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39章 父与子,西域遂宁(求月票)
夜间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大唐当前的政治风气确实是有些怪异。


        

至于原因——


        

自是因为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宠爱,李泰当前的权势虽然还尚未超过东宫,但众人心中仍是不由得多想。


        

这就是人之常情。


        

虽然没有敢提起玄武门之变,但又有谁能忘却这段经历?


        

很多事情在有了前例之后就不可能再停下来。


        

当前便是如此。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李承乾的腿瘸了,同样是因为父子二人的性格。


        

万事皆有因果。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严格终究是将他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父子二人的性格有着太多的相像。


        

李承乾不屑于讨好李世民,哪怕他是自己的父皇,他也不会弄虚作假去行讨好之事,就如昔年的李世民一般。


        

而反观李泰则不然。


        

其实若是李承乾腿不瘸的话,这一切问题或许还不会显现出来。


        

但很多东西,哪有尽善尽美?


        

当前的大唐皇帝之贵,远超历代。


        

其威不仅仅涉及整个九州,包括四方属国,让一个瘸子去当皇帝,确实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


        

这种心情是无法避免的。


        

再加上李承乾有些喜欢奢侈,一直借此来掩饰自己的身体缺陷。


        

虽然这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李世民却仍是心中有疙瘩。


        

无论是对于李世民也好,亦或是李承乾也罢。


        

似自长孙皇后离世之后,父子二人的相处方式就开始渐渐不自然了起来。


        

李世民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忙于朝政忽视了李承乾,这一切就定会造成如今的这般场景。


        

很多事情,早就已经有了因果。


        

贞观十五年,泽州旱灾。


        

作为大唐的龙兴之地,再加上紧挨长安,李世民对此颇为的重视,决议亲自前往探望灾民,将朝政再一次的交给了李承乾。


        

这也是当前大唐的常态了。


        

李世民自是不可能会一直待在深宫之中,主张“以民为本”的他这些年来时常便会前去出巡灾区,探访民众。


        

灾区向来都是吏治贪污最为频繁之地。


        

他这样做自是也有着政治意图。


        

而将朝政交给李承乾,同样也是当前的惯例了,李承乾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当然,李世民所倚重的心腹们会留在朝堂“辅佐”李承乾。


        

长安。


        

看着面前的道道奏折,李承乾不由得感叹道:“我大唐百姓愈发安居乐业,这官员的俸禄确实是要提升一些。”


        

“此事便就这么定了,户部街当酌情商议出这官员俸禄具体提升多少。”


        

闻言,群臣皆是面露异色。


        

户部尚书唐俭并未多想,而是立刻点了点头:“殿下高明。”


        

其实李世民给大唐官员的俸禄并不算少,足够他们吃喝。


        

但时移世易。


        

随着大唐的整体国力都在一直发展,不少富户如今过的都已经超过了官员,再加上李世民一直在紧紧盯着吏治,官员也不敢去贪污。


        

这自然而然便会有人心生怨气了。


        

如今李承乾答应了此事,唐俭自是高兴。


        

但就在这时,房玄龄却是突然开口说道:“殿下,此事事关重大,可否要等到陛下归来?”


        

事关天下官员俸禄。


        

这种恩情自是最好要让李世民这个皇帝亲自下令。


        

李承乾这个太子来做主总是让人难以心安,有着结党之态。


        

其实不少人都有着这种心思,包括长孙无忌,但他的性格就不会在这种时候开口。


        

果然,随着房玄龄率先开了口。


        

一众官员此时也是纷纷谏言。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便皱了起来,或许是因为自幼便一直被人否定的关系,李承乾其实十分讨厌大唐当前的这种政治风气。


        

但他也不至于对这群朝堂众臣开口,只是摆了摆手道:“诸位之意本宫明白,但本宫一心向阳,又有何惧之?”


        

说着,他缓缓起身,眼神坚定的看着众人:“如今泽州大灾,父皇忧心泽州百姓。”


        

“又岂能事事都让父皇亲为?”


        

“若是如此,本宫这个太子岂不是成了笑柄?”


        

“此事便就这么定了。”


        

“待罢朝,本宫会亲自给父皇奏明此事。”


        

——太像了!


