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82章 李翊督四州兵马,节制司隶,大丈夫当如是
夜间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李翊既得倚天剑与鸳剑,正式获得兖、徐、豫、扬、司隶五个地区的先斩后奏之权。


        

李翊既为河南谋主,乃奉双剑向曹刘二人作揖拜道:


        

“荷蒙重托,敢不拜命。”


        

“但乞来日,曹司空、刘将军各聚麾下文武,听我号令行事。”


        

曹操、刘备俱是欣然答应。


        

由于是要调动整个河南与河北大战。


        

这种大事,不可能不禀明天子。


        

于是,以司空曹操、左将军刘备,联合陈王刘宠,迁任少府的骆俊。


        

并邀一地之隔,身处梁国的豫州刺史郭贡,一并来陈地朝廷。


        

正式上书天子刘协,责备袁绍的罪状,请天子下令征讨袁绍。


        

毕竟大伙儿明面上都还是汉臣,只要刘协一声令下,曹刘就已经占据了“义兵”的舆论优势。


        

刘宠、骆俊皆是心向汉室之人,袁绍是少帝刘辩一派的。


        

一旦让他南下功成,遭殃的肯定是陈国朝廷。


        

所以在利益链上,陈国与曹刘是一致的。


        

至于郭贡,他本就是刘备小弟,跟着刘备走的。


        

只不过是因为他挨陈国近,又作为豫州刺史这种大官,赶来就是帮帮场子的。


        

故当这帮大臣一齐上书之后,刘协亦不好出声反对,他本就身不由己。


        

“不知诸爱卿,在何时征讨袁绍?”


        

曹操持笏板而出,躬身谏道:


        

“启奏陛下,古之命将,必筑坛会众。”


        

“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然后威行令肃。”


        

“今陛下宜遵此礼,择日筑坛,拜李翊为大都督。”


        

“督兖、徐、豫、扬四州兵马,另节制司隶军马。”


        

“假节钺,则众人自无不服矣。”


        

西汉时的将军以大司马为尊,东汉时的将军以大将军为尊。


        

而到了汉末三国,则被兴起的都督抢了风头。


        

最早担任都督的其实是袁绍,他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一般来说,同时督四州人马的很少见,即便有也就是挂个名。


        

但没想到袁神是真的实际控制了四州。


        

所以袁绍这个名字,直接盖过了他“都督”的身份。


        

都督此职反而是沾了袁绍的光。


        

大都督一职正式出现,是在曹魏时期。


        

但现在,经过曹操、刘备以及陈群、董昭等人的提议。


        

直接授予李翊大都督一职。


        

这提前二十多年出现的职位,与历史上的职能大致相同。


        

都是颁予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然后持节,节制所有高级将领。


        

有着督内外军事的权力,是战时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不过,它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正式官职。


        

而是为了战争临时增设的。


        

所以正常情况下,仍旧以大将军为尊,然后才是骠骑、车骑等将军位。


        

然李翊年纪轻轻,就要督四州兵马,还要节制司隶军马。


        

最关键的是,这竟还得到了曹操、刘备两人的双双默许。


        

毕竟他二人有一人不点头,李翊都难居此等高位。


        

“……善。”


        

刘协颔首,目光在殿下扫了一圈,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李卿之才,朕亲眼所见。”


        

“若无李爱卿迎朕入陈地,今恐仍为傕、汜二贼所辱。”


        

“只是袁本初四世三公,拥据四州之地,民户百万,战将上千。”


        

“朕知他善于用兵,公孙瓒亦非其敌手。”


        

“李卿年纪尚幼,可能当此大任否?”


        

刘协心里其实也明白,若是河南河北大战,袁绍赢了,那汉室就真的亡了。


        

因为真让袁绍一统河南河北,他可不会搞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麻烦事儿来。


        

袁家一直秉信着,“袁氏出陈,虞舜之后”的谶言。


        

故袁绍一统河南,必然废帝自立。


        

刘协也不想步他哥哥的后尘,不然连被废两位皇帝。


        

这汉室最后的一点脸面都保不住了。


        

“……禀陛下。”


        

李翊持笏出列,躬身答道:


        

“翊虽一介书生,今蒙圣恩,托以重任。”


        

“以吾有尺寸可取,敢不效死力耶?”


