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54章 刘备:十年,我等了十年,就为了今天能跟曹操堂堂正正打一场!
夜间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却说李翊组建考察团,在幽州大办特办。


        

只为全力振兴东北的经济。


        

幽州之民,皆感李翊之德,为其修筑庙宇。


        

时间来到了建安十年五月。


        

李翊至开春时北上,五月方回冀州。


        

期间延误,少说有小半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曹操其实并未发动总攻。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魏国不想耽误春耕。


        

齐国也是同理,虽然关羽总督南方军事,已经与曹仁前后历经十数场战役了。


        

双方互有胜负,总体上也是以齐国占优。


        

但这些战役还不至于对两边伤筋动骨,因为规模不大。


        

眼下春耕结束,李翊书信一封给刘备,请他催促云长快速夺取汝南。


        

没错,李翊希望云长在南线战场发力,就代表他打算在北线战场对曹操发起进攻了。


        

刘备得李翊书,知他北方事情已经办妥。


        

即下王旨,命令关羽迅速攻打曹仁,夺取汝南。


        

关羽领命,便令赵云为先锋,甘宁为副将。


        

自总中军,用陈元龙为行军司马,陈矫为行军参谋。


        

会集人马八万众,号二十万。


        

扬旗鼓噪,正式对汝南发动总攻。


        

时日,关公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


        

忽梦见一条赤龙,蟠于青龙刀上。


        

俄而化作青云,绕其身,不久散去。


        

关羽惊醒,心中甚疑。


        

乃召陈登备言此怪梦,又问他吉凶之兆几何。


        

陈登乃抚掌对曰:


        

“龙者,君象也。”


        

“蟠青龙刀者,正预兆将军之威德,感念上天。“


        

“青云绕体,乃《易》中所谓‘云从龙’,主得士民拥戴也。“


        

“昔光武梦乘赤龙登天,遂兴汉业。”


        

“今将军得此梦,又代齐王出征,正应克复中原之兆也!”


        

于是,关羽又聚众官于帐下,将此梦兆告诉众人。


        

众人纷纷拜伏于地,称贺道:


        

“此大吉之兆也!”


        

“将军此行,必重挫魏军,杀一大将!”


        

关羽一捋长髯,喜道:


        

“……善,闻丞相前抚定幽州,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


        

“齐王命我出兵,正合时宜!”


        

于是命人杀牛宰羊,大飨军士,随后向汝南进兵。


        

却说曹仁前在沛地筑城,打算威胁徐州侧翼。


        

奈何遭到赵云、甘宁的连续打击,只得退回汝南坚守。


        

曹仁正在城中,观摩地图,察览军报。


        

忽有人报,关云长亲自领兵,来犯汝南。


        

曹仁惊问关羽有多少人马,答曰号二十万众。


        

曹仁心想,他汝南兵马本有五六万众。


        

因前征沛地,折损万余人。


        

才回到汝南改攻为守,如今齐军将士士气正旺,如何好与他正面交锋?


        

便下令道:


        

“齐军来势凶猛,命各级将校守住本寨城邑。”


        

“若无我军令,不许出战。”


        

众人正欲领命,副将秦琪拱手谏曰:


        

“今魏公令将军坚守汝南,约会荆楚,共取淮南。”


        

“关羽匹夫,主动前来送死,将军何故避之?”


        

“岂不闻未战而先退,是为怯战示弱乎?”


        

众将本都遵从曹仁军令打算死守。


        

唯独秦琪力劝曹仁主动迎战。


        

原来,秦琪乃是大将蔡阳的外甥。


        

半年前,蔡阳在与齐军的交战中,为齐将赵云所斩。


        

秦琪一心要想报仇,故力劝曹仁接战。


        

“……不可!”


