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二十四章 大洪长拳
夜间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李郎中对姜家底细,自然是一清二楚。


        

面上并不着急,只笑得一脸熟络,话头拐得极顺:


        

“咱们谁跟谁,还扯钱字,忒见外了不是?”


        

说着,便抬手指了指山脚那头的药园子,语气像在说自家地里种的豆角:


        

“你那五亩药,不是正长着呢嘛。”


        

姜义心下登时明了,却不作声,只端着茶盏,听他把后话讲完。


        

“这样吧,半袋虎骨,就算你二十两,先记在账上。”


        

李郎中捏着指头盘了盘,道:


        

“日后我若缺药,去你那园子里采了,在账上折价,抵了便是。”


        

这算盘打得,连姜家那几垄还没起头的药苗子,都给惦记上了。


        

这价倒也不算离谱,李郎中显然心里有数。


        

虎骨虽是好物,可这等碎渣子,一时半会儿也真不易寻着买主。


        

姜义心下,倒是隐隐有些意动。


        

几株尚未成材的药苗,换一批即刻能用上的虎骨药材,也算是划得来。


        

亮小子眼看就要回家了,若能趁着这会儿,好好把身子骨打实了。


        

回头真个选进州府,那便又是一番造化。


        

在娃儿的前程面前,这点子账,也就不足为道了。


        

见姜义神色松动,李郎中眼皮都不带抬一下,又顺势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来。


        

“这虎骨打底,加两根首乌须子,再添上我这一味秘制辅料……”


        

他话音压得低了些,姿态却更殷勤了几分。


        

“这可就是一副正经的锻体汤药,不是炖鸡炖鸭那点花架子。”


        

说罢,还朝姜义递了个意味深长的眼色:


        

“这料子,可是不轻易外传的。你我交情,这一份,算我搭你了。”


        

姜义心里自是清楚,李郎中这人,买卖斤两掂得极准。


        

既肯“搭”这一份,又推到面前来了。


        

索性笑笑,将那虎骨和油纸包一并收了。


        

又隔了两日。


        

午时的山路,薄雾才散。


        

一道小小的身影,便随着于大爷那辆吱吱呀呀的牛车,晃悠悠地回了村。


        

姜家人早早便候在村口,目光沿着山道,一寸寸地往前蹭。


        

牛车还未停稳,姜亮那小子便身子一撑,从车板上麻利地窜了下来。


        

柳秀莲眼眶红了,快步上前,一手扶着他肩膀,一手摸着脸颊,前后左右打量。


        

见他虽黑了些,却壮了不少,心下便踏实了。


        

姜义也朝于大爷拱了拱手,几句寒暄后,领着一家人慢慢往家里走。


        

回到院里,姜亮顾不得歇气。


        

先是将背上的包袱解下,跪坐在地,一件件往外掏东西。


        

给爹爹的,是双新做的布鞋,鞋底扎实,鞋面干净,针脚细得很。


        

给娘亲,是一盒胭脂,虽是县城里头最便宜的款式,却也颜色正、香味足。


        

给大哥,带了糖人和糖葫芦,一根红彤彤的,一根卷着芝麻亮晶晶。


        

最后,他又摸出个糖人,另一只手捏着个布老虎,凑到小妹跟前,一晃一晃地逗她玩。


        

小小的眉眼里,满是得意与疼爱。


        

饭菜早已摆好,碗筷齐整,一家人围着饭桌坐下,吃了顿妥妥帖帖的团圆饭。


        

姜亮边嚼边说,嘴上叼着鸡腿,手里还比划着。


        

一会儿说县尉司的大堂高得能挂风。


        

一会儿讲练功场上有人练功走火,裤裆着了火,吓得满场乱窜。


        

讲的自然都是些趣事。


        

姜义心里却明白,半大娃儿孤身在外,哪能尽是风光。


        

无非是拣些好听的,不想家里人跟着操心。


        