        

“袁绍虽看似强大,终只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不足虑也。”


        

说着,又看了眼曹操、刘备,似为了给二人,及文武百官打气。


        

又接着补充说道: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


        

“虽弱必强,苟非其人。”


        

“虽强易弱,高祖、项籍之存亡,足以观矣。”


        

“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


        

“不如我河南君臣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袁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


        

“我河南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袁绍御军散漫,法令不严,士卒虽众,其实难用。”


        

“我河南法令既行,赏罚必重,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袁绍凭家世立资,沽名收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


        

“而我河南用人不拘一格,于有功者无所吝惜。”


        

“故天下忠正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夫以度、谋、武、德四胜辅佐陛下,扶义讨贼,谁敢不从?”


        

“袁绍再强又能如何?”


        

好!


        

听完李翊的豪言壮语,刘协亦觉热血沸腾。


        

“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


        

“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曹爱卿与刘将军耳。”


        

“今二位爱卿,能发兵征讨,朕深以为幸。”


        

即纳曹操之言,将在明日筑坛,大会百官。


        

然后让李翊登坛受封。


        

别觉得这是古代繁琐的礼仪,它一方面能体现对主将的重视。


        

一方面也能帮助主将立威,好镇住手下那帮人。


        

次日,文武百官皆到。


        

曹操带齐身边所来文武,刘备亦将关、张、赵等心腹文武带在身边。


        

陈王刘宠,少府骆俊,豫州刺史郭贡亦来坛前。


        

现在就等天子到场,正式册封了。


        

上坛前,刘备又单独找到李翊。


        

“……先生,我知你是能为大事之人,然一会儿上坛受封,还是须做足准备。”


        

言外之意,是提醒李翊莫要紧张。


        

李翊将一封檄文取出,向刘备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请主公宽心,大丈夫立功名正在此时。”


        

“昨夜,我也连夜写好了这篇《讨贼檄文》。”


        

“待上坛受封之后,便当着天下英雄之面宣读出来。”


        

善……


        

刘备一颔首。


        

陈琳跟祢衡一样都属于键盘侠,但陈琳只是单纯的网络喷子,一线下真实就怂了。


        

他那篇《讨贼檄文》,骂刘备是卖席舍儿,称其为大耳翁。


        

这气得刘备两天没睡好觉,一直想找个机会骂回去。


        

现在李翊专门也回敬了一篇檄文,只要写得好,刘备高低给它抄个几千份儿,传遍整个河南、河北。


        

毕竟舆论攻势,也是很重要的。


        

很快,天子刘协到场。


        

宦侍高呼命李翊登坛受封。


        

李翊阔步走上高坛,底下有不少未有见过李翊的人,纷纷在此时去打量他。


        

身长八尺,面如美玉。


        

美则美矣,然终缺少粗犷霸气,这还是令不少将士暗自冷笑。


        

心想曹司空与刘将军都是经数百战,善于用兵之人。


        

何以拜一书生为将?


        

刘协走至近前,将佩剑递给李翊。


        

“李爱卿,朕封你为大都督,督兖、徐、豫、扬四州兵马,节制司隶军马。”


        

话落,又将印绶赐给李翊。


        

“……河北之战,朕有心无力,全仰仗李爱卿了。”


        

李翊拜谢,转而走至文武百官面前。


        

将提前写下的檄文取出,高声宣读:


        

“袁绍身受皇恩,名蒙祖庇,然不思报效。”


        

“侵吞社稷,窃据四州,淫虐万民,所以河北之沃,瓜剖豆分。”


        

“青州刺史袁谭,绍之长子;幽州刺史袁熙,绍次子;冀州牧袁尚,绍三子;并州刺史高干,绍甥子。”


        

“此四子者,皆无德于厚土,有罪于蒸黎。”


        

“然批勋高位,盗禄人爵。”


        

“未居天子位而行天子事,天下之事岂决袁乎?”


        

“袁贼生母,生性巧浪,忝为小婢。”


        

“绍自知微贱,不能举直,一意媚上,专为谗邪。”


        

“昔灵帝党锢,何氏拜印,绍居要职,不敢正言。”


        

“首鼠钻营,两面逢源,及臻宦、戚相戕,绍便放志,矫诏杀伐,割剥渔利,率甲登宫。”


        

“造次臣伦,提刀犯禁,迁怒紫极。”


        

“今司空曹孟德,左将军刘玄德,皆天下义士。”


        

“鏊兵奋死,虎战不息。”


        

“忘恤国难,宇内愤心。”


        

“奉帝陈地,神器永固。”


        

“平寇淮南,金瓯复全。”


        

“所以为者,中为天下清平,汉室再兴之故也。”


        

“然绍狼子野心,不尊九五,篡夺炎汉,欲立新帝。”


        

“交媾异族,狼引鲜卑之锐。”


        

“啜引鸩酒,蛇附乌桓之兵。”


        

“积怨满于山川,号哭恸于天地。”


        

“呜呼!袁贼扫灭之期,旦夕可近。”


        

“其得绍首者,封万户侯,赏钱一亿。”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


        

“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之袁贼有篡逆之谋。”


        

“如律令!”