        

行军参谋满宠当即出声反对,他此前也与齐兵交过手。


        

深知齐军的单兵素质很强,正面硬碰硬,魏兵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


        

考虑到齐军人数占优,那么正面交锋,魏国肯定是吃亏的一方。


        

“吾素知云长勇而有谋,是齐国大将。”


        

“兼之其帐下又有赵云、甘宁等猛将,周泰、蒋钦为其爪牙。”


        

“陈元龙之智为其参谋,诸葛孔明为其总督粮秣。”


        

“齐军显然已经做足准备,是有备而来。”


        

满宠不愧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参谋员。


        

将齐国的情报打听的一清二楚。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闻李翊已经抚定了北方,幽州之患已平。”


        

“今关羽来犯汝南,必是李翊要与魏公交战。”


        

“好使关羽在南方战场,为其分担压力。”


        

“将军切不可中了李翊奸计。”


        

“不如坚守,助魏公拖延时日。”


        

“待北方有变,再作决断,此为上策也。”


        

又是李翊……


        

曹仁蹙起眉头,暗想他人已经来到南方了,李翊人在北方。


        

可怎么却感觉,这家伙总是无处不在。


        

哪哪都是他的身影?


        

骁将孔秀当即出声反驳满宠:


        

“满参谋此言,乃书生之见。”


        

“岂不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军在汝南深耕多年,本土作战,熟悉地利。”


        

“自从沛地退军以来,将士们前后休整也有四月有余。”


        

“可谓以逸待劳,彼大军远来,自投罗网。”


        

“我军若能主动迎头痛击,必能取胜。”


        

曹仁沉吟许久,最终觉得秦琪、孔秀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毕竟他们人数虽然更少,但是是本土作战,以逸待劳。


        

此前在沛地跟齐军交锋时,齐军不也是因为本土作战占了优势么?


        

于是,乃令满宠守汝南新息。


        

他自率一军,来迎关羽。


        

关羽见曹仁敢主动迎战,急聚文武商议对策。


        

陈登献计道:


        

“曹仁知我军远来,想以逸待劳,挫我军锐气。”


        

“不如将计就计,于明日交战之时,先诈败两场。”


        

“诱曹仁来攻,将军却领一军,绕袭魏军后路。”


        

“两军夹击,曹仁可破也。”


        

关羽从其言,即吩咐周泰、蒋钦明日引军去搦战。


        

许败不许胜,专欲诱曹仁大军来追。


        

二将受计而往。


        

次日,天明。


        

齐军与魏军两阵对圆。


        

周泰拍马舞刀,出阵搦战。


        

秦琪报仇心切,舞双刀出阵,高声叫喊:


        

“……谁是赵云?”


        

周泰以刀尖指曰:


        

“……黄口小儿,欲寻赵将军报仇,且先问过周某这口大刀再说。”


        

秦琪大怒,拍马直取周泰。


        

战不数合,周泰诈败,拨马而走。


        

秦琪趁势率兵掩杀,齐军败绩,连退二十里地。


        

魏军缴获军械粮草辎重若干,回到营帐。


        

曹仁大喜,即赏赐秦琪黄金十斤,已示嘉奖。


        

秦琪首战大胜,自以为傲睨得志,谓众将道:


        

“前满伯宁言齐军兵锐,难与之正面接敌。”


        

“今日之战如何?”


        

众将纷纷称善,言小将军勇猛过人。


        

曹仁亦不吝赞美之词:


        

“汝舅父蔡阳有万夫不当之勇,只因年老,才为赵云所杀。”


        

“今日观将军之勇,则不逊色于汝舅父矣。”


        

秦琪更觉自满,傲睨道:


        

“来日当再杀齐军一场,齐军连败两场,士气崩解。”


        

“关羽首级,不难取也。”


        

曹仁随曹操北征袁绍时,是亲眼见过关羽于万军中取首的。


        

当时曹军将士,皆呼为万人之敌,名震河北。


        

于是提醒秦琪道:


        

“今日虽胜了一场,然不可轻敌。”


        

“那关羽虽已年过四旬,勇力未必就减当年。”


        

“小将军来日更当小心才是。”


        

秦琪嘴角翘起,摆手道:


        

“都督权且宽心,不斩关羽,某势不还军。”


        

