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一二三章 皇帝这是疯了吧?!
夜间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父皇,好消息,大好消息!


        

四弟那边大获全胜!备倭水师的事已经被解决了。


        

众多心存异志,通敌叛国的败类,被一网打尽!


        

四万多备倭水师,没有一人走脱,全都被很好的看管控制起来!”


        

朱标一连声的说道,声音之中满满的都是振奋。


        

这一次,自己家四弟,当真是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一直想着,自己家四弟只要能别出什么事儿,就已经再好不过了。


        

哪能想到,四弟不仅没有出事,反而还如同自己家父皇所说的那般,极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四弟能把事情完成的如此出色,是朱标绝对没有想到的。


        

换别的任何人过去,都不会再比自己家四弟做的好。


        

果然如同父皇所说的那样,四弟是个有大本事的可塑之才。


        

因为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明牌了。


        

自己家父皇,今日就是在和胡惟庸,李善长进行摊牌。


        

备倭水师那边需要处理,也不是一个什么秘密。


        

所以,在见到胡惟庸和李善长两人在这里,朱标也同样没有因此而有什么隐瞒。


        

直接满是欣喜的,把这消息说了出来。


        

不仅是说给自己父皇听的,同时也是说给胡惟庸李善长两个人听的。


        

胡惟庸为之一愣。


        

不是……朱老四这么猛的吗?


        

就在不久的刚刚,他还在心里面想着,朱元璋把话说的这么满,似乎有他家朱老四在,就能把那边的事儿都给解决了一样。


        

可别到头来,把事情弄砸了。


        

不仅没解决那边的问题,还把他家朱老四的命也给赔进去。


        

那乐子可就大了。


        

对于朱棣的能力,他是一点都不看好。


        

觉得这些小辈儿,不过是靠着有个皇帝的爹,才能够有如此地位。


        

有这等荣华富贵。


        

哪能想到,转眼之间这朱老四就送来了这等捷报。


        

这脸打的可真响!


        

若不是太子朱标说的,他绝对会怀疑,这是不是有人在瞎编乱造,或者是夸大其词。


        

纵然此事是朱标所言,他也觉得这肯定是巢湖水师那边的人,在上报军功的时候,进行了很大的加工。


        

事情应该是巢湖水师的人办的,朱棣只是在那边挂了个名头。


        

不过朱棣毕竟是亲王,身份最高。


        

下面的人出力,把最大的一份功劳给他,再正常不过。


        

“一个人都没走脱?”


        

朱元璋闻言都有些惊讶。


        

他有想过自己家老四,此番前去能把事情给做好。


        

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居然能做到此等地步。


        

四万多备倭水师,里面还有很多居心叵测的。


        

想要把他们全部都给留下,一个不走,这份难度有多大,简直不敢想。


        

在朱元璋问出这话后,李善长胡惟庸,也都纷纷将注意力投注到朱标身上。


        

想要听一听真实的情况。


        

“父皇,确实如此。


        

四弟只带了三百亲卫,先行进入到了备倭水师营中。


        

说服吴忠。


        

而后召集备倭水师各级将领前去相见。


        

提前布置下护卫,将这些高层一网打尽!控制住了局面。”


        

在说这话时,朱标的情绪显得很是激昂。


        

同时,眼圈有些发热。


        

一来是为自己家四弟做出如此壮举而感到振奋。


        

二来又为自己四弟遇到的那些危险,而感到后怕。


        

那种情况下有多危险,根本不必多言。


        

自己家四弟却敢如此作!


        

胡惟庸又一次目瞪口呆,只觉得脸有些疼。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已经被接连打脸了。


        

事情和他想的,居然有那么大的不同!


        

居然不是巢湖水师的俞通源他们干的?


        

朱棣不是跟着捡功劳,而是实打实做出来的功劳?


        

不是……这朱老四才多大年纪啊!


        

以往虽有在军中历练过,却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阵仗。


        

这次怎么敢只带三百人,就做出此等事情来?


        

这等事,简直不可想象。


        

又想到自己那一事无成,最近还迷上了赛车的儿子。


        

胡惟庸就生起了一些,想要好好管教自己儿子的心思。


        

“上位,恭喜上位,贺喜上位,一举解决朝备倭水师之事!


        

燕王殿下当真威武!


        

不愧为上位之子!”


        

李善长出声恭贺。


        

胡惟庸被这声音所惊醒,也连忙跟着恭贺出声,称赞朱棣。


        

这一次称赞朱棣时,他们心悦诚服,发自肺腑。


        

此番朱棣干出来的事,纵然是他们这些从战争年月里走过来的人,也同样是心服口服,为之心折。


        

“不过是小儿辈胡闹罢了。”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


        

似乎像是朱棣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这样的反应,让胡惟庸和李善长,都是忍不住眼角跳了跳。


        

一时间有种想要打皇帝一顿的冲动。


        

见过得瑟的,有没有见过比皇帝还要得瑟的!


