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38章 李翊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夜间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周瑜把一封前线刺探到的军报,甩在了众人脸上。


        

其大体内容为,徐州在全境推广屯田,扩充军马。


        

并且与北方青州的袁谭,荆州的刘表互通贸易,囤积了大量粮草。


        

此外,由于丹徒与广陵一江之隔。


        

孙家人发现广陵的船只明显增多。


        

与去年相比,翻了一倍不止。


        

这还只是明面上看到的,至于徐州背后还在生产多少,犹未可知。


        

孙策面色凝重,背着手,缓步走下阶来。


        

“我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


        

“其身边李翊,我此前曾与之有过一次照面。”


        

“其人深有韬略,有统御之术,其谋未可测也。”


        

“此二人相合,正似猛虎而添飞翼。”


        

“兼之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用做刘备爪牙,为之死用。”


        

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


        

孙策雄心勃勃地打算平定江东。


        

却发现自己北边儿的头上多出来一个庞然大物。


        

才两年多的时间,徐州已从二屠中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这高速增长的实力,令孙策也不由心惊。


        

周瑜心中微沉,蹙眉说道:


        

“那刘玄德起于北地,以枭雄之姿,而有李翊奇策之士,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生平未尝得水,今据徐州,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当早图之!”


        

原本众人还在筹备着讨伐吴郡许贡的事宜,没想到刘备暴涨的实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可控范围。


        

孙策心下一沉,接着说道:


        

“去岁在广陵时,李子玉曾许我以同盟,邀我共击袁术。”


        

“我虽未应下,但也没有否决,只待将来以观时宜。”


        

“可而今看来,刘备有李翊为辅,似乎已不须借用我孙家之力,便能挑战袁术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面面相觑,蹙眉不语。


        

周瑜陪着一唱一和:


        

“当孙氏于徐州而言没有利用价值之时,将为之奈何也?”


        

此话一出,众将无不心头一紧。


        

要知道,他们所在的曲阿、丹徒离徐州的广陵仅一江之隔。


        

要是刘备真想灭他们,只需遣一支劲旅,旦日便可抵达。


        

按照孙氏原本的构想,徐州既要忙于对付袁术,还得应付西边的曹操。


        

尤其是兖州曹操,按理说曹刘两家是最应该打起来的。


        

岂不论兖徐二州地理位置上的冲突。


        

曹操此前二伐徐州,所过多所残戮,与徐州有着深仇大恨,怎么着也该拼个你死我活。


        

可两家竟然和解了,不但没能打起来。


        

反而有联合攻打袁术的意思。


        

若是曹刘两家合力攻打袁术,饶是他四世三公的家底再厚,恐怕也是难以抵挡。


        

“袁公路不能成事,我领兵在此,本不愿听其任用。”


        

“只是我孙氏与袁术唇齿相依,若果真袁术为曹刘两家侵吞。”


        

“以我目前之力,实难抵御这二人。”


        

孙策能感受到,曹操、刘备都不是泛泛之辈。


        

这两个人要是联合起来,自己对上他们还真没几成胜算。


        

“主公,您的意思是?”


        

程普站起身来,主动开口询问道。


        

孙策目光逡巡一圈,才慢慢张嘴说道:


        

“我意调头西转,先攻丹阳刘繇,后取吴郡许贡。”


        

什么!?


        

此言一出,立马激起千层浪来。


        

南下的方针自去年就已经定好了。


        

为了南下攻打许贡,大家休兵这一年期间,物资全部屯在了南边的吴县。


        

如果突然调头,光是物资转运就得耽误个小半年。


        

大家都没能理解孙策这个决定。


        

尤其以舅父吴景为首,更是立马站出来,劝阻孙策一定要保持冷静。


        

“伯符可莫要意气用事!”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


        

“自去岁始,我等便已定下南下方针,先攻由拳许贡,然后是乌程严白虎。”


        

“二者皆破,便可乘胜追击,直取钱塘。”


        

“钱塘若下,便能打开南下会稽的道路。”


        

“取下吴郡、会稽,丹阳、豫章亦是囊中之物也。”


        

“江东之地,早晚为孙氏所取。”


        

“今何故突然变卦,要改打丹阳?”


