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重启人生 > 0089【自由得有些过分】
夜间

重启人生

        

次日,陈贵良去办理入学手续,但军训体检时间未到。


        

中午在北大一食堂吃饭,那里距离陈贵良的宿舍很近。食堂门口有两颗老槐树,据传是晚清军机处的大门口。


        

传言一般都不靠谱。


        

蒋君来听说中关村就在隔壁,于是拉着陈贵良去逛中关村。


        

“哇,那里是联想!”


        

“你看那栋楼的墙壁上,有百度的爪子印,百度肯定在里面。”


        

“搜狐!搜狐!”


        

“还有新浪,我靠,我靠。我再找找有没有网易……”


        

蒋君来就跟疯了一样,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呼。


        

陈贵良却在趁机熟悉街道路线。他想自己开一家公司,实际办公地址肯定是没有的,到时只能花钱挂靠在某个单位。


        

这玩意儿,还得再问问师兄师姐们。


        

元培班属于婢养的,自然得报团取暖,尤其是跨年级沟通极为顺畅。


        

那些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分散在全校各个院系。干啥的都有,向他们咨询信息非常方便,往往一顿烧烤就能把事办成。


        

龙翔发来短信:“今晚七点半,二教101开班会。把你室友也叫上。”


        

“收到。”陈贵良回复。


        

一直在中关村逛到下午五点多,陈贵良和蒋君来溜达着返校吃饭。


        

说实话,一食堂的饭菜味道不咋地。


        

尤其是对习惯吃米饭的南方学生来说,一食堂的米饭连及格线都没达到。颗粒分明,硬得硌牙!


        

但菜品油盐挺重,适合陈贵良这种重口味。


        

优点是便宜。


        

最贵的红烧肉3元一份,最便宜的炒白菜5毛一份,还有免费的紫菜蛋花汤。


        

那些特别节俭的学生,如果白菜配米饭,一块钱就能吃一顿。


        

“米饭好难吃啊。”


        

蒋君来低声说道,生怕被人听见了。


        

陈贵良感慨:“看来我们得改变主食结构了,我看那些面食还做得不错。”


        

蒋君来说:“偶尔吃吃面食可以,总不能顿顿都馒头面条吧?”


        

陈贵良莫名想起谢扬,这货跑去杭城读书,在饮食方面比自己还惨。


        

还是徐海波舒坦,选择留在川内。


        

“明天换一个食堂试试,”陈贵良郁闷道,“我就不信,北大所有食堂都能把米饭做成这鬼样子。”


        

蒋君来问:“如果都是这样呢?”


        

陈贵良道:“那我就只能佩服北大的厨子了。”


        

一路吐槽着食堂米饭,两人回到36楼宿舍休息,掐着时间前往二教的大教室。


        

对门的403寝室,刚好出来两人,也是元培班的新生。


        

陈贵良主动打招呼,大家互报姓名来历。


        

一个叫云帆,省文科状元。


        

一个叫邓陈,省理科第四名、市状元。


        

“我靠,你就是陈贵良!”


        

邓陈来一句川蜀方言:“老乡啊,我就在你隔壁市。”


        

“那可巧了,以后放假一起回家。”陈贵良笑道。


        

云帆这位某省文科状元,却没听说过陈贵良,他问室友邓陈:“陈贵良很有名吗?”


        

“那可太有名了,尤其是在我们川内,”邓陈惊讶道,“你读文科的,居然不知道他?”


        

云帆腼腆笑笑。


        

四人结伴下楼,又碰到两个新生,一问却是历史系的。


        

陈贵良陆续问了几人,要么是历史系,要么是中文系。看来36楼是人家历史、中文系的宿舍,元培班学生反而属于借住进来的。


        

陈贵良扫了一眼女生楼层,如果中文系新生都在这里,他极有可能跟吴梦住同一栋宿舍楼。


        

“你就是陈贵良?”又一个中文系新生惊喜道。


        

陈贵良微笑应对。


        

云帆愈发纳闷儿:陈贵良那么有名吗?咋好多人都认识他。


        

来到二教101,这里已经聚集上百人。


        

中间靠前的位置属于风水宝地,被同学们占得差不多。


        

陈贵良、蒋君来、云帆和邓陈四人,选来选去只能坐到第二排。


        

又过十多分钟,学生终于到齐。


        

还来了一位老师,以及14个大三学生(辅导员)。


        

老师走到讲台上说:“我叫熊文欣,教汉语言的,并不是你们的班主任、班导师或辅导员。元培班提倡学生自治,等你们选出班委,一切由班委负责!”


