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8章 为帝者,当视四海如一家(求月票)
夜间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这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那一幕。


        

当属于大唐与顾氏的旌旗,插在突厥圣山的那一刻起。


        

这对于整个九州而言。


        

其所能够带来的作用与意义都远超旁人想象。


        

颉利可汗投降了。


        

没错,他就是投降了。


        

哪怕整个于都斤山上的人马还不足三千人,但无论是颉利可汗也好,亦或是他手下的那些将士们,都完全没有了任何战意。


        

来自信仰上的崩塌,让他们本就紧绷着的情绪彻底炸开。


        

那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所有人身上。


        

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打下去。


        

甚至就连颉利可汗自己都已经被前所未有的绝望所影响,完全没有了选择抵抗的勇气。


        

——大局已定!


        

李靖是个经验十足的统帅。


        

当察觉到颉利可汗要放弃阴山之后,他便已经想好了他有可能撤退的路线。


        

一直都紧紧咬在身后。


        

本还以为会在这突厥圣山打完最后一仗。


        

但当他听闻斥候带回来的消息之时,整个人都彻底的懵了。


        

“太傅早已攻下了圣山,颉利已经降了?”


        

李靖满脸讶异,包括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们此时此刻也是完全的懵了。


        

本还略显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


        

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根本难以反应过来。


        

李靖其实同样也是如此。


        

不过作为三军统帅,李靖倒也迅速反应了过来,当即便直接下令带领着人马,快速朝着于都斤山而去。


        

大军疾驰。


        

虽然已经知道了前方的战报,但直至此时此刻还是有很多人难以相信。


        

顾彦的麾下只有数千人。


        

这是他们知道的。


        

而且在经过白道川的一战之后,就算伤亡不大,但连续的奔袭也定会影响到三军的战斗力。


        

他们实在是难以想象,顾彦到底是怎么挡住颉利可汗的。


        

但当他们亲眼看到大唐的与顾氏的旌旗飘扬在这突厥圣山之上时,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李靖见到了顾彦。


        

其实他仍是有些好奇为何顾彦会做出这种选择,而不是与他前后夹击进攻阴山。


        

若是如此的话则完全免于了如今的麻烦。


        

而顾彦对此也并没有隐瞒,直接将已经占领居延海也说了出来。


        

都不用解释原因,李靖只是看了看堪舆图之后就瞬间明白了占据居延海的意义,整个人的眼神也是瞬间一亮。


        

这可是西突厥腹地!


        

只要占据了此地便可以在来日直接对西突厥动兵。


        

进而收复西域!


        

没有将领不渴望征战立功。


        

李靖同样也是如此。


        

在察觉到这点之后,他随后便迅速想明白了顾氏这一系列安排的含义,一时之间整个人的表情也是更加复杂了起来。


        

“太傅果不愧是顾氏子弟。”


        

“此等韬略.”


        

“让末将想到了大将军。”


        

他不由得感叹道,整个人的眼神忽地就复杂了起来。


        

李靖并未参加宣武门之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根本不知道顾泉如今的状况。


        

虽然如今长安之中确有一些传闻,都在说那无面将军便是顾泉,但这终究也只是一些人的猜测罢了,且根本没有任何的证据。


        

李靖并不相信这些。


        

闻言,顾彦的眼神瞬间一变,但他沉默了片刻终是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他不能辜负了顾煜与顾泉的嘱托。


        

这同样也是他的责任。


        

两人交谈了许久,让人控制着东突厥的残兵,同时也是让人将颉利可汗带回长安。


        

这已经成为李世民的心结之一了。


        

虽然如今早已不是原本的历史,李世民并未与颉利可汗定下堪称耻辱的渭水之盟。


        

但李世民的心气同样也远比原本历史要高出了太多。


        

于他而言。


        

颉利可汗这种明明与他有着盟约,且还敢时刻都侵扰大唐的人,就是一种耻辱!


        

消息不断传开。


        

直至此时,于都斤山发生的一切才彻底向着四面八方蔓延而去。


        

同样也包括颉利可汗投降,东突厥彻底灭亡之事。


        

——四海皆惊!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部落。


        

而对于他们而言。


        

东突厥便已经是不可触及的庞然大物了,而如今就是这种庞然大物却倒在了唐军的铁蹄之下,甚至就连圣山都已经被唐军攻破了。


        

这给他们所带来的惊惧是难以想象的。


        

时隔多年。


        

他们终是再次回忆起了对于中原之人的畏惧,以及那一个充满着无尽传说的“姓氏”。


        

顾彦的名字响彻四方。


        

那两面明明只在于都斤山上飘扬的旌旗,就如同插入了整个草原一般,让所有部落都感觉到了来自灵魂深处的畏惧。


        

甚至就连西突厥内的各方势力都惊到了。


        

虽然他们早已与东突厥分裂。


        

但他们的信仰却依旧相同。


        

于都斤山,同样也是他们心中的圣山。


        

而如今此地竟然已经被唐军攻占,这对于他们而言自是耻辱。


        

可他们又能如何?


