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章 刘家四兄弟
夜间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搪瓷碗底凝着发黑的酱油渍,钱进挑着凉透的挂面条往嘴里送。


        

前身从乡下带回来的干豆角硬得像铁条。


        

这77年的日头毒得邪乎,晒透的豆角拿热水焖了半钟头都没泡发好。


        

于是中午他没菜吃。


        

不过想想其他人家吃的都是粗粮饭,他好歹吃上了细粮,这样也挺幸福的。


        

吃过面条,洗锅的时候他还是错开了时间,估摸着没人了才拎着锅去了公共水房。


        

水房在一楼,中间是背靠背两排水龙头,四周贴墙放了楼里住户常用的水桶、水盆。


        

这些桶和盆上有油漆涂的标记。


        

能看出来印有国营厂标志的桶和盆占据最佳位置。


        

此时里面确实没多少人,只有一个少年蹲在水台上刷个大铝锅。


        

松松垮垮绿军装、哆哆嗦嗦大喉结。


        

很巧,钱进又遇上了早上帮他给门锁上油的少年。


        

少年回头看见他,顿时露出灿烂笑容:“哈,前进哥,你刚吃完饭?”


        

钱进回以笑容:“没什么胃口,吃的慢。”


        

少年听到这话露出理解的表情:“钱大伯是个好人,他老人家去世,我也挺难过的。”


        

说着话他往旁边挪了挪,示意钱进到自己身边来刷锅。


        

钱进放下小铝锅。


        

少年不经意一扭头,然后目光就被锅底粘住了。


        

钱进的锅底剩下点面条。


        

他知道当下粮食宝贵,不能浪费。


        

奈何酱油拌面不好吃,他确实吃不下了。


        

现在大热天屋子里又潮又热,家里没冰箱这面条不敢放到晚上,所以才不得不倒掉。


        

少年对此深感难以置信。


        

这可是白花花的面条呀!


        

细粮呀!


        

钱进看着他手里那个不久前在公共伙房见过的大铝锅,又想起早上少年说的‘俺爹从港口’、中午圆规娘们说刘家嫂子‘港口开支了’的话,心里一动,便试探的问道:


        

“小刘同志?”


        

少年被声音惊动,猛的抬头说:“啊?啊!”


        

“前进哥,你叫我刘大甲就行了。”


        

钱进确定自己猜对了,这少年是刘家嫂子的儿子。


        

想想刘家嫂子做的午饭,他试探的把铝锅递过去问:“你要是不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有面条吃就是皇帝也不嫌弃。”刘大甲明白他的意思后惊喜的跳到地上。


        

锅底面条已经泡发的有些坨了,不过因为汤里有酱油,这样面条倒是进味了,少年吸溜的眉飞色舞。


        

他飞快捞了两筷子,犹豫一下说:“前进哥你要不先回去,我给你刷了锅送过去。”


        

钱进以为自己在这里让少年伤自尊便回家。


        

不多会,刘大甲端着刷到锃亮的锅登门。


        

锅子内外干干净净,里面还装了满满的清水。


        

他费力的端着铝锅进屋,门口有对十来岁的双胞胎在探头探脑。


        

两个孩子嘴边都有酱色面渍,相貌跟他有相像之处,应该是他弟弟。


        

钱进顿时意识到,刚才刘大甲让自己回家,是他带着面条锅底去跟两个弟弟分享了。


        

刘大甲放下铝锅嘿嘿笑:“前进哥你家水桶空了?三丙、四丁,你俩去给前进哥抬一桶水上来。”


        

钱进摆手:“大甲,不用这样,我自己用水少……”


        

“大热天的用水怎会少?”刘大甲打断他的话,催促两个弟弟去抬水。


        

弟弟离开后,他打量着房间低声问:“前进哥,这房子挂在你户头下了吗?”


        

钱进一愣。


        

这事他不清楚。


        

刘大甲进一步说:“这房子不是你父亲单位的家属楼,是街道的房子。它以前没有户头,是白大伯一家住这里。”


        

“但你隔壁的杜刀嘴家人口多,她家里住不开,一直想要这间房。”


        

“白大伯一家住这里的时候,杜刀嘴就跟他们家干仗。你父亲搬来后,杜刀嘴也来找过事……”


        

一边说,他一边伸手指向隔壁204。


        

“你最好把这房子的归属问题做个落实。”


        

这是钱进所不了解的事。


        

他的前身没在日记中记载这件事,只记述了钱忠国在工人新村那间新房。


        

如今经刘大甲的好心提醒。


        

他有了一股紧迫感。


        

这房子他必须得保住,这是他在当下的安身立命之所。


        

刘三丙和刘四丁个子小,又黑又瘦,但力气不小。


        

两人跟俩小弹簧似的,溜溜的便抬了一桶水回来。


        

钱进有心想找点零食给孩子,可家里为数不多的点心已经被他在昨晚吃掉了。


        

这样他只能满怀歉意的目送三个孩子离开。


        

心绪茫然,钱进又研究了一会‘物资购销证’后无奈躺在木床上睡觉。


        

床上铺了竹编凉席,很凉快。


        

这年头城市里还没有热岛效应,透窗而入的海风带着丝丝凉意很让人舒坦。


        

一觉昏天黑地。


        

然后被哭声吵醒。


        

起床后他感觉背上痒痒,反手一摸后面全是凉席印子。


        

钱进去对着镜子一看。


        

这些密密麻麻的印子凹凸有致,配上虎背蜂腰看上去还挺风情万种。


        

哭声越发惨烈,还夹杂着女人暴怒的咆哮:


        

“作死的贼羔子!吃吃吃、你快把我也吃了吧!”


