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55章 囊中之物
夜间

三国:王业不偏安

        

陈仓道口。


        

汉军营屯。


        

刘禅整个人有些发懵。


        

刚刚刚收到斥候消息,说有一个魏寇从渭水狭道跑下山来,还以为是魏国信使,抓来后却发现竟是这大胡子魏兴。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被他委以重任的使者非但活着,仔细一算,更是用短短十日时间,从陈仓道入,自渭水狭道出,最后又回到了陈仓道,整整绕了一圈!


        

跟跑圈似的,简直是当代的神行太保!


        

“照此说来,丞相已经挥师向天水去了?”刘禅终于想到了什么。


        

“难道张郃已经被丞相大败,赶下了山?!”


        

三日前才收到的消息,丞相与吴懿、王平、陈式、张翼这些人还领大军被张郃堵在下辩呢。


        

魏延也不过是困守祁山。


        

怎么突然间王平与魏延两个人就甲首三千了?


        

那位被刘禅随手抓来当作敢死,冒着天大风险去给丞相送曹真首级的魏兴闻听此言,也是为之一愣,赶忙摇头否认:


        

“禀陛下,丞相有没有大破张郃,俺下山禀传消息走得匆忙,并不知晓。”


        

刘禅恍然。


        

还以为能在陈仓道口捡点张郃溃军的漏呢。


        

“到底怎么回事?魏文长与王子均如何大破魏寇?”亲自率部在陈仓道大散关屯军的赵老将军也是发问。


        

那个满身泥污、衣衫褴褛的大胡子解释道:


        

“陛下,元帅,初十那日,丞相遣王平将军领五千精锐夜里走山路去了西县,包抄从祁山撤围往天水回军的魏寇!


        

“然后俺就替丞相去给魏使君送信,十二日凌晨,俺刚把信送进祁山堡不久,那魏寇就趁着凌晨天还未亮的时间偷偷撤军了。


        

“魏使君直接率部曲出堡,打了魏寇一个措手不及,斩了几百人!


        

“魏寇且战且退,丢下了些粮草辎重,魏使君则率四千部曲咬着他们的尾巴一直追。


        

“从日出追到日落,到了西县,中途又已斩了几百人。


        

“入夜的时候,王平校尉突然从西县北面的山道里,率咱们五千精锐杀了出来!


        

“魏使君挥师追击,与王平校尉南北合围,那魏寇瞬间就崩溃了,丢盔弃甲,辎重也全丢了,往四周山里四散奔逃。


        

“俘虏两千多战卒,四千多民夫,获甲首三千,玄铠五千多领,角弩一千多张!”


        

“陛下,俺也跟着魏使君一块去追了,共斩十二级!”本来略显虚弱的大胡子魏兴说到此处为之一振。


        

“好。”刘禅闻言,也是放下一时难以消化的巨量的信息,不顾其人身上脏污上前将他扶起,轻轻拍了拍他臂膀。


        

“不愧是朕选中之人,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此时的刘禅还不知晓魏兴一路送信如何过关斩将,只道这厮能把曹真首级成功送到丞相手里就已经是天大的运气。


        

更别提短短十日内竟是连续送达三道使命,又斩首十几级,这厮完全可以说是有大气运傍身啊!


        

“丞相为何会奇计用险派王平夜奔西县,祁山那万余魏寇又为何会突然连夜弃围而走?”


        

赵老将军忽然想到了什么,奇计用险有些不像丞相风格,魏寇半夜撤围也是莫名其妙。


        

那魏兴兴奋道:“元帅,俺那日将曹真首级送到丞相那里后,丞相便将首级示予魏寇。


        

“之后丞相便料定,魏寇会连夜撤小股部曲回天水固守,那包围魏使君的一万魏寇,本来应该是要与那小股部曲一并把守天水的。”


        

刘禅先是没反应过来,然而片刻后却是一震:


        

“既然魏凉州与王校尉大破祁山魏寇,魏寇在天水的守军岂不是兵力空虚?


        

“魏延与王平二人现在已经率军攻城了吗?”


