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春闺记事 > 第176节有志
夜间

春闺记事

        

顾辰之是打定了主意要去学医。


        

他也不想如此不孝,惹得父亲暴怒。


        

可人各有志,他不能违心走父亲安排的路,自己一辈子不痛快。


        

前年顾辰之和同窗去东郊游玩,看到田里的老农,背脊佝偻忙碌着庄稼活儿。


        

顾辰之几个同窗讨口水喝,就和老农闲话,问他一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说,不过是糊口。


        

“如今世道太平,不用打仗逃难,逃荒的人也少,干活就能填饱肚子,这是老天爷的恩赐啊。碰上了灾荒之年,颗粒无收,半年就白忙碌了……”老农笑着对他们几个公子哥说。


        

几个人笑笑。


        

他们赏了一回稻田绿秧,作了几首诗就回了家。


        

顾辰之却一直记得那老农脸上的沟壑。


        

他们每日从早忙到晚,只求一碗米粥裹腹。


        

而顾家每顿吃饭,都要大量的剩余。


        

明明能自己穿衣,却要丫鬟服侍……


        

那么,他顾辰之长着手脚是做什么的?


        

盘餐,哪一粒是他自己赚来的?


        

他就开始在市井行走,见得越多,心里总憋着一口气。


        

他也不妄想自己能造福百姓。


        

只是想自己开个药炉,也能施舍救济一方……


        

他又想起自己看书,看到将“医者”这一行成为“杏林”的来历:三国的时候有个叫董奉的人,他看病不收诊金。病家的病若是痊愈。就在董奉家的后山种两棵杏树。


        

不久,董奉家的后山,杏树成林。


        

春上杏花绽放,蔚然如霞,灿红映衬了半边天。


        

后人就把医者用“杏林”代替呼之。


        

每每想到这些,想到那董奉,想到杏林,顾辰之心里就一阵热血沸腾。


        

特别是顾瑾之的医术越来越显著的时候,顾辰之心里的骚动,再也按捺不下去。


        

他找了很多名医的医案自己看。


        

偷偷的看。


        

哪怕看不懂。他都先背下来。


        

有了这样的准备。他才敢今日违背父命开这个口。


        

顾辰之不求史册流芳,不求百姓感恩,只想将来若是有位像那位背脊弯曲的老农一样的穷苦人来求诊,他能解了老人的病痛。不收诊金。让老农把诊金省下来买口粮。


        

这样。顾辰之才能活得心安理得,才不枉自己在这个世上走一遭……


        

否则,尸位素餐。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尚未将自己的心思告诉妻子林蔓菁,大夫人后脚就跟了来。


        

大夫人眼底的泪痕未干,把大奶奶吓了一跳,忙叫人将惜姐儿抱出来。


        

大奶奶亲自端了茶给婆婆。


        

大夫人坐下,瞧了眼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对大奶奶道:“让人都出去吧,你在这里服侍。”


        

大奶奶道是。


        

等人都散去,大夫人就对顾辰之道:“你跪下!”


        

大奶奶心里骇然,不由向丈夫面上看去。


        

顾辰之有点不情愿。


        

大奶奶自己忙噗通跪了下去:“娘,相公做错了什么,都是儿媳妇的错儿。您骂我就是了!”


        

说着,给大夫人磕头。


        

顾辰之这才上来,拉住了大奶奶。


        

他也跪下,对大夫人道:“娘,都是我自己的主意,跟蔓菁没关系。她还不知道!”


        

大夫人自然知道林蔓菁的性格。


        

顾辰之去说那些混账话,不可能是林蔓菁挑拨的。


        

林蔓菁最是规矩。


        

“蔓菁起来!”大夫人沉声道。


        

大奶奶忙爬起来,不敢违逆。


        

“你可知道错了?”大夫人厉声问顾辰之,“若是知道错了,明日一早,在你爹爹上朝之前,就去赔礼道歉!”


        

顾辰之梗着脖子不语。


        

大奶奶都快急死了。


        

她云里雾里的。


        

怎么半日的功夫不在婆婆身边服侍,相公就惹了事?相公平素从来不忤逆公婆的啊!


        

“娘……”顾辰之抬眸,哀切看着大夫人,“娘,您也要逼死儿子吗?儿子又不是作奸犯科。行医有什么不好?咱们祖宗是摇铃串巷的赤脚大夫,我不过是继承祖业……”


        

“还说!”大夫人的手重重击在案几上,声音严厉道,“你知道你爹爹最恨人提及他的出身。你却一再往你爹爹心窝里扎刀子。你记得祖宗,却忘了父亲?”


