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375章 围追堵截(下)
夜间

从满眼红名开始

        

于是,这支鼓起余勇,想要将满腔的忿怒发泄在张山等人身上的两百余骑,不仅没能得偿所愿,还再次承受了一波投枪的死亡洗礼。


        

最后,还能站着的,已经不足百骑之数。


        

便是剩下的这为数不多的数十骑,心气也在这接连的失利下彻底崩溃。


        

有的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有的彼此相视,虽然因为铁甲覆面,看不见彼此的表情,可那种茫然而绝望的情绪,却早已经满溢了出来。


        

更多的,却是一刻都没有多留,效仿绝大多数铁骑的做法,迅速四散逃开。


        

这样的局面,非只发生在张山等骑队一处。


        

而是随着三百六十支百人骑队的迅速散开,相似的剧情,开始在这片荒原的各个角落上演着。


        

那些第一时间逃离“黑风军”死亡投枪的打击范围后,或是凭着“惯性”再次集结起来的队伍。


        

或是凭着某些个人强大的实力、威望、亦或者指挥能力,在逃散途中快速凝聚起来的新核心。


        

在还没有完全成势之时,便被一支支“黑风军”的骑队如饿狼一般扑咬而上。


        

将一根根死亡投枪快速泼洒到他们的头上。


        

单从杀戮的效率来说,这同样是化作狼群的“黑风军”最好的目标。


        

相较于那些四散逃亡的游兵散勇,快速集结成势的他们,队形很自然的就会重新变得密集、规整。


        

对于更擅长区域覆盖,不擅长精准打击的“黑风军”来说,这简直就像是“猎物”以最贴心、最恰当的方式,主动把自己送到他们的嘴边。


        

不狠狠的咬一口,都对不起他们的用心。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敌骑都在逃亡。


        

或是自诩个人实力不俗,那些基本都在五百步之外投掷而来的投枪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威胁。


        

或是荣誉感太强、或是真的愿意为董观的大业尽忠效死的忠勇之士、也或者是单纯的昏了头……


        

不管什么原因,总是有一些铁骑,逆着四散逃亡的“铁流”,主动朝对他们进行持续的追击、围猎的“黑风军”骑队反扑而去。


        

可这样做的结果,基本都是徒劳。


        

运气好一点的,只是做些徒劳的追击,行动更加迟缓的他们,根本无法接近到更加轻捷灵活的“黑风军”骑队三百步之内。


        

只能在无望的追击中,一点点消磨掉自己的耐心,挥霍掉胯下玄幽马有限的体能。


        

运气差一点的,则会享受到威能更强、更精准的投枪打击,白白的送掉自己的性命。


        

当然,如此巨大的战场,总会有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


        

或是意外落单,或是不幸被个体实力过于强大的铁骑反咬扑中……在“黑风军”散做狼群后的持续扑咬追击中,陆续还是有人陨落丧命。


        

但这样的损伤,放在规模超十万、范围越扩越大的荒原战场上,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对“黑风军”而言,这依然是一场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大胜。


        

因为有大量玄青海沙雕在空中侦查,那些四散逃亡的队伍,即便跑出数十里之外,侥幸逃出了一只只“饿狼”的视野,也逃不开高空中玄青海沙雕敏锐的视野。


        

越是到了最后,双方同为玄幽马的坐骑,在体能上的差异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敌我双方的坐骑,都因持续的高强度运动,越来越疲累,速度逐渐从巅峰状态往下滑落。


        

可恰是这样的“退潮”时刻,“黑风军”骑队的优势,反而更全面的发挥了出来。


        

巅峰速度更快,保持得更久,因疲累造成的速度下滑也更慢……


        

种种因素迭加在一起,效果就是,越是后期,“黑风军”骑队相较于敌军铁骑的优势,便越是明显。


        

相较于玄幽马的状态,敌军骑手的精神状态,则先一步跌落到了谷底。


        

心气彻底被打散了。


        

有许多铁骑,逃着逃着,忽然就放弃了。


        

就那么待在原地,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姿态。


        

有的则是大吼一声,主动返身送死。


        