        

此言一出,众人惊诧。


        

同时也很新鲜,学生自治可太有趣了。


        

熊文欣老师继续说道:“当然,你们刚进大学,什么都还不熟悉。所以有14位大三的师兄师姐,做辅导员对你们进行引导。每一个大三辅导员,负责10—11位新生。怎么分配,学校也不管,大概跟你们选的导师一致。”


        

邓陈咋舌:“自由度好高。”


        

“放养模式。”云帆笑道。


        

陈贵良心想:一般学生还真扛不住,这玩意儿太考验自律性了。


        

“熊老师,我们该怎么选课?”


        

有个坐第一排的女生问。


        

熊文欣老师说:“你们先去参加军训。军训结束之后,要开一个选课规划会,导师根据学生兴趣推荐课程组合。导师们还会轮流来讲课,讲各个专业、各种课程的大致情况,讲各大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流行趋势和前沿成果。”


        

“一个导师,也只负责10—11个学生。你们决定了就不要犹豫,否则你喜欢的导师,可能手下学生已经满额。你们所选课程,有两周的试听阶段。不喜欢这个课程,就找导师签字重选。”


        

“记住,热门课是有名额限制的,你速度太慢就报不上。而且,还要根据课程表,调整自己报的课,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时间冲突。”


        

这番话说完,台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不管是省状元、市状元,还是什么一等奖、金奖,此时此刻脑子全是懵的。


        

陈贵良也有点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课。


        

熊文欣老师又说:“接下来,按照现场座次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大家上台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有请这位同学!”


        

坐第一排最左侧的男生,笑嘻嘻跑上台去:“大家好,我叫雷拓,辽东人,理科生。打雷的雷,开拓的拓。我的爱好是下围棋和看书。谢谢!”


        

“啪啪啪啪……”


        

台下给他一阵掌声。


        

随即又上去一个女生:“老师好,同学们好。我叫邹书雅,岭南人,文科生。我的爱好是看书、听歌、看电影……”


        

一个接一个学生,上台做着自我介绍。


        

有些人镇定,有些人紧张,但都挺自信的,没谁闹出笑话。


        

大家可能都知道元培班卧虎藏龙,因此不约而同的避开过往成就,坚决不讲自己以前是干什么的。你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又如何?这里文理科省状元就有整整10个!


        

陈贵良坐第二排,很快就轮到他:“大家好,我叫陈贵良,川南……”


        

“喔哦~~~~”


        

“大才子你好!”


        

陈贵良都还没说完,就有至少20人起哄,全班接近七分之一的同学认识他。


        

其余学生则一脸懵逼,扭头跟身边同学议论。


        

“陈贵良是谁?”


        

“他很有名吗?是不是拍过电影?”


        

“不会是体育明星吧?”


        

“看样子像打乒乓球的。”


        

“……”


        

陈贵良伸出右手食指,竖在嘴唇前方,对着麦克风说:“嘘~~~~”


        

大概嘈杂了半分钟,教室里终于安静,陈贵良继续说道:“大家好,我叫陈贵良,川南人,文科生。喜欢交朋友、吹牛逼和打游戏。”


        

“啪啪啪啪!”


        

这次的掌声更加热烈,就算是那些不认识他的,拍巴掌的时候都很给面子。


        

140多个学生不分班,而且课程也不一样。


        

除了同一个导师、同一个辅导员的学生,其他同学平时很难接触到,有可能大学毕业了都还不认识。


        

陈贵良的开局不错,第一天做自我介绍,就给全班留下了印象。


        

所有同学自我介绍完毕,熊文欣老师重新上台:“现在选班委,可以毛遂自荐。先选班长,一文一理,两个正班长。哪位同学愿意做班长?”


        

“陈贵良,陈贵良做文科班长!”好几个混蛋在起哄。


        

陈贵良微笑站起,婉言拒绝:“我就不做班长了。各位同学都是牛人,我一个作文大赛出来的。”


        

主要是没那时间。


        

元培班的班长,想想都觉得累,尤其是很多同学还没手机和电脑!