        

李翊慷慨激昂,大声朗读,情绪异常激动。


        

说的底下大小将士无不热血沸腾。


        

当然尤其听到得绍首者,封万户侯,赏钱一亿。


        

单就这个封赏,几乎就令人垂涎欲滴了。


        

在宣读完讨贼檄后,李翊先将鸳剑取出,喝令徐州将士道:


        

“刘将军赐我鸳剑,凡徐州大小将士,俱听我号令。”


        

“如有违令者,皆斩!”


        

刘营之人俱识得李翊,知他向来说一不二。


        

此时更是面色肃穆,显然是动了真格。


        

于是齐齐高呼:“喏!”


        

李翊又取出倚天剑,喝令兖州将士道:


        

“曹司空赐我倚天剑,汝诸君据守黄河北岸,直面袁军主力。”


        

“当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


        

“如有违令者,亦皆斩不赦!”


        

曹营只有部分人见过李翊,剩下人大多只是听说过李翊的声名。


        

但见他此刻受文武百官拜谒,天子册封,大丈夫当如是也。


        

乃亦齐齐喊道:“喏!”


        

最后,李翊再将刘协所赐的天子剑拿在手里,高声大呼:


        

“此次吾等乃是奉诏讨贼,为国除害。”


        

“诸公须知军有常法,宜当遵守。”


        

“违者王法无亲,勿致后悔,连累家人。”


        

这次,刘营将士、曹营将士,朝廷百官纷纷齐声大呼:“喏!”


        

受封既毕,李翊正式开始调兵遣将。


        

他先至曹操面前。


        

虽然李翊已经有权力调度曹营兵将,但面子功夫还是须做足的。


        

真要调用,还是得当着曹操的面来。


        

“曹公,兖州直面黄河,袁军必从魏郡南下。”


        

“须做足准备。”


        

曹操一颔首,撩衣示意众将上来,听候李翊调遣。


        

李翊知曹操只重用曹氏、夏侯氏,便先对曹仁言道:


        

“曹将军,就请你带本部兵先至黎阳,以做一层防线。”


        

“只可深沟高垒,不可与战。”


        

曹仁先看一眼曹操,曹操冲他点头,曹仁这才领命。李翊又对于禁说道:


        

“就请于将军领兵士三千,屯守黄河南岸渡口延津。”


        

“你便与曹仁将军一同扼守白马津,勿使袁军渡过濮水。”


        

于禁欣然领命。


        

最后,李翊走至曹操身前,向他一拱手,才道:


        

“曹公,我已在黄河南岸,设了两层防线。”


        

“之后仍会派徐州将士,协助曹军继续守白马。”


        

“勿请曹公在我徐州大军动身之前,坚守住白马津口!”


        

言外之意,李翊对曹营内部结构并不了解。


        

所以只做了黄河南岸的部署,剩下的就交给曹操自己来操作。


        

但核心战略只有一点,那就是务必要守住白马津口。


        

曹操也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一眼便看穿了李翊的战术核心思想。


        

那就是拖延时间!


        

袁军主力南下,肯定是主攻曹营,因为袁绍所在的大本营冀州直面兖州。


        

自然主力,是往曹营这边推。


        

但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是根本挡不住袁军的。


        

所以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坚持住,等待徐州腾出手来。


        

徐州方面,主要面对的是青州来兵。


        

与上次交手袁谭不同。


        

上一次徐州是防守方,且并未与袁谭全面开战。


        

现在青州方面已成了一方战区,有着整个袁营的支持。


        

尽管徐州方面依然有信心,能够打赢青州战事。


        

但打仗也是需要时间的。


        

徐州如果不解决掉青州战事,是没办法支援兖州的。


        

或者说即便能援助少量兵马,也是杯水车薪。


        

必须主力部队,全部拉至兖州。


        

然后两家联合,寻找机会,避实就虚,以强击弱,跟袁军打一场大决战。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叮嘱曹操,在徐州军腾出手前,务必要守住白马。


        

因为只有守住白马,才能守住连结兖、徐的水路。


        

兖、徐二州之间,有着大量的水系,并且航程全线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像曹操,就可以自鸿沟水入阴沟水,随后进入济水,再入泗水。


