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417章 首日325万,两天售出26万台!陈延森:我?行业百草枯?
夜间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五月第三周的首个工作日,魔漫相机上线。


        

由于它的创始人徐酒酒,曾以9300万的余额宝资金持有量,拿下了橙子支付第一期‘瓜分100亿体验金’活动的榜首,从而广受关注。


        

徐酒酒在回庐州以后,立马注册了魔漫相机的今日头条和微博官方账号,并对外宣称陈延森投资了魔漫相机项目。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


        

要知道,陈延森在投资界素有财神爷和指路明灯的美誉。


        

被陈总看中的项目,几乎就没有不起飞的。


        

实际上,陈延森仅象征性地投资了1元钱,徐酒酒却硬塞给他20%的股权


        

陈延森本想拒绝,但转念想到斗音的情况,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彼时,斗音的剪辑与特效等功能尚不完善,而魔漫相机的产品特性很适合在斗音平台上推广,借此能为其开辟全新的盈利路径。


        

只要让应用开发者看到魔漫相机的成功案例,斗音就能从应用宝、千度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等渠道手中,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


        

因此,在陈延森的推动下,魔漫相机的首日下载量就达到了325万,其中斗音贡献了79万下载量。


        

视频的视觉效果更佳,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强,在推广新奇有趣的APP时极具优势,尤其是游戏行业。


        

梁波见状,立即推出早就准备好的创作者中心,在斗音平台上拥有1000粉丝量的博主即可开通权限,在视频左下角挂广告,从而赚取一部分视频收益。


        

在金钱的刺激下,用户的创业积极性高度膨胀。


        

月初因为翻唱《如果当时》、《幻听》和《素颜》爆火的方明志,此时的粉丝量已超30万,他在第一时间申请权限,并拍了一条魔漫相机‘照片一键变漫画’的宣传视频。


        

单日下载量1.3万,预估收益3.9万元。


        

日赚近4万!


        

优酷、搜狐、爱奇艺和企鹅视频上的创作者,见有利可图,纷纷注册斗音账号,将自己以往的作品,剪成15秒的精彩片段,开启了起号之旅。


        

第二天上午,朱仙庄科技园。


        

一辆黑白相间的古思特缓缓驶入,陈延森推门下车,向着一楼大厅走去。


        

黄伯翔拿起水杯,把车锁好,屁颠屁颠地进了休息室。


        

“黄哥,来啦!”小李抬头招呼道。


        

说完,把两个热腾腾的酸豆角包子,推到了黄伯翔身前。


        

自从老黄来了后,他的工作轻松了不少,说是两人12小时轮班,但陈延森在虚城时,大多只要早晨去一趟三角洲,把老板送到公司。


        

下班再把老板送回去就行。


        

每天工作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月入两三万,快活得像神仙似的。


        

“哟,酸豆角馅?谢了。”老黄一屁股坐下,乐呵呵地回道。


        

人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心情自然好。


        

一个月前,还整天愁眉苦脸的黄伯翔,与此刻判若两人,仿佛年轻了五六岁。


        

每个月杂七杂八的福利加一起,少说也有两万多,加上包吃住,到手的工资拿来照顾两个家庭绰绰有余。


        

没了烦恼,心情自然好。


        

“你不是下午才上班吗?”老黄又问。


        

“在家待着无聊,来公司有吃有喝,还有免费的水果。”小李压低声音,嘿嘿笑着道。


        

与平日沉默寡言的样子截然不同。


        

“咱这福利比国企还好,我都怕陈总亏钱。”老黄咬了一口包子,一脸担忧之色。


        

他是真担心,如果公司倒闭了,去哪找这么好的工作?


        

每月800元饭补,食堂一份红焖牛肉才五元一碗,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别瞎操心了,你知道光一个拼呗商城,一天就要赚多少钱吗?”小李笑着摇了摇头。


        

“一个亿?”黄伯翔胡乱猜了个数字。


        

“去年每天就超过一个亿了。”小李咧嘴笑着道。


        

黄伯翔知道陈延森很有钱,但他脑子里没概念,被小李一提醒,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另一边。


        

陈延森走进办公室,先跟裴毅、程伟星、萧军、张易鸣等人开了一场视频会议,听几人汇报各自的项目近况。


        

筷跑的外卖、团购和卖菜业务,已经打通了生态链,品类互补、高频带低频,千度往拼命砸钱,却没能溅起任何水花。


        