        

西突厥如今正在经历内乱,自从昔年的统叶护可汗身死之后,整个西突厥内部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乱之中。


        

十大部落相继起势,彻底分裂为西南方的弩失毕五部和东北方的咄陆五部。


        

双方征战不断。


        

在当前的这种局势之下,又有谁敢冒犯大唐?


        

以前的他们还不把大唐当回事。


        

但经过这一战之后,又有谁会有这种胆子?


        

短短一役。


        

攻守已然彻底易形。


        

大唐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让太多太多人感到了畏惧。


        

而这些部落也做出了十分明智的选择。


        

皆是趁着这股浪潮派出使者前往中原,开始正视这个于中原冉冉升起的王朝。


        

长安。


        

——朝野振奋。


        

如此大胜朝廷自然不会选择隐瞒消息,甚至四方的百姓要远远比李世民还要提前知道北方的消息。


        

而随着此事彻底传开,整个天下瞬间沸腾!


        

“龟儿子的突厥狼崽子!圣山一倒,所谓的天神要改姓唐喽——昨儿个西市胡商跪着给老子抹桌子,痛快!痛快!”


        

“呸!前年抢我三斗米的那队突厥兵,脑袋怕是都挂在圣山当灯笼了吧?顾公这火烧得,比我家新染的绛红绸还艳三分!”


        

“.”


        

一声声的欢呼于整个中原各地不断响起。


        

甚至在短短时间之内,便有了关于此事的童谣。


        

“顾家旗,朱雀啼!突厥神,钻地泥!阿爷赏我胡饼吃,再不怕,夜哭胡马过河西!”


        

时隔多年,九州的百姓终于是隐隐体会到了昔年炎汉时期,那种对于四方蛮夷的蔑视。


        

——四方慑服,无人敢犯神州之民。


        

如此情形,更是让本就越来越强盛的大唐锦上添花。


        

民心终是彻底依附。


        

天下百姓终是再不觉间彻底与整个朝廷站在了一起,感受到了其中的荣辱。


        

这对大唐而言,极为的重要。


        

天下万民都不由得歌颂起了李世民的英明,同样也有顾氏的名讳,其中甚至还有了很多的谶言。


        

“这是顾氏的先人们,再次庇佑起了九州。”


        

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察觉的到。


        

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沉寂,以及数年从底层一点点的向上产生影响的情况下。


        

在天下人心中,整个顾氏都已经彻底脱离了昔年在大汉时的处境,彻彻底底的与整个九州的荣辱兴衰融合到了一起。


        

这是人心上的改变。


        

对于顾氏而言绝对算是一次根本上的进步。


        

至少顾氏再也不会如昔年的大汉时一般,需要随着王朝的兴衰而受到影响。


        

四方消息不断传来。


        

当听闻到前线传来的消息之时,整个朝堂内的群臣亦是振奋无比。


        

对于他们而言,这亦是千古之功。


        

哪怕他们并没参与其中又能如何?


        

当前的大唐已经具备了一个盛世的基础,百姓的拜服四方蛮夷的畏惧。


        

只要能够打造出一个盛世。


        

那么他们这些人亦是能够跟随着李世民在整个青史之上都获得不小的名声!


        

群情激奋!


        

但李世民却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般开心,尤其是在他看过详细的战报之后,整个人更是会陷入了一阵沉默。


        

所有的功劳都是其他人的。


        

从顾彦李靖,再到各个将士们皆有其功。


        

而反观顾泉则是没有获得半点的名声。


        

但李世民又岂能不知道,顾泉在这其中所付出的一切?


        

“当今陛下爱兵如子。”


        

这是四方将士对他李世民的评价。


        

但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这个性格,他才会更加的为顾泉感到惋惜。


        

他倒是可以任性的选择向天下人坦白一切,为顾泉正名。


        

如今的他能够解决一切风波。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再不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之下,针对顾氏亦或是非议顾氏。


        

但李世民终究还是不能这样做。


        

顾泉顾全。


        

这是顾泉自己的选择,既顾全了自己的内心亦顾全了整个家族。


        

他不能辜负顾泉。


        

顾氏与天下任何的世族都不相同,一时的荣辱不能影响到顾氏选择的道路。


        

旁人或许不能够理解,但他又岂能不懂?


        

皇权之争与其他的争斗完全不同。


        

要是别的家族的话,身为帝王的李世民绝对会直接将其拉下神坛,以施恩之名间接削弱其家族的地位。


        

但这是顾氏。


        

于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而言,顾氏何尝又不是一个王朝的保护伞呢?


