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三十八章 坐忘心静(求月票!)
夜间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姜义听得出神,良久才轻轻一点头。


        

心头却不由得浮起几日前,姜明从塾馆里抱回的那一摞旧书。


        

瞧那架势,倒正暗合了刘庄主口中,那条最最艰难,也最最上乘的修性路数……


        

正思量着,药铺内帘一挑,李郎中拎着几包药材出来,递与刘庄主。


        

刘庄主颔首而去,姜义这才转过身,冲着李郎中道:


        

“老规矩,还是那方药浴,来几包。”


        

话头一顿,又笑着补了一句:


        

“在不加钱的份上,劲儿给我加到最烈。”


        

这方子用得久了,药性也淡了些,可胜在便宜。


        

自家在李郎中这儿还挂着一沓账,写得比药方都密。


        

省一点是一点,讲不得虚名体面。


        

拎了药包回家,洗净泥尘,收拾停当。


        

夜里灯下闲来无事,那本坐忘论又被翻了出来。


        

自家这等门第,这等光景,能讨得一线旁门,初窥“修性”之道,已是老天爷赏饭吃。


        

一步登天的念头不敢有。


        

管它是不是大道,先练着瞧着,走一步算一步,再图他法也不迟。


        

姜义寻来纸笔,耐着性子,一笔一划,半页一歇,将那本坐忘论细细誊了一份。


        

等墨迹晾干,递给了院里舞棍的小儿姜亮。


        

“若有闲心,翻翻也无妨,兴许能养神静气。”


        

也没说得太高深,只点到为止。


        

看着儿子那双只认刀枪拳脚、不爱字纸笔的眼睛,顿了顿,笑着补道:


        

“若实在瞧不进去,也不打紧。”


        

“就当是个助眠的小方子,睡踏实了,精神头也足了,练武才更有劲儿。”


        

姜亮接过那册子,在手里掂了掂,眼中竟真透出几分好奇来。


        

翻过正月,寒气犹存,春却已悄悄爬上枝头,风里透着股子青绿。


        

姜家那口小院里,姜亮依旧照例舞他那套“花架子”棍法。


        

棍起棍落,招式虽青涩,气势倒已端得起。


        

错也错得整齐,至少打得起架子了,虽不中,亦不远矣。


        

再算算时日,该是去县里报到了。


        

临行前,这小子浑身都是劲,话说得比风还响,非说这回要杀入上游,不搏个名头不罢休。


        

他虽有呼吸法做底子,桩功也扎得结实,筋骨灵活,动作有样。


        

可到底不是那帮县城里的富家子,日日药膳,月月请师。


        

虽说不至垫底,但真要论起名次来,也不过是勉强混个中游。


        

送走这聒噪的,院子里顿时清静了许多,日子也就跟着缓下来。


        

该干活的干活,该读书的读书。


        

至于那小的,照旧撒着欢儿,满村乱窜。


        

姜义如今筋骨扎实,种十亩地轻巧得很。


        

山脚下那片果林与药田,也多是顺着时节,偶尔洒点水,锄几把草,便能靠着树荫晒个懒觉。


        

空下来的时候,心思便落在那本坐忘论上。


        

说是研读,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悟道参禅,大多时候不过是强打精神,眼皮沉了又撑开,一页页硬啃。


        

日子久了,倒也不知是书里真有几分门道,还是人真困到极处,反叫脑子清净了些。


        

姜义竟在那昏昏欲睡里,慢慢摸出些“心静”的门径来。


        

不算开窍,更谈不上明性。


        

只是那些浮躁念头,一天天地淡了,心头清了些。


        

那边厢,刘家那小子倒也犯倔,隔三差五就往后山钻,像是撞了南墙还嫌不够疼。


        

每回回来,都是一副魂儿飘着的模样,脚踩实地,眼却不知落在了哪片天上。


        

在两界村人眼里,这刘家小子是跟姜家那大儿一样,着了邪了。


        

时间一长,村子里便起了些风言风语,半真半假,说得煞有其事。


        

有老妪摇着头,声音压得低低的,道那后山里头,八成是藏着只狐狸精。


        

不吃鸡不啄鸭,专吸少年精气,越嫩越爱,越倔越迷。


        

姜家大儿、刘家小子,全像是叫那精怪抽了魂儿,眼神都发飘。


        

这话一传开,村里几户有儿有孙的,顿时绷紧了神经。


        

孩子们被看得紧了,连那山脚下的水塘都不许靠,说是怕滑脚,实则怕走丢了魂。


        

姜义自是不怵,收了刘庄主一门坐忘论,前言既出,总得照看着几分。


        

偶尔得了空,便也会走到山脚下,倚在自家果园前头,一边翻着那本册子,一边望着远山静坐。


        

姜耀如今这岁数,正是爱跟脚的时候。


        

一见爹要出门,便死皮赖脸地黏上来,非要一道去果园。


        

偶尔带了娘亲新蒸的米糕,或是顺手从自家果林里摘了熟透的果子,那小手便攥得死紧。


        

姜义见了,便得适时当回严父,语气温温的,话里却藏了三分不容商量:


        

“看见刘家弟弟没?去,分些给他。”


        

姜耀一听,嘴巴一瘪,小脸写满了不乐意。


        

可到底拗不过爹。


        

只好扭扭捏捏地从掌心里,挑出几个最小的果子,或者米糕边边角角,掰下一块最不齐整的。


        

刘家那头,家风素来端正,教出来的少年也懂事。


        

隔几日再来,总会带些回礼。


        

不是细细做的点心,就是自家晒的果脯,一小包包得板板正正。


        

这头送一口,那头还一块,一来一回,两家娃娃也就混得熟了。


        

若说真有多少情分,倒也未必,大半还得靠姜耀那副藏不住嘴馋的模样吊着。


        

小孩子的心思,最是直来直去。


        

自家东西吃久了,再好也淡了味儿。


        

可别人家的,总带着点稀奇的香气,怎么吃怎么新鲜。


        

转眼数月过去,山下那片田,绿意翻过,眼下又慢慢泛了黄。


        

姜义这边,还是和那本坐忘论较着劲。


        

日子一天天熬着,书也一页页啃着,起初是死撑,如今倒熬出点门道来。


        

再摊开那册子,已能一口气翻过大半。


        

眼皮虽还沉,可也没了当初一碰就犯困的劲头。


        

更妙的是,如今就算合了书册,只消在脑海里寻一寻那拗口的字句,心神便能慢慢收拢。


        

那些蹦跳纷杂的念头,像是被一只无形大手摁住了,从四面八方挤作一团,再一点点归于寂然。


        

于是整个人也就静下来了。


        

不是那种坐在茶盏边、装模作样的“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沉定。


        

这一静,再运那呼吸法,打起那桩拳来,竟觉前所未有地顺手。


        

气不散,力不飘,一桩一势都落得结实沉稳。


        

虽说离刘庄主口中那“心静无我”的境地,还隔着几座山。


        

可眼下实打实的进益,已是不小的收获。


        

性命双修,果然不是虚话。


        

既是管用,姜义饭后茶余,也唤着家里人一道试试。


        

柳秀莲向来信丈夫的话,平日里劳作忙完,便也捧起书册翻几页,权当歇气养神。


        

至于那两个小的,倒是练得毛毛躁躁,不甚上心。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是作者:贰林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