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040 荔枝腰子plus
夜间

我的饭馆通北宋

        

回后厨看一眼时间,差五分钟四点半。


        

时候尚早,川味饭馆晚上从五点开始营业,但通常要等六点以后才有客人。


        

店门是关着的,看来吴建军同志仍在老爷子家里睡大觉。


        

“小谢,备料!”


        

仍和中午一样,将走俏菜品与费工菜式的原料预先备好。


        

谢清欢干劲十足,她不觉得自己是在干活,只当是练手精进的好时机,分外的认真投入。


        

吴铭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不怕徒弟没天赋,最怕徒弟会应付,尤其是厨师这行,更需要沉得下心,脚踏实地。


        

五点整,吴建军准时打卡开店。


        

“备料呢?”老吴踱至灶台前,“吴记川饭也做这些新派菜?”


        

吴铭乐了,他当然听得懂“新派川菜”的双关,笑道:“那边雨势贼猛,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今晚歇业。”


        

谢清欢埋头切菜,耳朵却没闲着,父子俩的对话一字不落地钻进她耳朵里。


        

仙家的遣词造句也和凡人不同,很直白也很有趣,起初听不太懂,听得多了,渐渐便懂了。


        

“你做的菜人家吃得惯吗?”


        

“当然会调整味型啊,你儿子没那么死板。”


        

昨日欧阳修三人来用过餐后,吴铭便意识到,现代川菜的辣对宋人来说有点过于超前了。


        

今日探过状元楼,这种体会更加深刻。


        

在普遍不食辛辣的饮食环境里推广辣味菜肴实非易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川菜名师陈建民赴日推广川菜时曾一度受挫,后来通过大幅调整麻婆豆腐的口味,终于打开市场,而这道改版菜肴也迅速成为日本的国民级中华料理。


        

直到今天,麻婆豆腐仍稳居日本中华料理人气榜首,陈建民父子更成为经典漫画《中华小当家》的创作原型,其影响力跨越国界。


        

吴铭的烹饪理念就那八个字:食无定味,适口者珍。他自然不会固守传统和正宗。


        

既然宋人对荔枝腰子的接受度更高,那他就在火爆腰花的基础上调下味型,使其更加贴合宋人的口味。


        

灶上备齐料,趁着店里尚无人光顾,吴铭笑问:“可是饿了?咱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适才在状元楼两人都没吃饱,这会儿正是东京老百姓吃夕食的时辰,肚子早就空了。


        

“爸!现在吃饭还是待会儿吃?”吴铭朝门外喊。


        

“下午两点才吃过!你爹又不是猪,哪能这么快就饿了?”


        

吴建军的声音混着哈欠传来。


        

他这一觉从三点睡到五点,仍感觉没有睡够。


        

老爸虽然不是猪,可他的食量较之二师兄也不遑多让,既然他不饿,那炒一个菜就够。


        

吴铭拎起一块肥厚的猪腰:“早上教你的刀法可还记得?”


        

“这如何使得!”谢清欢连连摆手,“我啃个炊饼下点酸菜便是了,腰子留着做生意吧!”


        

无怪她受宠若惊,腰子和肚片向来是酒楼里的金贵货,其余肝、肺、血、肠之类才是老百姓吃得起的“杂色下水”。


        

她一个徒弟拿腰子当“员工餐”,岂非比太学生吃特供馒头更奢侈?


        

吴铭忍俊不禁:“试菜总得用正经食料,吃饭不过是顺带的。”


        

谢清欢一怔,眸子倏亮:“师父莫不是要试做荔枝腰子?”


        

“是,也不是。”吴铭故意卖个关子,“你且按午间教你的刀法片腰花,至于我试做的是何种菜,待会儿尝过便知。”


        

谢清欢当即运刀如飞,切着切着忽然察觉到不对。


        

这回竟然不见那名为“辣椒”的奇物,红、绿、干、泡四种辣椒皆无;若是要复刻状元楼的荔枝腰子,却也不见芫荽……


        

谢清欢抿着唇将疑惑咽下,依言给腰花码味上浆,转而切起葱姜蒜。


        

待油锅烧得冒烟,哗的一声,腰花入锅。


        

谢清欢紧盯着灶火,只见师父手腕一抖,铁勺竟似刮起烈焰!


        

师父说过火攻菜讲究“火中取物、十息成菜”,却见铁勺起落间锅中腰花直如金鲤跃波,此等颠勺绝技无论看多少回都赏心悦目。


        

十息刚到,热气腾腾的腰花已滑进青花瓷盘。


        

与肝腰合炒的油亮红艳不同,这盘腰子裹着琥珀酱色,青翠的葱段点缀其间,活脱脱就是状元楼荔枝腰子的品相,若是撒把芫荽,几可乱真。


        

不,怎可叫乱真?师父做的便是真!


        

凑近了细细一嗅,竟比状元楼版的香气更丰富:酱香于状元楼版是主味,于这道菜却只是打底,其间更有醋的酸香和糖的甘美……


        

她忽然感觉这香味有些似曾相识。


        

“莫不是宫保鸡丁的味型?”


        

“你属狗的吧?”


        

“啊?”


        

“很接近了。把菜端出去吧。”


        

吴铭给二人各盛了半碗米饭,只须垫垫肚皮,待会给客人炒菜还要尝味,不能多吃。


        

师徒二人在店堂里落座,屋外是雨声沙沙,雨势较之最初已经小了许多,却仍未有停歇的迹象。


        

“尝尝。”


        

吴铭递过竹箸。


        

谢清欢早已急不可耐,夹起卷曲成荔枝形的腰花,放入唇齿间轻咬。


        

师父的调味端的厉害!酱香、醋香和甜香融合得极好,咸鲜爽滑,酸甜适口,味道虽然近似宫保鸡丁,却又有所不同,更像是……


        

“是荔枝!”


        

她猛然抬头,双眸生光。


        

“对喽!”吴铭以筷子虚点腰花,眼底泛起赞许,“这正是荔枝味!宫保鸡丁属糊辣小荔枝味,煳辣香浓而荔枝味轻,所以你会觉得相似。”


        

他发现宋人较喜食醋,所以这道荔枝腰子他用的是大荔枝味,醋较糖略多一些,更适合“宋朝宝宝”的体质。


        

当然,适不适合他说了不算,还得听听面前这位“宋朝宝宝”的意见。


        

“滋味如何?莫要吹捧,照实说。“


        

“当真妙极!”谢清欢脱口而出,“状元楼的荔枝腰子不过形似,而师父这道形味兼备,方不负荔枝之名!”


        

“谁问你这个了?”吴铭笑着摇摇头,“我问的是,较之肝腰合炒你更爱哪个?”


        

“额么么……”


        

谢清欢又连吃两块,秀眉微蹙,似在苦恼抉择。


        

片刻后,她已有决断,展颜笑道:“师父的肝腰合炒固然极好,但这道荔枝腰子更合弟子的口味!”



我的饭馆通北宋》是作者:庄申晨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