        

魏兴摇头:“陛下,俺下山的时候魏使君与王校尉还没有攻城,但是隔绝了天水与东西两面的交通。


        

“魏使君跟俺说,陛下既然夺下了斜谷口的两处大营,而魏寇在郿坞以西的关中又已兵力空虚。


        

“那么就算陛下想不到要派人去抢街亭,赵帅也一定会想到。


        

“所以魏使君速速派人去往天水东面筑围,阻止天水兵粮援助街亭。


        

“又派了几十骑斥候穿上魏军衣甲往街亭方向巡视,结果还真成功擒住了一个伪帝的信使!”


        

“哦?”刘禅略略吃惊。


        

他对于陇右地形并不知晓,听到此处已有些茫然,捋清了头绪后忽然又觉得不可思议:“魏凉州可曾派部曲往街亭去?”


        

“不曾。”魏兴摇头,“魏使君说他相信陛下会处理好街亭,他与王平校尉人手不足,要筑围切断伪魏凉州刺史徐邈往天水的援助,等待丞相大军来攻。”


        

“相信朕会处理好街亭?”刘禅并不知赵统有没有说服那位安定的大羌杨条,所以对于街亭是否能成功夺下一直很是忐忑。


        

毕竟冯虎、傅佥、关兴三人出发太晚,而且就带了四千部曲,两万民夫。


        

曹叡的使者既然在天水附近被魏延所擒,则必然已把曹真败亡的消息传入街亭。


        

街亭已然有备,若赵统又不能成功说服大羌来援,那么街亭城下就必有一场硬仗要打。


        

刘禅忽然从魏兴的话回味过来:


        

“你刚说魏凉州要等待丞相大军去攻天水,意思是魏凉州与王校尉一万人马不足以相攻?”


        

魏兴点头:


        

“天水冀县长宽三里有余,魏使君说万人只能尽可能切断援军入城。


        

“在营寨立稳前还须提防魏寇出来相攻,所以不能攻城。”


        

赵云抚须片刻:


        

“张郃小股人马退回天水,大军则必然下关中。


        

“其人又不知丞相已设计使魏文长与王子均大破其天水守军,则丞相必不会率大军紧随其后入关中,而是会直取冀县。”


        

“为何?”刘禅问道。


        

赵云:“大军一上一下,耗费四旬不止,迟则有变。”


        

“对了陛下,赵帅。”魏兴想到了什么。


        

“魏凉州还说,魏寇张郃不管是因为收不到长安消息,还是因为粮道断绝,都必会率大军回关中。


        

“到时候张郃四五万战卒兵塞陈仓道,丞相与陛下使命不通,请陛下务必小心行事,而且最好莫要邀击张郃归师兵锋。”


        

刘禅有些头大。


        

按照他的设想,张郃应该是会派小股部队下陇,大部队北返与祁山堡下魏军会师,安稳回援天水,却是没想到张郃竟反其道而行。


        

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曹魏运往陇山的粮草,如果不是粮草实在不足以支撑,他不觉得张郃这么个人会轻易放弃陇右。


        

毕竟长安城几万人马,在张郃这么个老成持重的宿将看来,曹叡应该还是能安然逃回雒阳才对。


        

本来他还以为可以与丞相集中优势兵力,在关中平原上与张郃的小股人马将有一战,之后再挥师陇右。


        

至于魏延劝自己不要在大散关邀击张郃之事,刘禅对此没什么疑义。


        

归师勿遏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非但是归师勿遏,斜谷栈道如今仍然未曾修复,大军每日从谷中出来不过千人而已。


        

陈仓道口的大散关,只有区区三千余负责屯田的戍卒,拿什么去遏张郃归师。


        

现在之所以要陈兵大散关布兵设卡,大张旗鼓,不过是为了隔绝斥候探视,并以此迷惑张郃。


        

张郃不知自己到底在关中还有多少人马,也不知长安曹叡有没有被围,若果真大军下陇,拼却一死也要杀出重围的。


        

这种宿将,身边死战不溃的心腹精锐不少,真被困在大散关死路里无路可走,心生死志之下,战斗力很恐怖。


        

自己难道还真拿这三千屯田戍卒去跟他那心有死志的精锐拼命?