        

“大甲你看什么?去给我拿柳条子!今天非给你长长记性……”


        

嚎啕大哭声更是凄厉。


        

钱进好奇的推开门,筒子楼的楼道里永远飘着煤烟味。


        

隔壁印着‘街道先进家庭’的半截蓝布门帘被人掀开,有妇女钻出来往上看。


        

钱进打眼一看是之前遇到的圆规娘们。


        

顿时,他明白了对方在公共伙房中对自己展示出的恶意来自何处。


        

她就是觊觎自家房子的杜刀嘴。


        

再往下联想,他陡然想到了这娘们那一句‘过两天有你不得意的时候’。


        

她这句话的隐藏含义,是不是说过两天要抢夺自己的房子?


        

杜刀嘴跟他打了个照面先翻白眼,然后她冲三楼努嘴说:“看你年纪不大,还挺会看热闹——喏,上头又打孩子了。”


        

钱进问:“为什么打孩子?我听着好像偷吃什么了?”


        

杜刀嘴露出笑容:“嘿,老刘家的老二中午没吃上饭,饿急了翻墙进少年宫偷吃了人家试验田的生茄子,叫人老师逮住找上门来了。”


        

“走,领你上去瞅瞅。”


        

这年头的人缺少娱乐活动,公共场合有人放个屁都得讨论研究半小时。


        

有人打孩子,这是盛景。


        

三楼楼道口已经堵了十来个人,另外住在这层楼的人家也都开了门往外看。


        

钱进看过去,中午打过照面的刘家嫂子正从刘大甲手里抢走一根木棍。


        

他家门口蹲着个少年。


        

少年跟哥哥弟弟们一样又黑又瘦,他蜷缩身体把脑袋夹在膝盖之间哭,像是只被打到无处可逃的小狗。


        

刘三丙和刘四丁两小兄弟贴着北墙站定。


        

两个人惶恐不安,只会用开裂的指甲抠着墙皮上已经脱落的“备战备荒”标语。


        

刘家嫂子劈头盖脸的抽蜷缩身子的少年。


        

刘大甲想拦不敢拦,便哭着说:“妈、妈,老二没撒谎,他以前没、没偷少年宫的东西……”


        

刘家嫂子不语,只是一味的抽打少年。


        

钱进看左邻右舍没有人有想管的意思,便摇摇头走出去。


        

刘家仨孩子中午帮他刷过锅、送过水。


        

他对刘家的孩子挺有好感。


        

老二虽然是偷了东西,但钱进觉得可以谅解。


        

这孩子偷吃生茄子啊。


        

人要是没饿到遭不住,怎么会吃这个?


        

钱进上去拦住刘家嫂子。


        

他没劝架也没问前因后果,只是请求的说:“嫂子,我家里有点活忙不过来。”


        

“到你这里搬个救兵,叫四个孩子去给我帮点忙吧。”


        

妇女推开他继续咬牙切齿的抽老二:“你把那仨弄走就行了,正好省得他们在我眼前气我!”


        

“这个贼小子去不了,我今天非得打断他的贼骨头不行!”


        

妇女力气出奇的大,钱进愣是拦不住。


        

他只好嘴上使劲,劝解说:“老话说的好,小孩没记性,记吃不记打。”


        

“你叫他们跟我走吧,他们去给我出苦力,晚上我管老大老三老四吃饭,老二我饿着他……”


        

说着他给刘大甲使眼色。


        

刘大甲很机灵,擦一把眼泪赶紧拽走二弟。


        

老三老四跟两条黑尾巴似的,跟着两个哥哥跑的飞快。


        

刘家嫂子扔掉手里柳条,满面悲怆:“这些狗币养的熊东西哟!”


        

“他老子一个月就四十斤的定量,为了能养活他们这些小玩意儿,专上夜班猛加班,这才拿到五十斤的定量。”


        

“贼小子出去祸害一通,二十斤的粮票没了,这可让我怎么跟老刘交代?”


        

“下面半个月可怎么活哟!”


        

看热闹的人群一哄而散。


        

钱进领着四个孩子跟老母鸡领四个鸡仔似的回家。


        

刘大甲给了二弟一巴掌:“还不给前进哥道谢!”


        

刘家老二低头哆嗦着默默垂泪。


        

刘大甲便感激的说:“前进哥,谢谢你,要不是你今天二乙准能被我妈打断骨头……”


        

“不用谢,你们母亲不容易,她是怕你二弟误入歧途才打他的。”钱进叹气。


        

他想到了刘家嫂子中午数粮票的场景。


        

十几张粮票数了五遍!


        

刘三丙咳嗽。


        

他在门口捡了条没泡开的干豆角,此刻正抻着脖子往下吞咽。


        

“这别吃。”钱进赶紧去拍背,否则待会怕是就要展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来给哥干点活,晚上哥管饭。”


        

“你们知道哥刚从外地回来,家里没有粮食也没有煤,你们帮我去买粮食买煤。”


        

刘大甲痛快的说:“小事一桩,前进哥,这算什么帮忙?”


        

当下是票证时代。


        

老百姓生活全靠票。


        

钱进不了解这种生活方式,也不知道粮票煤站之类的店铺在哪里。


        

所以他得找个师傅领路。


        

半大少年刘大甲是个合适人选。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是作者:全金属弹壳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