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29章 菩萨皇帝
夜间

我的哥哥是高欢

        

萧衍闻言,倒是没有急着下定论。


        

恰巧这是宫女们手托着木盘,端来两碗朴素的米粥,真就是纯小米粥,里面没有任何肉食。


        

萧衍端起瓷碗简单的抿了几口,便将瓷碗放下,用手帕擦了擦嘴。


        

陈庆之也连忙秃噜了两口。


        

极为清淡,压根就没有什么味道。


        

“陛下还是这般素朴。”


        

萧衍却只是轻笑一声,迷上佛学后,萧衍便进入了清心寡欲的阶段。


        

穿着粗布僧袍,每日只用简单的米粥果腹。


        

就连皇宫内的吃穿用度也都一切从简,后宫内自妃子以下所用人的衣裙都不得拖地,身旁宫女的裙摆就离地面有一小截的距离。


        

倒不是萧衍人到晚年觉醒了什么特殊的癖好。


        

天天喝粥,不代表被粥吧的人附体。


        

纯粹就是以身作则,带头节俭,似乎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扭转整个建康城内乃至整个梁朝境内斗富、奢华的不良风气。


        

咚咚咚。


        

不远处有悠扬的钟声传来。


        

这是同泰寺内的和尚们在撞钟,紧接着便是车轮滚动之声,陈庆之连忙起身恭敬的退在一旁。


        

萧衍也起身走向车驾,回头道,“明日你也来朝会,与群臣一同商议北伐之事。”


        

说罢。


        

萧衍便登上车驾,而车驾直奔华林园的北上阙,然后一路走大通门出了皇宫。


        

出了大通门远远便能瞧见鸡笼山,东晋的四座帝陵便修在鸡笼山下,而同泰寺则就在大通门外。


        

在信佛这方面。


        

南梁,大魏都一样,在皇宫的外围修了大量佛寺。


        

直至车驾消失在视线之中,陈庆之这才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心中暗暗叹气。


        

陛下节俭,然而手底下的大臣们却将百姓视作草芥,贪污成风,贪图享乐,建康这座城市似乎在萧衍的治下安逸太久了。


        

说来也是搞笑。


        

陈庆之前日奉召回朝的时候,骑马回到建康,却被御史台的人上表弹劾。


        

理由竟然是,骑战马极为不优雅,有损士人体面,应当骑小马才对。


        

“风俗至此,必须要建言陛下北伐,扭转建康这重文抑武的风气,若纵容此等风气滋生,日后大梁如何抵御北兵南下?”


        

………………


        

建康宫。


        

最早乃是孙权在此建立的宫殿。


        

衣冠南渡后,司马睿在此建立东晋,依旧将皇宫设立在此处,但后面苏峻之乱将宫城毁坏。


        

晋成帝令尚书仆射王彬在旧址上重建建康宫,因朝廷禁省在内,也称为台城。


        

虽然丢失了天下之中以及汉人故土,但东晋的皇帝们都心念故土,新建的建康宫其布局与洛阳皇宫的布局如出一辙。


        

萧衍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三重城墙,将各个区域划分开来。


        

太极殿内。


        

萧衍高居尊位,却未着天子华服,依旧是一身素布僧衣,但终究是当了几十年的老皇帝。


        

即便是没有那些装饰品,光是坐在那,便能震慑殿中众人。


        

反倒是下面的公卿、百官各个身着华服,怎么奢华怎么来,仿佛生怕被他人给比了下去,即便是位置靠近太极殿门口的低品级官员们也都如此。


        

百官朝见后。


        

元法僧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陛下!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定然不能错过此番北伐的良机啊!”


        

元颢也跟着附和道,“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北境烽烟四起,贼匪厮杀,已是元气大伤,陛下若能遣人带兵北伐,定能收服中原故土,而王天下!”


        

南逃的元氏宗亲们,都纷纷开口劝说萧衍派兵北伐。


        

尤其是元颢,他是这太极殿内最晚前来投奔的元氏宗亲,他对如今北边的情况最为了解。


        

萧衍没有接话茬,只是头一偏,看向担任尚书仆射,侍中的谢举。


        

看其姓氏便知道,乃是出自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乃是南朝最显赫的两大高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便是这两大高门姓氏。


        

谢举一副儒雅文人的装扮,同样是上前一步,慢悠悠的整理了一番这才开口反驳,“陛下,臣认为北伐不妥。”


        

“陛下常年休养生息,体恤百姓,使得我大梁境内之民,不受战乱之苦,百姓无不感恩陛下如天之德,若猝然兴兵,定然会折损民力,劳民伤财,使得百姓心中积怨,有损陛下仁德之民!”