曹仁壮之,赐其羊肉一盘、美酒一瓶。


        

次日,秦琪再去搦战。


        

蒋钦率本部部曲,出来迎敌。


        

如昨日一般,秦琪与蒋钦大杀一阵。


        

蒋钦败走,魏军喊打喊杀,一路追击。


        

齐军又后退二十里地。


        

眼看就要退回到沛地了,曹仁急忙喊停,命人鸣金收兵。


        

秦琪正杀得尽兴,闻得金鼓,只得收兵回来。


        

找到曹仁,埋怨道:


        

“吾适才击败蒋钦,正欲进军,直捣关羽中军大营。”


        

“枭其首级,为都督建功。”


        

“都督何以命我撤军?”


        

曹仁皱起眉头,分析道:


        

“我军与关羽连战两日,却未见着关羽本人。”


        

“只恐其中有诈,不如先退回汝阴。”


        

正说间,


        

忽听得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


        

曹仁大惊:“祸事矣!”


        

急命前军速回,背后周泰、蒋钦引军杀来。


        

曹仁只命撤军,将渡渠水时,只见一队扁舟拦住去路。


        

为首之人,乃甘宁也。


        

甘宁脚踏船板,大笑道:


        

“曹仁哪里走!”


        

“汝命休矣!”


        

曹军见之大惊。


        

前有水军拦住去路,后有追兵撕咬不放。


        

很快,周泰、蒋钦之军杀到。


        

曹仁军仓促迎敌,被齐军驱赶至河里。


        

人马俱下河吃水,嘶鸣声不绝。


        

甘宁急命人乘小船,用艄公水手,驱船掩杀过去。


        

砍杀水里溺水的魏兵,痛打落水狗。


        

曹兵大乱,溃不成军。


        

曹仁心知中计,先掣一军,飞回汝阴。


        

离城数里处。


        

只见前面绣旗招飐,关羽勒马横刀,引一军拦住去路。


        

原来,云长得了陈元龙的水军。


        

一面使蒋钦、周泰与魏军正面接战。


        

他却乘船,走水路,过颍水,绕袭至曹仁后背。


        

曹军溃逃一路,以为终于可以歇息。


        

不想在此又逢着一军,且是关羽本人。


        

众士兵皆胆战心惊,不敢与之交锋。


        

曹仁无奈,只得舍了汝阴,奔新息而去。


        

云长也不赶他,只在此处等候大军。


        

他此战的目的,是夺取汝南全境,而非是歼灭曹军。


        

现在已经占领了汝南东部,眼下第一要务是消化既得的战果。


        

曹仁军退走未有多久,孔秀引一军至。


        

见着关羽,未见着曹仁,乃问道:


        

“曹将军何在?”


        

关羽横刀立马,答曰:“已为吾所败也。”


        

孔秀大怒,挺枪纵马,直取关羽。


        

两马相交,只一合。


        

刀锋起处,孔秀已尸横马下。


        

众军便走,关公急止之曰:


        

“军士休走,吾杀孔秀,是因两国为敌,不得已杀之。”


        

“关某大刀不斩小卒,尔等权且留下。”


        

“随我入城,某自有酒食款待。”


        

众人奔逃半日,皆是又乏又困又饿。


        

失了主将,只想着逃命。


        

见关羽并不为难,乃纷纷投降。


        

关羽率军入汝阴,赏军抚民。


        

与此同时,秦琪在乱军中被混杀了一阵。


        

正欲奔往逃走,迎面逢着一将。


        

白袍银甲,威风凛凛。


        

手持一杆亮银枪,吼声如雷:


        

“常山赵子龙在此!”


        

赵子龙?