        

一路坐船,直达徐州。


        

全程都是顺水,并无任何阻力。


        

虽然中原水网的流速并不快,但是水路的速度仍是陆路速度的数倍。


        

中间能节省多少粮草,输送多少士兵自不用多说。


        

并且由于曹刘同盟,所以不论是兖州境内,还是徐州境内,全境都是畅通无阻。


        

不仅能够及时补充兵员,还能就地解决粮草问题。


        

“曹军将士一定能够坚守住。”


        

曹操郑重地向李翊作出承诺,眉宇间却又一川不平。


        

话锋一转,面色肃穆地对李翊说道:


        

“然过了明年,待到开春,时局必会十分困难。”


        

“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李翊亦郑重地向曹操的做出承诺:


        

“徐州军士一定能在明年开春前结束青州战事。”


        

“只是……”


        

微微一顿,李翊还是有些担心曹操抗不了那么久。


        

历史上的曹操能抗,是因为他拥有四州之地。


        

现在的曹操,手上就一个完整的兖州。


        

新打通的关中地区还是一个放血槽,这令李翊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


        

乃转至刘营面前,目光逡巡一圈,扫遍诸将。


        

诸将无不昂首挺胸,听候差遣。


        

最终,李翊目光还是落在了关羽身上。


        

关羽见李翊向自己走来,拱手见礼:


        

“大都督!”


        

“……嗯。”李翊按立长剑,眉头皱起。


        

“我已命曹营将士,在黄河南岸层层设防,严守白马津口。”


        

“然袁军势大,曹司空又不能全身心守白马一处隘口。”


        

“是以仍需我徐州分兵支援,协防白马。”


        

“我遍观徐州诸将,非云长不能担此大任。”


        

关羽几乎是刘营第一大将了,李翊下了很大决心,才将关羽派出去协助曹军守卫白马。


        

这也体现了李翊对白马津口的重视。


        

关羽见李翊表情肃穆,不似往日那般谈笑自若,丰神飘洒。


        

便知白马津口极为重要,乃拱手领命:


        

“羽晓得了,谨遵大都督军令。”


        

乃令本部将校,先去与曹操见了礼。


        

曹操已经知道李翊会派人来协守白马津口,他适才还在猜测李翊会派谁来。


        

而当见着是关羽时,不觉大喜过望。


        

忍不住上前拍了拍关羽的肩膀,喜道:


        

“……好啊,好极了。”


        

“有云长相助,协防白马,料袁军士卒,不能过濮水半步!”


        

关羽则不苟言笑,一心想着白马战事。


        

曹操与他搭话,关羽只简单回答,并不多说一言。


        

然曹操仍对此乐之不疲,继续追问。


        

不表。


        

……


        

至于刘营这边,李翊完全熟知这边的情况。


        

遂事无巨细,一一分配。


        

“……主公,不同于兖州战事,坚守待援。”


        

“我徐州方面须主动出击,以攻换守。”


        

“最好是火速发兵,速战速决,袁谭轻而无备。”


        

“如我等打得快,袁谭未必能及时作出反应。”


        

“只要在冀州、幽州支援过来之前,拿下青州,我徐州本土战事便已告捷。”


        

刘备一颔首,认同李翊的战略构想。


        

徐州方面,只要快一天解决青州战事,兖州方面就能少苦撑一天。


        

“可先令臧霸率泰山兵,即刻自琅琊北上青州,先攻齐郡、北海等地。”


        

“我自提大军在后,率先压上。”


        

“期间,就请主公务必协助曹公,守住兖州。”


        

李翊希望刘备能够坐镇徐州大本营,主要是为了由他亲自来调度青州前线、兖州前线的两处战事。


        

同时兼顾两边,中间所要调度的资源,已不是李翊一人能够决定的了的了。


        

他现在只是最高军事统帅,内部资源的调动,并不好越俎代庖。


        

“……善,备自会留镇后方,请先生务必要抓紧时间。”


        

刘备再三叮嘱,他也知道徐州绝对不能深陷青州的战争泥潭。


        

不然,老曹一旦没顶住,到时候袁军直接给他徐州来个包饺子。


        

徐州本就无险可守,更别说抵挡众数十万的袁军了。


        

“翊荷蒙重托,愿效死力!”


        

李翊一字一顿,言辞庄重地说道。


        

现在战略部署,初步构成,但这也只是前期的战线而已。


        

前期河南方面就是得靠守,靠消耗时间。


        

耗什么呢?