        

看着眼前的李承乾,群臣的心中不由得便生出了这个念头。


        

昔年的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魄力远非旁人可以比拟。


        

话已至此,自是无需再议,而且这种提高官员俸禄之事受益的是所有官员,没什么好拒绝的。


        

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户部在商谈好了之后,又经过中书省的一阵议论之后,这才彻底决定出了提升的规格。


        

而李承乾也是同样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各项的规划全都写好派人给李世民送去。


        

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如此。


        

李承乾虽然名义监国,但实则多是听任李世民那些心腹们的建议,也只有在一些小事上能够做做主。


        

剩下的也就是个点头的作用。


        

但饶是如此,李世民仍是对于此事有了些许不满。


        

泽州。


        

李世民“啪”的一声将那书信拍到了桌案之上,脸露怒色:“太子当真是太让我失望!”


        

并不是因为李承乾僭越。


        

李世民并不在乎这些。


        

如今的大唐上下,无人可以脱离他的掌控。


        

真正生气的原因是他觉着这是李承乾的心思,因为李承乾本来就喜欢奢侈。


        

提升官员俸禄可不仅仅是官员。


        

还包括那些公爵们


        

而李承乾这个东宫太子的规格自然而然也要上升。


        

人有时候向来就是这样,李世民原本就对李承乾此举有些不满,如今更是直接爆发了出来。


        

“陛下何以如此愤怒?”顾泉看着李世民问道。


        

他也被李世民带来了。


        

李世民并未多言,只是将那书信递给了顾泉,蹙眉说道:“承乾此子奢侈无度,朕早已说过此事。”


        

“他竟然还屡教不改。”


        

说着,他话锋一转,认真的看着顾泉道:“子渊,你以为在诸子之中,何人像朕?”


        

——虽然并未明说,但他的意思却已经十分明显了。


        

若是以往的话。


        

顾泉是不可能回答这种问题的,但他现在却是直接开口:“太子。”


        

“太子?”


        

李世民立刻就皱了皱眉,脸上怒色稍缓,“为何?”


        

“臣于府内见过太子学习,认真之态远超他人.”顾泉也并未有所隐瞒,认真的回答,“且太子至仁——”


        

“每每离开之时,皆是要认真参拜族弟可见其诚。”


        

“至孝——”


        

“臣听闻太子至今仍要月月祭文德皇后。”


        

“至坚——”


        

“太子至今处理朝政未有疏漏.”


        

他向李世民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原因,最后笑道:“在臣看来,太子殿下像极了昔年的陛下。”


        

“就算不如陛下,亦可为一代明君。”


        

“至于奢侈之事.”


        

“陛下应该明白,今时之大唐怕的并不是皇帝奢侈,而是无能。”


        

顾泉说话还是很有用的。


        

李世民脸上的怒色完全退去,沉默了一下后不由得点了点头:“说的倒也不错。”


        

他的神色有些复杂。


        

又沉吟了片刻后,这才继续道:“只是他的足疾.若他日为君,岂不是让四方之使看不起?”


        

其实李世民已经想这件事很久了,但他却无人能说。


        

就连心腹都不可能。


        

也唯有和如今的顾泉说说这些话。


        

“足疾又能如何?”顾泉笑了笑,旋即认真的说道:“陛下应该知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皇帝又不是将军。”


        

“只要我大唐能够一直如此强盛,四方蛮夷何人敢犯?”


        

“照你这么说,朕还得赏赐太子?”李世民看着顾泉,忽地就笑了笑。


        

而顾泉直接点了点头:“陛下对太子确实过于严厉了一些,而且近来朝堂传闻陛下也应该清楚。”


        

这一次,顾泉并未多言。


        

李世民自然清楚。


        

让李泰拥有招揽才子之心实在是过于敏感了一些,不过这一次李世民却并未太过在意。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他确实喜欢李泰,同样也将其当做是李承乾的磨砺。


        

——不!


        

或许不应该称为磨砺,而是敲打。


        

他不喜欢李承乾奢侈之风,不过却也未曾到了废太子的那个地步,只是想要借此来让李承乾收敛。


        

但顾泉如今的这一番话却也说到了他的心里。


        

李世民再次沉默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表情恢复如常,“罢了罢了,子渊说的确实有理。”


        

他亲笔写了一封夸奖的圣旨,不过却也提醒李承乾不止要心念群臣,同样也要心有天下百姓。


        

随后便让人送回了长安。


        

这是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第二次明着夸赞李承乾。


        

第一次,是顾磊当初为李承乾争来的。


        

那时候的李承乾还很脆弱,因为年幼再加上长孙皇后为其遮风挡雨,而性格有些软弱,扛不住李世民的高压。


        

而这一次,是顾泉为他争来的。


        

这是他应得的。


        

对于泽州君臣二人之间的对话,群臣自然无从知晓。


        

不过李世民的这道圣旨终是让所有人的心都安了下来,包括朝堂之中渐渐升起的风气同样也是有所消散。


        

但,终是有人为此事不喜。


        

魏王府。


        

“父皇下圣旨夸赞了太子?”李泰的眼神带着明显的不愿相信。


        

但见韦挺与杜楚客这两个心腹皆是点了点头。


        

下一瞬间,他便不由得瘫软在了椅子上,一脸的颓然,“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要让我死心嘛?”