也是到了这时,“黑风军”骑队这才开始受降纳俘。


        

成功率,出奇的高。


        

若从“黑风军”投掷出第一波死亡投枪算起,时间还没有过去一个时辰。


        

若从天空俯瞰,从双方接战之地开始,战场范围便开始朝四面八方不规则的扩散。


        

这种不规则的扩散趋势,又以向东侧方向的蔓延最为明显。


        

不过,虽然战场范围一直在朝四面八方扩散,可“黑风军”骑队却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会对敌骑的逃亡方向进行持续的压制和干扰,让他们无法埋头向某个方向直线狂奔,而是不得不一边逃亡,一边或左、或右、甚至掉头逃亡另一个方向。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尽可能消耗敌骑的马力,二是尽可能约束住战场的范围。


        

避免整个战场“无节制”的朝四面八方扩散。


        

因为“黑风军”的劣势是兵力有限,战场范围越大,骑队之间就越难彼此呼应配合,对整个战场的控制力,也会因此而持续下降。


        

直至战场范围超过某个临界之后,这种全面掌控彻底归零。


        

当“黑风军”骑队开始全面受降纳俘之时,战场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方圆百里。


        

这也是“黑风军”骑队所能控制的极限。


        

即便如此,已经取得了辉煌胜利的“黑风军”,也没能将十二万敌骑全部吞入腹中。


        

若将视野更进一步扩散,就能看见,在方圆百里之外的荒原中,有许许多多的“漏网之鱼”存在。


        

有的是单纯是因为运气好,兵力有限的“黑风军”,一直都没有将他们当成目标。


        

有的是个人实力太强。


        

有的则是在逃亡途中,明智的弃掉了所有甲胄,以及其他不必要的负重,换来更快的逃亡速度。


        

——事实上,只要能够幸运的逃过第一波死亡投枪,然后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丢盔弃甲”的决定,那大概率是能够逃出生天的。


        

便是追击的“黑风军”骑队看见了他们,也会明智的优先选择那些逃亡速度比他们更慢、行动更迟缓的同伴。


        

而若是更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侥幸逃出生天的敌骑,往北、往西这两个方向逃亡的数量最少。


        

往南逃的数量比往北、往西的多,但依然很有限。


        

数量最多的,都在往东,也就他们大本营的方向逃亡。


        

而且,从其他方向逃亡成功的铁骑,在发现彻底摆脱了追兵之后,也会开始有意识的往东边大本营的方向靠拢。


        

因为这样的大趋势,随着逃亡队伍距离大本营越来越近,本来分散的队伍再一次呈现出聚集的趋势,且规模还在持续的增加。


        

虽然人疲马乏,可劫后余生的众骑看着周围持续壮大的队伍,一度慌乱到几乎彻底崩溃的心,再次产生了些许的安慰。


        

有人统计了一下,发现队伍规模,居然已“轻松”恢复到了万骑以上,且随着距离大本营越来越近,己方骑队的规模,还在持续增加。


        

“照这趋势,应该能收拢两三万骑。


        

乐观一点,等四散的队伍全部回归,说不定能收拢三四万骑也说不定。”一位曾经的万骑统领对旁边另一位万骑统领半玩笑、半开解的道。


        

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十二万铁骑中,折损最多的,是修为在炼髓以下的群体。


        

在呈金字塔状的铁骑框架中,他们不仅规模最大,修为实力也处于垫底的位置,穿戴的甲胄质量也最低。


        

应变能力,逃命能力……各方面都是最差的。


        

当致命的打击来临,他们自然就是最先崩溃的群体。


        

反倒是那些炼髓以上的战力,特别是炼髓后期、炼髓巅峰、乃至有着一境圆满及以上战力的统领们,只要不主动找死,基本上都能全须全尾的逃出生天。


        

这就造成了眼下这极“有趣”的画面,明明才遭受了极惨重的打击,可若论其平均实力,相较于失败之前,却是不降反增。


        

因为炼髓以上战力的密度,是董观麾下自有玄幽铁骑以来,前所未有的大。


        

这样的现实,让前一刻还处于绝望心境中的众人,勉强振作了一些。


        