        

耗袁绍内部自己犯错误,然后河南方面就能抓住机会,给予袁军一记重拳。


        

就袁营内部那群魔乱舞的情况,内部矛盾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就看河南方面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可召其他反袁同盟的诸侯,一并来黄河,共战袁绍。”


        

李翊又向刘备提出,可以将南方那帮小弟召过来了。


        

这些附庸势力,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粮,有的人有兵。


        

但只要能为曹刘分担哪怕一丝一毫的压力,都是值得的。


        

首先是刘备这边,命丹阳太守袁胤,即刻联合祖郎、费栈等诸位渠帅。


        

将这段时间征服的山越族,组成丹阳兵发往徐州来,听候调度。


        

然后命坐镇豫章的太史慈,将豫章的钱粮也发往徐州来。


        

太史慈已经到了豫章,尝试了度田。


        

中间虽也遇着不少困难,但最终还是成功推行。


        

为此,太史慈还专门写了工作报告,发给李翊。


        

将里面的经验教训一一告知李翊,以方便将来李翊在整个刘营领地,推行度田。


        

至于汝南方面,吕布自到汝南后,倒也无甚外事。


        

每天就是跟妻妾们饮酒,然后和将士们出去打猎。


        

时不时也会将猎到的奇珍异兽,送去给陈地朝廷,献给天子。


        

偶尔也会进京,面见天子。


        

现在河南方面,是奉朝廷旨意讨贼。


        

自然也有权下诏,命吕布也带领他的并州铁骑,来前线作战。


        

诏书即日发往汝南,至于吕布受不受诏,暂时不知。


        

至于曹操这边,他首先关心的还是西南角的张绣。


        

这个杀死自己子侄的枭雄,如同一根尖刺一般,直插在自己腰腹。


        

结果此前刘备从中解和,劝曹操拉拢张绣到反袁同盟里来。


        

但据此已过去许久,政治形势的变化,何难保证张绣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


        

毕竟张绣跟吕布这种起于边关的武夫一样,缺乏政治头脑,也就不会把信义看得太重。


        

“我欲再使张绣举众归降,只是未知其心意如何?”


        

曹操找到荀彧,征询他的意见。


        

荀彧回答道:


        

“此前刘将军已经从中作保,今张绣远在南阳,若是投靠袁绍,袁绍必难救之急。”


        

“故料绣必能举众归降,还望明公勿疑。”


        

曹操乃命人发书送往南阳,劝降张绣,心中默盼他能放弃旧怨,再次投降。


        

这一次,算曹操格局更大了。


        

“若欲张绣早降,还需安抚一众人马。”


        

荀彧在旁侧接着补充说道。


        

曹操一颔首,扬唇道:


        

“西凉马腾、韩遂。”


        

“正是。”荀彧点了点头。


        

此前说过,张绣的老家在武威。


        

他的凉州铁骑,战员就是从老家补充的。


        

如果想加剧张绣的投诚速度,就必须切断关中的联系。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防范袁绍自关中登陆,还能够使张绣失去与老家的联系。


        

这百分百会动摇张绣的决定。


        

“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


        

荀彧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道。


        

“唯马腾、韩遂最强。”


        

“彼见中原之争,必备拥众自保。”


        

“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然比公安定战事。”


        

此前曹操命钟繇持节督关中军马,令他安抚并招降马腾、韩遂。


        

此二人虽面上屈服,然到底是无信义之辈,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防备。


        

诸事既定,曹刘两个阵营各自动身,调兵遣将,准备作战。


        

至于发出去的诏书,最先送到的,乃是离得最近的汝南。


        

时吕布正与成廉、魏续等将,于郊外狩猎。


        

汝南富庶,吕布的志向本就是“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得过且过。


        

在汝南的这几年里,吕布过得还是相当快活的。


        

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每日都能与妻妾夜夜笙歌,真是神仙也不换。


        

“温侯,看我射鹿来!”


        

成廉弯弓搭箭,一箭射向林中,却被鹿跑了。


        

吕布笑道:


        

“公等射法,不足为奇。”


        

“看吾与尔等射来。”


        

话落,拈弓搭箭,照着那受惊的鹿便是一箭。


        

正中鹿头,一箭毙命。


        

“彩!”


        

“彩!!”


        

众将士齐声喝彩。


        

吕布唇角扬起,自以为傲睨得志。


        

在这汝南地界,他就是这里的王。


        

虽然汝南西面儿的李通,是曹操的人,但自己与他也算井水不犯河水。


        

忽然,一哨骑飞马奔来。


        

……


        

(本章完)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是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