        

与李承乾不同。


        

也或许是有着年龄还小的缘故,李泰瞬间便有些害怕了。


        

他现在的位置其实十分尴尬。


        

虽然一切都还未曾开始行动,但李泰并不觉着他日李承乾继位之后会放过自己,这种死亡的味道让他感到恐惧。


        

“殿下安心。”杜楚客立刻拱手说道。


        

作为当朝工部尚书,杜楚客还是十分的老练的,“陛下对王爷喜爱之情谁人不知?”


        

“且太子还有足疾。”


        

“以陛下的性格,又岂会让太子继承大统?”


        

听到这话,李泰立刻点了点头,但旋即又摇了摇头,“那父皇这是何意?”


        

“父皇可有多年未曾夸奖过太子了。”


        

“殿下无需多想。”韦挺也是开口,“陛下之心旁人难测,但对于殿下而言,当今之势要更加的小心,以讨陛下欢心。”


        

“嗯?”李泰蹙了蹙眉。


        

韦挺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他想要李泰反其道而行之,在增加俸禄的同时更加节省。


        

这绝对会讨到李世民的欢心。


        

对此,李泰在沉默了片刻之后亦是点了点头,他是极为善长讨李世民欢心的,也十分确信这一点。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是看到了李世民的圣旨。


        

看着上面的内容,眼神亦是忽地有些复杂了起来。


        

殿内的群臣皆是露出了喜色。


        

他们都是太子党。


        

虽然只是夸赞,但亦是能让他们开心许久。


        

不过李承乾却是并未多说些什么,看完圣旨之后表情便恢复了常态,示意众人继续做事。


        

没什么值得太过开心的,他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李世民的夸赞。


        

一个人的性格能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那便足矣说明他承受的压力到底是有多么的骇人。


        

他十分了解自己的父皇。


        

知道李世民想要的储君是什么样的,并不会因为这点事而耽误到正事。


        

只不过就在夜里回到寝宫之时他再一次的祭祀了长孙皇后的灵位。


        

跪在其灵位之前,向其念诵着李世民的圣旨。


        

顾易并未太过于关注朝堂争斗。


        

有些事是无法避免的。


        

当李世民走出了那一条路之后,真正让他关注的仍是西域的进展。


        

此事才是真正的关乎着整个九州与顾氏。


        

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顾易一直都有着想让顾氏前往海外的心思,只不过此事实在是过于艰难了一些,不能为之过急。


        

而如今正是变革之时,他又岂能不在乎呢?


        

随着大量的唐朝官员赶赴西域。


        

再加上顾彦始终未曾放弃对于西域的武力震慑,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去,如今各项制度也是渐渐在整个西域开始平稳运行了起来。


        

没办法,率先完全支持大唐的人获得了太多的好处。


        

无论是商路的利益,以及学习九州文化能得到的科举机会。


        

这一切对于旁人而言都是巨大的诱惑。


        

最关键的是——


        

大唐如今丝毫未见任何衰弱之象,这种强大已经让所有心怀他志之人感觉到了绝望。


        

就算他们还有心坚持,但手下的那些人也不会答应。


        

他们又岂能不屈服?


        

当然,这一切仍是需要时间。


        

西域的广阔就注定了这一点是必须的,就算派出再多的人也无用,只能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扩大影响。


        

如今便已经足够了。


        

时间匆匆而逝。


        

泽州的赈灾之事十分的顺利,对于李世民亲自赶来泽州,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官员敢于暗中作祟。


        

而也并未出乎李泰的预料。


        

当李世民返回长安之后,在见到李泰甚至比以往要更加节省之时,他果然是极为的高兴。


        

先是于群臣面前夸赞了李泰,随后更是再次给予了他赏赐。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之内刚刚才被浇灭不久的火焰瞬间便再次升了起来。


        

——总有人会去揣摩圣意。


        

尤其是在当前的这种盛世之中,这一点则是要更加的普遍。


        

不过李世民却并未关注这些。


        

随着西域的消息渐渐传了过来,眼看着西域终是迎来了平静之时,他不由得便将目光放在了岭南。


        

——他打算修建港口与船只了!