用户薅完羊毛,转头又打开了筷跑App。


        

李彦洪太相信千度的技术了,自以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优化服务策略,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可他连一线市场都没了解过,包括团购业务负责人龚振兵、外卖业务负责人王中莆,居然连完整的业务流程都没体验过。


        

在地推团队建设上,又远远不及单嘉伟这个行业老兵,与商家洽谈,全靠超低的佣金政策。


        

筷跑收5%,千度团购就收4%。


        

筷跑降到4%,千度团购又改为3%。


        

简单粗暴,完全是一副流氓打法。


        

千度的商务经理在挨了几顿暴打后,渐渐学乖了,一看到筷跑的人拔腿就跑。


        

对用户来说,价格越便宜越好。


        

但裴毅在私下里搞了个騒操作,他让地推主动联系千度团购的新商家,也不要求‘二选一’,一开口就是给流量、给扶持。


        

唯一的条件是:等千度外卖的用户上门核销团购券码时,告诉对方,自己和千度结束合作了。


        

用户为了去线下消费,最少要走七八百米,远一点的甚至还要骑共享单车、或打车、坐地铁。


        

被坑一两次后,用户肯定会当场退款,并卸载APP。


        

至于外卖业务,则由筷跑的人事担当主力,专挑经验丰富的骑手挖墙脚。


        

能进筷跑当骑手,谁还愿意留在千度当外卖员?


        

难道图它没社保、没保险、没奖金吗?


        

结果导致千度外卖的配送时效极差,菜鸟骑手占比过高,往往送一单要一个小时。


        

从商家出餐到送到,更是长达一个半小时。


        

面条、粉丝之类的餐品直接坨了,盖浇饭、煲仔饭又凉了,即便价格优惠,用户也没法忍受。


        

网约车、电子地图导航和搜索引擎业务,同样压着千度打。


        

当然,每天所消耗的资金也是个天文数字。


        

陈延森并不在意,反正是搂草打兔子,顺便还能把美团、大众点评这两个‘千团大战’的幸存者也给卷死。


        

半个小时后,会议结束。


        

他点开邮箱,不紧不慢地处理工作邮件。


        

曹达华与袁瑞理沟通好了,打算在中沙软件园附近,建造一座占地面积超30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工厂。


        

在袁瑞理的保驾护航下,土地和贷款流程的审批极快,目前正在平整地面,工期在一年半左右。


        

届时员工总数将再增加近七八万人,每年创造上百万的人道薪火。


        

另外,庐州总部的建设进度已过半,第一期的工程进展为80%,预计Q3就能完工,之后便是装修、绿化和清理甲醛工作。


        

至于第二期工程,恐怕要等到明年Q2才能初步搞定,入住就得等到年底。


        

毕竟每一名员工,都是他的人道薪火制造机,他可舍不得让下属去当人型甲醛净化器。


        

橙子智能生活有限公司那边,在拿到他给的直流无刷电机图纸后,也开始了新品的生产工作。


        

第一批定下来的型号有三款:橙子E1(交流电机版)、橙子E1(直流变频版)和橙子E1(语音智能版)。


        

清一色的白色外观设计,并增加了网罩防触、倾倒断电和防直吹技术。


        

第一款主打低端市场,售价仅需79元。


        

第二款面向中高端市场,售价279元。


        

第三款面向高端市场,售价379元。


        

既保证了销量,又确保了毛利。


        

陈延森在电机、扇叶、控制装置、连杆机构、底座、防护罩、电源线和插头上,都使用了高品质零件,没必要把价格都往死里卷。


        

利润越高,他才能底气给员工开出更高的工资。


        

否则,全靠总部补贴,再多的资金也经不起折腾。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实现盈利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赚钱的生意,连存在的意义都没有。


        

这也是他在橙子C1之后,迅速向中高端手机市场推进的原因。


        

譬如搭载了极光未来OS系统的曜橙X1,从屏幕到处理器、摄像头、电池,都采用了顶尖好货,卖3999元绝对物超所值。


        

换句话说,陈总钱要赚,人道薪火也要有。


        

代展宏在邮件里提及,在本周之内,预计将完成15万台的生产任务。


        

陈延森想了想,随手拉了一个工作群,让代展宏把样品寄过来,让橙子科技电商部来负责拍摄商品图、设计产品的详情页。


        

五月份马上都快过去一半了,眼看着天气就要热起来,正是电风扇的需求旺季。


        

自然要抓紧时间推向市场!


