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 第十二章 五百裂石,灾后第一次丰收(求追读)
夜间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火樘没想到自己离开才俩月,族内变化就这么大。


        

族城外,梯田绿意盎然,山间人工小河蜿蜒。


        

族山上,四处因地制宜的药园子初现规模。


        

族中娃娃追逐嬉戏。


        

挨着鱼塘的演武场上,号子声响亮。


        

演武场旁的高台上有两位族人在碰撞。


        

这是武台。


        

族人练武难免会发生口角,有纠纷武台上走一遭,胜败解决问题。


        

一旦发现有私斗,会按照新订立的族规严惩。


        

房舍院落中,有零散的族人在用空闲时间打夔牛拳,显然并没有放弃武道修行。


        

祖庙外台阶下,晾晒满了草菇、药草等东西。


        

先祖看着晒,吃的也放心。


        

至于火山骑的裂山夔,则是在深山中抓来的。


        

一共抓回来九头,听说不乖的已经吃了。


        

剩下这四头很乖。


        

短短时间内,种田、驯养、培养药草三个小分类体系就初步建立了起来。


        

这是瘟疫席卷后的部落?


        

也不怪石蚨一行人在族外就惊到,他这个族长也惊到了。


        

恍然发现,族内好像没他这个族长也行……


        

……


        

来到祖庙外石台上,火樘忍不住又一次驻足回望。


        

沈灿出来的时候,正看到火樘在发呆。


        

“族长不多休息几日?”


        

闻声,火樘立马回神过来,“阿灿,历代族长唯有我走出了三千里之外,这次出去所见震撼万分,心中始终难安。”


        

他述说起说起了外出的经历,带着一丝后怕。


        

“我感觉有可能是陵鱼部落做的,能视洪灾于无物的除了陵鱼,咱们也不知道其他部落会如此强大。”


        

“大船抓人,怪鱼牵船,咱们在深山立族反倒是躲过了灾劫。”


        

“听了这事之后,我觉得咱们还是要有专门的人外出查探,至少能够提前发现危险回来报信,打不过还能跑。”


        

沈灿点了点头,“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是很有必要的,出去好多天失联的话族内也会出现恐慌。”


        

对于情报联系,他之前就想到了培养飞禽,可惜就养成了几头裂山夔。


        

立志要对外发展的炙炎,必须要掌握外面的情况,才能趋吉避凶的发展。


        

“族内一直没有停止对族人的培养,如今裂石境武者数量已经快要超五百,足够咱们安排人外出查探了。”


        

“这么多?”


        

火樘吓了一跳。


        

可沈灿并不认为多。


        

从瘟灾之后,不顾损耗的吃兽肉,这两个月又有稀释的三阶兽血。


        

这又不是晋升超神,一荒之力要是还打不破,趁早都别修武了。


        

“吃的还够吗?”


        

惊喜过后,火樘就考虑到了问题所在。


        

武者消耗大,吃的自然就多,正常来说哪能供养这么多武者。


        

“灾后开垦田地中的麦黍长势很好,外面山林中荒兽正在增多,维持日常消耗问题不大。


        

趁着周围还没有新部落诞生,将周围环境都搞清楚,绘制地图,将大片区域纳入部落掌控之中。


        

就像上磺一样,可以随时横跨三千里。


        

查探的过程中,还能顺带抓捕一些幼年荒兽,飞禽回来驯养,弥补部落出行、传递情报的缺失。”


        

沈灿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查找矿脉,眼下族内武者兵器太差,没有矿脉咱们没有办法打造更多的兵器。”


        

“那好,咱们也学一学上磺,先把三千里方圆附近的山势地貌了解清楚。”


        

听到上磺的名字,火樘生出了一抹争锋的想法。


        

上磺部传承比炙炎久远,之前洪灾的时候上磺部的天脉武者,两次嚣张跋扈而来,他早就憋着气呢。


        

……


        

对于大多数族人来说,部落生活日复一日,一天天数着很快就过去了。


        

转眼间,五个月过去。


        

在族人努力下,洪灾后第一个丰收期到来。


        

和前世麦黍不同,大荒世界的麦黍颗粒大了好多倍,沉甸甸的下坠,颗粒分量更重。


        

为啥说是丰收期,主要是收割时间持续的有一点点长。


        

目前已经陆陆续续收了两个多月了,城外的地里金黄色依然夹杂着黄绿色。


        

田中天天挤满了收拢麦黍的族人。


        

城墙上、房舍上、连祖庙外的石台、台阶上,全是晾晒的麦黍米。


        

因为体块零零散散,沈灿也不知道拢共开垦出来多少亩地。


        

从族地山上放眼往外望去,凡是看到的地方,山上山下全是麦黍地。


        

大荒的土很肥沃,哪怕当季开荒种植的黍米,产量也出乎意料的高,用族内的容器衡量,亩产在三十到四十容器间。


        

一容器的斤两,沈灿掂量着大概在百斤左右。


        

一亩地看着产量高,可这里是大荒,地不一样,种不一样,族人吃的也多,和前世没有什么可比性。


        

亩产这么高,这其中也有沈灿的功劳。


        

族人执行了他之前除草、打坷垃(用榔头、木槌或耙子击打,使结块的土壤碎成细土),外加他配置的巫药除虫方法。


        

都说山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可这片黍田根本没超过十里地范围,麦黍成长周期却出现了好几个阶段。


        

短的不足三个月就收了,长的足足有六月还在泛青。


        

这么有计划,分批次,一次熟几颗,熟几片的成熟期,是沈灿没有想到的。


        

哪怕他根子里有种地的印记,可也没见过这样完全不符合生长周期的情况。


        

他也找过族老问过,族老也只大体知晓寒冷之时储藏物资,寒气过去后适合种植。


        

大体应对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是因为炙炎部太小没有节气传承,还是说本就没有相关发展,只能以后去论证。


        

田地头,沈灿乐呵呵和族人打着招呼,顺道摸摸凑过来的娃娃脑壳。


        

这些娃娃背着娘亲特意编织的小藤篓,在田中捡着黍穗。


        

环境相同下,麦黍成熟时间不同,他猜想是土壤的问题,准备研究一下。


        

又过了月余的时间,麦黍总算是都收割完了。


        

虽说收割跨度长,可一场族部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丰收,还是值得庆祝的。


        

“狩猎队回来喽!”


        

城头上,几个小娃娃看到一群人归来,立马大声呼喊起来。


        

丰收收尾阶段,火樘就让火山带人外出狩猎。


        

一行数十人,或拖或扛着猎物归来。


        

最前方,更是用木架架着一头麻昏过去的神异裂山夔。


        

这头荒兽,除了头上有两个如弯月一般的牛角外,鼻梁上还有一只黑纹独角。


        

随着狩猎队进城,族内各家族人纷纷走出住所。


        

娃娃背着自己的小藤篓,藤篓中装的是收割麦黍的时候,从田中挑选出来的大穗的麦黍。


        

洪灾后第一次丰收,除了猎了荒兽外。


        

更重要的祭品,便是这些大穗的麦黍。


        

“祭祖!”


        

火咸的号角声又响了起来。


        

这一次沈灿没有从祖庙先出来。


        

火樘站在了祖庙外石台上。


        

“幸得祖宗庇佑,我炙炎撑过了洪灾、瘟灾,又迎来了大丰收。”


        

“今日猎裂山夔敬奉先祖,举族同祭。”


        

“敬告先祖,我炙炎传承仍在,祭祀不绝,族嗣延绵!”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是作者:山人有妙计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