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我真觉得米花町是天堂
恰好写到剧场版,所以就当在这里和大家闲聊闲聊了。
先说M28,有剧透。
其实实话实说,虽然完全没有推理,破案是真的谁上谁都行,但是我对M28的评价整体上不算太差。
从一个勉强能算是推理故事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认为M28的问题其实不在案子的主干。
首先,以我的理解,这个案子的主干部分在凶手为了给女朋友报仇,对当年的抢劫犯动手,而在那时恰好遇到了追抢劫犯的大和敢助,所以顺手为了防暴露,就想把大和敢助也做了。
之后回到当前时间线,他杀了鳄鱼,其实也和所谓的证人保护计划改革完全没关系,他杀鳄鱼就是因为担心鳄鱼会查到他身上。
这就涉及到这个剧场版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明线的“追杀大和敢助”和暗线的“司法交易”,其实压根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实际上,你完全可以直接把所谓“司法交易”的线删了,故事仍然是完整的。
如果你把这条线删了,故事就会变成这样:
两个劫匪,抢劫过程中让店主女儿受伤,女儿因为受伤没办法追梦自杀。
两个劫匪一个先供述达成了协议,所以少服刑,另一个多服刑。
店主女儿的男朋友觉得这两个人害死了自己女朋友,但是量刑太低,决定报仇。
但是在报仇过程中遇到了大和敢助,为了防止自己暴露,就连着大和敢助一起杀。
之后过了几年,鳄鱼发现这案子有问题,重新调查,然后被凶手知道,灭口了。
接着就是重新灭口大和敢助。
你就发现这故事是完整的,和所谓的司法交易半毛钱关系没有。
删了它,凶手的行动逻辑完全不受任何影响。
他的核心就是,觉得量刑不够所以动用私刑报仇和为了掩盖罪行的灭口。
甚至于,他那个加进去的司法交易,连爆米花的作用都没起到,真正的爆米花,柯学元素是射电望远镜,可这玩意不要司法交易改革一样可以用。
所以把这玩意加进去是为了啥?
就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司法交易”在故事里压根就没有任何参与的必要,所以我之前才会说司法交易的所谓主题让我没有一丁点共情感。
说句不好听的话,真想深刻黑暗,单纯地做成因为觉得现代司法无法实现“正义复仇”所以变成警察杀手没准还更爆米花一点。
他这个所谓的“讨论司法交易”,压根就连“浅尝辄止”都算不上,这玩意根本就连皮都没套,只是挂了个名头。
宣传欺诈用的毛利好歹还开了关键两枪呢,这司法交易在剧情里有一丁点作用吗?
哦,有,引入了一个莫名其妙让人觉得很有标准死者风格但最后没死的伪装检察官?
这人我甚至连名字都不记得了……
至于说其它的细节硬伤,比如凶手反而去照顾昏迷的大和敢助这种东西,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因为我几乎不关注访谈,所以甚至会有种怀疑,凶手的剧情线是青山给的大纲,然后鹦鹉自己往里面填了细节,最后填完一看,哎呀,不够高大上,上次零执卖得好,肯定是我加的司法交易牛逼,这次再给塞进去。
最后就成了这一坨。
画蛇添足感实在是太强了。
然后,就是我现在就是很后悔,写M7写得我想吐。
真的,物理意义上的想吐。
我写作的习惯就是很严谨,如果写非原创剧情,我的习惯是先把漫画看一遍,理清楚青山给的推理思路,凶手的行动逻辑,然后再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是否有其它的方法来找出凶手。
换句话说,如果原作案件是个题目,那么我的做法是希望能在青山给出的标准答案外,再试着用另一种方法解出题目。
只不过有的案子,限定条件卡得太死,没有第二种解题方法。
其实我觉得这个方法挺有趣的,因为当我这么去做了,去思考了之后,就会发现青山写得好的案子,你真的能从犯罪心理学等等其它角度去印证他的“凶手”。
但是这一切在写剧场版的时候,几乎都做不到。
首先,剧场版没有漫画,他在动,我想要去一点点研究,就必须一直暂停,一直反复拉进度条,这和漫画翻页或者滚鼠标完全不是一个工作量。
其次,剧场版的案子……
真的,完全没有任何逻辑,除了类似M1这种证明题,你几乎可以把凶手换成出场的任何一个人。
就好像现在在写的M7,凶手的手法任何一个出场的嫌疑人都能做得到,那凭啥一定是他?
唯一一个具有排他性的线索是凶手口误的谐音梗,但这玩意完全可以解释,没人规定懂弓箭但是不承认的就一定是凶手,他一样可以是干扰项。
案件推理做到这个程度,就是是非常失败的。
因为凶手就是“不唯一”,所以我压根没有能从侧面印证的可能,所以想要让广对班去从其他有意思的角度“印证”凶手,最后只能暴力破解。
这就会让我觉得很恶心。
总结就是写起来又累又没意思。
然而这么恶心的东西,后面还有一堆要写。
至少M12是肯定跑不掉的,我现在都后悔,早知道剧场版写起来这么恶心人,我女主就写星野辉美了,反正类型都差不多,无非就是要等到现在才能登场,但是办公室恋情可能还好写点……
更不谈还有后面被青山认证进了正史的剧场版不能跳……
所以以后的剧场版,能不写的我都不写了。
生理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