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六十七章 开建新屋
夜间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入夜,饭桌上三菜一汤,油盐清淡,却有股腾腾热气,把这秋夜也熨得服帖。


        

姜义端着碗,慢条斯理扒了两口饭。


        

忽地筷子一横,轻轻搁在碗沿上,像是随口一唠,又像早盘算多时:


        

“我在想啊……是不是该在山脚头那边,盖几间房,搬过去住。”


        

话音刚落,桌边便静了一瞬。


        

柳秀莲先是一怔,继而眉头轻蹙,放下筷子道:


        

“那边不是气重得紧?怎的忽然想搬过去?”


        

姜义笑笑,指了指窗外山影,道:


        

“那几株果苗养得还成,得山中灵气,长得快不说,我去那边待一会儿,也觉着身子骨都舒坦些。


        

“早晚是要住得近些,图个修行方便。”


        

语气轻淡,听来寻常,实则心里早打好了算盘。


        

一家三口听得认真,筷子都放下了,围着碗边细声细气盘起账来。


        

算来算去,银子倒不愁。


        

先前姜亮中了个一甲,县里赏银下得厚。


        

清了李郎中的药账,还余下一笔,家用不紧不慢,还能宽绰一阵。


        

在这山里头,石头木料不值几个钱,斧子一落,就有梁柱。


        

修几间靠山的屋子,说破天也花不了几个钱。


        

可真让人犯愁的,不是银子。


        

是那片山脚种了灵苗,地气太足。


        

寻常人一踏进去,不多时便觉头昏耳涨,像是掉进水缸里,气儿都喘不匀。


        

那灵气对修行人是好处,对寻常身子骨,却是十足的折磨。


        

姜义笑了笑,道:“倒也不急,我慢慢干着,哪天起好了梁、封了瓦,哪天再搬也不迟。”


        

柳秀莲听了,眉头轻蹙,话里带了几分嗔意:“你一个人张罗哪行?我也去搭把手。”


        

姜义抬手一拦,语气柔和,却说得不容置疑:


        

“你那身子骨,受不住那里的气。去了也是白遭罪。”


        

话音刚落,姜明已把碗一推,腰杆挺得笔直:


        

“那我来!我气足,也能干活,挑水、砍木、搬石头都不在话下。”


        

姜义没等他拍胸脯,便摆了摆手,把人按回座上:


        

“你是念书的,书都念不赢,还想去安房梁?这是大人的事,你安心念你的,莫胡思乱想。”


        

姜明一听,只好悻悻低头扒饭。


        

耳朵却还悄悄支着,眼角也忍不住往窗外那片山影瞟了几眼。


        

倒是姜曦先乐起来,一听说要盖新屋,眼睛立马亮得像两颗黑葡萄,扒着桌沿嚷道:


        

“我要最大的那一间!窗得朝山,还要晒得到太阳!”


        

姜义喝了口汤,眉眼里带着笑,慢条斯理地应道:


        

“那得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咯。你那呼吸法才练到哪儿?灵气一重就头晕,真搬过去,说不定连早饭都吃不稳。”


        

说罢顿了顿,往她碗里夹了筷子菜,嘴角含笑又道:


        

“你要是练不成,到时候你爹你娘你哥都去新屋住,就你一个留在老屋看门。”


        

“夜里冷风咯咯响,屋瓦咯吱叫,黑影一晃,别到时候自己吓得蒙头钻被窝,哭鼻子都没人听见。”


        

这话半真半玩,调侃里藏着几分催促。


        

姜曦却不服,一边嚼菜一边哼哼:“我才不怕呢,我练得可好了!”


