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春闺记事 > 第383节姜昕的姻缘
夜间

春闺记事

        

当时张道坤入狱,起于顾瑾之被绑架案。


        

可怀疑他绑架顾瑾之,并非他入狱的内在原因。


        

皇帝既然处心积虑将他入狱,却又留到几个月才杀,足见张道坤还是有点价值的。


        

听闻姜梁凯旋的消息,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灭了张家,张家的那点价值已经用完,这不言而喻。


        

这些事,关乎社稷大局,假如朱仲钧乱打听,一旦被皇帝知道,又会引起他的戒备。


        

朱仲钧就不敢再胡乱行走。


        

他和顾瑾之安心等着回庐州。


        

朱仲钧几乎是迫不及待想从京城离开。只有离开了京城,他的心才能安稳下来。


        

在惊涛骇浪里漂泊的人,最需要的是有个平静的港湾,先停下来歇息,再喘口气,才能有仇报仇。这是此刻朱仲钧的心情。


        

可京里不能没有人。


        

万一有什么变故,需得有朝臣替朱仲钧说话,也需要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所以临行前两天,朱仲钧连夜偷偷拜访了几名大臣。


        

到了正月十九的下午,顾瑾之仍在顾家那边说话。


        

家里亲戚朋友都知晓她明日离京,纷纷赶来作别。


        

大伯母也带着众人也来了。


        

顾瑾之被大家围着,含笑和他们说些客套话。


        

到了下午,眼瞧着天sè晚了,大家才起身告辞。


        

顾瑾之和宋盼儿送众人到了大门口。


        

等众人离开,宋盼儿问顾瑾之:“晚上这里用膳?”


        

朱仲钧没有回来。他早上就出去了。


        

顾瑾之说好。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盼儿极力想气氛好些,可大家都不开心。宋言昭也在场,他见顾延臻等人都没什么精神,想到顾瑾之明日要走,不宜说什么来调节气氛,也跟着沉默。


        

“……王爷什么时候回来?”顾延臻闷闷,不知该问什么,捡起一句话就随便说了。


        

他问了好几次朱仲钧什么时候回来。


        

顾瑾之只得再告诉他一遍:“说了晚膳回来吃,估计一会儿就要回来了。”


        

“他干什么去了?”顾延臻又问。


        

“不知道啊爹。”顾瑾之道。


        

宋盼儿重重看了他一眼。


        

顾延臻也感觉自己问了不止一遍,讪讪然打住了话题。


        

晚膳后,朱仲钧仍没回来。


        

顾瑾之喊了海棠,让她回王府别馆,看看朱仲钧到家了不曾。海棠回来说:“王爷刚刚到家。王爷说,不知晓这边晚膳用过了不曾,不好贸然过来。假如用膳完了,他就过来接王妃……”


        

海棠过去请,朱仲钧肯定知道这边已经吃过饭了。


        

他没有来,还说了这么一堆客气话,足见他是不想来的。


        

宋盼儿和顾延臻会意,并没有多想,对顾瑾之道:“你回去吧,别等王爷过来接。明日就要启程,好好歇息……”


        

顾瑾之道是。


        

顾延臻领着煊哥儿送顾瑾之。


        

跨过角门,顾瑾之和父亲、弟弟作别,让丫鬟锁了角门。


        

到了这边的王府,顾瑾之才对海棠道:“谢谢姐姐替我们遮掩……”


        

朱仲钧根本没有回来,来顾宅之前,是顾瑾之就叮嘱海棠过,让她帮忙遮掩的。


        

朱仲钧这几日很忙,他昨晚过了子时才回来,今日只怕同样,所以顾瑾之未雨绸缪。


        

海棠笑了笑:“夫人让我来服shi王妃,王妃就是海棠的主子。您吩咐的,海棠照办,当不起王妃的谢。”


        

顾瑾之就不再多言,带着海棠往正院去了。


        

果然,自鸣钟过了子时,朱仲钧才偷偷回家。


        

顾瑾之没有睡。


        

她没有惊动丫鬟,帮着朱仲钧更衣、亲自为他打水洗漱。


        

“事情办妥了吗?”顾瑾之问他。


        

朱仲钧将温热的帕子敷在脸上,道:“说不上办妥了。愿意受贿的人,都是贪财怕死的。咱们得宠又有钱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帮我;一旦咱们落魄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顾瑾之不再多问。


        

到了第二天,顾瑾之早早醒了。


        

她喊了朱仲钧起chuáng。


        

夫妻俩梳洗一番,用过了早膳,就先去了顾家。


        

跟顾延臻夫妻磕头之后,两人又进宫去辞行。


        

太后一开始还好,叮嘱他们路上小心,到了庐州好好过日子,早日为添丁增口。又叮嘱顾瑾之要疼朱仲钧,对朱仲钧好;也叮嘱朱仲钧要体恤顾瑾之,别给顾瑾之找麻烦。


        

说了一大堆,皇帝就下朝了。


        

羽林卫早已在午门处等候。


        

皇帝照例也叮嘱了几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往顾瑾之脸上看了看,神sè有瞬间的黯淡,而后又笑着说路上小心。


        

朱仲钧和顾瑾之跪下给他行礼道谢。


        