有些看得开的,甚至已经开始为后面的战局做起了推演。


        

“经此一败,幽州是受不住了。”


        

“这么惨痛的损失,希望君上能够承受得住。


        

……不过,咱们好歹还是顶着无穷的追杀,尽量收拢了这许多兵力。


        

若还要对咱们发火,那就太没道理。”


        

“这次回去后,必须说服君上,立刻往玄州转移,将能带走的全都带走,特别是集结在幽州的兵力。


        

再将玄州境内的兵力全部集结起来,加上咱们带回去的这三四万骑,勉勉强强,还能攒出小十万玄幽铁骑出来。


        

加上水师封锁水道,暂时稳住玄州还是没问题的。”有人“乐观”的道。


        

有人乐观,就有人悲观。


        

“能攒小十万玄幽铁骑?这又有什么用?


        

这次的遭遇,还不够说明一切吗?


        

对方已经掌握了专克咱们的手段,在那些恐怖投枪面前,玄幽铁骑就是一群蠢笨的活靶子。


        

除了挨打受死,什么都做不了!”


        

这话一出,很多人那才复苏不久的心气,再一次有了熄灭之势。


        

有的人,甚至生出了“生不逢时”的愤懑之感。


        

在今日之前,他们心中,都有一种这样的自信——玄幽铁骑,就是天下最强的野战兵种!


        

若是野外相遇,玄幽铁骑可以横推天下所有强兵。


        

从一手缔造了这支强兵的董观,到每个统领,到每个骑手小兵,都有这样一种想象——


        

他们手持着一件无坚不摧,无物不破的利刃,且这利刃还在持续的打磨中。


        

他们自信,这样一件利刃,终有试锋天下,横掠九州的一天。


        

之所以一直拖到今年才动手,从来不是因为利刃本身的威力不够,而是担心其他方面的配套跟不上。


        

可现在,他们从上到下锻造了几十年的“绝世神兵”,还没真正的出鞘,就被就被一件专克这件“绝世神兵”的特攻武器给废掉了。


        

无数人的梦想,几十年的努力,一朝尽废。


        

别说董观,就连他们,哪个没有吐血的冲动?


        

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人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修炼了一门可以横扫天下的绝世神功。


        

结果,就在其人神功大成,准备大干一场之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用一柄菜刀砍死在了家门口。


        

当大家都沉浸在这样的想象中,倾三江、倒五海一般的负面情绪,开始在队伍中蔓延开来。


        

就在这时,有人忽地哈哈大笑。


        

待众人的目光纷纷看过去,此人才道:


        

“你们有没有发现,那种恐怖的投掷术,效果只对铁骑最有效!


        

一旦咱们也脱下甲胄,和他们一般轻装上阵,敌骑因强大的投掷术建立起来的优势,反而下降了!”


        

听他这般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伙信口开河,目的只是为了安慰他们。


        

不让眼看着就要四分五裂的人心士气彻底崩掉。


        

不过,终有一些聪明人,因这言语的点拨,深入思考起来。


        

很快,陆续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然后,便是那些还没有想明白的人,也在身周同伴的提醒下,纷纷醒悟过来。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既然铁甲在敌骑的死亡投掷面前,再没有任何优势,变成了纯粹的累赘,那脱掉就好了。


        

如此一来,双方在灵活性、敏捷度上面,重新拉到了同一层次。


        

乍看去,敌人的投枪依然是致命威胁。


        

可若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己方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还以颜色啊!


        

固然,己方没有对方那般恐怖的,连玄幽铁骑的甲胄都能轻松撕破的投掷技术。


        

可是,敌骑也没有穿戴甲胄啊。


        

准确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防御可言。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将投枪,或者别的什么武器,扔出五六百步之外,就足以造成对等的威胁。


        

即便威能更弱,对那些骑手的威胁有限。


        

可对那些体量最大的玄幽马来说,一柄简单的飞刀,与一根恐怖投枪,造成的伤害效果,其实是差不多的!


        

只要够得到,就能伤得到!


        

某种角度来说,双方都变成了“脆皮”。



从满眼红名开始》是作者:过电过敏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