        

吴景是孙策部曲中最有实力的,并且他还是孙策的长辈。


        

在军中的话语权很重,就连程普、黄盖、韩当等孙坚一朝的老将都得敬他三分。


        

孙策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做出这个决定,他也是考虑了很久,下了很大的决心。


        

“……此也是无奈之举。”


        

孙策蹙起眸子,沉声说道:


        

“适才公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徐州不久就会对袁术动兵。”


        

“诚如是,则陈元龙必从广陵发兵,渡江绕袭九江后路。”


        

“我等若举大军南下,则曲阿、丹徒后背皆露于徐州人。”


        

“此不得不防。”


        

孙策讲出了突然改变战略的原因。


        

如果他们南下,则曲阿、丹徒的后背就暴露给了徐州人。


        

谁能保证以陈元龙的雄心,不会捎到手把他们给灭了?


        

孙策可不想自己南下打着打着,结果家里水晶被偷了。


        

所以他宁愿冒着转移物资的风险,多浪费半年时间,也不敢把后背露给徐州。


        

不是孙策不敢用险,而是刘备此人太有野心,他不得不防。


        

尤其周瑜也多次强调,徐州刘备是一个远比淮南袁术更加可怕强大的对手。


        

必要之时,联合袁术,驱逐徐州人也不是不行。


        

“唇亡齿寒呐……”


        

孙策背着手,“曹刘化干戈为玉帛,共攻袁术,我等若不帮一把,下一个便是我们了。”


        

这才是孙策最担心的事情。


        

袁术家大业大,孙策目前都还是依附于他的。


        

若是他被灭了,孙家人能扛得住曹刘的进攻?


        

所以于情于理,孙策都不能对淮南坐视不管。


        

更别说,一旦广陵方面出兵,截断了长江。


        

那孙策直接就失去了与江北的联系。


        

在江北,他还有不少宗室将领,在袁术手下领兵。


        

尤其在历阳,孙辅、孙香足足有一万多部曲在那。


        

退一万步讲,袁术即便真的被灭了,那也是死不足惜。


        

可他的宗室不能也死在那儿。


        

这可都是他孙策未来创业的资本呐!


        

“伯符此议不妥!”


        

吴景驳斥了孙策的战略主张。


        

“此一举实在太险了。”


        

“徐州军势大,不管他们过不过江,都不是我们孙家能够左右的了的。”


        

“为今之计,只有坐看淮南成败。”


        

“若袁术胜,自然再好不过。”


        

“若刘备胜,亦会损耗不少的元气。”


        

袁术虎踞淮南,兵精粮足。


        

保守估计,可以动员出五六万的兵马来。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此前袁术攻广陵屡屡失利,是因为他是进攻方。


        

现在如果他变为防守方,尤其同时坐拥九江、庐江两大郡,有纵深,有防守。


        

刘备同样不易取。


        

按照吴景的估算,刘备若真想全面覆灭袁术。


        

少说也得动用十万人。


        

并且战事最少最少也要持续一年。


        

要知道,战事最是伤民。


        

倘若徐州真的发狠动员出十万人来,那请问你会消耗多少元气?


        

需要多少时间来恢复?


        

灭了淮南之后,还有多少余力来打孙氏?


        

这期间至少又能争取到一年的时间。


        

“只要我们行军够快,两年之内,一定可以打下吴郡、会稽。”


        

“若是再快些,豫章也不是不可得。”


        

“相反,若是袁术果真为徐州所灭,我等才更应该坐看成败。”


        

“这是我们脱离袁氏的大好机会,实不该蹚这趟浑水。”


        

吴景曾任袁术的督军中郎将,在他手下多年,深知此人不能成事。


        

被灭只是时间问题,孙策实在没必要浪费兵力去救他。


        

“至于历阳孙香、孙辅的部曲,也好借着战乱,趁机脱离袁术。”


        

“使之渡江来,与我等汇合。”


        

“徐州人若果真要与袁术全面开战,并无理由拦我孙氏的人马。”


        

众人纷纷点头,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徐州方面没必要在打袁术时,扣住他们孙家人不放行。


        

“目前朱治在钱塘,由他北上攻打由拳,我们再由吴县南下配合,南北夹击。”


        

“许贡必然不是我等敌手。”


        

“之后顺着吴郡南下,攻打王朗,不但能够拓展疆土,还能够连通丹阳南部。”“这才是取丹阳的好机会。”


        

“现在调头西打,物资周转困难不说,我等只能困守吴郡半地。”


        

“实在太过弄险。”


        

“即便真能防备徐州人,可徐州若真要加兵于我等,我等又能如何呢?”


