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40章 刘备:我的军师真是什么都能做啊
夜间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却说孙策领兵在曲阿,经过与诸大臣商议过后,最终还是决定优先攻打吴郡。


        

他派遣程普自丹阳绕至吴郡后背,从乌程出发,攻打许贡。


        

又命朱治自钱塘出发,也是自后背出发,攻打许贡。


        

为何一定要从吴郡的后背进攻?


        

因为古代南方开发的晚,曲阿通往吴郡的路,大部分都是湖泊、沼泽。


        

很难让大军通过通过。


        

孙策只能让程普、朱治领兵往南攻取。


        

在面对强大的孙氏将领面前,许贡全无抵抗之力。


        

不到一月时间,便被孙策攻破。


        

许贡兵败,仓皇逃往乌程,投靠当地的宗帅严白虎。


        

孙策对战事又惊又喜,如果进行的顺利的话。


        

在明年之前,他不仅能打下吴郡,更能打下会稽。


        

现在吴郡就剩下西边的严白虎没有解决了。


        

吴景为首的大臣,纷纷向孙策谏言,先灭严白虎,再攻会稽。


        

孙策却大笑说道:


        

“虎等群盗耳,非有大志,早晚为吾所擒也。”


        

“我们仍旧将会稽作为战略目标,不予更改。”


        

“在明年开春之前,务必将吴郡、会稽全部拿下。”


        

“届时,皆不惧袁术,也不畏刘备矣!”


        

正说间,人报寿春使者来到。


        

孙策面色一怔,连忙接见了寿春来使。


        

寿春使者当即表明来意,言说袁公欲使孙策返回寿春。


        

听候调用,以防备曹操、刘备来攻。


        

面对袁术突然下达的命令,孙策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他急忙召集诸大臣商议。


        

孙策倒是不惧怕严白虎、许贡等人,但现在却不得不看袁术的态度。


        

此前他领兵过江,攻打丹阳和吴郡时,是专门给袁术报备过的。


        

等于孙策之前的军事行动,是获得了袁术授权的。


        

但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可没有袁术授权了。


        

孙策接下来要再加兵会稽,这已经引起了袁术的警觉。


        

所以明面上召孙策回寿春守备曹操、刘备,暗地里却又怕他在江东做大。


        

其实,


        

袁术早就知道孙策对自己的忠诚度不好评估了。


        

并且他对孙策的信任降低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值。


        

此前他先是许诺孙策当九江太守,结果自食其言。


        

后来又许诺打下了庐江,就让孙策当庐江太守,结果再次食言。


        

其实袁术食言也就罢了,但孙策帮你打下了一个郡,你连一点务虚的赏赐都没有。


        

是真的连一点钱,连一个虚职都没有给孙策。


        

这让孙策对袁术失望透顶。


        

史书叫,“术知其恨。”


        

就是袁术知道孙策怨恨自己,却仍然轻慢孙策。


        

所以骷髅王之名实至名归。


        

但袁术也想了一个办法来调教孙策。


        

孙策当时主动请求离开寿春,去攻打刘繇。


        

袁术同意了,但只给了孙策一千人马。


        

他想着孙策这一千人,肯定干不过刘繇的数万大军。


        

让年轻人接受一点社会的毒打吧,等你孙策失败了之后,再哭着喊着回来求我袁术的时候。


        

那时候就好拿捏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孙策几个月时间就支棱起来了。


        

人都还没离开九江,原来一千多的人马,就直接发展到了五六千人。


        

尽管孙策现在已经打下了吴郡,但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和袁术决裂。


        

因为孙家目前还离不开袁氏的支持。


        

孙策自己的军职都是来自袁术的表奏,不奉袁术为主,他能拿什么身份来统领现在的这两万大军?


        

失去身份的孙策,还能留住手下这些人才吗?


        

吴地的士大夫又会怎么去看待孙策呢?


