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电子书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64泾河之战(二)
夜间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刘义真没有让赫连勃勃失望,当赫连力俟提南下求战时,他欣然应允。


        

除了留下部分弱兵守卫辎重、看护伤员外,刘义真亲领五万步骑,出营与赫连力俟提交战。


        

刘义真没有小看赫连力俟提,对方输给拓跋珪并不丢人。


        

所以刘义真并没有亲自主持这一仗,而是把五万步骑的指挥权都交给了王镇恶,他跟着出营,只是为了督战,以及把控战场的走势。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刘邦打了一辈子仗,在韩信口中,也就能带十万兵。


        

刘义真来到这个时代也才一个多月,是真的指挥不了五万人规模的会战。


        

哪怕明知道赫连力俟提是要诈败,他也没有亲自微操。


        

真要弄巧成拙,就连哭都没有地方哭。


        

不过,刘义真还年轻,这副身体还差几天才满十二岁,现在没能力,不代表以后不行。


        

南方还有一位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家在等着刘义真,回了彭城后,指定要让刘裕爆点金币,手把手地教他。


        

刘义真觉得自己是有天分的,刘裕也肯定不会藏私。


        

当然,这一仗虽然是王镇恶临阵指挥,但交兵前的所有重大决定都是刘义真做的,此战也是由他一手策划。


        

无论今人,还是后人,都只会说这是刘义真的泾河之战。


        

至于王镇恶,不过是个临阵指挥的工具人罢了。


        

......


        

晋军五万步骑与夏军三万步骑在泾河西岸厮杀,夏军阵型不断后撤,赫连力俟提满头是汗。


        

诈败是一门技术活,不能一触即溃,否则是个明眼人都能发现其中有诈。


        

所以一开始必须动真格。


        

但是赫连力俟提很快发现,自己真有可能一触即溃。


        

正面会战,夏军根本不是晋军的对手。


        

如果说骑兵还能打得有来有回的话,步兵之间的战斗,已经有了碾压的态势。


        

尤其是沈田子的七千精锐步卒,仿佛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杀得夏军步卒濒临崩溃。


        

赫连力俟提怕了,他怕自己败得太快,刘义真不上当。


        

“传令叱以鞑,让他顶住!务必再坚持一炷香的时间!”赫连力俟提冲着传令兵咆哮道。


        

待传令兵赶至步兵阵地,征西将军叱以鞑愤怒不已:“顶!顶!顶!力俟提说得轻巧,他想让我拿什么顶!”


        

然而,军令难违,叱以鞑只得亲自提刀上阵,希望通过自己身先士卒的举动,能够激励士气。


        

但他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单论步战,赫连勃勃的步兵,哪里是刘裕留下的南方精锐的对手。


        

双方战斗力的悬殊差距,不是仅凭士气就能弥补的,况且晋军同样士气高昂。


        

莫说再坚持一炷香的时间,在赫连力俟提下了死命令后,仅仅不到一刻钟,夏军步阵就全面崩溃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双方骑兵之间的战斗原本胜负未分,甚至因为刘义真抽调走了精锐骑卒,而使胡夏骑卒占据了上风。


        

然而,此刻却因为步兵的突然崩溃,致使胡夏骑卒的军心被动摇,士气跌落谷底。


        

眼见晋军步兵正向骑兵战场靠近,他们不敢再战,纷纷调转马头,往北方逃去。


        

见此情形,王镇恶无需刘义真的指示,当即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下令追击,奔向赫连勃勃提前布置的口袋阵。


        

不过晋军虽然追亡逐北,但阵型并没有乱。


        

赫连力俟提在前面跑,心中悲愤不已。


        

一场诈败,居然真的打成了溃败。


        

他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是完成了天王的嘱托,把晋军引了过来。


        

至于晋军在追击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阵型,他也只当是自己败得太快,引起了晋军的怀疑,只是舍不得扩大战果的机会,所以追了过来。


        

刘义真由飞骑军保护着,远远跟在晋军主力的后头。


        

飞骑军经过连日来的斥候战,伤亡不小,因重伤、战死而减员的将士足有七百人。


        

代价固然惨重,但成果也很喜人,他们今非昔比,已经是一支有杀气的军队了,距离成为真正的精锐,只差时间而已。


        

刘义真也能够放心在飞骑军的保护之下,参与到这场追击战中。


        

这一战,夏军必败无疑,唯一可能出现的变故,就是王镇恶这个前线总指挥意外阵亡。


        

一旦王镇恶有所闪失,几乎无人可以接过指挥权。


        

沈田子的威信不能服众,至少关中将士并不认可他。


        

只有刘义真出面,才能稳住军心。


        

邙山之战,西魏右路军虽然杀得高欢弃军而走,但左路军却让东魏的右路军杀溃,连累右路军先胜后败。


        

以史为鉴,刘义真必须跟上来,不给赫连勃勃一点机会。


        

......


        

赫连勃勃眺目远望,盼着晋军北上,不多时,有在南面的夏军哨骑率先赶了过来。


        

“天王!晋军追来了!”


        

赫连勃勃大喜过望:“告诉大将军,待我军伏兵杀出,他再回身交战,晋军既知中计,必定自乱阵脚。”


        

“诺。”哨骑领命而走。


        

古代战争中,伏兵大部分时候都能收到奇效,因为他们突然杀出,这意料之外的变故,能够给敌军带来心理上的恐慌。


        

因此,一旦成功伏击敌军,通常能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赫连勃勃又对左右道:“传令各部,没有寡人的信号,谁都不可轻举妄动。”


        

他布置口袋阵,打围歼战,就不可能把三万步骑全都集结在一起。


        

夏军三面包围,一面开放,等着晋军自己钻进来,赫连勃勃身边,其实也只有万人。


        

他选的这处战场很宽阔,三部分散,难以行动一致,便在事前约定了燃放狼烟为信号,待狼烟烧起来,三个方向的夏军便可一起冲出,围杀晋军。


        

赫连勃勃现在就只担心有人耐不住性子,打草惊蛇,不等晋军钻入袋中,就把他们吓跑了。


        

不多时,赫连力俟提的败兵就出现在了赫连勃勃的视野内。


        

看到夏军狼狈的模样,赫连勃勃不禁暗自称赞:‘寡人让阿兄诈败,竟然做得如此逼真,也难怪能够诱使晋军北上。’


        

他却不知道,灰头土脸的赫连力俟提此刻有苦难言。


        

自己哪是诈败,是真的溃败了呀。


        

将士们惶惶如惊弓之鸟,又有多少人还能听从赫连力俟提的号令,愿意回身再战。


        

(感谢韩却献出的500部曲。)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是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