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Z世代艺术家 > 第147章 艺考轶事
夜间

Z世代艺术家

        

“千万别紧张,文常题肯定拦不住你,正常写就行了……”


        

叮嘱着方星河不要紧张,馮远征自个儿倒是紧张得够呛。


        

也是,进校门之前,马路对面堵得严严实实,摄影机加照相机怕不是得有好几百台,这阵仗多少是有点吓人了。


        

方星河回实验之后,再就没接受过采访,大略一算,已有3个月了。


        

媒体没事总写他,可他极少露面,于是越写越饥渴。


        

不带图的新闻算什么真相?


        

现在好了,导演系的三场考试都是固定时间,只要大爹心情好上一次,兴许就可以问出两个问题。


        

2001年是时隔三年后北电导演系新开本科班。


        

上一次是98年,4名本科生。


        

99年没有导本,只有22名剪辑高职生入学。


        

2000年也没有导本,只有8名研究生和24名广告高职生。


        

2001年,经过三年尝试探索,北电终于恢复了故事片导演的招生工作。


        

招生公告刚刚放出去的时候,院里压根没抱多大期待,就是重新整理教学体系之后的一次尝试,结果收到报名表之后,喜从天降。


        

外人很难想象北电受到的震动,但事实是,从院长到学生,全炸锅了。


        

“方星河要考咱们导本?!”


        

“真的假的啊?”


        

“报名了是真的,但是考上了也未必来吧?”


        

放假之前,消息传遍校园,到处都有人一惊一乍。


        

虽然坊间一直传闻方星河想走影视路,但是外人根本无从确定真假,而且自打他在海外血赚,再没有人敢幻想自家这座小庙能请来这尊大佛。


        

尽管北电从来不缺明星,可明星和明星仍然不一样——毕业之后拍片火了的学生,和入学前就已经站在文学偶像顶点的巨星,压根就是两种感觉。


        

单从心态上讲,很多教授都不敢在方星河面前拿大。


        

导演系笑歪了嘴,表演系怨气冲天:“他那么好看,怎么不顺路报个表本啊?!”


        

此时表演系的系主任是刘市兵,他跟个陀螺似的可哪儿找人,希望能劝方星河“顺路”再报个表演专业。


        

文学系反倒一声不吭,大家想的是:不来就不来吧,来了谁教谁啊?


        

导演系主任谢晓京走路带风,喜气在脸上焊了三个月,别人问他吃了没,他回:“咦?你怎么知道方星河要报我们导本?”


        

导演系主任教员王红卫满嘴大泡,上火上得七天拉不出一条粑粑——原本早都确定他给杨琳打下手,做01导本的副教,结果方星河报名的消息一传出来,臭不要脸的领导们天天开会,琢磨着亲自拿起教鞭。


        

妈的,这有什么好抢的?又不多开一分钱!


        

话虽如此,可他还是紧紧抱住了谢晓京的大腿,没事儿就哭一嗓子:“主任,我为系里流过血啊!”


        

这还只是刚刚报名,没到真正确定的时候,可想而知,后面会有多乱。


        

……


        

2月13号,文编导剪专业初试的日子。


        

方星河在师兄们的护送下,穿过没啥礼貌的本地媒体大军,来到北电校园。


        

才进校门,呼啦一下子,涌过来四五个学姐。


        

“同学,我是本次艺考的工作人员,你需不需要帮助?”


        

学姐们明明眼神直勾勾的,却一副正气凛然一心为公的模样,好狡猾。


        

馮远征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忽然拔腿开溜:“你排队吧,我去找朋友们叙叙旧。”


        

等他一走,学姐们马上暴露真面目。


        

“方星河,我是满天星啊!能不能请你给我签个名?”


        

能知道刚刚诞生的粉丝名称,看来真是方粉,方星河打开面板一扫,确定是中坚级别的蓝光,大大方方道好。


        

五个学姐,五个粉丝,最差的都是浮粉。


        

“我们是专门留在学校,争取考生接待工作的,都是为了亲眼看看你。”


        

开口的是个漂亮学姐,应该是表演生,热烈大胆。


        

方星河双手合十轻轻一晃,没再和她们闲聊,直接问去哪里排队进考场。


        

大庭广众之下美女环绕,影响不好。


        

可是,即便他已经如此谨慎了,仍然受到了考生们的大量羡慕嫉妒恨。


        

“德性!”


        

人群中时不时泛起两声酸溜溜的嘀咕,证明还是有很多男生看不惯他的风光。


        

这种事情原本就难免,随着方粉在大量抹黑下变得越来越极端,方黑的数量其实也在暴涨。


        

什么文化标杆都扛不住个体意识,虾哥被国税总局确立为三连A纳税标兵的新闻底下一样有大量谩骂,肥仙被外交部定义为中华好儿女的评论区里到处都是“美国人不配”,很正常,放平心态就好。


        

不过当方星河融入队伍之后,嘀咕和冷笑就消失了——当面嘲讽武神方,黑子没那么癫。


        

排队,进考场,小插曲不断。


        

比如他刚刚走进教室,所有监考老师都瞧了过来,视线那叫一个集中。


        

不过没人跟他打招呼,可能是顾忌着考场公平吧。


        

导本的初试是笔试,给张考卷,文常题作答。


        

考试的范围还挺广的,对于正常高中生而言,题目太偏,艺术史电影史什么的叫人头大。


        

不过方星河抽时间把该看的教材都看了,倒也问题不大。


        

考完出来,也没人留他,仿佛真就只是一个寻常考生。


        

挺好的,消停,方星河对此很满意,开开心心去访友。


        

结果,等到考卷收上去,老师们回到办公室,这帮人马上变脸了。


        

“方星河的考卷呢?看看,看看!”