        

现在还有近万大军仍在谷内难以出谷。


        

关兴带走了一千虎贲,冯虎、傅佥带走了近三千本部精锐。


        

关兴的虎贲还好说,但冯傅二人手上两千余人说是精锐,实际连续打了这么多场仗又疲于奔命,不得休养生息,若不好好歇息十天半个月,很难说还能不能维持锐气。


        

另一边,宗预、邓芝带着赵云本部两千亲兵与两千元戎弩手,守着几座渭水上新搭起来的木桥远远看着郿坞,防止郿坞人马向陈仓或斜谷。


        

斜谷两处大营只有董允率领两千多虎贲,三千民夫,此刻正在将两处营盘里的粮草辎重运往五丈塬结寨。


        

没办法,如果斜谷两处大营不用虎贲固守,万一郿坞出来百十号人夜袭,太容易出事。


        

于是陈仓道口的散关这边,只能是老帅赵云亲自坐镇。


        

虽然是三千屯田戍卒,但有赵云这个主心骨在,一时也秩序井然。


        

刘禅离开斜谷至此,倒也不怕被袭,从此处到郿坞之间只有陈仓有三座木桥,而自己与虎骑向东一路奔马,直接便能回到五丈塬上的大寨。


        

接下来,大汉就要依靠五丈塬与魏寇相持了。


        

万一张郃真的没往长安去,反而陈兵五丈塬底下,那自己这个天子怕也是要退一退,暂回斜谷了。


        

毕竟这一次连斜谷栈道都没了。


        

万一不幸败军,他这位大汉天子怕是真的就要被张郃所擒。


        

之前在斜谷的时候,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觉得死就死了,赢不了生不如死。


        

可现在夺取陇右的希望已是近在咫尺,他这光脚的马上就要穿上鞋了,倒忽然有些不敢再轻易涉险。


        

还是稳些好。


        

那日赵云、关兴等人发了疯不要命一般百骑追曹叡的画面可是仍然历历在目。


        

让魏兴下去歇息,刘禅与赵云回到陈仓道口大散关。


        

由于二十多日来一直疲于奔命作战,又劳于招抚士众,刘禅一直没时间接触军务与防务。


        

如今难得一闲,虽然军务防务复杂又乏味,自己大概也不用处理这些东西。


        

但刘禅还是请赵老将军带着自己从那些最基础、最容易为人忽视、却又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学习学习。


        

赵云肉眼可见的精神振奋,大赞陛下真有先帝之风!把刘禅夸得简直心里一飘。


        

这么真诚又大方地当面一夸,哪个人还受得了?正反馈啊这是!


        

于是先从粮草调度计划开始,确保每营存粮不低十日用量。


        

再是校场点兵,抽检三部的装备完整程度,查验是否有失,兵甲与弓弦箭羽是否护理保养得当。


        

再监督午后的阵法演练,刘禅顺道还记住了方圆阵变鹤翼阵的旗鼓号令。


        

后面就是检查伤兵登记,巡视鹿柴、壕沟、土壁的修缮程度,刘禅也顺势记住了,每名民夫每日可以完成二到三方土方量。


        

到了傍晚,则又跟随赵云去部署火把照明方案,学习了何处的关键哨塔需要保持一夜常明,在这种特殊地形下,又需在何处布置暗哨。


        

短短半日下来,刘禅学得有些头大,对一些东西也忘了不少,好在身边有随行主记在做笔记,晚上回去可以温习一二。


        

最后回到大帐处理文书,赵云伏案处理完后,刘禅再拿过来观看赵云的批示意见,思索为何如此。


        

虽然如今不是战时,但赵云这个主帅今日处理文书仍约三十件,决策事项超过五十项。


        

好些个举措决策,在刘禅看来简直一头雾水,才明白所谓的能带三五千人出去溜达一圈再全须全尾回来就已经是一名合格将领这话,确实并不夸张。


        

再反省他之前的建策破敌,充其量就是参谋给个意见,没有赵云邓芝这些干才评判可行性与组织可靠人手实操,指不定哪个环节就出问题。


        

但谁教他是皇帝呢?


        

莫说是建策破敌,便是只坐镇中军一言不发,最大的功劳也是他的!


        

傍晚用饭之时,忽然有数骑斥候渡过陈仓渭桥,持着符令直往赵云中军大帐。


        

“陛下,赵帅,街亭已克!”


        

脸上看似平静的刘禅接过战报,努力压制着心中躁动。


        

上午兵临天水!


        

晚上街亭已克?!


        

如此一来,陇右岂不已是囊中之物?!



三国:王业不偏安》是作者:狗脚朕.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