        

吏部尚书王暕同样也上前一步,厉声驳斥,“陛下,臣要弹劾始安公等人,陛下体谅他们,给他们许以高位,然始安公等人不思忠君体国,为了一己私欲,妄言出兵北伐,其心可诛!臣恳请陛下重重责罚,以儆效尤!”


        

开什么玩笑?


        

靡费众多,打下来的地盘又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吃饱了撑得支持北伐?


        

双方争执不下。


        

萧衍却是淡淡的开口道,“武威将军有何看法?”


        

陈庆之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也同意北伐,此乃天赐良机,葛荣与尔朱荣即将在河北决战,山东、陇西亦有人作乱,大魏朝廷自顾不暇,山东诸州郡皆有投降之念,若此时能带兵北上,便可一举将河南、山东之地收回。”


        

“待到尔朱荣与葛荣两败俱伤之时,甚至可一举收获山西、河北之地,彻底光复中原汉土!”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陛下!”


        

谢举再次开口反驳,声调不大,依旧是那副慢条斯理的模样,突出一个儒雅。


        

“陛下,武威将军为求立功,不顾朝廷大局,其心可诛啊!”


        

文臣,武将似乎自古以来就是对立面。


        

而就在此时。


        

度支尚书何敬荣也跟着开口,他出自寒门。


        

早在505年,萧衍便修建国学,广增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主要面向的就是寒门子弟,学费全免,食宿皆有朝廷供应。


        

只要能精通《五经》中的任意一经,便可被选拔为官员。


        

当时萧衍还特意下旨,哪怕是放牛放羊的,只要是寒门之后,就有考试资格。


        

说白了就是对抗王谢这等高门望族的一种手段。


        

也是科举制度的beta版。


        

何敬荣便是萧衍重用寒门之人的受益者,他很清楚萧衍重用他们这些寒门子弟是什么用意。


        

因此在朝堂之上,他不像出自王谢这等高门的子弟那样清谈,反而极为务实。


        

“陛下,依臣之见,此时北伐极为不妥!”


        

谢举等人一看素来跟自己唱反调的何敬荣也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不由露出喜色。


        

“有何不妥之处?”


        

“陛下,臣虽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却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猝然兴兵,粮草、兵员从何处调动?征召百姓入伍,耽误了今年的农时,致使收成大减又当如何?”


        

何敬荣确实在意的都是比较实际的问题。


        

眼看着萧衍就要被说服。


        

元颢连忙开口。


        

“陛下!”


        

“臣在北边有众多旧部,根本无需陛下派遣太多将士,只需遣数千精锐护送我北返,我便能举起乂旗,招降纳叛,尔朱荣这贼子,公然屠戮公卿、百官,早已是人心尽失,只需臣以元氏宗亲的名义举义旗,定然会人不服尔朱荣者前来投奔!”


        

“陛下日夜诵经念佛,臣亦听闻,成佛有三万六千法门。”


        

“普度众生,解救众生脱离苦难亦是成佛法门。”


        

“陛下对大梁百姓有仁德之举,亦有仁德之名。”


        

“然……北境百姓,年年遭受战乱之苦,其苦不堪言,就是需要陛下您这样的在世佛祖前去解救他们脱离苦难啊!!”


        

“陛下此番北伐收服中原汉人故土,解救汉人脱离苦难,北境之民定然感恩陛下如天之德,视陛下为在世活佛。”


        

“天下百姓皆感恩于陛下,视陛下为活佛,陛下凭此功劳,自当修成如来金身!”


        

“我请求陛下封我为魏王,北伐成功后,臣愿替陛下镇守北境,带着治下百姓,日日夜夜烧香念佛,向佛祖言明陛下如天之功德!”


        

此言一出。


        

谢举等人皆错愕不已。


        

谢举更是连忙厉声反驳,“图造杀戮,如何为佛?”


        

元颢却反驳道,“杀一人便可救天下人,如何不能为佛?”


        

眼看着朝堂之上将再次争吵不休。


        

一直没有说话的萧衍,突然开口,制止了太极殿内的争吵。


        

“都歇歇吧。”


        

几十年老皇帝的威望摆在这,众人皆不敢再言。


        

萧衍站起身来,走到元颢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下令,进封元颢为魏王。”


        

“武威将军,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带兵护送魏王北伐,收复故土。”


        

元颢闻言大喜。


        

连忙下拜行礼。


        

“臣!替正在受难的北境之民,叩谢陛下天恩!”


        

“感谢在世活佛,有好生之德,愿解救北境之民,脱离苦难!”


        

陈庆之也连忙下拜。


        

“末将,谨遵陛下诏令!定当不负陛下所望,护送魏王北伐,收复故土!!”


        

萧衍只是叮嘱了一句。


        

“北伐路上,要尽量劝说,切勿造过多杀戮,阿弥陀佛……”



我的哥哥是高欢》是作者:叫兽爱吃小龙虾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