        

姜明在旁看得乐了,也添了把柴火,笑嘻嘻道:


        

“可得赶早,晚了好屋子都被挑了去,剩下那间靠鸡棚的,可天天听鸡打鸣,睡得安稳才怪。”


        

姜曦一听这话,小脸当即鼓起来。


        

瞪他一眼,却又不敢反驳太狠。


        

心里那点不甘写在脸上,只撇了撇嘴,哼都没哼一声。


        

饭也不吃了,小手一抄,拎了个小凳子搬到桌边,盘着腿坐定,腮帮子鼓鼓的,开始沉气吐纳。


        

一家子瞧着,只当个趣事儿,都笑了,却没一个人去打搅她。


        

柳秀莲却不似闺女那般直接,眉头轻蹙,夹菜的筷子停了半晌,目光不经意地落在姜义脸上。


        

眼里没话,却像一汪春水,轻轻晃了晃。


        

姜义如何不知她心底那点心思。


        

将她手握在掌心,指腹在那厚茧不多的手背上轻轻一捏,笑容淡淡,语声不高,却字字笃定:


        

“放心,我心里有数。”


        

这话说得不重,却带着股沉稳的底气。


        

屋里除了那还在外头游学的小儿,如今便只剩柳秀莲和姜曦两个,尚未迈过那“气足圆满”的门槛。


        

可姜义却看得明白,她们的气息早已沉稳,根底也扎得牢靠。


        

自家有那口呼吸法,气息走得比精力快,这一步迟早要迈过去的。


        

到时搬去那片果林底下,日日呼吸吐纳,等于泡在一锅慢火熬的天地药汤里。


        

气血精神、筋骨元识,无一不养。


        

只这一点,抵过多少灵药妙方。


        

所以他不是想搬家,是想炼家。


        

替这一家老小,另辟一条走得稳,看得见,能踏得远的道。


        

只是这些话,他没细说。


        

只牵了柳秀莲的手,指腹在她掌心轻轻一晃,像年轻时偷空儿从地头转回家时那样。


        

柳秀莲低头一笑,眉头也松了,像夜色里慢慢化开的云。


        

次日一早,天光才擦着山尖泛亮,姜义便出了门,步子不紧不慢。


        

深秋时节,霜气还藏着没透,风却已转了性,带着几分凉意往衣领里钻。


        

田间地头尚有些农事收尾,空气里混着干草与熟谷的味儿,干干的,却不叫人烦。


        

姜义沿着村路慢慢晃,进了村便开始找人。


        

东头李大哥早起得勤,正晾谷子,被他一口话头绕过去,答应了帮忙脱砖。


        

西厢那王二婶的侄儿少年时练过手艺,如今在家养伤,也给请了来,着手制几批瓦。


        

又绕去村后头的小河边,那儿常有几个青壮挑水砍柴,被他三言两语哄上了山。


        

说要最结实的料子,做屋架、立梁柱,日后扛得住风,也不怕雨。


        

这两界村虽没专门的匠人,但土里刨食的日子过多了,哪个不是锄头下、斧头边讨饭吃的。


        

砖瓦木石,样样会点儿,真要盖屋,也不兴请什么外人。


        

只要谁家动了土,嗓门一喊,村里人就背着家伙什来了,热热闹闹一番,没几日便能支起个架子来。


        

姜义这回有些不同,那山脚地气重得很,旁人顶多帮把闲活。


        

可只要砖瓦木料都打点妥当,也便能省下大半的力气。


        

托付得差不离了,姜义才晃晃悠悠打道回府。


        

进屋摸了锄头耙子,卷起袖子,踱步往山脚而去。


        

料材先备着,地基得先拾掇出来。


        

一路踩着落叶过去,到了地头,锄头才刚落下第一铲,姜义便觉出点异样来。


        

那土,不似先前开荒时的干巴,反倒带着点说不清的润意,铲下去轻松得多。


        

微一凝神,只觉泥土间有丝丝细流潜动,活泛得紧,仿佛自带气脉。


        

姜义抬眼望去,前头那一排新栽的灵苗正迎风微晃,枝头不大,却有股子倔劲儿。


        

心头顿时明了几分。


        

那后山灵泉顺着地脉缓缓渗下,被这一排灵根汲去。


        

如流水入渠,又反哺着根苗下的泥土。


        

久而久之,这片地头也沾了些灵意。


        

姜义心头不由一喜。


        

似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说不得那几亩果林药圃,也能跟着沾了光,熬成半块灵田。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是作者:贰林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