        

顾辰之不说话了。


        

大奶奶林蔓菁终于隐约明白了什么。


        

她又跪下,请大夫人息怒。


        

“我……我没有忘记孝顺。”顾辰之声音有点湿,眼泪涌了上来,“小时候我不爱念书,娘说不念就不念,将来跟着祖父学医去,做个太医院提点也好,可父亲不同意。而后,我了秀才。


        

再后来乡试的时候,前几日我就开始泻肚子,娘说命没那个福运,不考就不考,多少人一辈子没举人的?娘总是说,人活着,先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再要对得起自己,要心里记挂着别人的恩情。


        

怎么到了今日,娘也来逼我?娘,我若不是定了决心,我不会提这话,惹得爹爹不喜……”


        

他眼角和额头都青了一块,抬眸看着大夫人,眼泪似珠子滚。


        

大奶奶林蔓菁忍不住,也在一旁小声的啜泣。


        

大夫人的眼睛就模糊了一片。


        

她哽咽难语。


        

屋子里三个人,都哭了起来。


        

好半天,大夫人才用帕子抹了泪,对顾辰之道:“收拾收拾,你先搬到你祖父租下的药庐去住。惜姐儿和你媳妇要留在娘身边,娘离不得她们娘俩。除了换身的衣裳。我是分不给你的!出去跟小伙计一样清茶淡饭,你都自己受去吧!”


        

说罢,起身走了。


        

林蔓菁已经听出了大概。


        

她扶起跪在地上的丈夫,道:“……你从延陵府回来,总说七妹好医术,还说自己想学医,前些日子又弄药书看,我心里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日……”


        

说着说着,扑在丈夫怀里,大哭不止。


        

她从丈夫和婆婆的话里。已经能明白发生了什么。林蔓菁是个很聪明的人。


        

公公不同意,这是要赶丈夫走呢!


        

大奶奶最清楚顾辰之。


        

他这个人下定了决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林蔓菁也不劝了,只是心酸不止。


        

顾辰之也被她带得哭了。


        

夫妻俩抱头又哭了一回。


        

第二天一大清早。顾辰之就收拾好了包袱。去给大老爷和大夫人辞行。


        

经过大夫人一夜的劝解。大老爷情绪平静了很多。


        

看到顾辰之跪着,他冷哼一声,抬脚就出去。上朝去了。


        

他没有再骂顾辰之。


        

顾辰之只得给母亲磕了三个头。


        

大夫人就道:“你爹爹心里还有气,平不了。不过,我说了你七妹好医术,也是光宗耀祖的事。你学不会你七妹的本事,就莫要回来!”


        

顾辰之心里大喜,忙道是。


        

大奶奶抱着惜姐儿,在一旁抹泪。


        

顾辰之磕了头,又摸了摸惜姐儿的脑袋,转身拿着包袱就走了。


        

大夫人和大奶奶都没有送他出门。


        

等顾辰之走出了院门,大奶奶眼泪就下来了。


        

大夫人倒是笑了:“傻孩子,你哭什么?你三叔替你祖父租的那铺子,就在西门大街上。咱们想辰哥儿了,等你爹爹上朝去了,咱们坐了车去瞧他。有什么相干的?他在那边,有三叔一家人照应着,吃喝都不会差,有什么可担心的?”


        

被大夫人这么一说,林蔓菁愣了愣。


        

继而也噗嗤一声笑。


        

可想着丈夫身上昨日被公公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林蔓菁的心又勾了起来。


        

顾辰之很快就到了元宝胡同的顾宅。


        

他先给顾延臻请安,说了他要学医的话,把顾延臻吓了一跳。


        

“好小子,你如今怎么想起这出?”顾延臻笑着问,“你爹说什么了吗?”


        

“我爹不太乐意。”顾辰之笑道,“还说学不会七妹的本事,就不准再踏入家门……”


        

顾延臻就笑。


        

他领着顾辰之,先进了内院。


        

宋盼儿也没想到大伯真的答应了。


        

抬眼,宋盼儿敏锐发现顾辰之眼睛微青,额头也有青肿。


        

这是挨打了呢。


        

大老爷肯定气坏了。


        

“定是你娘在间说项。”宋盼儿对顾辰之道,“辰哥儿,你投胎到你娘肚子里,是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顾辰之心里也很感动。


        

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他的母亲就有种难以言喻的魄力……


        

“是,侄儿谨记三婶教诲。”顾辰之道。


        

顾瑾之就笑着,起身领了他去祖父的外书房。


        

路上,她对顾辰之道:“昨日晚饭的时候,我和祖父说了你想学医,还说你拿朱丹溪比较。祖父说,有志不在年高,他很高兴呢……”


        

顾辰之就笑,心里的重石,终于放了下去。


        

等顾辰之和顾瑾之一走,宋盼儿就想派人去问老宅那边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结果,大夫人身边的春巧来了。


        

春巧是来传话的。


        

“大老爷说:大少爷学艺未成,不得入家门。大夫人让告诉三老爷和三夫人,只管拿药童对待他,严厉些,粗茶淡饭,磨磨他的性格儿……”春巧道。


        

宋盼儿就笑,对春巧道:“你回去告诉大夫人,我心里都有数呢……”


        

春巧就行礼告辞了。


        

宋盼儿对顾延臻道:“真没想到,辰哥儿愿意下这个狠心……”


        

“下狠心容易,坚持就难了……”顾延臻笑着道,“不知道他能忍多久。且看着吧。”


        

下午的时候,老宅那边外院的管事又来传大老爷的话,让顾延臻夫妻对顾辰之严格些,不准让他住在顾宅,要住在药铺,否则大老爷不依的。


        

——*——*——


        

泪~\


        

( 春闺记事   )



春闺记事》是作者:15端木景晨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