        

儿子干出了这种惊天大动地的大事,他却说是微不足道。


        

简直和谢安这个特能装的家伙,有的一拼了。


        

若燕王朱棣干出来的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他们家的孩子又算什么?


        

“上位,有了燕王殿下此等作为,备倭水师那边就不成威胁了。


        

更有利于开海,重启市舶司。”


        

胡惟庸很快就把事情,给扯回到了正题上。


        

脸上也出现了适当的振奋之色。


        

朱元璋点了点头,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再卖关子,让胡惟庸来出主意了。


        

依照胡惟庸的立场,还有认知水平。


        

在这件事情上,想要给出一个很不错的,令自己满意的办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关于市舶司如何重启,重启之后又如何经营,咱这边有这些想法。”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胡惟庸立刻闭上了嘴。


        

做出洗耳恭听状。


        

就知道,皇帝对此早有了设想。


        

有了设想就早点说嘛,还非要难为自己。


        

让自己先在这里说上一通。


        

“市舶司设立之后,由朝廷全权控制。


        

市舶司拥有征收赋税之权。


        

对于进出口的货物,船只,行李物品等,拥有管理权。


        

哪些货物可以往外运,哪些货物禁止往外运。


        

哪些货物可以从海外运往大明,哪些货物不可运往大明。


        

今后市舶司,都会有相应的规定。


        

都在市舶司的管理范围之内。


        

同时,市舶司还有缉拿走私,打击海寇,等相应的职权。


        

今后,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出海做贸易。


        

想要做海外贸易,需要先到市舶司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海运营执照,取得海外经商的资格。


        

只有取得相应执照的人,才可根据相关规定,经营海贸。


        

经营海贸的人,需要依法纳税。


        

偷税漏税等行为,在严厉打击的范围之内。


        

一旦被抓到,按数额大小,情节是否严重这些来进行处理。


        

小到罚款,大到直接吊销运营执照。


        

特别严重的可以杀头!


        

至于说那些没有办理运营执照,私自出海偷渡走私的人,一旦被查到,以通敌叛国罪论处,杀无赦!


        

而我大明,也将会组建大明海军。


        

海军负责打击海寇,肃清海面,为我大明的对外经商,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出来。


        

同时,也会坚决打击走私之人。


        

在这件事情上,大明海军将会和市舶司高度配合。


        

市舶司设立之后,将会对走私行为零容忍。


        

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不给任何人留任何情面!


        

不让任何人再存有侥幸心理!”


        

朱元璋说到后来,声音已然变得肃杀。


        

刚刚因为朱棣打出来的超好战绩,而有些喜悦的华盖殿内,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沉重起来。


        

江南的这众多海商,早就已经被元朝给惯坏了。


        

习惯了走私,习惯了无视朝廷禁令,不给朝廷交税。


        

如今想要建立并成功运营起来市舶司,那么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要坚决打击走私。


        

让那些人没有办法,也没有胆量,绕过朝廷的市舶司,施行走私。


        

只有如此,朝廷才能通过市舶司收取相应的税费。


        

不然,市舶司想要盈利,想要恢复到宋朝元朝的巅峰时期,根本就是空谈。


        

听到了朱元璋这话,李善长的神色变了变,却没有说话。


        

胡惟庸同样有被惊到,不想在此时开口。


        

可他是丞相,且在此之前,皇帝一直是在向他询问,关于市舶司的事。


        

不可能躲得过去。


        

只能是努力的稳定心神,组织语言,斟酌着开了口。


        

“上位,那……那不知在接下来,准备如何收税?”


        

这是一个关键中的关键。


        

市舶司为什么会垮掉?


        

到了大明时,都垮的只剩下个架子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想要把市舶司给废除?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还不是为了不向朝廷纳税,尽可能多的获取利益?


        

一切归根结底,都是钱闹的。


        

皇帝能不能把市舶司给重新开起来,并且能让市舶司盈利。


        

打击走私,让那些想要出海贸易的海商,去市舶司办理营运执照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税怎么收。


        

税收合理,再有皇帝的霸道相互配合着,倒也不是不能暂时把框架给搭起来。


        

若是税收不合理,让那些海商们没得赚。


        

那这事儿可就不好办了。


        

朱元璋道:“海贸利润巨大,同样也是新设。


        

自然要和北面的互市一样,同样都是十税六,不能厚此薄彼。”


        

说这话时,朱元璋一脸的理所当然,风轻云淡。


        

仿佛在说今天晚上吃什么一样随意。


        

但他的话,却把胡惟庸给惊的,心都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不是?