两人转身出门,背影渐渐消失在仁寿宫门口,太后的眼泪顿时就mi漫,视线变得一片模糊。


        

她狠狠转身,快步进了内殿。


        

皇帝亲自送朱仲钧夫妻到了太和门的殿前广场。


        

亲王的象辂早已等妥当。


        

四周跟着三十多名羽林卫。


        

朱仲钧搀扶着顾瑾之的手,亲自服shi她上了象辂。像这样的象辂,规矩应该是朱仲钧先上的,而后顾瑾之又由下人服shi而上。


        

皇帝看到朱仲钧在顾瑾之面前如此谦卑,多看了朱仲钧两眼。


        

朱仲钧笑笑,不以为意。


        

他又给皇帝行礼,这才上了象辂。


        

象辂缓缓从太和门出发。


        

从太和门,路过御桥,就到了午门。


        

出了午门,就等于出了皇宫。


        

八匹马拉着的象辂走得很快,片刻就到了端门;过了端门,就是承天门。出了承天门,就等于出了皇城。


        

皇帝站在太和门内的广场上,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正月下旬的京城,依旧寒冷。今日没有风,寒意稍微减轻了些,皇帝也没感到寒意。


        

直到身边的太监喊他,他才回神。


        

他折身回了御书房。


        

太监向梁把一张折子呈上来。


        

皇帝打开看,是关乎安南国凯旋军的。再有四五日,元平侯就要到京城了。


        

怎么赏赐元平侯,皇帝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锦衣卫的指挥同知,原本是两人。一个是谭宥,一个是张道坤。


        

皇帝一直不杀张道坤,不是幻想张家还能死灰复燃,而是盘算着张道坤的位置。张道坤一死,锦衣卫指挥同知的位置,定有人要谋取,到时候皇帝也为难。


        

所以,他把张道坤留到了今日。


        

如今,锦衣卫指挥同知的位置空了出来,可以安置元平侯的儿子。


        

元平侯只有两个儿子,都被他带去了战场。这份保卫社稷不顾小家的情怀,应该极力奖赏,给朝臣们一个榜样。


        

“二十五应该能到京城。”皇帝自己沉吟着。


        

安南国平乱军正月二十五日就能进京。


        

皇帝想了片刻,起身往仁寿宫去。


        

“母后,仲钧和小七离京,您心情不好,是朕的不孝……”皇帝道,不等太后说什么,他继续道,“不如,请了姜家二小姐进宫,陪您解解闷?”


        

太后心里微顿,面上不动声sè,笑道:“也好。姜家那位姑娘,哀家也见过几次,端庄贤淑,哀家很喜欢她。让也来,哀家好些日子没有和说说话儿……”


        

大长公主是太后的大姑子。


        

当年太后母仪天下,大长公主出了很多力。


        

而后,她不声不响去了延陵府几年,两人才慢慢生疏了。


        

太后隐约才猜到公主离京的原因,却也不愿意去点破。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皇帝笑笑:“朕也好些日子没见着姑母。论起来,元平侯是朕的姑母表兄,姜家二小姐就是朕的外甥女。母后,姜家二小姐尚未出阁,只怕是没有合适的人家吧?”


        

“皇帝想给姜家二小姐保媒?”太后问。


        

皇帝含笑,道:“姜家二小姐也快十七了。姜家不给她定亲,只怕事出有因。等元平侯回京,和他商议商议再说。母后,您觉得朕身边的徐钦怎样?朕封他个伯爷,配得上姜家的门第吗?”


        

徐钦是锦衣卫指挥使,皇帝身边第一人。


        

皇帝最是信任他的。


        

徐钦早年就有战功,当时没封赏爵位,乃是皇帝觉得时机不到。


        

如果有了爵位,徐钦还有什么追求?皇帝以后又该那什么ji励他?


        

所以才留到了今天。


        

皇帝自己去做媒,总归不妥。


        

他这是想太后去做媒。


        

太后却犹豫了下。


        

姜昕长得不算美艳,却也是标志可爱的年轻姑娘。而锦衣卫指挥使徐钦,已经快三十,长得粗壮高大,面黑寡言。不管是容貌还是门第,都配不上姜昕的。


        

姜昕是公主的孙女,侯爷的女儿,真正的望族千金。


        

姜家岂会高兴?


        

元平侯刚刚打了胜仗回来,皇帝就怕他威高震主。人尚未到京,就要想尽办法压制他。


        

这些,都是帝王策略。


        

太后道:“徐大人在陛下身边多年,劳苦功高。姜昕是元平侯的次女,配徐大人是郎才女貌……”


        

她同意替皇帝办妥这件事。


        

皇帝满脸欣慰。


        

交代清楚之后,皇帝从仁寿宫出去了。


        

太后就立马叫人去姜家传旨,请大长公主带着姜昕,明日到仁寿宫来。


        

吩咐下去之后,太后的心,又飞回了朱仲钧和顾瑾之身上。


        

他们刚刚走不久,不知道出京城没有……


        

下次进京,只怕要等到年底。


        

太后默默叹了口气,心口堵了一块石头,怎么也下不去。


        

她太舍不得朱仲钧和顾瑾之了。


        

rs!。



春闺记事》是作者:15端木景晨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