        

“现在南下,值得冒险!”


        

话音方落,程普、黄盖等老将纷纷站出来应和。


        

孙策神情凝重,他心中惴惴不安,总觉得放任徐州军南下不是件好事。


        

“……眼下也只能是如此。”


        

孙策叹了一口气,心中默默祈祷自己今日的决定,将来不要后悔。


        

“不过历阳方面,须遣人说一声。”


        

“就说若徐州军果真来攻,不必抵抗,任由他们进驻历阳。”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料陈元龙白得了历阳,不会截住江水,不放孙香他们过江。”


        

众将从其言,接着去筹备南下的战事了。


        

程普自亲自渡江前往历阳,知会孙香等人,莫要抵抗徐州军。


        

白白浪费手中兵力。


        

……


        

……


        

时间快如飞梭,很快来到了四月份。


        

按照李翊秋收后全面开战的构想,徐州还剩下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


        

这期间,李翊主要做的,就是跟鲁肃、孔融等人大肆征发民夫。


        

这也是打仗烧钱的原因之一,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


        

后勤你不得不用民夫,民夫你不得不给钱。


        

而最重要的是,民夫被征发了,会导致民间劳动力的缺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所以越是大规模的战事,持续得越久,越是伤国力。


        

李翊为了筹备这场覆灭袁术的全面战争,足足要筹备三年之久,才敢动手。


        

首先,仅是为了照顾广陵陈元龙这一路兵马,少说得征发一万五千名民夫。


        

至于汝南方向的主战场,民夫至少三到五万不等。


        

其中有部分人,可以直接用此前在汝南俘获的黄巾军士充数。


        

除了民夫的征发之外,最最重要的是便是粮草供给,这也是为了后勤保障。


        

这几月下来,李翊委托典农校尉鲁肃,让他严格管控粮食配给,禁止粮食外流。


        

又托了别驾麋竺,请他再拨一笔款下来,大肆购买猪、牛、羊、鸡、鸭、蛋等肉类。


        

为得就是给士卒加餐,补充蛋白质。


        

士卒每天都在高强度的训练,如果再不吃好点儿,难免怨声载道。


        

此外,军械、甲胄、投石车等战场装备,也在紧锣密鼓的打造。


        

仅三月份的支出,就高达一千五百多万钱。


        

刘备这辈子还从来没打过这么大规模的仗,从未意识到大规模战争竟会如此烧钱。


        

心头还是有点肉疼的。


        

但李翊出来劝导他,为了淮南战事,必须要咬牙忍一忍。


        

徐州的大动作,肯定是惊动了周边诸侯的。


        

首先是北方的袁绍,发觉刘备在徐州动员出了大量人马,并且囤积了大量粮食、器械。


        

肯定是要有大动作了。


        

袁绍与刘备现在是盟友关系,他倒是相信刘备不是来打自己的。


        

但是他却惊讶的发现,徐州能够动员出来的兵力,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这貌似不像是遭到过两次屠城的徐州,所能动员出来的兵力啊。


        

“刘玄德有骁名,在徐州甚得众心。”


        

“此前其举奏我儿为茂才,我便默许其接领徐州。”


        

“今其在徐州势力似乎非两年前可比,我等是否还要维持与刘备的盟友关系?”


        

袁绍召集诸大臣至正殿来议事。


        

许攸与李翊关系甚好,不久前李翊又差人送了几辆载满钱粮的牛车过来。


        

请许攸在袁公面前多美言几句。


        

并且向许攸保证,徐州从未想过要与河北争雄。


        

实在是因为袁术倒行逆施,徐州不忍见众生疾苦,这才吊民伐罪。


        

这也是为了袁公着想啊……


        

许攸在受了李翊的好处之后,本就满心欢喜。


        

兼之李翊言之凿凿,一再表明徐州远远比不上河北。


        

他李翊更是山野庸才,与河北诸谋士相去甚远,哪里敢有北望之心?