        

没一会儿,宋允澄和张一峰也被拉了进来。


        

两人都是拼呗的TOP商务,在新品营销和售卖上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三言两语间便将橙子E1电风扇的上线推广计划敲定妥当。


        

线上、线下同步发售!


        

时间转瞬即逝,5月18日当天,橙子E1登上了橙子商城、拼呗、夭猫、亰东等渠道,同时在筷跑上的‘橙子智能生活馆’和线下直营店也能购买。


        

恰逢电风扇的售卖旺季,尽管很多人认为,橙子科技造电风扇不务正业,但基于对陈延森和橙子科技的信任。


        

发售当天,橙子E1(交流电机版)的全网销量轻松突破6.7万台;


        

橙子E1(直流变频版)卖了2.3万台;


        

橙子E1(语音智能版)卖了1.4万台。


        

合计10.4万台,销售额1700.3万华元。


        

与手机、电商、快递业务相比,这点营收少得可怜。


        

但陈延森心里清楚,橙子风扇工厂背后,还有1000多人靠着这几款产品吃饭呢。


        

而这1000多人里,大约有八成员工都是筷跑、云速员工的直系亲属。


        

橙子科技跨界卖风扇的事情,很快就上了热搜,网友虽不理解,但面对最低79元的电风扇,不少人都选择下单支持。


        

当晚八点,陈延森发了一组照片,画面里便是橙子风扇工厂的环境以及部分员工忙碌的身影。


        

“很高兴为大家介绍橙子科技的新成员,也希望大家能像喜爱橙子手机那样,关注橙子电风扇。”


        

陈延森的文案很简洁。


        

“陈总,作为一名海州人,我要感谢您给我们县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陈总,橙子风扇工厂的时薪是多少?包吃住吗?”


        

“楼上的哥们别想了,橙子风扇工厂只在当地招工,能进去的人,全是云速快递员和筷跑外卖员的直系亲属。”


        

“靠!都不搞公开招聘吗?”


        

“橙子风扇工厂的待遇和橙子手机工厂一模一样,我是本地人,这家公司原来是佳好佳风扇厂,本来还剩100多人闹着要赔偿金,听说森联资本接手后,硬是没一个人辞职。”


        

短短十分钟,评论区就多了几千条留言。


        

没办法,陈延森的粉丝量太高,他的社交账号已被叶秋萍视为了集团资产。


        

整天发些产品宣传,偶尔发发日常生活照,活跃得不像本人。


        

而事实上,这些内容确实并非本人操作。


        

橙子电风扇的单日销量,顿时让美的、格力、艾美特等品牌感受到了危机。


        

次日,橙子E1又卖了15.6万台,累计售出26万台,成交额高达4250万元。


        

这下子,同行们再也坐不住了,相继调整了线上与线下的销售策略,并积极提报聚划算、618大促、狐狸淘品牌团等活动,试图争夺2013年的潜在客户。


        

李彦洪见此情形,便在千度新闻首页挂上了抹黑橙子科技的通稿。


        

“森联资本——国内最大的搅屎棍!”


        

一看标题,就让人产生了点击欲望,内容详细描述了陈延森先后进入手机、外卖、快递、团购等领域,以低价倾销和价格战等手段,卷死了一大批同行,令十几万人因此失业。


        

通读全篇后,便给人留下一个印象:森联资本是行业百草枯,走到哪,同行就得死伤一大片。


        

这片报道在千度的推波助澜下,光速冲上热搜。


        

“可橙子手机卖得便宜也有错吗?以前山寨机都敢卖七八百,如今七八百都能买一部青橙D2了。”


        

“嫌便宜?你买橙子C3S和曜橙X1啊!”


        

“森联资本旗下的工厂时薪是25元,友商是多少?有没有同行的哥们。”


        

“陈总什么时候进入服装行业,把咱们的时薪也打上去!”


        

让李彦洪没想到是,99%的网友都在力挺陈延森和森联资本。


        

这和他所设想的发展趋势,完全不一样!


        

辛辛苦苦炮制的‘黑稿’,反而给森联资本带去了一波巨大的流量和热度。


        

李彦洪很生气,但却无可奈何。


        

连他都不得不承认,陈延森在员工待遇和福利体系上,走在了诸多互联网大厂前面。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是作者:今月曾经照古河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