        

他也只能将这一份赏赐加之在顾氏身上。


        

而就在这赏赐与狂喜之后。


        

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众人面前。


        

——该如何处置颉利可汗,以及东突厥的各部残兵败将。


        

太极殿,群臣齐聚。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的看着众臣,询问着众人的意见。


        

“陛下,颉利此贼曾数次背弃盟约,侵扰我大唐土地,劫掠我大唐之民,臣谏陛下当斩此贼,彰我大唐国威!”


        

“臣附议!”


        

“颉利此贼屡屡背约,多年劫掠更是让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如今四方部落之使皆在奔赴我大唐,若是陛下能斩此贼,定会让四方部落胆寒!”


        

“当斩此贼!!!”


        

“.”


        

声声话音响彻在整个太极殿内。


        

群臣的表情皆是十分凌厉,对颉利可汗充满了敌视。


        

“陛下,无论如何决不能让颉利此贼回到草原,如今各部落残兵败将仍在,且不能让颉利此人抓住任何机会,臣以为如今当“内迁”各部落之人,如昔年大汉时一般,当“教以礼法,选其酋长,入朝宿卫”可巩固边疆。”


        

中书令温彦博一脸的郑重之色说道。


        

话音刚落,一旁的魏征便立刻摇了摇头,否决道:“突厥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岂能将其迁入九州?”


        

“至于颉利此僚,臣也以为当将其斩首立威。”


        

一旁的杜如晦此时亦是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突厥虽云臣服,但其心难测,如今可效昔年昭烈侯一般,宜散其部落于州县,使习耕织,化胡为汉。”


        

话音刚落,立刻便有武将摇头道:“绝不能如此!”


        

“这突厥劫掠我大唐多少百姓?将他们都视为奴隶,如今就应该将他们的部落首领全都斩了,将他们的子民迁入九州为奴!”


        

“.”


        

声声话音不断响起。


        

群臣围绕着如何处理颉利与突厥各部展开了议论。


        

这就是当前大唐的政治风气。


        

李世民早已下令,群臣于他面前皆可以畅所欲言,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人敢这么做,但随着后续眼看着不少人都获得了赏赐,这种风气也就便慢慢开始了。


        

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绝对算的上是好事。


        

群臣只要敢于谏言。


        

确实是能在很多时候纠正帝王的错误。


        

只要这个帝王善于纳谏便足够了。


        

李世民听得十分认真,一直在听着群臣的理由。


        

但其实他心中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那一日他与顾泉所说的畅想,并不只是畅想,而是要让整个大唐沿着这一个目标所迈进。


        

更别说如今还有着顾琛顾烨昔年所打下的例子在。


        

融合异族——


        

对于整个中原而言,只要能够保持住朝廷的稳定以及国力的强盛,那绝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而此举也是李世民要开拓的第一要素。


        

思绪之间,他微微摆了摆手。


        

群臣瞬间便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神色郑重的扫视着在场众人,沉吟了片刻缓缓起身开口:“朕以为——为帝者,当视四海为一家。”


        

“昔年景襄侯顾烨南征岭南,开辟商道施以教化,以仁德抚蛮夷,以律法正风俗,致使岭南今日仍是稳若泰山,哪怕稍有乱象,但仍是弹指可定。”


        

“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东突厥虽为边患,但其民亦知礼义,亦晓善恶。”


        

“今颉利就擒,若一味屠戮,不过逞一时之快,却失天下归心。”


        

“届时非刀兵不能束乱。”


        

“如今四方部落皆是遣使来我大唐,亦是要察我大唐态度。”


        

“若朕能效仿古圣先贤,以包容之胸怀,纳异族于版图,设羁縻之州府,许其自治;遣能臣以教化,授其礼法。”


        

“如此,定会让胡人皆慕我大唐之风,感我仁德之恩,自当诚心归附。


        

“朕相信,不出数年,胡汉交融,共享太平。”


        

“那时,我大唐疆域万里,百姓安居乐业,四夷宾服,方为盛世之象!”


        

说着,他的脸上忽然便露出了一丝笑容,淡然的看着众人问道:“难不成诸位觉着朕的能力还不如那大汉孝仁皇帝?”


        

“震不住这江山?慑不住那四方部落?”


        

他的语气十分随意,但给群臣们的感觉却是格外沉重。


        

当今天下谁人敢小觑如今的天子?


        

哪怕这一仗,李世民并未亲自率兵而去。


        

但谁又能否认李世民的统兵之能?


        

圣天子之名天下皆知。


        

又岂会慑不住天下?


        

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此话的意思,表情皆是有些复杂了起来。


        

但他们又能说些什么?


        

李世民的志向,甭说是他们这些朝堂众的大臣,就连天下百姓都知道。


        

这条路是李世民必须要走的,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便已经再次向群臣表明了他的决心。.


        

(Ps:月末了继续求月票,还请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是作者:鱼羽渔钰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