        

其实虽然李世民一直都在保持着克制,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大唐也已经有了数条清晰的航线。


        

包括到达林邑、真腊等东南亚国家的具体位置。


        

这些航线有的是从前朝而遗留下来的。


        

虽然炎汉当时自顾烨身死之后便迅速衰弱,但刘俊却还是按照顾烨的想法发展了一些,另外的则是四方的使臣所带来的。


        

这些航线一般都是官方外交进贡所用。


        

虽然也会有投机的商人盯上其中的利益,但奈何大海实在过于凶险,在没有朝廷助力的情况之下是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在原本历史之中。


        

这一切其实至少要等到唐玄宗的开元天宝年间才会渐渐盛行,因为那时候海鹘舰已经得到了普及。


        

不过就连那时候海上贸易都没有真正的达到规模。


        

但现在则不同。


        

李世民这种皇帝既决定了出手,那就注定了会极为不凡。


        

他早已想这件事太久太久了。


        

而顾氏自顾烨之时便一直在为此做着准备,一切早就已是水到渠成。


        

太极殿。


        

群臣齐聚,所有人都十分的清楚李世民要做什么,表情极为的郑重。


        

虽然只是尝试,但这对于整个大唐而言亦是一件大事,容不得他们不严肃。


        

顾兹同样也来了。


        

此次就是要向李世民介绍顾氏的成果。


        

不多时,一名顾氏的工匠跟随着内官缓缓走了进来,让人将整个船只的设计图当着众人的面摊了开来。


        

说是设计图,其实也只是船的画像罢了。


        

但众人却还是立刻便察觉到了惊奇之处。


        

与当前的船只完全不同。


        

众人的目光几乎第一时间便落到了那图上船只的船底。


        

竟是尖底!


        

与当前普遍海船的圆底、平底完全不同。


        

这是最为明显的,一眼便能看得出来,而其次便是那普通船只不同的三角帆。


        

众臣可谓是看的瞠目结舌。


        

其实这些技术在一些靠海为生之地早就已经出现了,虽然要比这一艘船只差了很多,但也算是开拓性的技术。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只不过是无人关注罢了。


        

但顾氏可不同。


        

这些年来顾氏从始至终都未曾停止过学习,靠着这些技术为生之人的智慧是他们不能比拟的。


        

而如今也只是在这些技术之上加以改良,这才有了如今的这一艘船只草图。


        

顾易也在看着这一切,眼神瞬间也是一亮。


        

果然!


        

顾氏的出现已经让一切都提前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来看,尖底船技术得到完善的普及包括海鹘舰的出现应是在唐中晚期,直至宋时这一切才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而如今已经提前到了唐初!


        

顾易自是不了解航海,但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知道平底圆底与尖底之间差了多少。


        

而且此船并不只是这么简单。


        

随着工匠开口解释其中的不同,顾易也是愈发的惊讶。


        

此船甚至都要超过了海鹘舰。


        

这是因为数学的进步,哪怕工匠们不可能精确算出最完美的比例,但也要超出了原本的历史太多太多。


        

整个殿内务必的寂静。


        

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明显的露出了惊讶之色,就连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他缓缓起身,走到了那图纸之前,复杂的说道:“此船当真能扛得住黑水之险?”


        

工匠并未开口回答。


        

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承诺。


        

别说是黑水,如今就近海都是一件十分冒险之事。


        

“——且试试,无论如何总归要踏出这一步。”


        

李世民从不是一个犹豫之人,也明白工匠的为难并未再多什么,直接转过身看向了众臣:“卿等如何看?”


        

“陛下。”魏征立刻开口,“就算当真尝试,亦要稳扎稳打,绝不可过盛。”


        

群臣亦是纷纷点头,皆是不愿李世民步子迈的太大了。


        

顾易当初操控顾烨留下的设想实在太远了。


        

航海贸易——


        

这种事对于现代而言虽是轻而易举,但是对于如今这种开拓之时所需要付出的风险是难以想象的。


        

李世民亦是点了点头,彻底定下了此事。


        

时隔数年之后——


        

历史的车轮终是开始再次向前迈进,虽然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并不会做的太大,但对整个九州而言却亦是不凡。


        

这是一条崭新的道路。


        

而以李世民的魄力来看,哪怕就是不顺他也亦是会在这条路上有所造诣。


        

只要能够成功走出去第一步。


        

以九州而言。


        

后人亦是会承其之志,于整个世界率先展开全新的篇章!


        

(Ps:月初跪求月票稳榜,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拜谢。)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是作者:鱼羽渔钰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