姜义不点破,只端着碗静静听着,偶尔应一声,神情倒比往日还更认真几分。


        

柳秀莲筷子就没停过,一边听着,一边往儿子碗里添肉,没一会儿便堆成了个小山包。


        

吃过饭,柳秀莲收拾灶间去了。


        

姜亮憋了一肚子劲儿,当场便在院子里摆开架势。


        

说要给爹爹大哥瞧瞧,在县尉司里学的“正经拳脚”。


        

只见他步扎得稳,拳打得响,一套大洪长拳舞得虎虎生风,胳膊腿子有模有样。


        

比起离家前那副小鸡仔模样,倒真有了点少年样。


        

收势时,脚跟一并,手抱拳,脸不红、气不喘,站得笔挺,那口行气之法,也没落下。


        

姜义与姜明站在一旁,头一点一点,嘴里随口夸了几句。


        

姜亮毕竟年纪小,那几句夸词一入耳,脸上笑意便忍不住地往外冒。


        

说着说着,扯着爹爹大哥的袖子,就要一块儿练。


        

大洪长拳名头虽响,据传乃上古所遗,但流传甚广,也不是啥稀罕玩意儿。


        

只是初学之时,得有行家在旁瞧着,免得劲路偏了。


        

对这等正经拳脚,姜义也不是没兴趣,只是眼下却忙开口推了:


        

“你大哥年纪轻、骨头活,跟你学着正好。”


        

话虽简单,心里却是有数的。


        

亮小子这一趟回来,除去来回折腾,能在家的日子,满打满算也就三天。


        

姜义虽说苦练不辍,可再怎么练,毕竟岁数摆在那儿。


        

论悟性、记性,还有筋骨的顺畅程度,拍马也赶不上眼前这两个小的。


        

与其抢着学个囫囵。


        

倒不如放手让姜明先学明白,日后自己再跟着来,也落得个稳妥。


        

再说了,姜义还有要紧事。


        

得赶着将那锅虎骨首乌汤熬起来。


        

这汤药说不上复杂,料子也不多。


        

可那虎骨,要熬透了药性,着实是个水磨的活计,一点火候也马虎不得。


        

姜义将新买的陶罐拎出来,捡了几块最大最硬的骨头渣子投进去,添足了山泉水,稳稳坐上炉灶。


        

这汤得先文火煎上一整日一整夜。


        

等骨中髓气出尽了,再往里添首乌须子、辅料诸般才成。


        

屋里炉火红旺,药香渐浓,屋外拳声连连,吆喝不绝。


        

听在耳里,倒像是旧年间的光景,又活了过来。


        

兄弟两个在院里你来我往,直练到夜深时分。


        

姜明那一套拳,到底是底子好、又有人带,虽不见神采飞扬,也算勉强有了章法。


        

姜义守着炉子没动,直到深夜,柳秀莲出来接了班,才揉揉眼角起身歇去。


        

次日一早,姜义醒得晚了些,已不见了姜明踪影。


        

院里只余姜亮牵着小妹的手,一板一眼地比划着拳式。


        

那小闺女才快一岁半,眼下已能听懂几句大人话头,说不上伶俐,却机灵得很。


        

这两月里,药浴不断,筋骨练得结实得吓人。


        

小拳头一砸,连床板都给磕出个坑来。


        

如今再有大娘婶子来串门闲坐,姜义都不敢轻易让人抱娃。


        

生怕这小祖宗一个闹腾,给大娘砸出好歹来。


        

灶房里,那陶罐仍在咕嘟咕嘟地响。


        

熬得剩半锅汤汁,已泛起赤黄,带了几分浓烈的骨腥气。


        

直到近晌,姜义才将几味辅药一并投进去,盖好盖子,继续慢熬。


        

这时院门响动,姜明回了。


        

一身露水气,鞋底还挂着点草叶。


        

看那方向,显然不是去塾馆念书,倒像是翻去了后山。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是作者:贰林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