        

原本还想寻赵云报仇的秦琪,此时闻着赵云之名,被吓得肝胆俱裂。


        

全无战意,拨马欲走。


        

被赵云赶上,一枪刺死于马下。


        

余众解散,赵云收聚降兵,入汝阴与关羽会合一处。


        

关羽谓众将道:


        

“目今曹仁新败,我军可一鼓而下,直取汝南。”


        

“曹兵丧胆,绝非我军敌手。”


        

“关某正欲在此立功,以报齐王之殊遇。”


        

众皆从其言。


        

汝南多水,便命淮南加紧置备船只。


        

在船只足备之后,便走水路,直奔汝南郡治新息。


        

……


        

这边曹仁折了二将,又遭于败绩,失了汝南东部。


        

退守新息,找到满宠,自责道:


        

“前不听公言,故有此败。”


        

“如今兵败将亡,汝南东境尽数全陷。”


        

“如之奈何也?”


        

满宠说道:


        

“关羽世之虎将也,乃万人之敌。”


        

“今齐军大胜,锐不可当。”


        

“且一面发书于魏公,一面坚守不战。”


        

“待魏公援军至后,另行商议。”


        

曹仁从其言,急差人去魏地求救。


        

将书呈上给曹操,言道:


        

“关羽新破了汝南东境,现在新息甚急。”


        

“惟望魏公急拨大将,来我汝南救援。”


        

曹操得曹仁书,皱眉道:


        

“汝南若陷,李翊必对河北发起总攻。”


        

“届时孤首尾不能相顾,魏国危矣。”


        

于是,便问众将,谁敢去解汝南之围。


        

话甫方落,一将应声而出。


        

“末将愿去汝南,协助曹仁将军,击退关羽。”


        

众视之,乃虎威将军于禁也。


        

于禁是曹营军中,地位最高的异姓将军。


        

也是曹营里唯二有资格独自指挥一个军团的异姓将军。


        

除他之外,另一个人是张辽。


        

张辽在白狼山斩踏顿时,曹操曾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


        

张辽便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权指挥独立一军。


        

而于禁与张辽不同。


        

张辽那次是因为情况特殊,事发突然。


        

于禁则完全是靠自己的资历与战功,实打实的磨出来的。


        

他投靠曹操的时间本身很早,个人能力亦属曹营顶尖。


        

被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曹操也称赞他是,“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等于是说于禁有勇有谋。


        

这样一个能力杰出的人,即使是在曹营也能混到高位。


        

曹操思考再三,乃同意了于禁的请战请求。


        

“……也罢。”


        

“汝南之困,非文则不能解也。”


        

“只是自关羽威震河北以来,未逢对手。”


        

“文则须小心应对,不可轻敌。”


        

于禁拱手道:


        

“臣定效犬马之劳,解汝南之围。”


        

曹操大喜,即加封于禁为征南将军。


        

命他督各路兵马,共计三万人,火速前去解汝南之围。


        

于禁领命去了。


        

曹操望着他的背影,长舒一口气,顾谓群臣说道:


        

“只盼文则能退了关羽,否则孤在北方心不能安。”


        

要说压力,曹操可谓是自面袁绍以来,第二次感受到压力山大。


        

趁着李翊北上抚定幽州之时,曹操其实是想趁机来夺取东冀州的。


        

正是李翊只是率了几十人离开,大军都留在冀州。


        

守将基本是张郃、高览、徐晃、张辽、黄忠等辈。


        

兵力充足,将猛多谋。


        

曹操也不敢轻进,只能先按住阵势,等李翊先出招。


        

正说之时,人报李翊兴军五万,命张辽、徐晃、黄忠为先锋。


        

分兵三路,直奔魏国而来。


        

曹操闻之大惊:


        

“李翊来的如此快耶!”


        

眼下南方战事扑朔迷离,北方战场上曹操可不能掉链子。


        

当下也不敢轻敌,亲自点了五万兵马,来战李翊。


        

五万对五万,优势怼平。


        

是年,夏初六月。


        

魏国东线战场的总司令乃是夏侯渊。


        

他是接替曹仁的任务,来这里防备齐国大军。


        

由于已经接到消息说,曹操亲自领兵来援。


        

所以夏侯渊选择了坚守不战,并命前线城邑,务必严防死守。


        

撑到曹操大军到来。


        

李翊整合好大军之后,便开始对魏地发起猛攻。


        

