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重启人生 > 0077【连棋牌室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陈贵良】
夜间

重启人生

        

报了北大的自主招生,陈贵良复习时反而更努力。


        

万一高考失误,没达到一本线,最终无法被北大特招。那可就太丢人了,估计能搞得全国皆知!


        

晚间。


        

谢扬洗完澡溜达回宿舍,见陈贵良正戴着耳机,怀里还抱着一个复读机:“听什么歌呢?”


        

复读机是找徐海波借的,他打算周末再去买,顺便也买一部手机。


        

“英语听力。”陈贵良说。


        

谢扬顿时无语,吐槽道:“我靠,你要不要这么拼!”


        

陈贵良反问:“过了一本线就能读北大,换成是你拼不拼?”


        

“也对啊。”谢扬挠挠头。


        

李玉林笑道:“换成是我,老子说梦话都用英语。”


        

陈贵良的英语一直很烂。


        

农村孩子嘛,初一才接触这玩意儿。


        

他那位初中英语老师,是个心地善良的大妈,经常送旧衣服给陈贵良穿。


        

但老师的口语有多离谱?


        

“duck”竟然能说成“对K”,还带着浓重的川蜀普通话口音!


        

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陈贵良看到鸭子就想起扑克牌。


        

初中英语老师虽然教学不行,但有亲戚朋友在城里教书,经常能搞到好学校的练习卷。她刻印出来扔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做完,甚至都懒得讲解卷子,直接把参考答案发下去。


        

陈贵良也没做那些练习卷,因为数量实在太多了,来自全市三所最好的初中。


        

但是,陈贵良每次都对照答案把题看一遍。


        

中考的时候,英语试卷有90%的题目,是陈贵良见过的原题或近似题。听力干脆直接就是原题,听力材料还没放到一半,陈贵良已经把答案写完了……


        

他记忆力超强的!


        

进了高中和大学,陈贵良对英语毫无兴趣,基本就没认真背过单词,听力和口语更是烂得一逼。四级考了好几次才过。


        

二十年没怎么接触英语,现在得抓紧时间补一补。


        

徐海波说道:“谢骚棒,你也该努力了。”


        

“老子在努力。”


        

谢扬有些不耐烦,拿起小镜子梳头发。


        

刘志宏无情拆穿:“你努力个锤子,早中晚自习都在梦游。”


        

谢扬不说话了。


        

他确实静不下心来学习,越临近高考杂念就越多。


        

但这学期盯得紧,谢扬已经无法去网吧,只能看小说打发时间。见同寝室的都在努力,他偶尔也认真学习一两天。


        

陈贵良笑道:“要不咱们比比。看谁的一模成绩,比期末分数提升更多。”


        

“赌全寝室一顿小炒!”谢扬当即应战,他认为自己必胜。


        

因为陈贵良的期末成绩,已经超过一本线6分,再想大幅度提分是很难的。


        

而谢扬呢?


        

上期末考得稀烂,竟然没有过二本线,稍微认真复习他就能提二三十分。


        

约好了赌局,谢扬也装模作样开始看书。


        

……


        

3月1日,傍晚。


        

陶雪跟同寝室的胖妹,无所事事在校园瞎逛。


        

她感觉很无聊。


        

高三年级现在抓得太紧,她都没机会跟陈贵良玩耍,就算见面也聊不了几分钟。


        

出了校门,来到租书屋。


        

胖妹直奔言情小说那排书架,租了一本《谁的爱情不上锁》。


        

陶雪却顺手拿起《萌芽》杂志,瞬间惊喜道:“呀,封面就有陈贵良!”


        

租书店老板得意笑道:“陈贵良就是本校学生,经常到我这里租书,郭小四也经常到我这里租书。这期《萌芽》你赶紧买,下午才送到的货,卖得都只剩三本了。”


        

“卖得这么好?”陶雪比老板更得意。


        

租书店老板说:“本校的肯定要支持噻。平时差不多十天卖完,这回一下午都快卖完了。”


        

本校出了一个名人,还请来几十家媒体,阵仗搞得那么大,二中的学生自然格外关注。


        

总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尤其是高一女生,愿意掏钱买杂志支持。


        

陶雪也买了一本,喜滋滋拿回教室。


        

胖妹看言情小说的时候,陶雪瞅了瞅四周,转身问后排正在写作业的男生:“彭一凡,你看过陈贵良的文章吗?”


        

“没有。”男生继续写作业。


        

陶雪热情推销:“你看看嘛,这首诗和序写得多好啊,人家还拿了新概念一等奖。保送北大哦!”


        

自主招生,降分录取,在二中已经传成了保送北大。


        

男生听到“保送北大”四个字,终于放下作业去看杂志,而且还反复品味道:“那个陈……陈师兄,确实很牛逼!”


        

“怎么样,厉害吧?”陶雪高兴道。


        

男生哭笑不得:“厉害,你大侄子嘛,你都说很多次了。”


        

等这男生看完,陶雪又找上隔壁桌:“薛诗瑶,你不是喜欢看小说吗?快看看陈贵良这两篇文章。”


        

女生瞅了瞅:“居然还有注释,跟语文书里的古文一样。”


        

“厉害吧?”陶雪笑道。


        

“很厉害,难怪能保送北大。”女生附和道。


        

这个时候的许多高中生,还真就喜欢看各种作文,每年《新概念大赛获奖作品选》能卖几百万册。


        

还只是正版销量!