        

十税六?


        

居然还是十税六?


        

皇帝最近想钱想疯了吧?


        

还说和北面的互市一样,不能厚此薄彼。


        

市舶司的事,能和北面的互市一样吗?


        

北面的互市,确实是纯新开的。


        

在此之前,根本没多少人和北面草原上的部落进行交易。


        

而且,北面一线大军云集,哪怕把商税收到了十税六,有那么多大军在,也没有多少人敢不开眼,在这件事情上闹腾。


        

可是,现在说的是海贸,可就完全不一样。


        

众多海商,这么多年了,都已经是习惯了不交税。


        

自己赚多少花多少。


        

哪怕需要孝敬和打点一些人,所花费的,还是要比向朝廷交税少的太多。


        

胡惟庸觉得,皇帝一开始弄个三十税一,了不得十五税一,就已经非常可以了。


        

哪成想,皇帝居然这般狠,直接就给怼到十税六上。


        

这不是要那些海商们的命吗?


        

朱元璋这哪里是奔着重开市舶司去的?


        

就他这种搞法,要是能把市舶司给建立起来,并且让市舶司重新盈利,那才是怪事。


        

那些海商们可不是傻子,放着逍遥日子不过,那么多的利益不要。


        

跑来受官府的管制,而且还要上交这么高的税。


        

本来想要让众多海商,重新接受朝廷的管理,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现在,皇帝又直接把税给提了十税六上。


        

这种事,根本就办不成好吧?


        

怪不得皇帝不让自己说了,而是说他的设想。


        

哪怕自己想破了天,也绝对不可能如同皇帝那样,把税给整到十税六上去。


        

可现在皇帝已经发了话,他又不好不应答。


        

因此,只得勉强收敛心神,斟酌着开了口。


        

“上位所考虑的,确实很有道理。


        

市舶司之所以到了元朝后期,会迅速的没落,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走私盛行。


        

众多海上贸易,纷纷绕开了市舶司。


        

导致市舶司收不上税。


        

这才让市舶司的收入一落千丈。


        

想要让市舶司重新盈利,最重要,的确如同上位所言那般,加强对海商的管理。


        

让他们不要再想着绕开市舶司,依法纳税。


        

只是这些人从元朝时,就已经开始走私了,不听从朝廷号令。


        

而今陛下重设市舶司,想要让他们重新归顺,遵从朝廷的律令行事。


        

只怕有些不太容易。


        

要是……要是税低一些,倒还比较好办。


        

可是现在,直接十税六,着实……着实有些太高了。


        

远远超过了,海商们以往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些海商们,只怕不乐意……”


        

胡惟庸就差直接说,十税六高的离谱。


        

海商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远比当初他们走私之时,向各级官吏这些分润出去的利润,还要多的多。


        

若是能把税,弄到一个合理的程度,事还好办。


        

可现在,是真办不了。


        

“十税六真的高吗?


        

真以为咱不知道,海贸有多赚钱吗?


        

十税六后,剩余的利润,依旧够这些人吃的盆满钵满。


        

不会让他们白辛苦一场。”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开了口。


        

而今他重新回来了,市舶司不但要重开,还要把税给加的足足的。


        

这些人,当初三十税一都要逃税,放着好日子不过,那就让自己给他们上上强度吧!


        

现在,必须把税收到十税六!


        

把他们的路给堵死了。


        

这些人,一个个就是被惯坏了,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不知足,越想要更多。


        

“当然,咱们后续还会制定出一个比较详细目录出来。


        

并不是所有的商品贸易,都会征收十税六的税。


        

有些商品会低一些,有的会高一些,有的甚至于还会免税。


        

听到朱元璋这话,胡惟庸略微松了一口气。


        

就知道,皇帝不可能真的一味蛮干。


        

“就比如粮食,就可以实行低税,乃至于是免税。


        

我大明的粮食,一粒不许向海外运输,售卖。


        

但是,海外向大明运输粮食,却是不管的,不限量。


        

运多少都行。


        

对于运输来的粮食,实行免税。”


        

粮食这东西,什么时候朱元璋都不嫌多。


        

而今的大明,每年依然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今后实行海外贸易,朱元璋觉得很有必要,从海外多运输一些粮食入国内,进行一个必要的补充。


        

哪怕今后大明这边的粮食,能实现自给自足了。


        

他这里同样还会鼓励海商们,从海外运粮。


        

毕竟肚子吃饱了,便要想办法着手改变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肉蛋奶这些,也要安排上。


        

口粮够了,可以继续运送粮食来当饲料粮嘛。


        

听了朱元璋的话,刚刚松了一口气的胡惟庸,心又提了起来。


        

不是……皇帝这说的是什么?