        

这些问题都需要孙策去考虑。


        

“袁将军传令使我返回寿春,此一去,恐再难返回江东。”


        

孙策眉头皱起,踌躇难定。


        

周瑜分析道:


        

“徐州、兖州都在征兵备战,不日便要征伐袁术。”


        

“袁术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伯符切不可此时断绝前程,返回寿春。”


        

孙策点了点头,蹙眉道:


        

“我虽知此理,但奈何寿春催得紧,我不得不做出回应。”


        

孙策并未得到进攻会稽的军事授权。


        

他要想继续往南攻打会稽,就得得到袁术的首肯。


        

那袁术要如何才能同意呢?


        

其实孙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舅父、堂兄。”


        

孙策来到了吴景、孙贲的跟前。


        

“我欲使汝二人返回寿春,不知二位尊意如何?”


        

这……


        

吴景与孙贲对视一眼。


        

说是返回寿春,实则就是想把他们送到寿春去当人质啊。


        

孙策为何要这样做?


        

这就不得不提孙家的特殊情况了。


        

孙坚死后,孙家其实一分为三。


        

堂兄孙贲才是继承孙坚主要部曲的人。


        

舅父吴景是袁术手下大将,手里的部曲亦不在少数。


        

且两人都身居高位。


        

反观孙策呢?


        

身无寸职,手无寸兵。


        

是孙家里面最弱势的一方,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孙家家主。


        

包括孙策渡江攻打刘繇时,吴景、孙贲才是主将,孙策只是打辅助而已。


        

但就是在攻打刘繇这一路上,孙策展现出了过人的武勇与军事指挥才能。


        

并且庐江舒县的周瑜也在这时候为孙策提供了鼎力支持,扩大了孙策的影响力。


        

孙策很快便成为了孙家毫无争议的新家主。


        

等于孙策原本从吴景、孙贲的下级,变为了上级。


        

这对吴景、孙贲的心态其实是有影响的。


        

可以参考曹操与张邈,也是下级变上级。


        

所以如何安置吴景、孙贲,对于此时年仅22岁的孙策,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袁术与孙策之间的博弈。


        

孙策此前在袁术手下时,就曾干过暗地里接走家小这种事,而且干的非常熟练。


        

袁术不得不防一手。


        

他知道自己不好让孙策回来,但仍旧向他施压,要么你回来,要么你就送两个人质回来。


        

这两人人质地位肯定不能轻,不然袁术不买账。


        

所以孙策使出了这条阳谋,打算让舅父吴景、堂兄孙贲返回寿春。


        

为何是阳谋?


        

因为吴景、孙贲此时的官职其实是要比孙策高的。


        

在攻打刘繇时,这二人才是名义上的指挥官。


        

现在战役有了结果,自然应该让吴景、孙贲返回寿春汇报工作。


        

这是于公来讲。


        

于私来讲,这也是孙策在军中“去孙贲化”,“去吴景化”。


        

可以给他手下这支队伍,做思想统一。


        

这并不是什么刻薄寡恩,而是这个年代家族的必然选择。


        

包括孙策死后,孙权也做了大量的“去孙策化”,为得就是统一声音,方便组织。


        

吴景、孙贲皆明白孙策的用意。


        

孙策面上虽在与二人商议,实则却不容拒绝。


        

无奈之下,只得拱手道:


        

“遵命!”


        

二人没有再喊“伯符”,他们也知道孙策现在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晚辈了。


        

而是孙家的新任家主。


        

家主不能回寿春做人质,只能他们俩回去。


        

他们不能拒绝家主的命令,否则便是自绝于家族。


        

二人之后,孙策情绪十分稳定。


        

面上仍旧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吩咐身旁的周瑜道:


        

“公瑾,即刻去调兵,准备南下攻打会稽。”


        

“喏!”


