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433章 由明转暗
夜间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听到还有一份胶卷,领导立即精神一振。运送几十斤的纸张跟运送一卷胶卷,这是两个级别的难度。


        

“不用拿回来,现在外面看的紧,也不好拿回来。”


        

“但是,咱们在莫斯科可并不是只有我们这么点人的。外面还有其他单位的同志呢,那么重要的情报还是要抓紧时间送回去为好。”


        

“不过,这也算分了一份功劳给其他单位,志伟同志,你看如何。”


        

“情报为重。我马上将藏胶卷的位置写下来,麻烦您请兄弟单位接应一下。”


        

随后,孙志伟就写下了一个位置,就在几百米外一个商店的的洗手间水箱里。


        

那里刚好在包围圈外面,又是公共场所,出入人流众多,很方便拿取。


        

真正的胶卷当然还在他的空间里面,但要将胶卷放过去也就是一眨眼的事情。


        

“至于纸质资料原件,如果有机会也是要送回去的。”


        

想了想,孙志伟才回答道:“领导,我有办法把东西送回去,不过现在我们出不去吧,那边估计不会放行。”


        

“这个不急,先把胶卷送回去就够了,现在着急的是他们,我们可以等。”


        

“志伟,从现在起,忘记昨晚的事情,昨晚你在屋里连夜写计划,很晚才睡觉,等能走的时候我会通知你。”


        

“明白了,领导,那我先出去了。”


        

“等会,你那个计划拿给我看看。”


        

“额,领导,这就是个由头,我还没写完呢。”


        

“没写完也没关系,我先看看,再改一改,不然你过来这一趟到底干了啥了?”


        

“好的领导,请您多提意见。”


        

孙志伟一下子就明白了领导的意思,做戏要做全套,既然说了是来交计划的,那就认真的讨论一下这份计划。


        

之后,两人谁也没再提名单的事情,反而认真的讨论起孙志伟起草的美食活动计划书。


        

这份计划书虽然没费他什么功夫,但他也不是瞎写的。


        

后世有很多的文化宣传的成功经验,他随便借鉴几条放在里面,就让这份计划书言之有物了。


        

本来杨领导还是以配合表演的态度,来看待这份计划书的,结果却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于是,他又从头仔细看了一遍这个半成品计划书,越看越是喜欢,看到精彩处,还拍起了桌子。


        

等他开始读第三遍的时候,他才拿出钢笔,开始在稿件上修改起来。


        

过了半个小时,那份七八页的半成品计划书,已经被红笔修改了很多处,重新回到他的手里。


        

他先大致看了一下,发现修改的内容,确实有很多是自己没注意的地方。


        

特别是他借鉴自几十年后的一些经验,拿到现在来用就需要做一些调整。


        

因为现在跟将来的环境大不相同,相隔几十年,国家的力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全盘照抄肯定不合适。


        

“领导,那我回去仔细修改一下,争取尽快把它弄完。”


        

“好,你去吧,你这几天别的都不管,就安心先忙这个事情。”


        

“我明白了,谢谢领导。”说完,他将计划书拿在手里,就这么出了门。


        

在回自己办公室的路上,还遇到了不少同事,很多有心人都看到了,孙志伟手里的报告上面的很多处红批。


        

领导批复的文件基本都会用红笔红字,这个孙志伟才来几天啊,就能让领导给他改稿子。


        

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后,孙志伟立即找来了几只防水袋子,将拍摄的胶卷重重裹好,然后丢进他刚才汇报的商场洗手间的水箱中。


        

随后,他只管安下心来改稿子,中途还不时的用空间扫一遍周边区域。


        

下午三点左右,他的空间注意到,有人去商场水箱拿走了胶卷。


        

就这样过了一周,那帮新增加的的KGB果然没了动静,雷声大雨点小的折腾一通,见没什么效果也都安分了下来。


        

因为使馆这边什么动静也没有,KGB那边已经开始转移怀疑对象。


        

白天,使馆的警卫注意到,周边新增的那些KGB人手开始陆续撤离。


        

晚上,除了孙志伟,却并没有人知晓,另有一批KGB偷偷的进驻到附近的民房中。


        

相比起以前的十组监控人员,现在人数足足增加了一倍还多。可见KGB依然没有死心,只是改明为暗而已。


        

从KGB外围人员撤走后开始,使馆恢复了对外的工作,孙志伟的美食计划也正式开始试行。


        

原本被关停的回国通道这时候也恢复了一部分,但暂时只能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回国,班机依然没有恢复通行。


        

原本使馆就有一批人,会在跟孙志伟他们这些新人,完成工作交接后直接回国,因为此事已经耽搁了半个月。


        

现在通道开放了,这批同志开始准备集体回国。


        

这天下午,孙志伟看到他们开始跟同事们做最后的告别,晚上还有一个欢送会,明天一早他们就要登上回国的火车。


        

杨领导正在跟孙志伟商量,是不是可以托这批同志,将纸质资料带回国去。但遭到了孙志伟的反对。


        

“领导,我注意到那十个监控小组的人手增加了一倍还多,危险并没有解除,反而更加严重了。他们正在等待我们露出破绽。”


        

如果是公开的对抗还好说,官方出面下,大家不会轻易撕破脸。


        

可一旦斗争转移到地下,对方的顾忌就要减少很多,所以他才说问题更加严重了。


        

因为KGB长时间无法侦破名单丢失的案件,就会越发显得焦躁。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随时有可能会对咱们外出的同志动手。


        

杨领导很快反应过来,他立即打了电话到总办公室和门卫,暂停所有人的外出活动。


        

可惜,这个电话已经打晚了,很多被憋了两周的年轻人,在禁令解除后的第一时间,已经迫不及待的出门去了。


        

到了晚上一统计,外出的人员中果然有两人没有回来。


        

杨领导气愤的直接打电话给毛子方,谴责他们的无耻行径,而且郑重声明,如果我方人员有任何损伤,责任由他们承担。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是作者:菲力亲王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