        

直至晚自习结束,在陶雪的热情宣传下,这本《萌芽》已被二十多人看过。


        

……


        

晚自习放学。


        

郑锋和边关月依旧坐同一辆公交,不过他没有提前下车,更不会再送边关月进小巷子。


        

边关月家的下一站,才是郑锋家。


        

他掏钥匙开门进屋,母亲正在准备明天的食材——摆摊卖凉皮凉面狼牙土豆。


        

父亲累了一整天,正躺在沙发看电视。


        

“回来啦。”


        

“回来了。”


        

“桌上有凉面,还煮了个鸡蛋,你当夜宵吃嘛。”


        

郑锋放下书包,过去吃凉面和鸡蛋。


        

父亲随口问道:“陈贵良是不是你们班的?”


        

郑锋说道:“你提他做什么?”


        

“写作文保送北大。”父亲说道。


        

郑锋极为惊讶:“你都知道了?”


        

父亲说道:“今天下午,饭馆备菜的时候,几个墩子匠就在讲。说二中有学生保送北大,写篇文章凶得批爆。”


        

“他们又是听谁说的?”郑锋好奇问。


        

“昨晚上的《龙都新闻播报》。”


        

陈贵良在龙都市的名气,已经进化到口口相传阶段。


        

起因是上了本地电视新闻。


        

这个节目,主要报道街坊邻里鸡毛蒜皮的事,甚至经常出现谩骂厮打镜头。偶尔还会反应一些老大难问题,呼吁有关部门赶紧派人解决。


        

收视率高得吓人!


        

老百姓就喜欢看那些内容。


        

……


        

边关月家。


        

外公甚至戴着老花镜在看《萌芽》。


        

老两口隔三差五就去打麻将,一毛钱的番,小打小闹纯属娱乐。


        

下午在棋牌室的时候,便有牌友在议论此事。老头老太太们,聊得如同亲眼所见,仿佛陈贵良是他们的孙子。


        

陈贵良?


        

外公外婆感觉很耳熟,不就是那个带外孙女去修电脑的吗?


        

回家的时候,外公路过报摊,问有没有关于陈贵良的新闻报纸。


        

摊主直接扔来一本《萌芽》。


        

“还没看完?”外婆问道。


        

外公说:“看完了,确实写得好。我年轻的时候,也给厂报投过稿,还刊登过两首现代诗。”


        

“几十年前的事,又翻出来说,我耳朵都听起茧子了。”外婆吐槽。


        

外公指着《萌芽》说:“这种诗,我就写不出来,绝对称得上才子。”


        

“哪个跟你说这些?”外婆开始抓重点,“关关是不是在跟他早恋,要耽误学习的嘛!越是才子,越会哄女娃子,关关怕是被他哄得团团转。”


        

外公笑道:“你很有亲身经验。”


        

“你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外婆无奈道。


        

外公说:“只要不是坏学生就可以了,早恋就早恋嘛。”


        

钥匙开锁声响起。


        

外公顺手把《萌芽》塞进沙发垫子下。


        

外婆去厨房给边关月端夜宵,顺口问道:“你们学校,是不是有学生保送北大?”


        

“是有一个。”


        

边关月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生怕外公外婆看出什么,连忙坐下低头吃汤圆。


        

老两口对视一眼,心里彻底有数了。


        

“喵喵~~”


        

小猫咪钻到桌下,围着边关月的脚打转,想要顺着裤腿爬上去。


        

于是,边关月假装去逗猫。


        

一碗汤圆吃完,边关月连忙逃回卧室,躺床上打开笔袋,取出秦始皇那块破石头。


        

“他都要读北大了,我也要努力,争取考一个京城的好学校!”


        

边关月把破石头小心放好,打开台灯开始做卷子。


        

……


        

《萌芽》这期刊登陈贵良两篇文章,在全国中学生群体引起巨大反响。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萌芽》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就连一些不喜爱文学的学生,偶尔也会因为无聊,随手拿同学买的《萌芽》翻翻。


        

如果某篇文章特别精彩,就有像陶雪那样的自来水,主动向班上的其他同学宣传。


        

《瀛海行》作为古诗文,有阅读门槛吗?


        

前段时间连载完的《维以不永伤》,那才叫阅读门槛高。作者几乎用了他能想到的所有技法,用极为劝退的写作方式,讲述一个非常无聊的故事。


        

这种纯粹炫技的纯文学小说,都能让无数中学生期期追读,而且一追就是大半年……热衷于刷抖音的00后估计难以理解。


        

在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只要你的文章写得好,便不缺年轻人来追捧。


        

杂志发售的当天,就有学生拿着《瀛海行》去请教语文老师。


        

请教是假,炫耀是真。


        

也不知道他们在炫耀什么。


        

“老师,这是陈贵良的获奖作文,他因为这篇文章都保送北大了。”


        

“拿过来我看看。”


        

在全国各地,不止一个两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作者已经保送北大了。我们今天就赏析一下,看他为什么写得好。学是学不来的,你们平时要多多积累……还有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质疑《滕王阁序》注解错误,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但你们考试的时候,还是要以教材为准……”


        

与此同时,那几十家媒体,报道也相继出炉。


        

侧重点五花八门,有围绕招生公平进行讨论的,有嘲讽陈贵良狂妄自大的,还有把一个亿小目标当笑话写的,亦有不吝笔墨疯狂赞扬陈贵良的。


        

还有要求修改语文教材错误的,这种报道居然意外引起热烈讨论。


        

当陈贵良即将参加一模考试时,华师大的刘永翔教授率先下场。


        

他两年前就写文章指出教材错误,但没有引起任何关注,现在正好借机再提这件事。


        

刘教授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陈贵良同学虽然还是高中生,但已经展现出搞学术研究的潜质。他如果今后来华师大读硕读博,我非常愿意做他的导师……”



重启人生》是作者:王梓钧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