        

给粮食进行免税?


        

可就算是对粮食进行免税,很多人也不愿意运粮食。


        

运粮利润实在是太低了。


        

和运输香料等诸多的商品相比,差的不要太远。


        

“上位,臣斗胆说句心里话。


        

就臣所了解到的情况,对海商们想要把税收到十税六,是真不太可能。


        

咱们这边,是不是可以一开始时,把税少收一点。


        

先把海商们,给骗到市舶司这边来。


        

把市舶司框架搭好,运营起来,后面再慢慢的想办法加税。


        

想要一口吃成胖子,着实太难了。”


        

胡惟庸准备采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


        

边上的李善长,暗自点了点头。


        

觉得胡惟庸的这个考虑,还是要得的。


        

这件事,真按照上位所说的那样来,直接把税收到十税六,确实难办。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行,收税这个事儿,向来都是拿刀割肉。


        

割的少也是疼,割的多还是疼。


        

不论割多割少,这些人都会非常的抗拒。


        

很多事,都是最开始做的时候容易。


        

一旦开始时,把税给定的低,后面再想要把税提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提一次就闹腾一次,不知道需要多扯多少皮,多花费多少功夫,


        

如今乃是重设市舶司,是重新定税率的大好时机。


        

一次性把事解决了,省得今后各种扯皮。


        

不然今后有得闹腾。”


        

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有着他的想法,也有着他的坚持在。


        

“这……上位,恕臣直言,真要如此的话,只怕…只怕市舶司就不太好开起来了。


        

臣非是质疑上位,而是就事论事。”


        

胡惟庸显得有些迟疑的出声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咱知道,你说的都是实话,但咱依然还是要这么做。


        

市舶司必须设立,税必须收到十税六。


        

现在的那些海商们愿意做了,就到市舶司去弄营运牌照,接受官府管理,依法纳税。


        

不愿意了就不做。


        

依照海贸的巨大利益,十税六他们嫌赚的少,可有的是人愿意去做。


        

不嫌少。


        

我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更不缺想要赚钱,想要过好的人。


        

这些生意,并不是说只他们能做!


        

至于说走私之事,咱也不怕。


        

咱说的,都是认真的。


        

今后咱会设立海军,好好整顿沿海各卫所。


        

将会严抓走私,对走私实行零容忍。


        

这些并不是说着玩玩而已。


        

他们不愿意受朝廷管束,不愿意纳税,那么就别做海贸的生意了。


        

至于说还想走私,那就接着走。


        

发现一个,抓到一个,杀一个,抄一个的家!”


        

朱元璋面色严肃,说出来的话杀气腾腾。


        

似有血腥之味,随着他话的说出,在华盖殿内弥漫。


        

令胡惟庸,李善长他们都为之心惊。


        

“那个……上位,元朝太宽,而今上位制定的这些,又有有些太严了。


        

这……这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


        

在胡惟庸问出这话后,就连李善长,乃至于是太子朱标,都觉得胡惟庸说的很有道理。


        

觉得确实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朱元璋右手撑在了御案之上,望着众人望着几人一字一顿的说道。


        

“就是因为元朝对这些人太宽容了,才会让他们越发的嚣张跋扈。


        

如今咱设市舶司,需要把一切都给打扫干净了,另起炉灶。


        

这些人想要上桌吃饭,就要按照咱的规矩来。


        

还想像以前那样,行不通了!


        

吃咱的饭,就要受咱的管!”


        

胡惟庸,李善长,乃至太子朱标都是心头为之大振。


        

来了!来了!


        

这种熟悉又霸道的感觉又来了!


        

“胡相,等一下就给苏州,杭州,松江府这些地方的海商们发起邀请。


        

让他们腊月十五,到天界寺这边来,咱要亲自和他们见面,说些话。”


        

皇帝都在这件事情上,说出这种话,展现出了这种的态度,胡惟庸能说什么?


        

只能点头应是,表示自己记下了。


        

“上位,如此……是不是容易引发乱子?”


        

李善长有些担忧的道。


        

“乱就乱,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战争。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而已。”


        

说话,望着李善长道:“对了,韩国公,咱这里倒是有件事儿想要与韩国公说。”


        

一听朱元璋的话,李善长顿时就紧张起来。


        

现在,他已经被朱元璋接连的手段,给整的有些应激反应了。


        

“老李。别紧张,不是坏事儿,是好事儿。”


        

朱元璋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李善长反而变得更加紧张了。


        

皇帝能有什么好事?


        

朱元璋道:“真是好事儿,你家老大李祺,也不小了吧?


        

正好咱家闺女年龄也不小了,咱准备把咱姑娘,许配给李祺,你觉得如何啊?”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是作者:墨守白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