        

周瑜领命而去。


        

……


        

……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份。


        

距离秋收已经不远,徐州这边全体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备战淮南战事。


        

而李翊这期间,又干了一件大事。


        

这日,他正在营旅之中,与关羽、牵招、徐盛、太史慈等军事高层开会。


        

大家全都在聚精会神,听取李翊军师的讲述。


        

所聊的内容,也无非是关于淮南战事的问题。


        

其中重点聊到了袁术的首府寿春。


        

此乃江淮第一大城,三国时期的重镇,易守难攻。


        

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宜于屯耕,其地利足以为战守之资。


        

所谓守江必守淮,想要保住江南,就必须保住淮河。


        

而寿春正对颍口,也就是颍水与淮河的交汇口。


        

只要挡住上游来敌,便可保江南无虞。


        

面对这样一座重镇,李翊主动征询了诸将的意见,要如何攻取。


        

在座也都是当世名将。大家都清楚古代围城战有多费劲。


        

是以有不少人都提出了,先用野战歼灭袁术主力,之后寿春的攻城战便好打了。


        

其实真要围城,以徐州目前的实力,肯定是能够围下来的。


        

但大军在前线,每日所耗费的钱粮乃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翊当然是希望越早平定淮南越好。


        

“若是强攻寿春,诸公以为多久可定?”


        

诸将闻言,俱是一怔。


        

沉吟良久过后,还是关羽率先开口说道:


        

“少则一月,多则三月。”


        

这已经是一个极快的攻城速度了,尤其是面对寿春这种大城。


        

关羽敢这样说,都还是基于寿春之主是袁术,有他拖后腿。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才可能这么快。


        

牵招则显得更加稳重一些,他蹙起眉头,说道:


        

“寿春四面环水,有三条护城河。”


        

“城池坚固,极不易取。”


        

“听闻袁术在淮南广积粮草,寿春之粮可支一年之久。”


        

“若我徐州起大军征伐,不能下,必不能久持。”


        

“反为战事所累。”


        

牵招持悲观态度也能理解,毕竟这种举国动员的战事,不管是胜是负,最后都是伤筋动骨的。


        

李翊为了这场战事,已经准备了很久。


        

“我倒有一件东西,想要交给诸位将军。”


        

“或许此物能助我等在寿春攻城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诸将闻言,纷纷奇道:


        

“不知是何物?”


        

“好说,诸位且随我来。”


        

李翊领着众将,来到了一处工坊。


        

这里每天有上百名虎贲士轮流值守,不许任何人窥探靠近。


        

一名鲁工见李翊带人来了,大老远的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李先生,您吩咐我等做的东西。”


        

“已经改好了!”


        

这名鲁工擦了擦汗,暗道这可真不是一件好活儿。


        

他们前前后后足足改了四十多次,才竣工。


        

“善,我正欲领营中将校过来查看,你且引路。”


        

“喏。”


        

鲁工领着李翊等人进入工坊,来到了一处巨物前。


        

此物被布遮住,鲁工在李翊眼神的示意下,将布车下。


        

那巨物赫然呈现在诸将眼前。


        

“……这,这是投石机?”


        

太史慈张目望着,总觉得这投石机与寻常投石机有所不同。


        

李翊澹澹道:


        

“它的全名叫配重投石机。”


        

配重投石机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回回炮。


        

这个时期的投石机,大多还是人拉式投石机。


        

投石的远近,完全取决于人的拉扯力度与数量。


        

不仅命中率低,威力也小。


        

并且这种投石机运送起来非常费力,原料也缺。


        

一架投石机,得配备两百人以上才能够运作。


        

后来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用出了更加先进的投石机,也就是霹雳车。


        

利用的是杠杠原理发射,但依旧需要百十人来拉动绳子。


        

同时,投石机只适应于攻城战,不适用野战。


        

所以性价比也非常低,如果不是家里有矿,一般人不会大规模投入到战事中来。


        

当然了,像徐州这几年的勃勃发展,以目前的经济,完全可以在战场上投入大量的投石机。


        

既然要用投石机,自然要用最好的。


        

李翊早早地便画好了图纸,交给本土最好的鲁工制作。


        

一开始也遇到了许多技术上的难关,但李翊中间从不催促。


        

即便多次失败,仍旧不加以问责。


        

鲁工们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感念李翊之德,安心制作。


        

终于在八月份的时候,将配重式投石机制作完成。


        

既然成本高,性价比低的缺点改不了,那就把它的优点发挥到最大。


        

配重式投石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发射巨石。


        

杀伤守城士兵,威力极大。


        

最高可抛动的巨石,可达两百斤以上。


        

“可试过了吗?”