        

许攸遂更加放心,对袁绍劝谏道:


        

“今刘将军在徐州,本无过失,奈何加兵于他?”


        

“况徐州动员兵力,实为征伐袁术,此亦是利好明公之举。”


        

“袁术在淮南多年,兵精粮足,刘玄德岂是轻易可敌的?”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无论谁胜谁负,都是我河北得利。”


        

袁绍闻言,觉得有理,又问许攸道:


        

“依子远之意,当如何安置徐州刘玄德?”


        

许攸一捋颔下胡须,咧嘴笑道:


        

“如今刘玄德动员徐州全部兵马,打算征伐袁术,我等可以坐观成败。”


        

“依照不才之见,不妨暗资刘玄德钱粮军械,以助其攻伐袁术。”


        

“一来,可以平衡淮南与徐州的实力。”


        

“二来,刘玄德见我河北资助于他,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必瞻前顾后,可以全力攻打袁术了。”


        

“袁术若灭,徐州与淮南必是满目疮痍,二虎皆伤。”


        

“等到那时,明公已经灭了公孙瓒,统一北方。”


        

“便可以放心的渡河,进攻河南,一统天下。”


        

“此天命在河北,愿明公察之!”


        

袁绍闻言大喜,这句话正是他想听到的。


        

其实,袁氏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历史上的袁术就称了帝。


        

而袁绍虽然没有称帝,但他却有这个想法。


        

还专门试探了一下河北群臣的态度,结果遭到了强烈反对。


        

袁绍只能灰溜溜地暂时将此事搁置。


        

没想到后来官渡之战爆发,袁绍直接一病不起,再也没有机会称帝了。


        

“善!”


        

“既如此,子远可速去操办此事。”


        

“备好军械、钱粮,送去徐州。”


        

“一来表我河北诚意,二来助其攻伐袁术。”


        

袁绍大手一挥,尽显土豪哥本色。


        

许攸闻言大喜,连连称喏。


        

暗地里嘴角却是微微一翘,这下又能够贪污一笔了!


        

河北方面的回应很快传来。


        

刘备对袁绍的态度又惊又喜。


        

他原本还担心徐州方面展现出过于强大的动员能力,会引起袁绍的忌惮。


        

导致徐州瞻前顾后,不敢全面对袁术开战。


        

没想到袁绍竟意外的送来了钱粮军械,以示亲善。


        

这确实超乎了刘备的预料。


        

李翊向老刘解释道:


        

“河北派系斗争激烈,尤以河北派与汝颖派争锋相对。”


        

“这便使得袁绍耽于信息差。”


        

“我们此前交好的许攸,贪而不治,使他在袁绍身边吹吹耳旁风。”


        

“袁绍居高而不能察,故而低估了我徐州的实力。”


        

微微一顿,又联想到他与许攸交代的徐州情况。


        

是半真半假,于是又补充道:


        

“谎言并不可怕,这世上,真话说一半。”


        

“往往要比谎言更加可怕。”


        

刘备颔首,认认真真地听着。


        

“军师的外交战略着实厉害。”


        

“昔苏秦、张仪用纵横之术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今观军师用计决策,则意出张、苏远矣。”


        

“此岂不诚大丈夫哉?”


        

刘备对李翊构划的外交战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原本以为能让袁绍暂时按兵不动,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没想到还能够使袁绍送来钱粮资助,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张仪当年弄楚怀王如婴儿,今观李翊之策略,亦不遑多让。


        

只不过他的军师,比之张仪,除了搞外交之外。


        

还能搞内政,搞屯田,搞生产,对外还能独自领兵。


        

虽张仪、苏秦复生,刘备也是万万不换的。


        

“袁绍这一路诸侯已不必担忧,现在还有另外一路诸侯,须我等努力。”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刘备眨巴眨巴眼睛,当下已经会意,从口中吐出两个字:


        

“曹操!”


        

……


        

(本章完)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是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