们不会答应。边军先不说,就说臣麾下的士兵,他们的一切都是朝廷供给的,现在因为改革,一下子没有了,臣担心他们恐怕难以接受!”


        

“是啊陛下!臣的那些士兵抛家舍业,跟了臣好几年,臣真的不忍心这么对他们啊!”一名将军哭诉着附和道。


        

其余众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心说你们是担心士兵,还是担心你们自己的权力会被剥夺?


        

而这时,又有一名将军悲呼道:“兵部尚书,我是您的老部下,跟你出生入死多场战役,您怎么不为我们说一句话啊?”


        

唰!


        

此言一出,众臣‘唰’的一下就将目光落在了李靖身上。


        

李靖则眉头微皱,心想太子说的果然没错,该来的还是来了。


        

不过,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却听他语气淡漠地道:“我虽是兵部尚书,但我并没有参与军队改革。因此,改革之事,我也不知道怎么评判!”


        

轰隆!


        

此话一出,全场如遭雷击。


        

就连李世民都不禁有些诧异,心想李靖你可真敢说啊!


        

如此不负责任的话,你都说得出口?


        

你真不怕以后在军中毫无威信吗?!


        

不过,这倒是一个好兆头。


        

李靖能这样说,表明他对李承乾的改革,确实不会支持。


        

如此一来,倒是帮了自己大忙。


        

稍微沉吟,李世民又看向李承乾,笑道:“太子以为如何?”


        

李承乾故作不悦地板着脸,瓮声瓮气地道:“既然兵部尚书说他没有参与改革,那就让他现在参与,反正这改革,必须要有个决断!”


        

“太子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们不同意改革,今天还走不了了?”一名黑面将军冷声说道。


        

其余将军也纷纷站出来,随声附和。


        

“太子未免有些霸道了,我们为国家出生入死,难道还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吗?”


        

“没错,我们若不同意改革,太子这改革能推行下去吗?!”


        

“这改革肯定是有问题的,李大将军指挥过我们荆楚的兵,知道我们荆楚的兵是什么情况,如果将他们原地解散,肯定会出问题的!”


        

“是啊李大将军,我们巴蜀的兵也不好处理!”


        

听到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地声讨李承乾,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一抹不宜被人察觉的笑意,转瞬即逝。


        

暗道这逆子的经验还是浅薄啊!


        

你以为这些武将跟之前那些随意让你揉捏的文臣一样?


        

他们可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猛将,你那点王霸之气,可震不住他们!


        

还有,你杀的那几万人,对他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真当他们是吓大的啊!


        

果然,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几乎大半朝堂的武将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但李承乾却浑然不惧,只是将目光落在了侯君集,尉迟恭,程咬金,常何,秦琼这些李二心腹身上。


        

因为朝堂上那些将领的可替代性很高,但李二的这些心腹,可不好替代。


        

而且,李二的这些心腹,掌握了足足十二卫的军队,没有他们的支持,也很难完成改革。


        

只见李承乾稍作沉默,便扭头看向不远处的无舌。


        

“肃静——”


        

无舌瞬间会意,当即高声喝止众臣。


        

很快,整个大殿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寂静无声。


        

却听李承乾又淡淡道:“诸位将军的意见,孤都听到了,但孤不可能照顾到你们每个人的意见。所以,你们选一个代表出来吧。由他代表你们,是同意改革,还是不同意改革,这样也不用浪费时间在无休止的争执中!”


        

听到这话,众臣不由互相对视,交头接耳。


        

特别是程咬金,尉迟恭这些李二心腹,一个个更是毫无礼仪的凑到一起,开始商量对策。


        

大概过了一刻钟,才听有将领朝李世民道:“敢问陛下,您是否同意太子的办法?”


        

“这”


        

李世民闻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心想若是按照李承乾的办法,确实能快速敲定改革之事,但这个代表,也十分重要。


        

如果他们选出来的代表,是李承乾的人,那改革肯定很顺利的就通过了,这样的话,自己又如何拿捏李承乾呢?


        

但是,如果选出来的代表,是个极力反对改革的人,那改革岂不是会遭到很大的阻力?


        

这不符合自己的目的!


        

所以,选个代表可以,但不能选李承乾的人,也不能选极力反对改革的人.


        

那么这个人.


        

对了!


        

就选李靖!


