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Z世代艺术家 > 第26章 黑潮开启
夜间

Z世代艺术家

        

第一天,老房在班里念了方星河的作文……


        

啊呸呸,那简直是噩梦,忘掉重来。


        

第一天,萌芽卖了10万册。


        

第二天,因为口碑扩散,中学生们纷纷抢购,爆卖20万册。


        

第三天接近售空。


        

第四天,第一批加印的10万册也秒空,全国报刊亭都在催货。


        

此时,方星河的粉丝数量暴涨到200万,星光值1820万,明显已经诞生了第一批中坚粉,甚至已经有死忠粉出现。


        

仅仅只是两张照片、一篇作文、一些作家的赞扬而已,时代啊,真奇妙。


        

Z世代新人类感到很愉快,有点爱上1999年了。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不全是好消息。


        

经过了几天的爆卖,也因为在中学生群体中热烈的反响,舆论界终于反应过来,开始涌现出鼓吹和批评。


        

额,批评更多一些。


        

上一期的韩涵没怎么遭受批评,原因很简单——不够有话题性。


        

此时的韩少尚未暴露明显劣迹,单看文字,是“可堪造就”那种程度的叛逆,不值得专门针对。


        

纵然有少许争议,却只集中在“补考是否合理”、“赛制有些混乱”的层面上,浅浅一提,多半还是在夸他的才华。


        

每一个领过5毛的人都知道,在缺乏争议的时候,单方面的夸奖非常乏味,也炒不起来热度。


        

所以前世韩涵是在7门功课全挂之后,才引发了社会性大讨论。


        

眼下嘛,他得蹭方哥的画面。


        

方星河现在就有强话题。


        

在作文里自述当校霸、经常打架、教唆复仇、直言要出大名赚大钱……


        

桩桩件件,太值得写了。


        

而且这篇文章本身也触动了不少父母师长的敏感神经,李其纲报喜不报忧,其实真有家长打电话到萌芽杂志社愤怒质问:“你们怎么能刊登这样的文章?!”


        

第五天,《扬子报》开出第一枪,撰文批评:《哗众取宠?作文怎能这样写!》


        

大意仍然是守旧派那一套,中学生作文应该歌颂真善美,不能鼓励学生和家长老师对抗,更不应宣扬流氓式虚假坚强,纯净校园,人人有责。


        

方星河感觉很搞笑,可现在的时代风气就这样,老一派的威权思想大过天,没辙。


        

第六天,《上青报》发文驳斥:《既然叫做新概念,作文为何不能自由写?》


        

第七天,六大门派围剿上青。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有很多家长给萌芽打电话的事,特意找了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做采访,发了一篇深度报道。


        

没人知道他的采访对象是不是真的那么一面倒,反正发出来的全是批评。


        

“近日,有一篇新概念作文火爆中学校园,造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响,我乘兴而去,本以为能看到‘新思维新感受新文风’理念下的青春风貌,结果看到的却是另一场《古惑仔》式狂欢……”


        

在他的笔下,受访对象满口脏话,粗鄙的喊着“方星河太屌了”、“贼TM牛逼”,像崇拜古惑仔那样崇拜方星河,愚蠢失智,盲目狂躁。


        

经过“仔细调查”,他发现,崇拜方星河的男生,多半成绩靠后,不学习,爱惹事。


        

而喜欢方星河的女生盲目看脸,有早恋倾向。


        

另外,还有一部分“乖孩子”受到了较为强烈的负面影响。


        

接受采访的家长们则大感头疼。


        

家长甲抱怨道:“自从看了那个破文章,最近几天我家小孩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总跟我顶着干,稍有不顺心就跟我吼,您瞧瞧这是什么风气?”


        

家长乙情绪激动:“那作者是个什么人啊?有娘生没娘教育吗?”


        

记者表示:我急忙提醒对方,让她委婉点,觉得不能直接攻击作者,因为方星河同学确实是一个孤儿。


        

那位母亲急忙道歉:“噢噢,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叛逆,他还乱写火上浇油。作文里居然把打架很厉害当做荣耀?我觉得他不是什么好学生好榜样。”


        

家长丙不开心但理智客观。


        

“经济发展慢的地方社会风气必然粗暴,男孩子打架可能确实很寻常,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要客观看待,文章本身其实提供了一种另类的视野,叫我们反思是不是确实有这种教育上的缺失,当然我们都知道南方发达地区肯定文明得多,但是也要引以为戒……”


        

总之,整篇报道基本就差指着方星河鼻子骂了,但是人家记者没骂,记者是公平的,全是家长在骂。


        

至于是不是真有家长那样讲……莫须有。


        

方星河不屑撇嘴,对这个年代的同行嗤之以鼻。


        

就这?


        

可是因为南都的发行量非常大,所以这篇报道还真给他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一个直接体现是,萌芽5月刊的销售速度一下子就放缓了。


        

倒不是学生们对他有意见,而是4块8毛钱的售价并不便宜,普通学生可拿不出来,想要就必须求着家人给买。


        

但是,随着媒体围剿,新概念、方星河、萌芽都出了名,很多家长就不愿意掏这个钱了。


        

气得李其纲一天给他打8遍传呼,但他一次都懒得回。


        

方星河对这种事根本不在乎,想出头怕什么挨骂?


        

而且颠倒黑白的水军哥们见得多了,现在这才哪儿到哪儿。


        

实际上,任何一家媒体的客观批评、主观抹黑、甚至臆测污蔑,都没有真正打到方星河的七寸上。


        

是,他在报纸受众群体中的名声确实变得很差,中年家长普遍不喜欢他。


        

可问题是……中年群体的好感有个屁用啊?


        

方总一早就不想要那玩意。


        

后世粉圈里有一个贼客观贼现实的行为准则:最不值得讨好的就是中年人,千万别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中年人三观定型,极难改变,然后事情又多生活又忙,数据数据做不了,代言代言买不动,只有极少数富婆具备价值,但是她们更不需要讨好,该喜欢你自然会喜欢。


        

所以独自美丽,保持尊重就完了。


        

搁到方星河身上,他连尊重都不想给。


        

现在的中年人是50后、60后,思想古板守旧,比后世的网络新中年更没有价值。


        

方星河正处于发育期,全力争取青少年才是关键,一百个中年人产出的星光值都不如一个小女孩,何必理会?


        

没事让他们骂两句,全当虐粉了,多好。


        

至于所谓的路人缘和国民度……那不就是没到粉丝程度的轻微好感吗?


        

专业人士都知道,国民度有没有用,要看想走什么路线。


        

反正现在的方星河并不需要,而等他需要的时候,粉丝都长大了,变成社会中坚了,国民度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刘艺菲的超高国民度就是这么来的。


        

中间十几年没拍过剧,一年一部扑街电影,归来发胖仍是顶流,因为人家年轻时的荧幕形象实在太经典,买多少水军抹黑都抹不去。


        

等到早年那批年青观众掌握了话语权,她的白月光形象自然定格,根本不需要刻意做什么。


        

所以有些事要孜孜不倦,有些事则不必强求。


        

方星河笑了笑便重新埋首题海,结果,事情的发展却越来越玄幻。



Z世代艺术家》是作者:起酥面包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