大军过处,一路连拔数座城邑。


        

由于魏国与李翊的冀州毗邻着。


        

所以曹操在东部,修筑了大量城邑,就是为了防止开战时,魏国得不到缓冲。


        

对此,李翊便下令大军过处,一律围三缺一。


        

即围住城池三面,留一个缺口,给魏军逃跑的希望。


        

只要魏军认为有机会逃走,就不会跟齐军死磕。


        

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追求拔城效率。


        

靠着围三缺一的战术,李翊军几乎是势如破竹。


        

连拨数座城邑。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城。


        

本来就是曹操临时修建,也没指望它们能挡住李翊大军。


        

无非就是希望它们帮自己拖慢李翊行军的步伐,好给自己准备的时间罢了。


        

真正的大城,乃是前线夏侯渊所在的馆陶。


        

李翊差人打听清楚之后,便欲进军。


        

忽报齐王至!


        

李翊一惊,即率麾下文武,来谒见齐王。


        

“臣李翊,参见齐王殿下。”


        

李翊率先参拜,身后武将齐刷刷跪地,高呼:


        

“参见齐王千岁!”


        

“……众卿平身。”


        

刘备一挥衣袍,笑呵呵地上前,将李翊搀扶起身。


        

“丞相在北境征战,多经风霜之劳。”


        

“苦了你也。”


        

刘备执李翊手,拍了拍,嘉奖他的勤勉。


        

李翊当即拱手回道:


        

“此臣分内之事也,大王言之过甚。”


        

话锋一转,李翊又问道:


        

“齐王不是在青州么?如何来我河北了,也不通知一声?”


        

刘备背起手,笑道:


        

“当初寡人率大军停驻于青州,正是为了观望南北局势。”


        

“谁若先处劣势,寡人便率军来援哪一边。”


        

此言一处,众将皆面面相觑。


        

他们暗想,齐王既然来了我们这边,岂不是说我们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他们跟随丞相在北方,多有鞍马之劳,并无失地之过。


        

如今战端方起,已是连克数座城邑。


        

齐王何太小觑我等耶?


        

见众人面有愠色,刘备大笑:


        

“诸位将士不必气恼,非是寡人小瞧尔等。”


        

“正如丞相所言,河北乃军事重镇。”


        

“曹魏之根基也,河北破,曹贼失其所倚。”


        

“况曹操在此,寡人非正面与他一较高下不可。”


        

徐晃乃出声问:


        

“那不知关将军那边的战事,进展的如何了?”


        

由于他们处于更北方,消息肯定是没有刘备那里接受的快。


        

刘备乃道:


        

“云长已击败曹仁,夺取了大半个汝南。”


        

“现在曹仁龟缩在了新城,不敢接战。”


        

参军徐庶却道:


        

“可在下却听说,曹操已命于禁率军三万,前去汝南,支援曹仁。”


        

“如今大王所部,乃齐国最后精锐。”


        

“尽带至北方,万一南方有变,只恐——”


        

齐国目前的军团总共分三部。


        

一部是李翊麾下的河北军团。


        

一部是刘备手上的王家军团。


        

一部是关羽手里合徐州本土兵、青州兵、淮南兵的南方军团。


        

这三支军团是战力最强的。


        

剩下的兵丁,只能算是预备队。


        

不到迫不得已,都不可能拉上战场的那种。


        

所以当刘备被手里的兵,拉到河北之后,徐庶有些担心南方战场。


        

毕竟刘备的到来,就意味着关羽已经没有后援了。


        

万一一个大意不小心,遭遇一场败仗。


        

那手里的兵打完就是打完了。


        

没有一点容错率可言。


        

并且南方战场,关系到齐国的领土核心徐州。


        

一旦使魏军威胁到了下邳这个齐国的政治中心,那么北方的军团不论战况如何,都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嗯,云长随寡人征战多年,深谙兵法。”


        

“寡人料他断不会有失。”


        

刘备相信关羽能够独自应付南方战场。


        

徐庶则劝刘备保持一个谨慎态度。


        

“关将军手中兵马,虽有八万。”


        

“然抚定城邑,尚需留人。”


        

“万一有变——”


        

微微一顿,“依在下愚见,还是请大王分一支军出来。”


        

“拨一万人驻于琅琊,若有差池,也好接应。”


        

刘备有些不悦,沉声道:


        

“汝何以小觑吾二弟耶?”