        

他既不是李承乾的人,也不是极力反对改革的人!


        

就像自己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既不支持李建成,也不支持自己,最后还是成了自己的臣子。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自己能压服他!


        

他或许不服李承乾,但他绝对服自己!


        

想到这里,李世民瞬间念头通达,然后笑着点头道:“同意!”


        

而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众臣的商议也到了尾声。


        

大概过了片刻,以程咬金,尉迟恭为首的李二心腹,率先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启禀太子,我们选李大将军为代表!”


        

果然!


        

哈哈哈!


        

他们果然没让朕失望!


        

李世民听到尉迟恭他们推选李靖为代表,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但是,再开心他也不会表露出来,反而面无表情地看向其他将领,沉声道:“你们也选李靖吗?”


        

“呃,这个.”


        

其他将领互相对视,心说怎么只有这一个答案?


        

不过,选择李靖也没什么问题,他应该会支持咱们。


        

只见其他将领稍微沉默,当即异口同声地道:“臣等复议!”


        

“好!”


        

李世民闻言,当即拍板道:“那就让李靖作为诸将的代表,说说对军队改革的看法,是支持,还是反对!”


        

唰!


        

此话一出,众臣立刻齐唰唰地看向李靖。


        

却听李靖平静而淡漠地道:“在表达对军队改革的看法前,臣想先问问太子殿下,您觉得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能打胜仗?”


        

“嗯?”


        

众臣微微一愣,不禁又齐唰唰地看向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毫不犹豫地答道:“有理想,有信念的军队,可百战百胜!”


        

“何谓有理想,有信念?”


        

“《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孤以为,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何解?”


        

“意思是,人若志向高远,则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即便是山海尽头,也无法阻挡其实现理想的步伐。”


        

“那敢问太子,你的理想是什么?”


        

“称霸全世界!”


        

李靖闻言,微微一笑。


        

群臣则一脸茫然。


        

唯独李世民,心里一咯噔。


        

却见李承乾又笑着朝李靖道:“如果说,孤以这样的理想改革军队,兵部尚书会同意孤的改革吗?”


        

“同意!”


        

李靖毫不犹豫地道:“臣完全同意太子的改革!”


        

“什么!?”


        

众臣瞬间就被震惊到了。


        

简直难以相信!


        

无法接受!


        

就连李世民整个人都蒙了。


        

心说什么情况这是?


        

为什么会这样?


        

这逆子跟李靖喝一顿酒就让他放权了?


        

朕可破例对他大封特封了啊!


        

就在众臣与李世民对此事难以理解的时候,李靖又笑着朝李承乾道:“看样子,太子您需要解释一下,何谓全世界?”


        

“呵呵,理应如此。”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抬手示意岑文本道:“岑署长,孤让新闻署印刷的世界地图,印刷出来了吗?”


        

“回太子殿下,印刷出来了!”岑文本立刻站出来回应道。


        

“好!”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直接下令道:“抬上来让大家看看吧!”


        

“诺!”


        

岑文本应诺一声,当即便转身出了朝堂。


        

很快,一副长约三米,宽约两米的巨型地图,就出现在了众臣眼前。


        

“太子殿下,这是”


        

众臣看到这幅巨型地图,顿时又惊又疑惑。


        

却听李承乾笑着解释道:“这便是孤说的全世界!”


        

“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之外,可不光有西域,大食,高句丽,倭国,琉球,大海的另一边,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他们的财富,疆域,你们简直难以想象?”


        

“你们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地方,遍地都是黄金?”


        

“你们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地方,拥有吃不尽的粮食?”


        

“你们可知道,这个世界其实很大,大得你们只需要稍微努力,就能获得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轰隆!


        

众臣闻言,脑袋‘嗡’的一下全白了。


        

混乱,又是一场无比的混乱。


        

李承乾的这番话,犹如洪钟大吕,震撼人心。


        

虽然这些大臣都知道外面有很多国家,但他们从未听说过遍地都是黄金的国家,也从没听说过拥有吃不尽粮食的国家。


        

如今,李承乾却拿出一副世界地图,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跟周边土著打仗没意思,快来跟我征服世界吧!


        

这就是one piece!


        

想要吗?


        

想要的话就给你们好了!


        

快去找吧!


        

而这,才是此次改革的重头戏。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是作者:王蜀蜀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