        

第一届元培班的班长最惨,他们没有大三学生做辅导员,平时又不在一起上课,全班分散在九个不同的宿舍楼。当时有手机的也极少。班长想要传达消息,必须一个楼一个楼慢慢跑,而且还不一定找得到人。


        

但有人却不嫌累。


        

一个男生走上讲台:“重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处,跟除三害那个同名。我愿意做文科班长,为所有同学服务。”


        

熊文欣老师问:“还有谁想要竞选文科班长?”


        

无人回答。


        

“那好,现在文科生举手表决,超过一半举手就通过。”


        

呼啦啦举起一大片,全票通过!


        

周处非常兴奋,写下自己的手机号说:“我今天刚换的卡。同学们有什么事情,可以打我电话。”


        

陈贵良掏出手机,把班长号码记下来。


        

接下来,理科班长、两位副班长、学习委员……等一众班委干部被选出。


        

老师立即闪人,不再管他们死活。


        

此后几年,全靠学生自治。


        

14位大三学生客串的辅导员,嘻嘻哈哈走去讲台。


        

其中一个辅导员说:“都过来领校园卡。校园卡是两年前推出的,可以去食堂打饭,也可以当图书借阅卡用。不过,有的食堂窗口只收现金。你们需要往卡里存钱,存钱的时候就能激活。”


        

“还有这种东西?好方便啊。”邓陈惊叹道。


        

陈贵良心想:不愧是北大,这么早就有校园卡了。


        

辅导员师哥师姐们轮番讲话:“明天和后天,有两天时间做军训前体检。军训不在校内举行,你们元培班被分在……”


        

军训没啥好说的,只讲讲大概情况。


        

北大的02级学生,本打算安排在03年暑假军训。结果去年遇上非典。


        

于是,今年北大的02、03、04级同时军训!


        

规模特别大,一个基地根本容不下。


        

陈贵良去军训体检那天,大二、大三学生全返校了。三个年级以院系为单位,风风火火杀向大兴、怀柔和延庆。


        

昌平好像被清华给占了,清华今年也是多个年级一起搞。


        

元培班跟信科、化学、生科一起训练,其他院系没来这个基地。


        

期间搞出了乱子。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专业的大三男生,由教官挑选精兵组成百人方阵,每日加练军体拳,并且添加过肩摔等高难度动作。


        

他们练得几乎人人带伤,会操表演时震撼全场。


        

然后,他们得了第二名……


        

第一名是跟他们同专业的女生。


        

“什么情况?”蒋君来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邓陈却是个包打听,低声说道:“我听人说,12连教官是……需要政绩……”


        

陈贵良站在队列里一言不发,看好戏就行了。


        

会操成绩宣布,却没有一个获奖连队前往主席台。


        

“打倒xxxx!”


        

一声口号猛然喊出。


        

“打倒xxxx!”


        

“xxxx腐败!”


        

“……”


        

响应者云集,口号喊得越来越离谱,写出来就要被404那种。


        

包括拿了第一名的女生连队,也都挥动旗帜、高喊口号,支援那些受了委屈的男生,坚决不接受莫名其妙获得的荣誉。


        

场面开始失控。


        

接下来就不能详细描述了,先是学生跟某人对骂,接着某人差点被群殴。有几人拿着警棍过来维持秩序,一百多学生抄起小板凳就往前冲,吓得那几个人迅速撤走。


        

云帆喃喃自语:“这就是北大吗?”


        

蒋君来说:“大开眼界。”


        

邓陈说道:“师兄师姐们真牛逼!”


        

陈贵良看得挺欢乐。


        

事后处理,一地鸡毛。


        

涉事连队的学生没事儿,而且从此不怎么训练,甚至伙食还受到优待,天天在宿舍里打牌都没人管。


        

但他们的教官,似乎非常憋屈,军训结束跟学生们喝得大醉。


        

此次事件之后,北大军训再也没来过这个基地。


        

——


        

(感谢书友160115080714543的盟主打赏。大哥你取个正式名字呗,想要啥龙套也直说。)


        

(5月1日凌晨0点上架,求首订,求月票。)



重启人生》是作者:王梓钧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