        

“吾二弟有万夫不当之勇,自随寡人征战以来。”


        

“战必克,攻必取。”


        

“前破曹仁,魏兵鼠窜而行,未敢接战。”


        

“况足足八万人马,何言收不得一小小汝南。”


        

这……


        

徐庶一时默然,只向李翊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似乎暗示李翊,这时候应该劝刘备分一支兵出来接应关将军的,对吧?


        

李翊略作沉吟。


        

心想,曹仁、于禁,对上关羽。


        

这个剧本他好像在哪见过。


        

不过人生中许多事情,它并不一定就会按剧本走。


        

李翊便走至刘备身前,劝慰道:


        

“……大王,其实元直也是出于好意。”


        

“吾在北方尚有五万人马,算上大王的军队,足有七、八万有余。”


        

“依臣之见,可纳元直之计。”


        

“分拨两万人马出来,一万驻守琅琊,一万驻守济南。”


        

“如此一来,曹军除了南北两线之外,必不敢对其余郡县发动进攻。”


        

“我等便能安心应付南北战场,无后顾之忧也。”


        

其实,刘备就是想堂堂正正的跟曹操打上一架。


        

为何?


        

刘备是什么脾气?


        

当初刚来徐州救陶谦时,在郯县被曹操虐惨了。


        

可是刘备不服啊。


        

当时他手上才多少人,你曹操多少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两家有过蜜月期、有过冷战期。


        

唯独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全面战争期。


        

刘备等了十年,整整十年。


        

就是为了等一个跟曹操正面对决,公平竞争的机会。


        

十年啊,


        

你知道我这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刘备心里憋着一口气,结果徐庶说让他分兵,他因此不高兴。


        

而李翊看出了老刘那点心思。


        

便换了一种说法,说现在让你分兵,是为了防止曹军从其他郡县搞偷袭。


        

我们分兵驻扎琅琊、济南,就把战场给堵死了。


        

老刘你也能够堂堂正正地跟曹操一较高下了。


        

同一个目的,不同的说辞。


        

刘备显然更喜欢后者。


        

“……善,丞相之言,言之有理。”


        

“寡人且分兵两万,派去琅琊、济南。”


        

分兵过后,李翊也非常识趣地将大军指挥权交给了刘备。


        

现在刘备便是北方战场的总司令了。


        

他当即下令,全军进驻馆陶。


        

馆陶是魏国边境的第一个重镇,可以算是魏国的门户。


        

它左傍清河,右边是重要的农田带。


        

不论是战略位置,还是经济生态位,都十分重要。


        

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即,玄德下了寨。


        

召诸将过来商议,说道:


        

“魏国馆陶,乃魏地门户,粮草积聚之所也。”


        

“若得此邑,清河沿水之路,可畅通无阻。”


        

“只是寡人闻馆陶守将,乃魏国名将夏侯渊。”


        

“此人乃曹操连襟兄弟,作战勇猛,深谙兵法。”


        

“不知诸位将军,有谁敢为寡人先取馆陶?”


        

话音方落,众将皆欲欲跃试。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休要与我相争!”


        

众将士争得头破血流,一度快要拔剑相向了。


        

毕竟这是齐王刘备亲自来前线。


        

立了什么功,封赏啥的都能马上兑现。


        

刘备对这个氛围还是很满意的。


        

行军打仗嘛,这是他想要的精神气。


        

“夏侯渊乃魏之名将,依吾看来,须遣一经验丰富的老将。”


        

“才看是夏侯渊的敌手。”


        

李翊在一旁说道。


        

“老将愿往!”


        

听到李翊的话,一将应声出列。


        

众人视之,乃黄忠也。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是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