        

“对,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及格,可急死我了!”


        

“注意纪律!”


        

主考官谢主任严肃摆手,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


        

随后,口风忽然一转:“以方星河的学识,考到75分肯定没问题的,你们慌什么?”


        

有反应快的,顿时恍然大悟。


        

“高啊,还是您高!”


        

老谢矜持点头,呵斥道:“胡扯什么?还不赶紧去批卷?”


        

结果一批,方星河的文常考了88.5分,他们这番媚眼完全是抛给瞎子看了,也是搞笑。


        

……


        

方星河对此一无所知,开开心心去了石铁生家聚会。


        

赵春华、王亚丽、轶凝、余桦、刘震雲、石铁生、叶辛等一票好友正在家里摆弄铜锅涮羊肉,给方星河接风。


        

这一小帮,基本都是经过时间验证,对方星河足够友好,性格也合得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会拿方星河当小孩,摆什么前辈架子,而是有足够的心胸接受他和自己平等,甚至比自己更强。


        

如此一来,气氛就很好了。


        

余桦主动坐在方星河边上,舞舞扎扎牛哔哄哄:“来来来,上回被你吓到了,今天你别开口,开口我也不听,咱俩酒上见!”


        

方星河真就什么都没说,当时就一口干了三两白酒下去,然后脸不红气不喘,安静的看着他,潦草小狗的飞扬跋扈顿时僵在脸上,嘴角抽了又抽……


        

“哈哈哈哈哈!”


        

一群损友差点笑劈叉,轮番调戏余桦。


        

他嘴里嘟嘟囔囔辩解着:“我没有躲,文人喝酒不是这种风格,我是顶级文人,我得按照正确的节奏喝……”


        

后来这次聚会被石铁生写到了人生的最后一本书里,与世人共同见证了方星河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


        

是的,在大部分人眼中,方星河的少年时代只持续到今年9月,上大学之后,他就彻底被视为了一个成人。


        

最先对他表露出成人级别尊重的,恰恰是电影学院。


        

2月15日,导演艺考复试。


        

方星河以95.5分笔试第一的成绩闯进面试,又引来了一帮记者。


        

不过他仍然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专心考试。


        

考场里,总共5个主考官,分别审查学生的各方面资质。


        

导本的面试和进修班、研究生的面试都不相同,而这一届要培养的故事片导演又和广告导演纪录片导演不同。


        

方星河前面那一批5名考生,考官问的是最近读了什么书,由此引申出各种阅读理解问题,什么主题啊结构啊,都是方星河最擅长的东西。


        

结果等到他们这批考生进场,考官反倒不问文学了,开始聊电影。


        

就主打一个天马行空。


        

方星河当然不慌,他对面试的模糊性早有了解。


        

导演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没法进行专业能力审查,基本就是唠嗑,通过闲聊判断学生的潜力和素质。


        

所以轮到方星河时,考官又出怪题。


        

“37号考生,以你目前的声望、影响力和财富,其实更适合去做制片人,或者当老板开影视公司,导演其实是一个很苦的岗位,永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风光,你对其中的艰辛是否有所准备?”


        

谢晓京目光炯炯的看着方星河,心里紧张得一批。


        

他害怕方星河只是玩票,闲着没事过来扒拉一下大家,高考之后未必选北电。


        

所以这个问题主要是确定方星河的决心,试探他对导演到底有多大兴趣。


        

方星河差不多也听懂了,于是规规整整的实话实说。


        

“我对导演有所了解,导演和写作相比,是一项艰巨几倍的脑力工作,更是一项非常磨人的心力工作。


        

因为写作没有时限,最难不过是卡文,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任务放下来,去休息,去娱乐,去换换心情。


        

而导演是一项有时限的工作,每一天都面临着高昂成本,轻易停不得。


        

与此同时,写作是一个人的事,导演却必须统筹剧组,管理好一个可能充满矛盾、素质不高、各怀心思的团队。


        

夏日酷暑冬季寒风,早起统筹熬夜总结,什么苦都得吃,还要在高压中进行创作。


        

我对其中的艰辛早有准备,驱使我走上这条道路的,是电影与文字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我想将我的文字用光影记录下来,让全世界的任何人都能看懂我的思考、我的总结、我的愤怒、我的悲喜……我对电影谈不上热爱,但我将义无反顾。”


        

好!