        

李翊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禀先生,我们此前也着人抛试过了,最远可达一百四十步之遥!”


        

这个时代的弓箭,一般射程也不过五十步,强弓八十步。


        

除非是当时名将,才可能射出百步之距。


        

而这件新型投石机的射程已经超过了弓弩。


        

它几乎是可以即插即用,立即投入到战场中去。


        

领头的鲁工自己说时也觉不可思议,这种武器的诞生。


        

绝对会在未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里都霸占重要的军事地位。


        

“……嗯。”


        

听完鲁工的工作汇报,李翊点了点头。


        

这基本上算是达到了回回炮的威力水准。


        

“你们可试过它们能抛射几次?”


        

李翊又问。


        

“……这。”


        

众鲁工面面相觑。


        

他们只试了一下这件新型武器的威力,却还没试它的耐久。


        

不过一方面,却又佩服李翊心细。


        

这种投石机威力虽然巨大,但却是建立在承载百斤重物的基础上实现的。


        

再用了一定次数后,肯定会出现故障。


        

众人纷纷向李翊请罪,表示还没试过耐久。


        

“无妨,尔等这一年甚是辛苦,之后记得去州府领赏钱。”


        

李翊挥了挥手,嘉奖众人工作。


        

众鲁工连连顿首谢恩。


        

李翊又回头冲身后诸将说道:


        

“虽未试过这投石机耐久,但依照我的估算,一台可以投射三十次左右。”


        

众将闻言,无不大喜。


        

“足够了!”


        

“此发石车威力巨大,若能多造几台,全面覆盖寿春。”


        

“料袁术抵敌不住!”


        

牵招笑道:


        

“指不定袁术从未见过如此轰雷之物,方闻得声响,便要弃城而走了!”


        

话落,众人无不大笑。


        

随后,李翊命人去请来刘备,邀请他来查看这新型投石车的威力。


        

一个时辰之后。


        

李翊、刘备,还有徐州的军事高层都聚在了一处。


        

他们无一不想亲眼领略一下,这个军师筹备了一年之久,才搞出来的新型投石机,威力究竟如何。


        

“……先生真是什么也能做。”


        

虽还未开炮,刘备便已经忍不住发出一声慨叹来赞美李翊了。


        

他虽未见识过这配重投石车的威力,但远远望去,看那结构构造也不像是声响不大的。


        

“主公若是准备好了,就请亲自下令发炮。”


        

“……嗯。”


        

刘备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厉喝:


        

“发炮!”


        

话音方落,为首的炮兵将领挥动手中令旗。


        

只见一枚百十斤重的巨石腾空而起,飞至上空。


        

众人无不下意识抬头仰望,顺着巨石坠落的方向看去。


        

轰!!!


        

巨石砸在地面上,真如天崩地摧,岳撼山崩。


        

“好!!!”


        

刘备一拍大腿,忍不住拍手叫好。


        

关羽、徐盛、太史慈等诸将也无不挥拳,大声叫好。


        

“好啊,军师真乃世之奇士啊!”


        

“竟能发明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发石车!”


        

刘备喜出望外,激动地握住李翊的手不肯撒开。


        

冷兵器时代,虽然已经有了很多攻城武器。


        

但主要靠的还是蚁附式工程,即靠着一个个士兵的血肉之躯,登上城墙。


        

拿下城头,然后才能攻陷城池。


        

但有了这种威力巨大的投石车,那么完全可以先砸毁城墙,让士兵们顺着断垣残壁杀进去。


        

大大减少蚁附式攻城的损伤。


        

如此一来,即便是面对寿春这种坚城,徐州也有一战之力了。


        

当即,刘备重赏李翊。


        

又命人排下酒筵,款待这些天负责制造投石机的鲁工。


        

筵席上,刘备又亲自来找李翊敬酒,感谢他的付出。


        

而李翊此时,却正在忙另一件事。


        

……


        

(本章完)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是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