        

在考场里,谢晓京不能公然叫好,可他在心里已经叫过了。


        

爱不爱电影不在考察范围,你愿意来北电才是重点。


        

老谢喜形于色,下意识放水:“你对导演的理解,已经足够有高度也足够细致了,我相信以你的艺术天赋,完全有能力做一个好导演……”


        

剩下的4个考生瞪大了眼睛。


        

咋回事?


        

我们都是反复盘问,到了方星河那里,轻飘飘的一个问题就拿满分了?!


        

他们怒了一下,但是一想到那是方星河,于是也就怒了一下。


        

“咳咳!”


        

王红卫清了一下嗓子,提醒主任不要如此不值钱,然后主动接过提问权。


        

“聊聊你最喜欢的电影吧。”


        

方星河坦然道:“最近两年实在没有时间看电影,两年前看的多半是港台商业片,最喜欢《大话西游》吧。”


        

房间角落里忽然响起一个嘀咕声:“不是《玉蒲团之玉女心经》吗?”


        

“噗!”


        

好些人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急忙捂住嘴。


        

方星河反倒没什么感觉,大大方方点头:“如果可以算上那类片子,玉蒲团确实在我的记忆里占据一种特殊地位。”


        

“鹅鹅鹅鹅鹅……”


        

房间里响起了吭哧瘪肚的闷笑声。


        

“咳咳!”


        

王红卫又咳嗽了一下,感觉心累极了。


        

但是他能怎么办?


        

为了当上爱徒的教导员,他得努力圆场啊!


        

“那种不算……你对《大话西游》的遇冷又复热有什么看法?”


        

这是一道怎么回答都行的送分题,但是可巧,方星河对此还真有过深入思考。


        

“《大话西游》之前的周星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92年港岛票房前五的影片全部出自周星驰,当年也被媒体称之为周星驰年。


        

结果《大话西游》不但票房失利,而且招致一片骂声,导演负罪远走,西影厂不认可影片质量,配乐大师上映前便要求不要署名,关公陆树铭至今不愿承认牛魔王由他扮演。


        

《大话西游》的艺术价值远远高于92年星爷包揽票房前五的屎尿屁烂片,可是观众接受不了过于混乱过于超前的艺术,最终是时间给予了大话一个公正的评价。


        

但这种‘公正’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种后知后觉的补偿心理,我不这样觉得。


        

我以为,这件事的本质,是花了真金白银购票的观众并没有从《大话》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但是后来看了免费电影和盗版影碟的观众,从中得到了足够的满足和快乐。


        

这固然有时代因素,可根源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期待感错位——当下观众期待的是这个,你给端上来的是那个。


        

类似的情况在电影界里相当常见,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票房稀烂,口碑爆表,无数观众为它抱屈,但是,将它重映,票房就会好起来吗?


        

我看不见得。


        

购票观众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想让他们走进电影院,需要一个足够强的理由。


        

而影碟观众是一个低敏感群体,想让他们租赁影碟,半个理由就足矣。


        

所以李莲杰的好莱坞功夫片票房不高,DVD销售奇高,这中间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心理红线。


        

理解了这根红线的存在理由和表现形式,我们就能知道商业片应该抓住哪个点、在什么方面妥协。


        

星爷当年第一次主导创作,他没有进行任何妥协,抓了太多点,导致原本90分钟的剧本被扩张为上下两部,远远超出影院观众的承受极限,哪怕是在今年拍出来今年上映,它也一定打不过《少林足球》……”


        

主考官们悚然动容。


        

《少林足球》刚刚拍完,尚未上映,新闻早已铺天盖地。


        

但是哪怕内部人员,也不敢断言这部由他亲自执导的电影会有怎样的表现。


        

方星河是目前已知的所有公众人物里,唯一一个将足球票房表现排在大话之前的人。


        

这番“暴论”,实在有点骇人听闻。


        

但是方星河的逻辑,又让他们不得不深思。


        

对不对暂且不好判断,可是,足够独到、足够深刻、足够发人深省,这却是真的。


        

“你对电影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


        

谢晓京叹了口气,越发坚定了怎么都要把方星河哄到导演系的决心。


        

这种看本质的能力,对于导演这个职业而言,实在太重要太关键了,远远比什么色彩构图重要。


        

谢晓京甚至忽然瞄了一眼王红卫,心想:这小子毛毛躁躁的,能教好方星河吗?


        

要不,你去带下一届,我辛苦辛苦,亲自来?


        

王红卫后颈上汗毛艺竖,当时便有所感应——最近这段时间,他实在是经受了太多类似眼神,一撩拨就应激。


        

他不敢再问方星河任何问题,点评都给略掉了,故作镇定的摆摆手:“好,下一位考生,38号!”


        

方星河莫名其妙的坐回原位,就感觉这老师好奇怪。


        

为什么用那种眼神看着我?


        

你在恐惧什么?


        

奇了怪了,我也妹开喷啊……


        

这个疑惑能不能解开,不在方星河自己,要看谢主任到底皮多厚、心多黑。


        

你方哥到底是你哥,尚未入学,就已经在改变专业生态。


        

北电这洼小池塘,早晚会被他浪翻……



Z世代艺术家》是作者:起酥面包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